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常见亚健康症状的辨析

姜蕊;吴文清

关键词:亚健康/症状, 辨析
摘要:1亚健康状态通常是指机体虽无明显的疾病诊断,却以表现出自体生活能力降低,社会适应能力减退,并且显现出了各种身体不适的症状.常见的亚健康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方面:
光明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乳磨牙根尖周炎空管中药疗法的临床分析

    我科近五年来采用中药消炎糊剂治疗乳磨牙根尖周炎,观察了65例患儿76颗牙,疗效满意.病程1~6个月不等.症状均有咀嚼疼,严重者出现急性根尖周脓肿.治疗上采用中药糊剂.常规开髓去除坏死的冠髓,彻底清除根管.髓腔多次封药后将糊剂注入根管内,氧化锌、磷酸锌垫底,永久充填.本病发病率高,并且根管的解剖同成人有区别,下面有恒牙胚存在.现售的根管治疗药物刺激性大,操作复杂,儿童不易配合,本中药糊剂刺激性小,操作简单,儿童易于配合接受,患者痛苦小,适合基层农村患者.

    作者:杨明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0例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由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胃肠吻合术后所致,主要是含胆汁酸的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胃引起胃粘膜充血、水肿、糜烂等炎症性病变,属于祖国医学中的胆痹或胃脘痛范畴.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0例临床观察,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毛水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郑绍周治疗癫痫经验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脑病医院名誉院长、国家级名老中医郑绍周教授悬壶济世近40年,深悟医经鸿旨,勤于临证实践,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郑老临床治疗癫痫疗效确切,笔者试总结如下:

    作者:郭会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浅谈李东垣与朱丹溪之升降观

    李东垣注重脾胃升降论,以升脾阳为主,以达升阳举陷、升阳散火,即阳升阴降;朱丹溪侧重于气血升降,以滋阴为主,以求阴水制相火,即阴升阳降.丹溪与东垣,一寒一温,一升一降,皆为一时之敝之作,各有所专一精到之处,但不能株守一法,宜吸取其精华,融会贯通,熟练运用升降理论,用以指导治疗内伤杂病.

    作者:吴林胜;林纯丽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从社会伦理角度浅谈护士防范医疗纠纷

    医陪纠纷是指医患双方对医疗后果及其原因产生分歧而向卫生行政部门或司法机关提请处理所引起的纠纷.随着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及新闻媒介的宣传,医疗纠纷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时也为攻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护士如何做好医疗纠纷的防范及个人防护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艰巨工作,几年来我院从以下几方面做起,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刘秋凡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医案分析

    <小儿药证直诀>是北宋著名的儿科学专著,集中体现了钱乙的儿科学理论.其医案部分具体反映了钱乙的治疗思想及经验,与卷上<脉证治法>理论相互融通,互为发明;行文简捷精当,常设问答阐明医理,论理精辟,发人深省,故其医案研究对于深入挖掘钱氏的儿科学治疗方法及思路,进一步指导儿科临床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金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膈下逐瘀汤配合西药米雅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膈下逐瘀汤配合西药米雅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Syndrome,IBS)患者作为治疗组采用中药膈下逐瘀汤结合西药米雅的治疗方法,并设立单用米雅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每个疗程的治疗效果及总有效率.结果:对于症状缓解的情况,联合用药的效果明显比单用米雅为好.而在总有效率方面,第1疗程末与单用米雅无明显差异.但第2疗程联合用药效果则优于单用米雅.结论:表明膈下逐瘀汤结合米雅治疗IBS的疗效比单用米雅为好.

    作者:邓聪;邓健敏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踝关节扭伤病人中西医护理

    踝关节扭伤是临床常见疾病,青少年多发.患者以健肢着地,踝关节疼痛、肿胀、瘀血、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其早期治疗很重要,因为治疗恰当,可减少出血瘀血,减轻肿胀,减少并发症、后遗症的发生;恢复期治疗和护理也很重要,因为治疗、护理恰当,可免除再次扭伤,可加强踝关节稳定性,减轻病人痛苦.为了提高踝关节扭伤病人治疗效果和增加病人对踝关节扭伤后的护理知识的了解,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路;胡光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中西药配伍临床宜禁浅论

    中药、西药配伍应用越来越普遍,中西药配伍禁忌尚缺乏权威资料.合成药与草药存在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或提高或降低其中一种药物的疗效或毒性,本文就中西药配伍总结归纳.

