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柯羽;张青
为了对中医古籍文献进行科学分类,促进中医古籍文献的开发和利用,本文对历代具有代表性的书目分类方法、现代数据库中使用的分类方法及中医专业图书馆古籍分类方法进行梳理,分析各种分类方法的特点,总结当前中医古籍文献分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作者:张伟娜;佟琳;刘培生;张华敏;吴晓锋;李鸿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制备牙疼舒滴丸并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滴制法制备牙疼舒滴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制剂中欧前胡素含量。结果制得的滴丸大小均匀、圆整光滑、硬度适中;薄层色谱法可鉴别出欧前胡素的特征斑点;欧前胡素在0.50~52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范围为98.38%,RSD值为1.05%。结论该制备方法简单,滴丸成形性好,质量可控。
作者:刘辉;邓莉;王盟;赵亚鑫;张爱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肛门坠胀病因复杂,多种疾病均可导致该症状的出现,也是肛肠术后常见并发症。如何有效治疗和改善症状是临床较为棘手的问题。本文以混合痔为例,选择我院连芍灌肠方保留灌肠治疗肛肠术后肛门坠胀,通过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评价其临床疗效。
作者:洪子夫;袁亮;曲牟文;贾菲;何颖华;冯丽鹏;李国栋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消黄方对异硫氰酸α-萘酯(ANIT)诱导胆汁淤积大鼠的肝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Wistar雄性大鼠按随机区组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消黄方组、熊去氧胆酸组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灌胃ANIT溶液6 ml/kg制备大鼠胆汁淤积性黄疸模型。ANIT灌胃48 h后,消黄方组大鼠灌胃消黄方药液1.73 g/kg,熊去氧胆酸组灌胃熊去氧胆酸胶囊溶液10 mg/kg,空白对照组与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给药7 d后取材。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肝功能指标,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免疫蛋白印迹技术检测CD68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消黄方组大鼠谷氨酸转氨酶(ALT)[(164.6±53.4)U/L 比(208.4±28.5)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247.6±76.1)U/L 比(341.8±32.8)U/L]、碱性磷酸酶(ALP)[(601.0±101.1)U/L 比(720.6±123.3)U/L]、总胆红素(TBiL)[(96.5±18.1)μmol/L 比(149.6±30.2)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73.7±16.6)μmol/L比(140.3±28.6)μmol/L]、总胆汁酸(TBA)[(93.4±13.0)μmol/L比(146.5±38.9)μmol/L]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消黄方组大鼠肝组织CD68蛋白[(7.08±0.19)比(17.42±0.48)]表达较模型组降低(P<0.01)。结论消黄方可改善肝功能指标,降低CD68蛋白表达,发挥保肝退黄作用。
作者:叶佩燕;杨宗国;陈晓蓉;陆云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评价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78例DNP患者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9例。对照组适当运动、控制饮食并配合降糖药物、甲钴胺和维生素B1;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黄芪桂枝五物汤,均治疗8周。采用酶比色法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SH-Px)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采用比色法检测血清丙二醛水平;肌电图/诱发电位仪检测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S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MCV)。结果治疗后,治疗组MCV[(43.12±4.1)m/s比(40.27±2.8)m/s,t=3.585]、SCV[(41.51±3.4)m/s比(39.63±3.5)m/s,t=2.406]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SOD[(51.1±6.6)U/ml 比(47.6±3.9)U/ml,t=2.851]、GSH-Px[(241.7±36.1)U/ml比(213.9±31.7)U/ml,t=3.614]抗氧化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2%(34/39)、69.2%(27/3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3, P=0.033)。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可改善DNP患者抗氧化能力,控制DNP的发展。
作者:杨秀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中医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小,具有无痛苦、患儿易接受、不影响生长节律等特点。本文归纳了治疗小儿腹泻采用的推拿手法及其疗效,探讨其作用机理,并对中医推拿治疗小儿腹泻提出展望。
作者:李梅;金宏柱;申敬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上消化道出血为临床常见急症。近年来,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及治疗水平虽有了较大提高,但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其发病率、病死率在高龄,或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中仍居高不下。大量临床实践表明,中医药可有效控制上消化道出血。为使临床工作者对中医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现状有所了解,现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以及中医药、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对近年来发表的文献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温艳东;范铁兵;刘龙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生姜醇提取物对预处理肝脏局部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肝保护作用。