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清热化瘀汤的临床应用

李秀华

关键词:清热化瘀汤/应用
摘要:清热化瘀汤是在张仲景大黄牡丹皮汤基础上化裁而成,具有清热解毒、泻热破瘀及散结消肿之功效。临床应用治疗外科和妇科急性腹痛,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方药:黄芩、丹皮各15g,炒白芍50g,玄参、公英各30g,金银花60g,大黄8~15g,桃仁、红花各12g,三棱、文术各lOg,生地榆20g,甘草9g。……
光明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胰腺癌

    近几年来,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晚期胰腺癌,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对31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完全缓解(CR)6例,部分缓解(PR)11例,稳定(S)5例,进展(PD)9例。总有效率达54.8%。现将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1 分型辨治 1.1 湿热毒盛型:多见于胰头癌、壶腹部癌总胆管受阻。主症:巩膜及全身皮肤黄染,大便……

    作者:黄莉;郭岳峰;王东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丹参注射液治疗老年失眠61例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老年人中比例尤大。我们用丹参注射液治疗老年失眠患者61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我们将1996年1月~2000年12月所经治的失眠患者符合标准的全部纳入,共122人。丹参注射液治疗组(以下简称治疗组)61人,其中男26人,女35人,年龄大73岁,小60岁,病程2年以内者6人,2~10年者32人,10年以上者23人;常规方法治疗组(以下……

    作者:张文革;秦彦;王国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下法在内科急症中的应用

    下法属八法之一,在临床上笔者将下法辨证地应用于内科急症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1 慢性阻塞性肺病(喘证) 王某,男,60岁。20年前因受寒外感咳嗽,每至冬或受寒必咳,甚则喘。1997年冬复感外寒突发高热,咳嗽,咯痰,喘促气急,鼻翼煽动,张口抬肩,经多种抗菌素、止咳平喘药物治疗无效,且闷喘加剧,纳呆,腹部胀满,大便5日未解。查舌苔厚燥,脉滑数。西医诊为慢……

    作者:李兴锋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中药治疗顽固性转氨酶升高78例临床观察

    从1998年4月至2001年7月,对78例慢性乙型肝炎ALT反复不降或持续升高的病人进行中药辨证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78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病人,男50例,女28例;年龄小19岁,大63岁。所有病例肝功检查总胆红质正常而ALT反复波动或持续升高均在半年以上;B超提示肝脏弥漫性损伤,肝肋下或剑突下增大2~……

    作者:张安娜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略述鹿角胶的临床应用及现代研究

    鹿角胶为鹿科动物梅花鹿Cevus nippon Temminck或马鹿C.elaphus L的角煎熬而成的胶块,始载于《神农本草经》,称白胶。在《本草逢原》中称鹿胶,现称鹿角胶,味甘咸性温,人肝、肾两经,具有补肾阳、益精血的作用,并可止血。临床上广泛用于肾虚及气虚寒诸证。 1 临床应用 男子阳痿、滑精,女子宫冷不孕、崩漏、带下:鹿角胶能补肾阳、益精血,《玉楸药解》云:……

    作者:陈富军;白克杰;方玉先;张继红;郭建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浅谈中医辨证论治的量化标准

    长期以来,一些医学工作者为中医的“辨证论治”缺乏明显的量化标准而困惑。其实不然,不论《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或《温病学》的“卫气营血”辨证及其他辨证,都有一个先后、浅深和轻重的演变阶段或过程,且辨证量化指标明确,用药严谨有分寸。现就温病“卫气营血”辨证剖析于后,供同道参考。 “卫气营血”辨证,是清代著名医家叶天士在前人经验基础结合自己长期临床实践,总……

    作者:王玉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中医病症分类与代码》应用分析

    随着我国改革和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中医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中医病症分类,亦显示出其重要的地位。《中医病症分类与代码》(国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于1996年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并颁布实施。 我院是大连市唯一一家开展此项工作的医院。但是由于国家标准与医疗机构的行业诊疗标准有较大差异,且尚无中医病症的分类统计报表,在中医病症分类工作中,还存在一……

    作者:李正慧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结石,统称为泌尿系结石。此病难治,疗程长,费用大,本人治泌尿系结石患者诸多,谈几点体会,供同道们参考。 1 关于诊断问题(结石性质的鉴别) 采取B超、CT、X线摄片或造影,有条件的医院直接作膀胱镜检查,在诊断上并不困难,而且可精确测定结石的大小,形状。然而确还存在一个问题,不知其结石的性质如何?……

    作者:陈顺达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浅谈朱砂的临床应用

    朱砂又名辰砂、宝砂、镜砂,是天然矿石或由硫及汞人工合成。其特征为汞矿之硫化物,形状如板如丝,如块,色红或暗黑,有金铜光泽条痕,质坚脆,碾碎成粉,检视内中不夹杂黑白砂粒,用手指捻搓而其色不染手指为佳。产于湖南、四川、辽宁、云南、贵州、河北等地,以湖南辰州产者为佳,固为辰砂。从矿中挖出,去净杂质,把混着于朱砂内的小铁块拣净,碾碎后水飞极细用(人丸散剂服、不入水煎),不宜见火。性味甘、微,人心经,有毒,镇心安神,解毒,具镇静大脑……

