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水泉
慢性乙型肝炎是常见病之一,且具传染性,中医属胁痛、黄疸、积聚等范畴.该病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诊治颇难奏效.笔者自1990年至2004年在临诊时共收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120余例.根据辨证施治原则,采用中医中药分型论治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明建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老年便秘是临床常见证候,治疗颇为棘手,笔者从瘀论治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临床可分为三个证型:气虚瘀阻型、阴虚血瘀型、阳虚血瘀型.分别运用益气活血润肠法、滋阴活血润肠法、温阳活血开秘法治之,疗效尚佳.
作者:雷耀晨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益肺清化膏对早期肺癌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临床观察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后患者26例服用益肺清化膏6个月,中医症候、生存质量(体重、KPS和NCI-L评分)的变化情况.另设对照组25例,服用人参粉胶囊对比观察.结果:益肺清化膏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气短、咳嗽、纳谷少馨、痰中带血、大便干结、口干咽燥、盗汗、五心烦热等症候.其中少气懒言、咳嗽、纳谷少馨、大便干结等证候的改善尤为明显.比较治疗前后NCI-L量表总的得分情况:益肺清化膏可明显提高NCI-L评分水平.治疗后益肺清化膏组患者卡氏评分和体重也较治疗前显著提高.治疗前后免疫指标变化情况:益肺清化膏组治疗以CD3、NK较治疗前的水平提高明显.结论:益肺清化膏可有效地改善患者临床证候,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作者:孙宏新;蒋士卿;朴炳奎;林洪生;花宝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介绍付万宝老中医临证中运用仲景治肝之总则,选用其中治肝七法(疏肝和胃法、平肝抑木法、清肝利湿法、抑肝培土法、柔肝缓急法、清肝养阴法、温肝祛寒法)对胃脘痛进行辨证施治,收到显著疗效.
作者:付丽丽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病因之,硬膜外阻滞是一种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笔者近1年来采用新入路行侧隐窝注药及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4例患者中,取得一定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汉刚;宫美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慢性前列腺炎是青壮年男性的一种常见病,我们于1999年4月~2003年6月应用补肾化瘀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32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到如下.
作者:于水永;范广岩;马屏南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慢性肝病包括各种原因导致的慢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肝硬化和肝脏肿瘤等,终会导致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出血.
作者:张巧红;杨靖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药膈下逐瘀汤配合西药米雅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Syndrome,IBS)患者作为治疗组采用中药膈下逐瘀汤结合西药米雅的治疗方法,并设立单用米雅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每个疗程的治疗效果及总有效率.结果:对于症状缓解的情况,联合用药的效果明显比单用米雅为好.而在总有效率方面,第1疗程末与单用米雅无明显差异.但第2疗程联合用药效果则优于单用米雅.结论:表明膈下逐瘀汤结合米雅治疗IBS的疗效比单用米雅为好.
作者:邓聪;邓健敏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自拟清淋合剂治疗急性尿路感染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白茅根、板蓝根、公英、地丁、桃仁、车前子等)治疗尿路感染86例.结果:总有效率:94.18%.提示:本方对本病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杨灵君;赵兴无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屡产屡夭,是以妊娠足月顺产,婴儿脏腑发育正常又无新病而夭折两婴或两婴以上者.近年来,我们用中药辨证治疗屡产屡夭20例,疗效甚佳,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彩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小儿药证直诀>是北宋著名的儿科学专著,集中体现了钱乙的儿科学理论.其医案部分具体反映了钱乙的治疗思想及经验,与卷上<脉证治法>理论相互融通,互为发明;行文简捷精当,常设问答阐明医理,论理精辟,发人深省,故其医案研究对于深入挖掘钱氏的儿科学治疗方法及思路,进一步指导儿科临床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金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脑病医院名誉院长、国家级名老中医郑绍周教授悬壶济世近40年,深悟医经鸿旨,勤于临证实践,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郑老临床治疗癫痫疗效确切,笔者试总结如下:
作者:郭会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我科自1997年以来,开展了应用中医刮痧及配合药物综合疗法,对18例患者进行刮痧治疗,收到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苗广宇;周立秋 刊期: 2005年第05期
1前言乳糖不耐受(Lactose Intolerance,LI)是一种对食物中乳糖不耐受的病症,常成为婴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的重要原因.对LI的治疗研究,国内外已有一些进展,西医治疗主要采用低乳糖及去乳糖饮食疗法,或在乳品中添加乳糖酶,但这些产品价格昂贵[1].本研究用廉价中药参苓白术散治疗婴儿继发性乳糖不耐受,并设计了一个随机对照试验来评价中药治疗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的效果.
作者:赵青;武仙果;李亚蕊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是内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心绞痛尤为常见.笔者自2002年1月至2004年1月用益气通脉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疗效满意.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刚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亚健康状态通常是指机体虽无明显的疾病诊断,却以表现出自体生活能力降低,社会适应能力减退,并且显现出了各种身体不适的症状.如经常感到胸闷、心慌、气短、憋气;不思饮食;腰酸背痛、关节不适或者浑身不适;头痛,头或见闷、胀、昏,记忆力差,全身无力、困乏,失眠多梦,性功能低下,尿频、尿急等.
作者:高宏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踝关节扭伤是临床常见疾病,青少年多发.患者以健肢着地,踝关节疼痛、肿胀、瘀血、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其早期治疗很重要,因为治疗恰当,可减少出血瘀血,减轻肿胀,减少并发症、后遗症的发生;恢复期治疗和护理也很重要,因为治疗、护理恰当,可免除再次扭伤,可加强踝关节稳定性,减轻病人痛苦.为了提高踝关节扭伤病人治疗效果和增加病人对踝关节扭伤后的护理知识的了解,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路;胡光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本文对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益气活血法从适应证、临床运用及遣方用药三方面进行了探析.
作者:朱学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眩晕属中医内科范畴.现代医学认为,它是由许多疾病引起的共有症状.引起眩晕的疾病很多,诸如:内耳眩晕病,椎-基动脉供血不足、肥大性颈椎骨关节炎、低血压、阵发性心动过速、颅内血管疾病、内耳药物中毒、贫血、神经衰弱、脑动脉硬化、白细胞减少、晕动病等均可引起眩晕.临床以温胆汤为主治疗眩晕,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王君;吕海潮;李杨;任秀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伤寒论>不仅奠定了温病学的基础,而且对中医传染病学的形成产生着巨大影响.<伤寒论>对传染病学发展的大影响,主要是深刻地揭示了传染病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和临床特点.
作者:何赛萍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