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芬
睡眠是一种重要的生理现象,与人的生长发育、精力体力的恢复密切相关,对生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一些疾病也与之相关.如消化性溃疡易发生于凌晨2:00,20%的心肌梗死、15%的心脏性猝死发生在午夜至早晨6:00[1],18.6%的卒中发生于睡眠时,且比症状较清醒时发病者要重[2],而清醒后数小时是缺血性卒中发病的高峰时间[3].
作者:刘军永;刘娜;马跃华 刊期: 2004年第19期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我科于2002年1月4日收治1例心搏骤停经后连续抢救20min后复苏成功的病例.现将其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总结如下.
作者:杨丽云 刊期: 2004年第19期
顽固性皮肤瘙痒症是好发于中老年人的一种疾病,它是以腰腹部、双下肢内侧、双上肢内侧为主,甚则泛发全身的剧烈瘙痒为主症,我科自2000年以来,应用中药方剂血府逐瘀汤治疗本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艳英 刊期: 2004年第19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目前发病率较高的一组综合征,由于CT的普及容易确诊,临床表现急缓不一.我科2001-2003年对收住的15例中、重度HIE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鼻饲疗法供应能量,并进行客观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陆 刊期: 2004年第19期
护理程序是一种科学地发现问题的工作方法,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具有决策和反馈功能的过程[1].它不仅适用于临床护理工作,同样也适用于健康教育,因而,我科将护理程序运用于糖尿病(DM)的健康知识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张芬花;韩祖亮 刊期: 2004年第19期
重症肌无力危象是指呼吸肌、延髓肌的无力达到基本生命体征不能维持时的严重危象状态[1].
作者:鲁灵;迟培芳;李海燕 刊期: 2004年第19期
颅内胶质瘤约占脑肿瘤的40%,发病多为中青年,虽然手术治疗是目前临床的首选方法,但胶质瘤是以浸润性、扩展性生长为特征,与正常脑组织间常无明显边界,多侵犯一个以上脑叶,甚至侵犯脑深部重要结构或对侧半球,故手术难以根除,且胶质瘤细胞对射线不敏感,化疗药物又难以透过血脑屏障,目前尚缺乏满意的治疗手段,因而具有很高的复发率,平均生存期6个月,综合治疗生存期不足2a[1-2].现将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周洁;李竹庭;刘洁 刊期: 2004年第19期
内科危重症往往病情凶险,累及脏器较多,治疗关键是使有效的药物能够及时足量地进入人体内,迅速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发挥其治疗作用,以缓解患者症状、延长生命.笔者搜集了133例高浓度药物治疗内科危重症的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杨兴勇 刊期: 2004年第19期
恶性肿瘤已成为常见病、多发病.同期放化疗是治疗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胸部肿瘤的重要方法.我院放射科2001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了1700例患者,行同期放化疗102例.
作者:刘慈;周万华;林晶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小儿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临床特点及中医中药治疗方法.方法对1993-2002年我院收治的162例小儿慢性再障的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对加味参芪仙补汤对其辨证治疗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小儿再障多发于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男性多于女性;临床以贫血、出血症状为主;外周血以血小板减少为显著,白细胞计数约50%>4.0×109L-1,网织红细胞百分比计数约50%在正常范围,但绝对值绝大多数明显减少;骨髓增生活跃病例多于增生低下者;T淋巴细胞亚群绝大多数异常,以CD3,CD4阳性细胞减少,CD8阳性细胞增高,CD4/CD8比值减低为特点;免疫球蛋白绝大多数异常.加味参芪仙补汤为主治疗小儿慢性再障总有效率为87%,治愈缓解率为60%,疗效显著.结论小儿慢性再障有其自身的规律与特征;中药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再障疗效好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金彦;梁冰;杨淑莲 刊期: 2004年第19期
新生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心衰)均为急性心衰,是新生儿的一种急危重症,治疗不当可导致死亡.兹将我科2000年10月-2003年9月确诊的30例此病患儿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白兰芝;刘丽平 刊期: 2004年第19期
1 病历介绍患者,男,汉族,65岁.2003年8月15日8:00因胃痛恶心、呕吐前来本院卫生所就诊.体查:T 36.8℃,R 18次/min,P 98次/min,BP 100/70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楚,精神欠佳,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被动体位,呈急性病容.面色晦暗,头发花白,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双侧鼻唇沟对称,口唇青紫,舌质红,苔薄白,双侧甲状腺无肿大,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两胸廓对称,肋间隙稍有增宽,双肺未闻及干湿性音及哮鸣音;心尖搏动不明显,心界叩诊不大,A2>P2,律齐,心率96次/min,心音低钝,心前区可闻Ⅲ/6及收缩期杂音,肝脾未触及,腹式呼吸存在.
作者:刘亚草 刊期: 2004年第19期
椎管内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一旦确诊,往往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由于脊柱解剖结构特殊,周围有大血管和神经组织,因而手术难度大、术中出血多,术后也易发生脑脊液漏.
作者:王芝云;陈爱兰;王珺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紧急避孕(EC)系指在未采取避孕措施下同床或避孕措施失败(避孕套破损、滑脱,体外排精失去控制,安全期误算等)后72h内服用药物或5d内放置宫内节育器(IUD)以避免妊娠的补救措施.
作者:高凌云 刊期: 2004年第19期
自1995年Zhang等发现瘦素后,我国从1996年开始瘦素研究,发现瘦素在血清中的含量与妊娠期孕妇的体质量指数(BMI)改变相关,另外瘦素还与胎儿宫内发育、脂质代谢、高血压综合征(PIH)、妊娠合并糖尿病等相关.笔者现就瘦素与妊娠的相关研究近况概述如下.
作者:赵秋兰;金仲品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目的观察介入溶通加脉冲电场等综合治疗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 13例患者均进行介入溶通及脉冲电场等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结果治疗前脊髓功能A级患者恢复为C级,B级者分别恢复为C和D级,C级者分别恢复为D和E级.结论介入溶通及脉冲电场等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技术对脊髓损伤后的功能恢复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吕修臣 刊期: 2004年第19期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达到或超过500mL,早期发现、及时明确出血原因及抢救是减少产妇死亡的关键.
作者:丁秀伟;吴桂玲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合并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急性脑血管病合并顽固性呃逆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与发病年龄、病情轻重、病变部位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与未合并呃逆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预后进行比较.结果本组患者呃逆的发生率为13.98%,合并呃逆者病死率为34.62%,无合并呃逆者病死率为14.26%.结论急性脑血管病变越靠近延髓呃逆发病率越高.呃逆发生与发病年龄、病情轻重无明显关系.合并呃逆者病死率明显高于无合并呃逆者.
作者:张锦茹;董风琴;闫玉萍 刊期: 2004年第19期
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是由于各种疾病引起肺脏的结构和功能异常致肺循环阻力增高、右心肥大甚至衰竭的一种心脏病.
作者:丁薇;刘玉岭;张庆利 刊期: 2004年第19期
人类脑血管疾病中约有75%是脑梗死[1],急性脑梗死是老年人的多发病、常见病,老年期(>60岁)发病率是老年前期(45~59岁)的3.5倍[2],它的发生又常伴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常使患者丧失工作能力或致残,甚至死亡.
作者:王志蕴;焦玉凤;张芳 刊期: 2004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