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治疗胸挫伤的研究进展

潘海文;杨海韵;禤天航;赵崇智;黎清斌

关键词:胸挫伤, 胸壁软组织损伤, 中医药疗法, 综述
摘要:胸挫伤是外来暴力直接作用于胸壁软组织,致胸胁部疼痛、胀满,伴胸廓运动而症状加重的软组织损伤性疾患。中医学治疗胸挫伤方法众多、优势明显,且疗效确切,临床应用广泛。本文对中医治疗胸挫伤的研究进展文献进行了归纳。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相关文献
  • 雷公藤及昆明山海棠对巨噬细胞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雷公藤及昆明山海棠对巨噬细胞上清液中炎性因子的影响,为两药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及实验依据。方法收集2批雷公藤、2批昆明山海棠药材,提取分离得醇提物,测定其作用于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的半数抑制率,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IL-10、IL-6、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水平。结果与柳氮磺吡啶组比较,安徽亳州产、贵州黔东南自治州产的雷公藤醇提物的巨噬细胞上清液中 IL-6[(5.08±0.96)pg/ml、(6.24±0.20)pg/ml 比(7.92±0.84)pg/ml]、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0.14±0.04)ng/ml、(0.36±0.11)ng/ml 比(0.86±0.13)ng/ml]水平降低(P<0.05), IL-10[(21.20±4.24)pg/ml、(26.49±4.44)pg/ml比(9.06±0.40)pg/ml]水平升高(P<0.05);湖南岳阳产、浙江新昌产昆明山海棠醇提物的巨噬细胞上清液中IL-6[(4.22±0.38)pg/ml、(4.55±0.44)pg/ml比(7.92±0.84)pg/ml]、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0.07±0.04)ng/ml、(0.28±0.10)ng/ml比(0.86±0.13)ng/ml]水平降低(P<0.05)。结论雷公藤醇提物对巨噬细胞的总体抗炎功效优于柳氮磺吡啶及昆明山海棠。

    作者:续畅;赵庆国;肖小河;赵奎君;王伽伯;马致洁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温阳固肾化瘀方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温阳固肾化瘀方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athy, D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蓬莱市中医院糖尿病科DN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温阳固肾化瘀方。2组均治疗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采用生化分析法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采用比色法测定24 h尿蛋白定量(24-upro, UP),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4%(56/60)比73.33%(44/60)]高于对照组(χ2=8.640,P=0.003)。治疗后,观察组腰膝畏寒[(2.47±1.11)分比(2.92±1.36)分,t=1.986]、面足浮肿[(1.81±0.96)分比(2.14±1.01)分,t=5.165]、神疲乏力[(2.83±1.12)分比(3.51±1.18)分,t=3.237]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或 P<0.01);UAER[(326.4±98.7)μg/min 比(421.5±185.6)μg/min,t=3.504]、UP[(0.7±0.33)g/24 h比(1.0±0.37)g/24 h,t=1.845]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温阳固肾化瘀方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可有效改善DN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尿蛋白。

    作者:曲莲莲;魏军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炎琥宁注射液配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炎琥宁注射液配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rotavirus enteritis, RVE)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48例RVE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74例。2组患儿入院后均行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利巴韦林注射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炎琥宁注射液。2组均治疗3 d。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6、TNF-α水平及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 CK)及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9%(68/74)比78.4%(58/74),χ2=2.31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 IL-6[(18.24±3.62)ng/ml比(25.36±5.25)ng/ml,t=2.425]、TNF-α[(20.86±4.28)ng/ml比(31.22±7.15)ng/ml,t=2.50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LDH[(104.25±22.06)U/L 比(150.26±37.22)U/L,t=2.316]、CK[(84.25±13.57)U/L比(107.88±16.28)U/L,t=2.327]、CK-MB[(22.30±4.24)U/L比(32.26±7.14)U/L,t=2.426]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止泻[(3.56±0.78)d 比(2.42±0.53)d,t=2.316]、退热[(2.63±0.43)d比(2.11±0.32)d,t=2.472]时间较观察组明显延迟(P<0.05),住院时间[(6.23±1.42)d比(4.35±0.96)d,t=2.413]时间较观察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炎琥宁注射液配合西医常规疗法可较好地抑制小儿RVE炎症反应,缩短止泻、退热及住院时间,有助于患儿心肌损伤的修复。

