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治疗屡产屡夭20例

王彩云

关键词:辨证施治/屡产, 屡夭
摘要:屡产屡夭,是以妊娠足月顺产,婴儿脏腑发育正常又无新病而夭折两婴或两婴以上者.近年来,我们用中药辨证治疗屡产屡夭20例,疗效甚佳,现报道如下.
光明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治疗婴儿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的临床研究

    1前言乳糖不耐受(Lactose Intolerance,LI)是一种对食物中乳糖不耐受的病症,常成为婴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的重要原因.对LI的治疗研究,国内外已有一些进展,西医治疗主要采用低乳糖及去乳糖饮食疗法,或在乳品中添加乳糖酶,但这些产品价格昂贵[1].本研究用廉价中药参苓白术散治疗婴儿继发性乳糖不耐受,并设计了一个随机对照试验来评价中药治疗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的效果.

    作者:赵青;武仙果;李亚蕊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中西药配伍临床宜禁浅论

    中药、西药配伍应用越来越普遍,中西药配伍禁忌尚缺乏权威资料.合成药与草药存在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或提高或降低其中一种药物的疗效或毒性,本文就中西药配伍总结归纳.

    作者:焦红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踝关节扭伤病人中西医护理

    踝关节扭伤是临床常见疾病,青少年多发.患者以健肢着地,踝关节疼痛、肿胀、瘀血、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其早期治疗很重要,因为治疗恰当,可减少出血瘀血,减轻肿胀,减少并发症、后遗症的发生;恢复期治疗和护理也很重要,因为治疗、护理恰当,可免除再次扭伤,可加强踝关节稳定性,减轻病人痛苦.为了提高踝关节扭伤病人治疗效果和增加病人对踝关节扭伤后的护理知识的了解,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路;胡光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糖尿病足的中西医综合防治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多发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易伴感染,与下肢静脉炎相比疼痛较轻.国外报道,糖尿病足坏疽的发生率约占住院糖尿病患者的20%,需截肢的占3%.在非创伤截肢中,糖尿病患者占50%以上.据统计,死于糖尿病足坏疽的患者占糖尿病总死亡率的5%~8%,而重症糖尿病足坏疽死亡率更高.我国糖尿病患者并发足坏疽者约2.8%~14 5%,截肢率约为非糖尿病患者的40倍.从糖尿病足发生发展的病程看,神经病变及肢体动脉硬化引起的缺血是发病的基础,细菌感染则是其加重因素.多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糖尿病足坏疽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杨军;赵炳儒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慢性乙型肝炎分型论治案例举隅

    慢性乙型肝炎是常见病之一,且具传染性,中医属胁痛、黄疸、积聚等范畴.该病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诊治颇难奏效.笔者自1990年至2004年在临诊时共收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120余例.根据辨证施治原则,采用中医中药分型论治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明建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中医刮痧治疗急性胃痉挛18例分析

    我科自1997年以来,开展了应用中医刮痧及配合药物综合疗法,对18例患者进行刮痧治疗,收到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苗广宇;周立秋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黄芩滴眼液制剂工艺的研究

    目的:建立黄芩滴眼液的佳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水煎煮酸析法提取黄芩中的主要有效成分配制滴眼液,成品采用化学鉴别、薄层图谱鉴别、黄芩甙含量测定等方法进行质量控制.结果:取黄芩加12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各1.5h提取药液,合并提取液,置2℃~10℃冰室中静沉24h,抽取上清液,浓缩至投料量的5倍,用盐酸调pH1~2,80℃保温1h,静置2h,过滤,沉淀水洗至pH5.0,继用70%的冰乙醇洗至pH7.0,沉淀低温干燥,所得黄芩提取物平均收率为8.81%.用蒸馏水作溶剂配制,加适量氢氧化钠助溶,加氯化钠调等渗,配制方法易行.用化学方法和薄层图谱法进行定性鉴别,结果明显.黄芩甙含量控制在95%以上.结论:黄芩的有效成分提取收率稳定,质量可控,配制工艺可行.可作为黄芩滴眼液的配制工艺.

