学术投稿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影响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李华;仝昕;韩纯燕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 留置时间, 相关因素, 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分析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对600例次静脉留置针患者进行留置时间影响因素分析,提出并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实施护理对策后留置时间从之前的1~5 d(平均3 d)提高到4~14 d(平均5 d).结论:针对影响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相关因素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延长留置时间,减少患者痛苦.
齐鲁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系统性红斑狼疮80例皮肤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此病多发于女性,尤其20~40岁的育龄女性多见.2008年5月~2010年11月,我院对80例存在皮肤完整性受损的SLE青年女性患者进行皮肤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滕海英;潘燕翠;安秀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64例疗效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静脉输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输注技巧及早期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将125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IVIG 500 ~1 000 mg/(kg·d),1次/d,连用3~5 d,比较两组疗效、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IVIG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可提高临床疗效,缩短住院天数,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宋金霞;宁丽霞;孙黎惠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舒适护理在老年肺性脑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老年肺性脑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由责任护士对186例老年肺性脑病患者实施全面治疗及舒适护理,密切观察并发症的发生并及时处理.结果:本组治愈率为98%,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结论:实施舒适护理能使老年肺性脑病患者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提高治愈率及生存质量.

    作者:刘慧琴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两种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方法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两种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方法的效果,探讨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佳方法,为临床护理提供经验.方法:将825例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425例和对照组400例,实验组采用抽有1 ml生理盐水的2 ml注射器连接头皮针穿刺,对照组采用输液器上的头皮针直接穿刺,比较两组回血率及穿刺成功率.结果:实验组回血率及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注射器抽吸法穿刺可提高回血率及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沈莉芬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鼻咽癌放疗后口干症129例临床护理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是其常用治疗方法.由于放疗过程中无法避开唾液腺和口腔黏膜,口干症是主要后遗症之一[1].2007年8月~2011年1月,我们对127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口干症患者给予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梅桂;庄丽萍;许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呼吸康复护理对老年COPD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呼吸康复护理对老年COPD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84例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呼吸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状态和抑郁状态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焦虑状态和抑郁状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康复护理能够促进COPD患者的呼吸运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进而改善其负性情绪,效果显著.

    作者:林敏;麦志芹;黎彩霞;彭惠琼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一次性吸痰管在老年便秘患者中的应用

    老年人由于各种原因常出现大便秘结,灌肠术是一项常见的护理操作.因肛管管径大(22~24号),准备用物多,操作繁琐,给患者和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不便.2010年5月~2011年4月,我院采用一次性吸痰管连接50 ml空针为老年便秘患者进行灌肠,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天蓉;刘燕;张勤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家庭护理在老年脑梗死患者康复期的应用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在老年脑梗死患者康复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4例老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家庭护理指导,比较两组护理前、护理后3个月及6个月的FMA、Barthel及WHOQOL-100评分情况.结果:护理后3个月及6个月观察组FMA评分Ⅲ级及Ⅳ级比例、Barthel评分优良率、WHOQOL-100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护理可改善老年脑梗死康复期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李秀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癌症患者舒适护理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效果

    目的:探讨构建癌症患者舒适护理模式的方法及实施效果.方法:制定癌症患者舒适护理模式标准,选择肿瘤内科5个病区组织实施,统计比较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及护患纠纷、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舒适护理模式实施后患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护理质量等均较实施前提高(P<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可提高癌症患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增进护患关系和谐,提升护士职业价值,促进护理质量全面改进.

    作者:刘春燕;郑珊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两种雾化吸入法在肺炎患儿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两种雾化吸入法在肺炎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并进行比较.方法:将96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法,对照组采用压缩雾化机吸入法,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临床疗效、肺部罗音消失及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法更适宜肺炎患儿使用.