    作者:张文亮;饶雪梅;罗兰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伏九贴联合捏脊疗法防治小儿哮喘临床研究

    目的:评估中药伏九贴联合捏脊疗法防治小儿哮喘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小儿哮喘患者5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8例,对照组27例,治疗组于每年三伏与三九期间采用伏九贴联合捏脊疗法治疗,对照组单纯行捏脊疗法。2组均治疗3年。治疗结束后观察患儿总有效率与临床控制率,比较2组患儿哮喘发作次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26/28)、临床控制率为64.3%(18/2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4%(19/27)、临床控制率为22.2%(6/27),2组总有效率、临床控制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073、8.823,P值分别为0.044、0.003)。治疗组治疗后第3年哮喘分级的人员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76,P=0.005)。治疗组治疗后第1年[(4.5±0.5)次比(5.0±0.5)次,t=3.708]、第2年[(3.0±0.5)次比(4.3±0.5)次,t=9.728]、第3年[(1.5±0.5)次比(3.0±0.5)次,t=11.225]哮喘发作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伏九贴联合捏脊可有效预防小儿哮喘的发作,减少哮喘发作次数。

    作者:唐敏;杨红新;杨建玲;张岚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HPLC法测定太子参黄芪口服液中太子参环肽B的含量

    目的:建立太子参黄芪口服液中太子参环肽B含量测定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Phenomenex Luna-C18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1%醋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03 nm。结果太子参环肽B在0.016~0.320 mg/ml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92%,RSD为0.80%。检测5批太子参黄芪口服液中太子参环肽B的平均含量为1.63 mg/ml。结论本方法灵敏度高、准确、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用于太子参黄芪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庞永琴;瞿京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芪术扶正饮的质量标准及稳定性初步研究

    目的:建立芪术扶正饮的质量标准,初步研究其稳定性。方法运用薄层色谱法对延胡索、甘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测定黄芪甲苷含量;运用加速试验法观察制剂的初步稳定性。结果延胡索、甘草薄层鉴别图谱斑点清晰,阴性均无干扰,专属性强。黄芪甲苷在36.5~365.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2),平均回收率为102.8%,RSD为2.4%。经1、2、3、6个月的加速稳定性试验,3个批次制剂中黄芪甲苷的平均含量分别为61.6、60.4、60.6μg/ml。结论该制剂工艺简单,所得制剂质量可控,性质稳定。

    作者:韩晓珂;梁朝锋;祁俊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中医治疗胸挫伤的研究进展

    胸挫伤是外来暴力直接作用于胸壁软组织,致胸胁部疼痛、胀满,伴胸廓运动而症状加重的软组织损伤性疾患。中医学治疗胸挫伤方法众多、优势明显,且疗效确切,临床应用广泛。本文对中医治疗胸挫伤的研究进展文献进行了归纳。

    作者:潘海文;杨海韵;禤天航;赵崇智;黎清斌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论银屑病病机中的燥湿互化

    银屑病中医学记载为“白疕”“松皮癣”“干癣”“风癣”。赵炳南先生认为与“白疕”更贴近。《外科证治全书》记载,“白疕(疕风)皮肤燥痒,起如疹疥而色白,搔之屑起。”《外科大成》云:“白疕肤如疹疥,色白而痒,搔起白屑,俗称蛇虱,由风邪客于皮肤,血燥不能荣养所致。”文献多次提到本病为血燥之病。燥邪与湿邪性质对立、又互相共存。现就燥邪与湿邪在银屑病中的关系分析如下。

    作者:阮智通;底婷婷;王燕;解欣然;王明星;蒙玉娇;谢湘江;李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西苑医院科研成果申报与获奖情况分析

