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治疗屡产屡夭20例

王彩云

关键词:辨证施治/屡产, 屡夭
摘要:屡产屡夭,是以妊娠足月顺产,婴儿脏腑发育正常又无新病而夭折两婴或两婴以上者.近年来,我们用中药辨证治疗屡产屡夭20例,疗效甚佳,现报道如下.
光明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治疗屡产屡夭20例

    屡产屡夭,是以妊娠足月顺产,婴儿脏腑发育正常又无新病而夭折两婴或两婴以上者.近年来,我们用中药辨证治疗屡产屡夭20例,疗效甚佳,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彩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乳磨牙根尖周炎空管中药疗法的临床分析

    我科近五年来采用中药消炎糊剂治疗乳磨牙根尖周炎,观察了65例患儿76颗牙,疗效满意.病程1~6个月不等.症状均有咀嚼疼,严重者出现急性根尖周脓肿.治疗上采用中药糊剂.常规开髓去除坏死的冠髓,彻底清除根管.髓腔多次封药后将糊剂注入根管内,氧化锌、磷酸锌垫底,永久充填.本病发病率高,并且根管的解剖同成人有区别,下面有恒牙胚存在.现售的根管治疗药物刺激性大,操作复杂,儿童不易配合,本中药糊剂刺激性小,操作简单,儿童易于配合接受,患者痛苦小,适合基层农村患者.

    作者:杨明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温胆汤加味治疗眩晕的经验

    眩晕属中医内科范畴.现代医学认为,它是由许多疾病引起的共有症状.引起眩晕的疾病很多,诸如:内耳眩晕病,椎-基动脉供血不足、肥大性颈椎骨关节炎、低血压、阵发性心动过速、颅内血管疾病、内耳药物中毒、贫血、神经衰弱、脑动脉硬化、白细胞减少、晕动病等均可引起眩晕.临床以温胆汤为主治疗眩晕,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王君;吕海潮;李杨;任秀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亚健康食疗简论

    亚健康状态通常是指机体虽无明显的疾病诊断,却以表现出自体生活能力降低,社会适应能力减退,并且显现出了各种身体不适的症状.如经常感到胸闷、心慌、气短、憋气;不思饮食;腰酸背痛、关节不适或者浑身不适;头痛,头或见闷、胀、昏,记忆力差,全身无力、困乏,失眠多梦,性功能低下,尿频、尿急等.

    作者:高宏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中医刮痧治疗急性胃痉挛18例分析

    我科自1997年以来,开展了应用中医刮痧及配合药物综合疗法,对18例患者进行刮痧治疗,收到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苗广宇;周立秋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慢性肝病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护理

    慢性肝病包括各种原因导致的慢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肝硬化和肝脏肿瘤等,终会导致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出血.

    作者:张巧红;杨靖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益肺清化膏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治疗作用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益肺清化膏对早期肺癌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临床观察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后患者26例服用益肺清化膏6个月,中医症候、生存质量(体重、KPS和NCI-L评分)的变化情况.另设对照组25例,服用人参粉胶囊对比观察.结果:益肺清化膏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气短、咳嗽、纳谷少馨、痰中带血、大便干结、口干咽燥、盗汗、五心烦热等症候.其中少气懒言、咳嗽、纳谷少馨、大便干结等证候的改善尤为明显.比较治疗前后NCI-L量表总的得分情况:益肺清化膏可明显提高NCI-L评分水平.治疗后益肺清化膏组患者卡氏评分和体重也较治疗前显著提高.治疗前后免疫指标变化情况:益肺清化膏组治疗以CD3、NK较治疗前的水平提高明显.结论:益肺清化膏可有效地改善患者临床证候,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作者:孙宏新;蒋士卿;朴炳奎;林洪生;花宝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肝舒乐片抗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肝舒乐片对肝纤维化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方法:选用猪血清腹腔注射诱导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模型法,进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血清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白蛋白/球蛋白(A/G)含量测定,并进行病理形态学检查.结果:肝舒乐片能有效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中ALT、AST、增高白蛋白,提高A/G比例,明显改善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组织形态.结论:肝舒乐片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

    作者:洪素兰;杨敏;梁鹤;邵雷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付万宝运用仲景治肝法治疗胃脘痛经验

    介绍付万宝老中医临证中运用仲景治肝之总则,选用其中治肝七法(疏肝和胃法、平肝抑木法、清肝利湿法、抑肝培土法、柔肝缓急法、清肝养阴法、温肝祛寒法)对胃脘痛进行辨证施治,收到显著疗效.

