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乙型肝炎HBsAg/IgM复合物阳性患者血清IgG, IgA, IgM水平分析

童金玉;吴雪云

关键词:乙型肝炎, HBsAg/IgM复合物, HBsAg, IgG, IgM, IgA
摘要:乙型肝炎病毒HBsAg/IgM特异性复合物的存在, 不仅和肝外症状有关, 而且可以作为衡量机体免疫状态及清除病毒能力的一个标志. 为了探讨HBsAg/IgM阳性患者体液免疫功能状态, 笔者检测了40例HBsAg阳性、 HBsAg/IgM阳性患者, 20例HBsAg/IgM阴性的HBsAg携带者以及30例正常人血清IgG, IgM, IgA值,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静脉留置套管针穿刺法

    浅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输液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它不仅可以避免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痛苦、保护血管, 也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 而且还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为正确熟练地掌握这项技术操作的技巧, 现结合我院内科患者浅表静脉留置情况, 报道如下.

    作者:蔡美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陈德济教授治疗痛风经验

    陈德济教授以自治痛风灵方治疗痛风, 疗效很好, 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张春;唐怡;罗海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逍遥散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体会

    更年期综合征是妇女绝经前后常见的疾病之一, 也可见于卵巢手术切除者. 笔者按中医理论予逍遥散为主, 适当加用补肾之药治之, 临床多效, 现举例报道如下.

    作者:曹永革;李志忠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硝苯地平对妊高征孕妇眼动脉血流的影响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对妊高征患者眼动脉血流的影响. 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 检测12例妊高征患者舌下含服硝苯地平前后眼动脉血流变化, 测定其收缩期第一峰血流速度(A)、收缩期第二峰值血流速度(B)、舒张期低血流速度(Vmin)及平均血流速度(Vm), 记算B/A值. 并与同期12例静脉滴注硫酸镁治疗的妊高征患者进行比较. 结果舌下含服硝苯地平后, 眼动脉B/A值显著降低, 由0.78±0.16降至0.56±0.24; 同时平均动脉压(MAP)由(16.19±1.25)kPa降至(13.92±1.16)kPa. 结论硝苯地平可扩张眼动脉, 对脑部其它小动脉可能有相似作用.

    作者:王鸿艳;杨华光;尹国武;袁丽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肝纤维化大鼠血清脯肽酶变化及维生素E治疗的研究

    目的观察肝纤维化大鼠血清脯肽酶(PLD)变化及维生素E(VE)治疗对其影响. 方法将大鼠分组, 用40%四氯化碳(CCl4)诱导其肝纤维化. 预防组(于注射CCl4时)和治疗组(于肝纤维化形成后)分别给予5%VE乳剂100mg/kg尾静脉注射, 2次/周, 连续8~10周. 定期测定血清PLD, ALT及AST活性, 观察VE治疗后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的病理改变情况. 结果肝纤维化大鼠血清PLD活性显著增高, VE预防组和治疗组大鼠血清PLD活性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 P<0.01). 治疗组大鼠肝纤维化组织沉积较对照组减少. 结论肝纤维化大鼠血清PLD持续增高, 用VE治疗可降低其活性, 减慢肝纤维化的进程.

    作者:王雅凡;李平;李奇芬;王洪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1例横纹肌肌溶症的护理

    横纹肌肌溶症系局部或全身骨骼肌坏死, 表现为肌痛和肌力减弱, 患者血清肌酸磷酸酶升高和电解质紊乱, 可有急性肾功能衰竭[1]. 我院ICU病房于2001年8月收治了1例横纹肌肌溶症患者, 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慢性心理刺激对生殖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慢性心理应激因素对小鼠生殖功能的影响. 方法采用慢性心理应激的方法即悬吊法造成慢性心理刺激雌性小鼠模型, 并观察其内生殖器湿质量、阴道脱落细胞指数、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变化情况. 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内生殖器组织湿质量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阴道脱落细胞角化指数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脑组织中NE, 5-HIAA的含量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慢性心理应激状态能造成生殖功能抑制, 这种现象的出现与脑组织中神经递质含量有关.

    作者:唐怡;张春;张庆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血吸虫性阑尾炎体会

    目的探讨血吸虫性阑尾炎的病理变化、诊断、手术、术后并发症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 方法对我院1997-2001年手术且经病理证实的8例血吸虫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8例均行阑尾切除术, 2例同时做腹腔引流术, 1例同时做回肠穿孔修补术. 2例合并低蛋白血症者术后均出现切口延迟愈合. 结论血吸虫性阑尾炎较一般阑尾炎腹腔感染重, 并发症发生率高.