    作者:焦红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益气通脉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疗效观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是内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心绞痛尤为常见.笔者自2002年1月至2004年1月用益气通脉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疗效满意.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刚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中医刮痧治疗急性胃痉挛18例分析

    我科自1997年以来,开展了应用中医刮痧及配合药物综合疗法,对18例患者进行刮痧治疗,收到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苗广宇;周立秋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慢性乙型肝炎分型论治案例举隅

    慢性乙型肝炎是常见病之一,且具传染性,中医属胁痛、黄疸、积聚等范畴.该病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诊治颇难奏效.笔者自1990年至2004年在临诊时共收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120余例.根据辨证施治原则,采用中医中药分型论治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明建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内服外熏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48例疗效观察

    对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148例患者,运用雷公藤合独活寄生汤加减内服及复方雷公藤液熏洗方法治疗,结果治愈89例,占60.14%;显效48例,占32.43%;无效11例,占7.43%;总有效率为92.57%.

    作者:管民俭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黄芩滴眼液制剂工艺的研究

    目的:建立黄芩滴眼液的佳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水煎煮酸析法提取黄芩中的主要有效成分配制滴眼液,成品采用化学鉴别、薄层图谱鉴别、黄芩甙含量测定等方法进行质量控制.结果:取黄芩加12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各1.5h提取药液,合并提取液,置2℃~10℃冰室中静沉24h,抽取上清液,浓缩至投料量的5倍,用盐酸调pH1~2,80℃保温1h,静置2h,过滤,沉淀水洗至pH5.0,继用70%的冰乙醇洗至pH7.0,沉淀低温干燥,所得黄芩提取物平均收率为8.81%.用蒸馏水作溶剂配制,加适量氢氧化钠助溶,加氯化钠调等渗,配制方法易行.用化学方法和薄层图谱法进行定性鉴别,结果明显.黄芩甙含量控制在95%以上.结论:黄芩的有效成分提取收率稳定,质量可控,配制工艺可行.可作为黄芩滴眼液的配制工艺.

    作者:李进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肝舒乐片抗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肝舒乐片对肝纤维化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方法:选用猪血清腹腔注射诱导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模型法,进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血清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白蛋白/球蛋白(A/G)含量测定,并进行病理形态学检查.结果:肝舒乐片能有效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中ALT、AST、增高白蛋白,提高A/G比例,明显改善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组织形态.结论:肝舒乐片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

    作者:洪素兰;杨敏;梁鹤;邵雷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亚健康食疗简论

    亚健康状态通常是指机体虽无明显的疾病诊断,却以表现出自体生活能力降低,社会适应能力减退,并且显现出了各种身体不适的症状.如经常感到胸闷、心慌、气短、憋气;不思饮食;腰酸背痛、关节不适或者浑身不适;头痛,头或见闷、胀、昏,记忆力差,全身无力、困乏,失眠多梦,性功能低下,尿频、尿急等.

    作者:高宏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伤寒论》对中医传染病学发展的影响

    <伤寒论>不仅奠定了温病学的基础,而且对中医传染病学的形成产生着巨大影响.<伤寒论>对传染病学发展的大影响,主要是深刻地揭示了传染病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和临床特点.

    作者:何赛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补肾化瘀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32例临床观察

    慢性前列腺炎是青壮年男性的一种常见病,我们于1999年4月~2003年6月应用补肾化瘀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32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到如下.

    作者:于水永;范广岩;马屏南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郑绍周教授治疗多发性硬化经验

    多发性硬化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目前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一般认为是由于受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临床特征为反复发作的脑、脊髓和(或)视神经等多处受累,常见于青壮年发病,其神经症状、体征复杂多样,以视力下降、眼球震颤、复视、构音不清、运动障碍等为主症,治疗西医常用免疫治疗(如激素、环磷酰胺、免疫球蛋白等)及对症治疗,长期大量使用,副作用明显,疗效不甚满意.郑绍周教授系我国第三批名老中医,临证40余载,在多发性硬化的诊治上观点独特、经验丰富,现将其临证诊疗多发性硬化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赵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亚健康状态反复感冒的临床诊疗探讨

    亚健康是指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第三状态,也称灰色状态.亚健康状态通常是指机体虽无明显的疾病诊断,却以表现出自体生活能力降低,社会适应能力减退,并且显现出了各种身体不适的症状.

    作者:马玉红;王燕;王磊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光明中医杂志

光明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