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断指再植术后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探讨

李培君;鲁燕儿;翁李花

关键词:小儿, 断指再植, 中西医结合, 护理
摘要:小儿手指外伤性离断常有发生,因小儿手指小,血管细,而且小儿断指再植术后不能主动配合,不能正确主诉症状,护理工作相当繁重,术后护理不当将会导致手术失败.2001年3月-2005年3月笔者对24例25指小儿断指再植术后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专科护理,获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易坦静液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易坦静液雾化吸入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2例,2组均给予抗感染、解痉止咳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糜蛋白酶加入生理盐水20mL超声雾化吸入20min,1次/d,治疗组给予易坦静液10mL加入生理盐水20mL超声雾化吸入20min,1次/d,疗程5~7d.结果治疗组咳嗽、呼吸困难、肺部哮呜音消失时间及治疗时间较对照组缩短,有显著性差异(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应用易坦静液雾化吸入佐治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廖玲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宫颈电环切除术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目的 总结69例宫颈电环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患者术前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做好阴道准备,术中进行严密监护及医护配合,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和护理,‘详细出院指导,定期复查,预防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结果 69例患者均顺利进行了宫颈电环切除术,未发生感染和宫颈管粘连狭窄,有6例术后出血,2例术后复发鳞状上皮癌,有效率97%.结论加强心理辅导,详细的健康教育,全方位的护理以及出院后的定期复查,是宫颈电环切除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陈玲琴;周勤燕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灌肠协定方Ⅰ号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及临床护理

    目的 观察灌肠协定方Ⅰ号保留灌肠治疗外感发热患儿及实施人性化护理后的疗效.方法选择115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对照组53例.2组给予阿乐欣抗感染,治疗组加用灌肠协定方Ⅰ号保留灌肠.护理上注重正确的操作方法和种种人性化举措.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8%,对照组有效率8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退热时间明显缩短.实施人性化护理后灌肠成功率迭98%.结论灌肠协定方Ⅰ号保留灌肠治疗外感发热患儿及实施人性化护理取得显著疗效,并且良好的护理是治疗效果的有利保证.

    作者:张春宇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小儿心脏手术的护理配合

    先天性心脏病是儿科常见的先天性疾病,随着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治技术的进步,手术年龄日趋低龄化.小儿特别是低体质量的小儿施行心脏手术风险大、难度高,除了精湛的手术技巧外,术中的熟练配合也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环节.我院2005年3月-2007年3月共完成58例小儿的心脏手术,均取得了成功,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叶剑芳;黄丽霞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6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对1998年1月-2007年12月本院治疗的68例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8例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中经阴道分娩12例,剖宫产56例.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55例.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手术失血量和手术时间没有显著增加.结论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在剖宫产时行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陈伟;金素珍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妇科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分析及对策

    目的 探讨妇科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以针对性的护理促进患者康复.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睡眠障碍的妇科老年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并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妇科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不能熟睡、早醒、睡眠时问缩短等.其相关原因包括社会心理、环境、病理生理等.结论提供有效的心理社会支持,缓解心理压力,加强病区管理,减轻躯体不适,可保证患者住院期间的睡眠质量,促进康复.

    作者:陆连芬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前列腺、膀胱肿瘤手术围手术期护理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工业化大生产带来的高致癌因素,加之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前列腺癌及膀胱肿瘤患者逐年增多.在前列腺癌及膀胱肿瘤患者中,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具有极高的应激血糖水平,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未合并糖尿病的患者[1].

    作者:沈春富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新生儿泪囊炎106例治疗体会

    新生儿泪囊炎是临床常见的眼病,是由于先天性泪道发育异常所致,常见有鼻泪管的下端出口被先天性残存膜组织所封闭或上皮碎屑堵塞管道,特别是位于近鼻腔的下部.少数患儿可由于鼻泪管的骨部狭窄或鼻部畸形所致.

    作者:白崇斌;李金丽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新生儿惊厥4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提高对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认识和诊治水平,减少后遗症.方法对新生儿惊厥的发生率、病因与日龄、发作类型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以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和颅内出血(ICH)多见,发病时间多在生后3 d内;其次为低血钙和感染,发病时间多在生后1周.结论早期发生惊厥者主要与围生期窒息有关,本组HIE占首位,其次是ICH,常在12~24 h发病,出生1周后发病者应考虑感染和低血钙.强调围生期保健、提高产科技术是减少新生儿惊厥发生的关键;建立高危新生儿监护,及时发现新生儿惊厥和早期干预康复治疗对其终的预后有重要影响.