    采用规范研究法分析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2010—2014年科研奖励申报及获奖情况。从科研奖励申报情况看,各科室申报奖励的积极性较高,但申报科室相对集中,申报奖励数呈逐年递减趋势;各层次科研奖励的申报数分布相对不均。从所获科研奖励的基本特征看,获奖难度大的是国家科学技术奖;所获科研奖项多是基于社会认可度和权威性较高的课题,且所获科研奖励的项目第一完成人均为正高级职称。本文认为,若要提高科研奖励申报的成功率,应从提升课题质量、加强课题成果交流与宣介入手,以科研团队建设为支撑,构建合理的科研成果考核机制。

    作者:刘光宇;李然;郎娜;付建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化瘀尿石汤对肾结石患者体外碎石术后肾损伤的影响

    目的:探讨化瘀尿石汤对肾结石患者体外碎石术后肾损伤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20例肾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60例。2组均采用复式脉冲体外冲击波碎石,对照组于碎石当日开始服用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片,连续服用3 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化瘀尿石汤14 d。分别于碎石前、碎石当日,碎石后2周检测血清内皮素1(Endothelin-1, ET-1)、MDA,同时留取尿液检测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β-D-glucosa minidase, NAG)、尿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结果碎石后2周,治疗组尿NAG[(7.33±4.39)U/L比(9.93±5.10)U/L;Z=2.587,P=0.002]、血清 MDA[(4.63±0.90)nmol/ml 比(7.29±2.16)nmol/ml;Z=5.520,P=0.001]、血清 ET-1[(35.06±10.51)pg/ml 比(46.90±18.74)pg/ml;Z=3.315, P=0.001]、尿β2-MG[(0.14±0.17)mg/L 比(0.19±0.19)mg/L;Z=1.759,P=0.07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化瘀尿石汤可改善肾结石体外碎石患者碎石后2周时血清MDA、ET-1水平及尿NAG、β2-MG水平,对肾结石体外碎石患者的肾损伤有修复作用。

    作者:沈建武;高瞻;李奇;曾凡雄;邵魁卿;李丁;王桂云;吕双喜;张林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黄葵胶囊联合苯溴马隆治疗尿酸性肾病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黄葵胶囊联合苯溴马隆治疗尿酸性肾病(chronic uric acid nephropathy, CUAN)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CUAN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均给予低嘌呤、低蛋白饮食,戒烟戒酒,多饮水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口服苯溴马隆,中西医结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黄葵胶囊。2组均治疗8周。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血尿酸(blood uric acid, BUA)、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 Cys-C)、SOD、24 h尿蛋白定量、尿沉渣红细胞计数,采用类风湿关节炎生活质量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为86.64%(26/30)、对照组为63.33%(19/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64, P=0.001)。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 BUA[(273.52±110.37)μmol/L 比(331.28±126.54)μmol/L,Z=-2.543]、BUN[(6.24±1.23)mol/L比(8.16±2.35)mol/L,Z=-2.680]、SCr[(90.37±20.16)μmol/L比(110.38±16.72)μmol/L,Z=-2.534]、Cys C[(0.86±0.51)比(1.03±0.10),Z=-2.37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SOD[(156.37±32.04)μmol/L 比(143.36±31.52)μmol/L,Z=-2.041]高于对照组(P<0.01);24 h尿蛋白定量[(439.86±250.41)mg/24 h比(897.69±213.37)mg/24 h,Z=-2.853]、尿沉渣红细胞计数[(50.31±14.06)个/μl 比(213.47±38.46)个/μl,Z=-2.106]低于对照组(P<0.01);中西医结合组生理功能[(43.14±2.06)分比(36.48±3.21)分,Z=10.362]、心理功能[(40.76±3.28)分比(16.54±3.71)分,Z=9.547]、社会功能[(40.74±3.58)分比(33.04±5.48)分,Z=6.034]、健康自我认识[(24.57±1.97)分比(22.63±3.43)分,Z=4.236]评分与总评分[(127.38±6.43)分比(107.69±13.57)分,Z=6.754]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黄葵胶囊联合苯溴马隆可降低CUAN患者SCr水平,保护肾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顾雪;张莉;孟梅霞;安军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应用经方治验二则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所载诸方以其配伍合理、疗效较高而被历代医家习用,并尊称为“经方”。经方组成精明简炼、配伍恰当、药少效宏,为后世所推崇。笔者临床应用经方收效尚可,兹择验案二则介绍如下。