    作者:李进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自拟清淋合剂治疗急性尿路感染86例

    目的:观察自拟清淋合剂治疗急性尿路感染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白茅根、板蓝根、公英、地丁、桃仁、车前子等)治疗尿路感染86例.结果:总有效率:94.18%.提示:本方对本病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杨灵君;赵兴无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用中医药调理亚健康

    亚健康就是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状态,各种仪器或生化检查无阳性及器质性病变,但患者又频繁出现躯体或精神上各种不适的症状.

    作者:董开全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侧隐窝注药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4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病因之,硬膜外阻滞是一种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笔者近1年来采用新入路行侧隐窝注药及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4例患者中,取得一定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汉刚;宫美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健肾补脑益智散治疗智能发育不全

    运用健肾补脑益智散治疗智能发育不全6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田建中;吕海潮;李杨;任秀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医案分析

    <小儿药证直诀>是北宋著名的儿科学专著,集中体现了钱乙的儿科学理论.其医案部分具体反映了钱乙的治疗思想及经验,与卷上<脉证治法>理论相互融通,互为发明;行文简捷精当,常设问答阐明医理,论理精辟,发人深省,故其医案研究对于深入挖掘钱氏的儿科学治疗方法及思路,进一步指导儿科临床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金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金匮要略》辨肺系病证规律浅析

    肺系病证主病脏腑相同,主症相似,而肺系病种又多由主症设立,使肺系病证辨治思路方法的研究具有了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即阐述了<金匮要略>辨肺系病证的思路,认为其宗旨是以病为纲,以病御证.辨证则以辨表里寒热虚实,病变所涉之脏腑为脉络.

    作者:刘群英;蒋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付万宝运用仲景治肝法治疗胃脘痛经验

    介绍付万宝老中医临证中运用仲景治肝之总则,选用其中治肝七法(疏肝和胃法、平肝抑木法、清肝利湿法、抑肝培土法、柔肝缓急法、清肝养阴法、温肝祛寒法)对胃脘痛进行辨证施治,收到显著疗效.

    作者:付丽丽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亚健康状态反复感冒的临床诊疗探讨

    亚健康是指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第三状态,也称灰色状态.亚健康状态通常是指机体虽无明显的疾病诊断,却以表现出自体生活能力降低,社会适应能力减退,并且显现出了各种身体不适的症状.

    作者:马玉红;王燕;王磊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藿黄洗方治疗角化过度型足癣58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藿黄洗方对角化过度型足癣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角化过度型足癣患者10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8例)以藿黄洗方结合兰美抒软膏治疗,对照组以兰美抒软膏、15%尿素软膏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2.8%)与对照组(48%)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藿黄洗方治疗角化过度型足癣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阮爱星;何成雄;黄宁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病窦康口服液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30例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指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病变和功能减退而引起一系列心律失常的综合征,主要特征为心动过缓,是临床常见而又难治性疾病.2003年6月至2004年9月,笔者运用病窦康口服液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60例,疗效较为满意.

    作者:霍根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补肾化瘀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32例临床观察

    慢性前列腺炎是青壮年男性的一种常见病,我们于1999年4月~2003年6月应用补肾化瘀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32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到如下.

    作者:于水永;范广岩;马屏南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慢性肝病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护理

    慢性肝病包括各种原因导致的慢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肝硬化和肝脏肿瘤等,终会导致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出血.

    作者:张巧红;杨靖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伤寒论》对中医传染病学发展的影响

    <伤寒论>不仅奠定了温病学的基础,而且对中医传染病学的形成产生着巨大影响.<伤寒论>对传染病学发展的大影响,主要是深刻地揭示了传染病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和临床特点.

    作者:何赛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光明中医杂志

光明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