    作者:张月梅;孙云征;高莉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晚期妊娠合并重症急性胰腺炎14例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晚期妊娠合并重症急性胰腺炎产妇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4例晚期妊娠合并重症急性胰腺炎产妇根据其病情分别给予针对性治疗及护理.结果:本组5例胎儿宫内窘迫产妇,1例顺产,4例行剖宫产术,除1例早产儿因肺部感染死亡外余胎儿均存活;1例入院第5天胎儿死亡,病情稳定后行引产术;5例因腹腔高压、胆道感染行急诊手术+剖宫产术,其中2例产妇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胎儿均存活;3例行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剖宫产术,母婴存活.结论:精心护理可促进晚期妊娠合并重症急性胰腺炎产妇康复,有利于母婴健康.

    作者:丁洪琼;曾祥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内镜下硬化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内镜下硬化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影响.方法:将72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康复出院指导等干预措施,评价两组患者疗效.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罗珍利;张世琼;何燕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康复护理对地震后再生育盆腔炎难受孕患者心理的影响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地震后再生育盆腔炎难受孕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将地震后由于需再生育的盆腔炎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行康复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并在治疗过程中对两组患者采用SDS及SAS进行评价,同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期SDS以及S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期受孕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地震灾区欲再生育盆腔炎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预后,改善患者身体情况,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钟灵;马惠清;黄玲炜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气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208例疗效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气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与护理方法.方法:将31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08例和对照组104例,对照组采用抗感染、止咳、平喘、化痰等综合性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液气动雾化吸入,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喘憋及哮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气动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能缩短病程,减轻患儿痛苦,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张家秀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恒温湿化器行持续气道湿化在人工气道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恒温湿化器行持续气道湿化在人工气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4例人工气道患者按气道治疗方法分为A组和B组各67例.A组采用传统常温间断气道湿化治疗,B组采用恒温湿化器进行持续气道湿化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在刺激性咳嗽、肺部感染、气道出血等方面的发病情况以及痰液湿化效果的不同.结果:B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在刺激性咳嗽、肺部感染等方面的发病情况较A组均有明显改善(P<0.01),A组患者痰液湿化满意率低于B组(P<0.05).结论:通过采用恒温湿化器进行持续气道湿化治疗有效地提高了气道的湿化效果,改善患者的通气状况,确保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惠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血型条码粘贴固定法在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型条码固定法在静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0例献血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选用止血贴粘贴固定法固定,观察组采用血型条码粘贴固定法固定.结果:观察组献血过程中的效果、拔针过程中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血型条码粘贴法固定采血针,粘贴固定稳妥,可减轻献血者拔针时的疼痛,提高献血者的满意率.

    作者:汤传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103例临床护理

    2005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共收治糖尿病(DM)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03例,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DM合并AMI患者103例,男76例、女27例,年龄42~82岁.入院前已发现有DM病史,病程6~30年.有高血压史64例,高血脂史86例.

    作者:程秀珍;张向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冠心病患者睡眠质量对疾病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睡眠质量对疾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从生理、心理和社会不同方面制定并实施多种措施促进睡眠,提高睡眠质量.比较两组患者疾病复发、加重、稳定情况.结果:观察组疾病复发、加重情况较对照组低(P<0.01),稳定情况较对照组提高(P<0.01).结论: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睡眠质量可有效预防疾病的复发与进展.

    作者:初岩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老年糖尿病107例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年龄≥60岁)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将21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7例.对照组进行静脉输液、遵医嘱用药等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预防护理及出院指导等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疗效.结果:观察组新发并发症发生率10.3%(11/107),对照组新发并发症发生率21.5%(23/1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4,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5.3%,对照组患者满意度8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2,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延缓患者病情进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震动感觉阈值测定在初诊2型糖尿病筛查及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震动感觉阈值测定在初诊2型糖尿病筛查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入选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42例进行足部震动感觉阈值(VPT)检查,筛查后进行药物治疗再行VPT检查,比较治疗前后的测定值.结果:18例VPT>15 V,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率为44.4%.治疗后右侧内踝和左侧大拇指腹前端测定值均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新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较高的足溃疡风险,VPT对于新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DPN的筛查及治疗有指导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燕 刊期: 2012年第10期

齐鲁护理杂志

齐鲁护理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厅

主办:山东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