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进才
亚健康就是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状态,各种仪器或生化检查无阳性及器质性病变,但患者又频繁出现躯体或精神上各种不适的症状.
作者:董开全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慢性盆腔炎因湿热郁结蓄积,气血运行不畅,经络不通所致,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程长、易复发.结合其特点,对炎妇康糖浆的制备及临床疗效观察,炎妇康糖浆具有活血化瘀、散结理气之功效,对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乔淑花;邵海荣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慢性前列腺炎是青壮年男性的一种常见病,我们于1999年4月~2003年6月应用补肾化瘀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32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到如下.
作者:于水永;范广岩;马屏南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多发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易伴感染,与下肢静脉炎相比疼痛较轻.国外报道,糖尿病足坏疽的发生率约占住院糖尿病患者的20%,需截肢的占3%.在非创伤截肢中,糖尿病患者占50%以上.据统计,死于糖尿病足坏疽的患者占糖尿病总死亡率的5%~8%,而重症糖尿病足坏疽死亡率更高.我国糖尿病患者并发足坏疽者约2.8%~14 5%,截肢率约为非糖尿病患者的40倍.从糖尿病足发生发展的病程看,神经病变及肢体动脉硬化引起的缺血是发病的基础,细菌感染则是其加重因素.多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糖尿病足坏疽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杨军;赵炳儒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眩晕属中医内科范畴.现代医学认为,它是由许多疾病引起的共有症状.引起眩晕的疾病很多,诸如:内耳眩晕病,椎-基动脉供血不足、肥大性颈椎骨关节炎、低血压、阵发性心动过速、颅内血管疾病、内耳药物中毒、贫血、神经衰弱、脑动脉硬化、白细胞减少、晕动病等均可引起眩晕.临床以温胆汤为主治疗眩晕,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王君;吕海潮;李杨;任秀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中药、西药配伍应用越来越普遍,中西药配伍禁忌尚缺乏权威资料.合成药与草药存在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或提高或降低其中一种药物的疗效或毒性,本文就中西药配伍总结归纳.
作者:焦红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痔瘘术后便秘是肛肠科常见并发症,据统计约有30%以上的老人患有便秘,痔瘘术后便秘会引起伤口继发性大出血,影响肛肠伤口的正常生长愈合,而且还容易造成其他并发症或后遗症,给患者带来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从而影响手术疗效,此期间若能及时合理治疗,则能够有效预防上述不良情况的发生.
作者:杜士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我科近五年来采用中药消炎糊剂治疗乳磨牙根尖周炎,观察了65例患儿76颗牙,疗效满意.病程1~6个月不等.症状均有咀嚼疼,严重者出现急性根尖周脓肿.治疗上采用中药糊剂.常规开髓去除坏死的冠髓,彻底清除根管.髓腔多次封药后将糊剂注入根管内,氧化锌、磷酸锌垫底,永久充填.本病发病率高,并且根管的解剖同成人有区别,下面有恒牙胚存在.现售的根管治疗药物刺激性大,操作复杂,儿童不易配合,本中药糊剂刺激性小,操作简单,儿童易于配合接受,患者痛苦小,适合基层农村患者.
作者:杨明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疲劳是一个主观感觉症状,是一种倦怠、精力不够或周身疲乏的感觉.疲劳包括躯体疲劳和心理疲劳,更主要的是心理疲劳.中医文献中无相应的病名,但有相关的论述.现从中医角度对慢性疲劳综合征进行探讨,以期有益于临床诊疗.
作者:闫莉莉;杨建宇;李彦知;吕海潮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在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64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服用西药洛赛克、硫糖铝,治疗组加服柴胡疏肝散加味,作为对照.结果:治疗组:痊愈38例,显效20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86%.对照组:痊愈23例,显效15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6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显著,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有效方剂.
作者:李富旺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由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胃肠吻合术后所致,主要是含胆汁酸的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胃引起胃粘膜充血、水肿、糜烂等炎症性病变,属于祖国医学中的胆痹或胃脘痛范畴.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0例临床观察,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毛水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屡产屡夭,是以妊娠足月顺产,婴儿脏腑发育正常又无新病而夭折两婴或两婴以上者.近年来,我们用中药辨证治疗屡产屡夭20例,疗效甚佳,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彩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小儿药证直诀>是北宋著名的儿科学专著,集中体现了钱乙的儿科学理论.其医案部分具体反映了钱乙的治疗思想及经验,与卷上<脉证治法>理论相互融通,互为发明;行文简捷精当,常设问答阐明医理,论理精辟,发人深省,故其医案研究对于深入挖掘钱氏的儿科学治疗方法及思路,进一步指导儿科临床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金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慢性肝病包括各种原因导致的慢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肝硬化和肝脏肿瘤等,终会导致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出血.
作者:张巧红;杨靖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亚健康是一种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第三状态.骨质疏松是一种骨质代谢失衡的现象,骨质疏松既是亚健康状态,又可以由亚健康进而发展成为疾病.骨质疏松症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正确认识骨质疏松和亚健康,重视骨质疏松亚健康状态的防治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关键.
作者:陈培龙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多发性硬化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目前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一般认为是由于受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临床特征为反复发作的脑、脊髓和(或)视神经等多处受累,常见于青壮年发病,其神经症状、体征复杂多样,以视力下降、眼球震颤、复视、构音不清、运动障碍等为主症,治疗西医常用免疫治疗(如激素、环磷酰胺、免疫球蛋白等)及对症治疗,长期大量使用,副作用明显,疗效不甚满意.郑绍周教授系我国第三批名老中医,临证40余载,在多发性硬化的诊治上观点独特、经验丰富,现将其临证诊疗多发性硬化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赵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病因之,硬膜外阻滞是一种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笔者近1年来采用新入路行侧隐窝注药及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4例患者中,取得一定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汉刚;宫美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慢性乙型肝炎是常见病之一,且具传染性,中医属胁痛、黄疸、积聚等范畴.该病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诊治颇难奏效.笔者自1990年至2004年在临诊时共收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120余例.根据辨证施治原则,采用中医中药分型论治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明建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黄种人中,皮肤处于健康状态的不到10%,处于病态的超过20%,而处于健康与病态之间的,即亚健康状态者高达70%.
作者:齐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藿黄洗方对角化过度型足癣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角化过度型足癣患者10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8例)以藿黄洗方结合兰美抒软膏治疗,对照组以兰美抒软膏、15%尿素软膏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2.8%)与对照组(48%)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藿黄洗方治疗角化过度型足癣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阮爱星;何成雄;黄宁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