    作者:付丽丽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侧隐窝注药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4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病因之,硬膜外阻滞是一种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笔者近1年来采用新入路行侧隐窝注药及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4例患者中,取得一定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汉刚;宫美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对亚健康皮肤病症的认识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黄种人中,皮肤处于健康状态的不到10%,处于病态的超过20%,而处于健康与病态之间的,即亚健康状态者高达70%.

    作者:齐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踝关节扭伤病人中西医护理

    踝关节扭伤是临床常见疾病,青少年多发.患者以健肢着地,踝关节疼痛、肿胀、瘀血、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其早期治疗很重要,因为治疗恰当,可减少出血瘀血,减轻肿胀,减少并发症、后遗症的发生;恢复期治疗和护理也很重要,因为治疗、护理恰当,可免除再次扭伤,可加强踝关节稳定性,减轻病人痛苦.为了提高踝关节扭伤病人治疗效果和增加病人对踝关节扭伤后的护理知识的了解,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路;胡光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膈下逐瘀汤配合西药米雅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膈下逐瘀汤配合西药米雅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Syndrome,IBS)患者作为治疗组采用中药膈下逐瘀汤结合西药米雅的治疗方法,并设立单用米雅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每个疗程的治疗效果及总有效率.结果:对于症状缓解的情况,联合用药的效果明显比单用米雅为好.而在总有效率方面,第1疗程末与单用米雅无明显差异.但第2疗程联合用药效果则优于单用米雅.结论:表明膈下逐瘀汤结合米雅治疗IBS的疗效比单用米雅为好.

    作者:邓聪;邓健敏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伤寒论》对中医传染病学发展的影响

    <伤寒论>不仅奠定了温病学的基础,而且对中医传染病学的形成产生着巨大影响.<伤寒论>对传染病学发展的大影响,主要是深刻地揭示了传染病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和临床特点.

    作者:何赛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浅谈李东垣与朱丹溪之升降观

    李东垣注重脾胃升降论,以升脾阳为主,以达升阳举陷、升阳散火,即阳升阴降;朱丹溪侧重于气血升降,以滋阴为主,以求阴水制相火,即阴升阳降.丹溪与东垣,一寒一温,一升一降,皆为一时之敝之作,各有所专一精到之处,但不能株守一法,宜吸取其精华,融会贯通,熟练运用升降理论,用以指导治疗内伤杂病.

    作者:吴林胜;林纯丽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张锡纯运用益气活血法探析

    本文对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益气活血法从适应证、临床运用及遣方用药三方面进行了探析.

    作者:朱学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补肾化瘀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32例临床观察

    慢性前列腺炎是青壮年男性的一种常见病,我们于1999年4月~2003年6月应用补肾化瘀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32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到如下.

    作者:于水永;范广岩;马屏南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孕妇亚健康状态的探讨

    亚健康状态通常是指机体虽无明显的疾病诊断,却以表现出自体生活能力降低,社会适应能力减退,并且显现出了各种身体不适的症状.亚健康是一种介于健康和疾病的第三状态.

    作者:孙彦玲;苏洁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医案分析

    <小儿药证直诀>是北宋著名的儿科学专著,集中体现了钱乙的儿科学理论.其医案部分具体反映了钱乙的治疗思想及经验,与卷上<脉证治法>理论相互融通,互为发明;行文简捷精当,常设问答阐明医理,论理精辟,发人深省,故其医案研究对于深入挖掘钱氏的儿科学治疗方法及思路,进一步指导儿科临床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金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胃食管反流病8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在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64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服用西药洛赛克、硫糖铝,治疗组加服柴胡疏肝散加味,作为对照.结果:治疗组:痊愈38例,显效20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86%.对照组:痊愈23例,显效15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6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显著,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有效方剂.

    作者:李富旺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光明中医杂志

光明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