方法将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生姜醇提取物100、200、400、600 mg/kg预处理组。生姜醇提取物预处理组分别灌胃100、200、400、600 mg/kg生姜醇提取物溶液,假手术组、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d,连续给药2周后造模。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制备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再灌注2 h后,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水平;检测血清谷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浓度;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TUNEL染色观察肝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结果生姜醇提取物100、200、400、600 mg/kg预处理组大鼠肝组织SOD[(7.37±1.89)U/mg、(10.18±2.42)U/mg、(10.50±2.31)U/mg、(11.17±2.83)U/mg比(5.61±1.72)U/mg]、 GSH-Px[(11.31±2.64)U/mg 、(13.07±3.72)U/mg 、(14.63±3.40)U/mg 、(15.14±3.81)U/mg 比(10.92±2.25)U/mg]水平较模型组升高(P<0.05或 P<0.01),MDA 水平[(8.53±2.05)nmol/mg、(5.44±1.37)nmol/mg、(5.20±1.18)nmol/mg、(4.96±1.42)nmol/mg比(10.26±2.27)nmol/mg]较模型组降低(P<0.05或 P<0.01);血清 ALT[(974.62±341.53)U/L、(621.83±214.37)U/L、(553.75±173.48)U/L、(517.92±204.26)U/L比(1429.27±618.33)U/L]、AST[(624.17±148.62)U/L、(456.83±127.35)U/L、(407.54±141.49)U/L、(361.90±104.73)U/L 比(957.61±346.82)U/L]、LDH[(1082.49±312.35)U/L、(897.33±242.76)U/L、(828.42±265.84)U/L、(776.58±182.47)U/L比(1385.61±543.74)U/L]水平较模型组降低(P<0.05或P<0.01);生姜醇提取物各剂量预处理组大鼠肝组织病理损伤及细胞凋亡情况均较模型组有一定的改善。结论生姜醇提取物可有效减轻自由基损伤、改善肝功能、减轻肝细胞损伤和细胞凋亡,对肝脏局部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姜卫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收集国内近10年抗脑损伤中药药效学体外实验研究方法的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归纳和总结。研究发现,抗脑损伤中药药效学体外评价主要采用血清或脑脊液药理学的实验方法,常选用的细胞模型有β-淀粉样蛋白毒性模型、低糖低氧模型、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毒性模型等,选用的评价指标有病理学、神经细胞凋亡、脑能量代谢及神经细胞氧化应激指标等。科研工作者对中药药效进行评价时,需根据实验目的确定恰当的实验模型和检测指标。
作者:刘蕾;赵晖;王蕾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米子良教授从医50载,是内蒙古地区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伤寒学》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米教授致力于中医《伤寒学》的教学与临床,对脾胃病的诊治造诣颇深。“治中焦如衡,非平不举”,指调理脾胃升降之气机。胃的生理功能集中体现于“降”,胃降则生化有源,出入有序。胃通降失常则传化无由,壅滞为病。米教授指出,胃能保持通的状态,有赖于胃气的推动作用,因胃气的运动特点是降,只有通降功能正常才可使饮食经腐熟后向下传送至小肠。因此,胃的功能正常,常用“以降为顺”“以通为和”说明,简称“胃主通降”。故诊治胃病当以通为用、以降为顺,即通降是治疗胃病的大法。
作者:麻春杰;崔雪亭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已有研究表明奇异猪笼草(猪笼草科)的甲醇提取物在体外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过氧化氢自由基的清除与减少作用)和抗骨质疏松(前破骨RAW 264.7细胞)活性。作者从奇异猪笼草的枝和叶的三氯甲烷和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鉴定出13种化合物(1~13),其中2种为新的萘醌类,即nepenthones F(1)和G(2),另外11种为已知化合物。作者对分离出的化合物进一步评估其抗氧化和抗破骨的活性,其中化合物10和11显示了强力抗氧化效果;化合物4和12在实验鼠骨髓巨噬细胞中明显地抑制了核因子κB配体(RANκL)诱导的破骨细胞形成的受体激活。
作者:高越(译);郗砚彬(校)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徐学春主任中医师,生前是全国著名瘰疬病专家,首批全国500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之一。徐学春幼承庭训,得秘传绝技,从事中医外科工作60余年,擅长炼制升、降丹,调配多种外用药治疗瘰疬、骨结核、顽固性窦道、漏管、溃疡等外科疑难杂症。笔者的母亲徐晓明医师随父来深圳,学习中医外科数十年,熟练掌握了家传外用药的独特配伍与炼制方法,尤其对顽固性皮肤溃疡的治疗效果颇佳。徐晓明现为深圳市名中医、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2011年笔者成为深圳市第三批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笔者跟母学习中医外科,现介绍在前辈指导下治疗的慢性溃疡验案。
作者:主嘉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中药质量是药品价值的集中体现,中药质量作为中药发展的核心问题逐渐凸显,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中药质量是中药高层次人才专业培养的重要内涵,中药类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开设中药质量学课程已成为学位和学历教育的当务之急。《中药质量学》是研究中药质量要素、质量要求、质量特性、质量管理、质量评价,保证中药质量的应用科学。本文重点探讨了《中药质量学》的课程构架、教材建设和中药人才培养的相关问题。
作者:王晶娟;潘艳丽;刘洋;张贵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究作者从长梗喉毛花地上部分分离鉴定出3种新的具有罕见的2-oxoprenyl 取代的氧杂蒽酮类化合物comastomaxanthones A-C(1~3),以及3种已知化合物(4~6),并对6种化合物的抗烟草花叶病毒(anti-TMV)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所有分离出的化合物均具有微弱的anti-TMV活性,其IC50值范围为122.7~242.9μM。