    作者:方静霞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农村小儿哮喘100例与呼吸道病毒感染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观察表明,在哮喘的形成和反复发作中呼吸道病毒感染因素起了很大的作用.哮喘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1].1999-2006年笔者对接诊的农村小儿哮喘100例进行分析,为了预防小儿哮喘和探讨对本症的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秀芳;刘萍;蔡玲芳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腹痛误诊为急性胰腺炎33例分析

    急性胰腺炎(AP)是常见急腹症,有些疾病可有与其类似的临床表现,导致误诊,延误治疗.分析5 a来33例误诊情况,以供借鉴.

    作者:刘纳新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参麦注射液加莲必治注射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肺炎40例

    我科2005年10月-2007年3月应用参麦注射液加莲必治注射液分别静脉滴注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肺炎4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柳昌炳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原发性高血压53例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发病、致病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1].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至2020年,非传染性疾病将占我国死亡原因的79%,其中心血管疾病将占首位[2].对于大多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除去诱因之外,关键在于药物治疗,但是在国内,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和血压的控制并不十分理想.为了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护理干预,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笔者选择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53例,通过对其发病的不良因素进行护理干预,使其减轻症状,早日康复,现报道如下.

    作者:常艳秋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小儿脑瘫异常姿势抑制的护理干预

    小儿脑瘫是小儿生前至出生后1个月内因各种原因所致的一种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

    作者:庞明珠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机相关肺炎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有创机械通气后并发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原因及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6年12月本院呼吸科收治的57例COPD机械通气后发生VAP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病原因和病原菌.蛄果VAP发生率40%,并发vAP前3位的病原菌分别是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发病原因与COPD患者本身高龄、反复肺部感染、呼吸环路消毒不彻底、病原菌的定植与易位有关.结论 VAP是COPD有创机械通气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应用封闭式吸痰、加强呼吸环路管理、做好口腔护理、增加营养、注意手的清洁,是预防VAJP的有效护理措施.

    作者:毛翠秧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肺下叶结核误诊为肺炎32例分析

    据报道,近年来国内外肺下叶结核发生率增高,约占肺结核总数的10%,因其在发病、体征及X线上与其他类型肺炎有很多相似之处,易造成误诊,故现将2003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收治的32例肺下叶结核误诊为肺炎的情况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秦珍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中医药在妇科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妇科肿瘤术后,由于部分性器官被切除,生理、病理均发生了改变,恶性肿瘤手术后需补充放、化疗,但这些疗法均有一定弊病.笔者在放、化疗治疗期间,多辅以中医药治疗,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作者:居伟平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先天性输精管缺如197例病因观察

    目的 分析先天性输精管缺如(CAVD)的发病因素和治疗.方法回顾性观察近20 a来197例CAVD出生时其母亲年龄,分析CAVD与母亲育龄二者的关系.结果在197例CAVD患者中,有74例(37.5%)患者的母亲育龄≥35岁.结论 CAVD发生与患者的母亲育龄呈正相关.

    作者:周黎明;周惠耕;史海跃;陈慧;郑娟;季华;赵雅云;孙亦婷;夏爱丽;王华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黄萱益肝散抗鸭乙型肝炎病毒及保护肝细胞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黄萱益肝散对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的抗病毒与保护肝细胞的作用.方法以感染DHBV的武汉麻鸭为实验动物模型,随机分为5组后给予拉米夫定和黄萱益肝散治疗14 d,分别在给药前、给药第7天、第14天及停药后第3天采血,检测DHBV-DNA拷贝量和ALT/AST变化情况.结果黄萱益肝散大剂量组在给药第14天,小剂量组在给药第14天,中剂量组在给药第7,14天DHBV-DNA拷贝量对比给药前均显著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黄萱益肝散中、小剂量组在用药后第14天、停药后第3天ALT/AST较同时相的模型组显著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黄萱益肝散具有抑制DHBV复制和保护肝细胞的作用.

    作者:邱杰文;黄彩华;程红球;林佩纯;张赤志;李华成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丙酸倍氯米松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近期疗效观察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期常见的一种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流行面广,发病率高,尤其是毛细支气管炎后婴幼儿出现反复喘息甚至哮喘的发病率大大增高.笔者2003年9月-2004年9月对25例毛细支气管炎出院后继续吸入丙酸倍氯米松3个月,并进行随访观察,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潘根丽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