    作者:罗振江;吕敏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特殊类型高血压中医证治验案二则

    高血压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卒中等的主要危险因素。中医从“眩晕”“头痛”“中风”等进行论述,以其理论深远厚重,临床效验丰富而著称于世。辨证论治高血压的文献虽多,但对于白大衣高血压、卧位高血压伴体位性低血压等特殊类型高血压的文献报道较少。现举验案二则,以探微知著。

    作者:尹倚艰;李薇;徐贵成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不同留针时间对针刺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留针时间对针刺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肩周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每组30例。均于患侧肩部常规取穴,针刺后分别静留针20 min和40 min。2组均治疗20次。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s Scale, VAS)及Constant-Murley评分法(Constant-Murley Score, CMS)评价留针20 min与留针40 min的疗效。结果治疗后,留针40 min组VAS评分[(2.67±1.03)分比(3.60±1.48)分,t=-3.251]低于留针20 min组(P<0.01)、CMS评分[(73.20±10.88)分比(66.47±12.62)分,t=-2.199]高于留针20 min组(P<0.05)。留针20 min组、留针40 min组治愈率分别为3.3%(1/30)、2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6,P=0.030),总有效率分别为90.0%(27/30)、96.7%(29/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8,P=0.605)。结论针刺治疗肩周炎留针40 min在改善临床症状、恢复功能等方面均优于留针20 min,但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

    作者:王天识;姚磊;赵满;郭鹏;白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扶正疏肝方联合左旋甲状腺素对甲状腺结节的干预作用

    目的:观察扶正疏肝方干预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渭南市第一医院甲状腺结节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口服左旋甲状腺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扶正疏肝方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测甲状腺结节,评价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比27.50%)高于对照组(χ2=32.237,P=0.000)。治疗后,观察组呼吸不畅[(1.62±0.86)分比(4.35±1.13)分,t=12.159]、咽喉异物感[(2.53±0.62)分比(4.36±0.71)分,t=12.289]、烦躁易怒[(1.56±0.53)分比(3.52±1.25)分,t=9.130]、失眠多汗[(1.85±0.62)分比(4.23±0.56)分,t=18.017]、舌有瘀斑[(1.58±0.93)分比(3.71±1.25)分,t=8.646]、颈部刺痛[(0.82±0.35)分比(3.92±0.65)分,t=26.558]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促甲状腺激素水平[(1.05±0.21)mIU/L 比(2.16±0.71)mIU/L,t=9.482]、结节大径[(8.52±4.72)mm 比(12.27±5.69)mm,t=3.208]、结节体积[(0.26±0.71)cm3比(0.96±1.02)cm3,t=3.562]、高危因素积分[(2.73±1.45)分比(4.05±1.36)分,t=4.199]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扶正疏肝方可扶正疏肝、消肿散结,联合口服左旋甲状腺素对甲状腺结节有效。

    作者:杨小玲;谢军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中医心理病机之心理消化过程异常探讨

    从中医心理教育治疗病机中,提炼出心理消化过程异常。本文从心理消化过程异常基本定义切入,分别从心理接受初端失常、心理消化吸收失常、心理代谢终端失常三大基本环节进行阐述,为中医心理病机理论发展、指导临床祛邪扶正治疗夯实基础。

    作者:李世通;杜金全;汪卫东;王米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从诊法探析《黄帝内经》热病