    作者:陈军民;张宛冬;尹金磊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中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研究进展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主要累及脊柱、中轴骨骼和四肢大关节,以椎间盘纤维环及其附近结缔组织纤维化和骨化及关节强直为病变特点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类似于中医学的“骨痹”、“肾痹”、“腰痹”、“竹节风”、“龟背风”等。焦树德教授认为本病以“大偻”论治较好,病因为“阳气不得开阖,寒气从生”。《内经》曰:“骨痹不己,复感于邪,内舍于肾。”“肾痹者,尻以代踵,脊以代头。”等形象地描述了……

    作者:石朝云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归脾汤抗疲劳作用的临床观察

    我们在临床中通过用归脾汤治疗48例疲劳过度患者,收到了明显的效果,现报到如下: 1 临床资料 所选91例均为我科门诊患者,年龄在25~50岁之间,其中男42例,女49例;疲劳状态持续时间长者11个月,短者4个月。他们多与长期脑力或体力劳累过度有关,临床上多以极度疲劳为主要表现的症候群,如:头晕,头痛,失眠,健忘,心悸怔忡,食少体倦,舌体淡胖,苔薄白,脉细弱,经常焦虑紧张,工作学习……

    作者:刘翠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滋阴降火汤治疗复发性口腔炎32例

    口糜又名口疮,口疳,急性者多与心脾伏火有关。慢性者西医曰慢性复发性口腔炎。多与火不归原有关。患者唇、舌、颊粘膜反复出现圆形、椭圆形溃疡,周边绕以红晕,疼痛流涎,碍于饮食,颇感苦楚。笔者以滋阴降火汤治疗慢性复发性口腔炎32例,收获颇著。现报导如下: 1 临床资料 32例均经西医口腔科确诊为慢性复发性口腔炎。其中男性17例,女性15例,年龄小12岁,大65……

    作者:郑小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溃疡性结肠炎(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近年来,我们自拟健脾暖肠汤治疗60例门诊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所选病例均符合1978年全国消化疾病会议制定的《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均有结肠镜及大便常规检查的异常证据。60例病例均为门诊……

    作者:吴爱香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正骨手法要领举隅

    正骨手法亦称整复手法,是骨折脱位常规治疗三部曲(整复、固定、功能锻炼)中的重要环节,是有移位的闭合性骨折和脱位治疗成功与否的首要关键,是每个骨伤科医师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谓“手法者,诚正骨之首务哉”。兹据笔者多年的实践体会,综合各家经验,就其要领介绍如下: 1 细心检查……

    作者:简乐生;贡超雄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活血化瘀法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闭经40例

    近10多年来,我们利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闭经患者40例,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40例病人均为我院收治过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年龄17~25岁30人;26~35岁8人,36~40岁2人;职业:学生15人,工人10人,干部7人,农民8人;婚育情况,未婚25人,已婚未育8人,已育7人;闭经时间……

    作者:徐爱民;张风香;杨俊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慢性胃炎从湿论治

    本文论述了慢性胃炎从湿论治的理论依据,提出了慢性胃炎湿证的诊断,分析了慢性胃炎湿证的病因病机,探讨了苦温燥湿、清热化湿、理气化湿、温阳化湿、健脾化湿、活血化湿六种治疗原则。

    作者:胡一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补肾升精汤治疗精子数少、活动率差126例

    在男性不育中,精子数目减少是重要因素之一,精子数极少症是指精子数目<10×109/L或者每高倍视野仅见0~1个精子或无精子,及精子活动极差,笔者运用补肾升精汤治疗126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桂枝;翟风霞;王磊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中药治疗药物流产出血130例

    我们自1993.12~1998.12用中药清宫汤(自拟经验方)治疗药物流产(注:西药,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腺素)后阴道出血130例,并与128例药物流产后口服复方益母草口服液作对照组,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30例患者均来自本院妇科门诊,自愿药物流产且符合药流标准早期宫内妊娠者共358例,年龄20~40岁,无药物流产禁忌症,随……

    作者:申伟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清热化瘀汤的临床应用

    清热化瘀汤是在张仲景大黄牡丹皮汤基础上化裁而成,具有清热解毒、泻热破瘀及散结消肿之功效。临床应用治疗外科和妇科急性腹痛,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方药:黄芩、丹皮各15g,炒白芍50g,玄参、公英各30g,金银花60g,大黄8~15g,桃仁、红花各12g,三棱、文术各lOg,生地榆20g,甘草9g。……

    作者:李秀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鸦胆子油乳与榄香烯乳治疗晚期肿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鸦胆子油乳与榄香烯乳治疗晚期肿瘤病人生活质量、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128例病人随机分鸦胆子油乳组和榄香烯乳组,每组病人分别应用上述两种药静脉注射、伴胸腔积液者同时胸腔注射,观察治疗后病人的生活质量,胸腔积液控制情况及其副作用。结果:鸦胆子油乳组68例(68)生活质量改善35例(52.2%),榄香烯乳组60例生活质量性病32例(53.3%)X2=0.64,P>0.05,无显著差异。鸦胆子组20例胸水控制12例,有效率60%,榄香烯组16例胸水控制10例,有效率62.5%,X2=0.48,P.0.05,无显著差异,消化道反应雅胆子组8例,榄香烯组4例,静脉炎鸦胆组1例,榄香烯组3例,胸痛鸦胆子组0例,榄香烯组4例。结论:鸦胆子油乳与榄香烯乳生活、胸腔积液的疗效相近,但前者副作用少,价格低,值得推广。

    作者:王红;李秀华;胡凯文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光明中医杂志

光明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