    作者:刘惊涛;陈鸣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临产妇体位选择分析

    如何指导临产妇的体位, 对保障产妇是否顺利完成整个产程、减少并发症、促进产程进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所以正确指导临产妇的体位是产程处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及措施. 产妇临产后如无并发症时, 第一产程可在室内适当行走、活动或取平卧、半卧位. 产妇临产后变化较大, 如合并其它情况即应协助产妇采取相应的体位, 有利于产程进展及母子安全. 下面结合临床实践体会简述几种临产妇的体位.

    作者:赵建萍;许文革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泌尿系结石临床观察与护理

    泌尿系结石是一种常见病及多发病, 尤以我国南方多见, 笔者现将我院254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成功护理经验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张玲;胡凌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缺血性心肌病(ICM)的疗效, 并探讨其治疗机理. 方法对25例ICM患者应用滴丸治疗(治疗组), 并与31例用硝酸酯治疗的ICM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 观察治疗前后血流变、血脂及心功能等指标的变化.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 治疗组治疗前上述指标差异无显著意义; 治疗后血流变学、心功能及血脂改善明显, 存在极显著性差异. 结论滴丸治疗ICM效果显著, 可应用于ICM患者长期维持治疗.

    作者:白怀生;贺秀莉;安彩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咯血的中医辨证施护

    咯血是指呼吸道喉以下的任何部位的出血, 由咳嗽经口腔排出. 在一些呼吸道疾病(如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及风湿性心脏病、左心衰竭等)中, 都可有不同程度的咯血.

    作者:杜月娥;侯秀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东莨菪碱治疗小儿癫痫持续状态合并肺水肿

    1997-2002年, 我科应用东莨菪碱治疗小儿癫痫持续状态合并肺水肿7例, 均取得良好效果, 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萍;赵青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溃结灵的抗炎与镇痛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溃结灵的抗炎与镇痛作用.方法抗炎实验采用大鼠蛋清足肿胀模型和大鼠棉球肉芽肿模型,镇痛实验采用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法.结果溃结灵2个剂量(9.18g/kg,4.59g/kg)能明显降低大鼠的足肿胀度, 减少棉球肉芽肿的质量; 并能明显延长热板法小鼠疼痛阈值和降低醋酸扭体法小鼠的扭体次数. 结论溃结灵有一定的镇痛和抑制急性炎症反应、慢性炎症增殖的作用.

    作者:胡旭光;王汝俊;杜群;巫燕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产后尿潴留21例原因分析

    尿潴留是产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给产妇带来不安和痛苦, 还可以导致膀胱炎. 我院1998年至今产妇发生尿潴留21例, 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静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无痛肌肉注射300例体会

    肌肉注射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但由于某些药物刺激性较强易造成局部疼痛,许多患者不愿选用肌肉注射.为减轻患者痛苦,笔者根据经络学说,采用穴位按摩进行无痛法臀部肌肉注射,经临床300例(1800人次)的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总有效率达97.9%,现介绍如下.

    作者:代建荣;赛琪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近年来, 由于对急性脑梗死病理过程的深入研究和半暗带概念的提出, 人们认识到急性脑缺血后神经功能障碍并不意味缺血区神经细胞发生不可逆死亡, 故早期使闭塞的血管再通, 恢复缺血脑组织的血液供应是挽救脑细胞、缩小梗死面积的有效方法. 2001年2月-2001年12月我科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30例, 并进行了临床、实验室对照研究, 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桂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支气管异物左右差别的探讨

    支气管异物多发生于3岁以下儿童, 以碎小植物性食物为多见. 多年来, 教科书及文献报道本病发病右侧明显多于左侧. 笔者将1996年来经X线诊断且通过纤维镜证实的21例支气管异物进行对比分析发现, 左侧并非少于右侧. 现将发生机制及有关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印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股骨头置换术患者伴糖尿病并发褥疮的护理

    我科于2002年2月收治了1例股骨头粗隆间陈旧骨折伴糖尿病的患者. 由于患者术前已坐轮椅3个月, 加之术后皮肤耐受性较差, 且不配合翻身, 导致发生深度褥疮, 后经积极治疗、护理, 褥疮愈合,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晓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破伤风患儿平卧位间歇胃管置入法分析

    破伤风患儿因面部肌肉痉挛, 临床常出现苦笑面容、牙关紧闭, 造成吸吮困难. 由于反复痉挛营养消耗大, 故保证营养是治疗破伤风的三大要点之一[1-2], 而鼻饲喂养又是保证营养供给的首选措施, 但痉挛发作易造成插管困难. 我科自1998年起, 对破伤风患儿采用平卧位间歇胃管置入法, 取得良好的效果, 总结如下.

    作者:叶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