作者:高越(译);郗砚彬(校)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基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中医药诊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文献,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辨证论治规律。方法检索1999年1月-2014年7月CNKI收录的中医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文献,对文献中的证型、方药进行标准化整理、频次统计和归类分析。结果通过标准化整理,将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证型归纳为14种,主要证型有热毒炽盛23次(15.13%)、气阴两虚21次(13.82%)、气血瘀滞20次(13.16%)。证候病位主要在肝、脾、肾。证候要素包括实性(65.30%)和虚性(34.70%),实性证候要素以火热、血瘀、毒邪、气滞、湿热、痰浊为主,虚性证候要素以阴虚、气虚、阳虚、血虚为主。共得中药201种,总用药频次为1669次,可分为十七大类,前3位依次为清热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药物归经以肝经、肺经、胃经、心经、脾经、肾经居多。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实性要素主要责之热毒,虚性要素主要责之气阴亏虚,治疗应虚实并重。
作者:刘维;张迪;吴沅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评价宁泌泰胶囊联合托特罗定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 TURP)后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 OAB)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3例TURP术后合并OAB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联合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于手术当日起口服托特罗定片,联合组于手术当日起加服宁泌泰胶囊,全部患者均拔除尿管后5 d停药。观察2组患者TURP术后置管期间膀胱痉挛伴疼痛次数、持续时间及自主排尿期内的每次尿量、急迫性尿失禁次数、平均每日尿急次数、OABSS 评分并判定疗效。结果联合组在术后第1天[(3.5±0.5)次比(4.4±0.8)次,t=2.650]、第2天[(1.5±0.9)次比(1.8±0.2)次,t=2.350]和第3天[(0.4±1.6)比(1.1±1.8)次,t=2.210]膀胱痉挛次数,24 h内膀胱痉挛总持续时间[(78.3±6.2)次比(95.5±6.1)次,t=1.270]均少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在术后拔除尿管后5 d平均24 h排尿次数[(6.2±1.3)次比(9.4±1.8)次,t=2.710]平均夜尿次数[(1.5±0.4)次比(3.9±1.0)次,t=2.580]、平均24 h尿急次数[(1.1±0.3)次比(3.2±0.8)次,t=2.660]、平均24 h尿失禁次数[(0.5±0.2)次比(2.4±0.6)次,t=2.700]及OABSS总评分[(4.6±1.2)分比(6.9±2.1)分,t=2.470]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宁泌泰胶囊联合托特罗定用于TURP术后OAB的治疗,疗效优于单用托特罗定片,有助于患者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贾民;张晓宇;刘铄;胡胜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评价生肌玉红膏治疗压力性溃疡(pressure ulcer, PU)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PU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3例。清创后,对照组于创面上覆盖凡士林油纱布,观察组外敷生肌玉红膏,10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评价临床疗效,检测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以观察创面血供情况;检测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s, WBC)、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水平以判定创面感染的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3%(41/43)、74.4%(32/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00,P=0.016)。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黏度高切[(4.06±1.38)mPa?s 比(4.74±1.62)mPa?s,t=2.095]、中切[(3.71±1.22)mPa?s 比(4.34±1.41)mPa?s,t=2.216],血浆黏度[(1.13±0.22)mPa?s比(1.44±0.51)mPa?s,t=3.660],对照组全血中切[(4.16±0.48)mPa?s比(4.51±0.89)mPa?s,t=2.270]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中切[(3.71±1.22)mPa?s 比(4.16±0.48)mPa?s,t=2.251]、血浆黏度[(1.13±0.22)mPa?s 比(1.32±0.31)mPa?s,t=3.278]降低情况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WBC、CRP、ESR明显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947、7.198、12.064,P均<0.01)。结论生肌玉红膏可有效控制PU患者的创面感染,改善创面下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创面愈合。
作者:李玉琢;薛娜娜;李亚妹;赵书云;魏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痹证主要累及肌肉、筋骨、关节等部位,表现为一或多个部位的酸痛或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其病程具有渐进性或反复发作的特点。若病久不愈而又复感外邪时,邪气渐入脏腑,致脏腑气血阻滞,形成腑痹、脏痹。痹证为临床常见病,各年龄人群均可发病,但以中老年人居多。除传统针灸外,电针也被越来越多地用于治疗痹证。笔者对在泰国工作期间诊治痹证患者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单一体针与体针联合电针的疗效。
作者:刘悦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常难以满足社会需求,有研究者提出在通用英语教学中融入专门用途英语的解决方法。本文以中医院校为例,对教学内容、教师、学生以及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要素逐一分析表明,通用英语教学中融入专门用途英语是可行的。
作者:徐立群;马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郁仁存教授为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研究工作50余年,为全国第三、四、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其学贯中西、临床经验丰富、疗效确凿,在治疗肿瘤方面,总结出一整套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宝贵经验。
作者:陈柯羽;张青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