    诊法是中医诊断学的基础,是辨病识证并作出疾病诊断的依据。诊法始于先秦时期,奠定于《黄帝内经》成书年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记载,“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1]67。以自我的正常状态对比患者的异常情况,从外部表现推测内在脏腑的状况,以局部微小征象测知邪气之结聚,这是司外揣内、见微知著的诊断思维[2]。《灵枢?热病篇》通过司外“数惊,而狂……癫疾毛发去”表现[3]336,揣度其内在病因是热邪,因热邪易扰心神,且诸躁狂越属于火。《素问?刺热篇》凭肝热病“热争”症状断言患者“庚辛死”[1]335,可谓以微知著,看到热邪入脏,肺金克木,正气逆乱的病机。《素问?玉版论要篇》云:“揆度者,度病之浅深也。奇恒者,言奇病也。请言道之至数,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1]155,以至真如一的不变准绳揆度奇异变化的症状,是以常知变的推测思维。《素问?热论篇》“热病已愈,时有所遗者”,一般邪气祛除后,脉静热退,此时遗有复热,是“因其谷气相薄,两热相合”造成的[1]332。热病诊断是在诊法理论指引下,与具体不同的诊法手段相结合识病诊疾的。《难经?六十一难》提出“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问而知之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脏腑也”。其诊法理论在《黄帝内经》已基本完备,热病中面诊、舌脉诊、汗络诊、尺肤诊等诊法都是在辨证逻辑结合中医传统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共同形成热病的诊法。

    作者:陈易;徐琬梨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疏肝法对围绝经期综合征肝郁证模型大鼠雌激素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疏肝法对围绝经期综合征(perimenopausal syndrome, PMS)肝郁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其卵巢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围绝经期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柴胡疏肝散组、丹栀逍遥散组,每组8只。采用孤养法联合慢性束缚法制备PMS肝郁证大鼠模型。另将8只3月龄SD健康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柴胡疏肝散组大鼠灌胃柴胡疏肝散水煎剂4.0 g/kg,丹栀逍遥散组灌胃丹栀逍遥散水煎剂4.9 g/kg,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d,连续给药21 d。采用旷场实验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变化;采用放射性免疫技术检测大鼠血清雌二醇、卵泡刺激素及促黄体生成素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卵巢组织ERα、ERβ mRNA表达变化。结果给药后21 d,与模型组比较,柴胡疏肝散组、丹栀逍遥散组大鼠水平运动得分[(49.6±6.0)分、(51.6±5.8)分比(40.0±4.6)分]、垂直运动得分[(14.1±0.7)分、(14.6±2.3)分比(10.9±1.8)分]提高(P<0.05及P<0.01);柴胡疏肝散组大鼠卵巢ERα mRNA[(7.42±2.54)比(3.80±1.36)]表达水平升高(P<0.01),血清卵泡刺激素[(3.96±0.48)mIU/ml比(5.31±0.41)mIU/ml]水平降低(P<0.01);丹栀逍遥散组大鼠血清促黄体生成素[(6.65±0.46)mIU/ml 比(8.10±0.62)mIU/ml]水平降低(P<0.01)。结论疏肝法可改善 PMS 肝郁证大鼠的行为学,其治疗机制可能与调节内分泌及提高卵巢雌激素受体基因表达相关。

    作者:李生强;谢冰颖;谢丽华;陈娟;许惠娟;陈赛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中医心理治疗与森田疗法对比分析

    中医心理治疗与森田疗法均受东方文化的影响,是简单自然、操作易行的心理医疗方法。不同的是,中医心理治疗是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为基础,属实践积累经验,多用于心理障碍,治疗中患者一般不知情且无固定治疗模式;森田疗法以现代心理医学为基础,常用于治疗神经质症等,治疗中患者知情,治疗模式固定严格。

    作者:段国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芍药甘草颗粒对利培酮所致的女性精神分裂症高催乳素血症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芍药甘草颗粒对利培酮所致的女性精神分裂症高催乳素血症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0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口服利培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芍药甘草颗粒。2组均治疗12周。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催乳素、雌激素水平,采用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 PANSS)评价患者的精神症状。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催乳素[(46.28±14.06)ng/ml比(117.89±22.11)ng/ml,t=10.24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 PANSS 评分[(67.45±7.00)分比(96.53±11.88)分,t=7.125]、对照组 PANSS 评分[(68.73±7.71)分比(97.93±12.65)分,t=6.541]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P<0.01),但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682,P>0.05)。结论芍药甘草颗粒可降低利培酮所致的精神分裂症高催乳素血症患者的血清催乳素水平,且不影响其体内雌激素水平。

    作者:谢姗姗;陈亚青;宁征远;于丽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主管:国外医学参考资料(中医中药分册);国外医学(中医中药研究分册);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主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