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涵;张明雪;曹洪欣
目的 采用疾病异质化研究的方法,通过整合目前成熟治疗方案的优势来提高疾病治愈率.方法 分别将两种方案中的有效人群与无效人群纳入调研,寻找异质化特征.然后将两种特征进行比对,如发现其并不一致,那就说明,二组有效人群之间存在着异质化差异,那么治疗时加以区别对待.结果 采用异质化原则治疗,其总有效率可超越目前佳治疗方案.结论 异质化方案适用于所有疾病,同样适用于中医、西医,如果此方案能推广应用,意义在于提高所有疾病的临床治愈率.
作者:王宁;李一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脑梗塞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进而因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脑梗塞发病一年内为恢复期,这个时期多数患者改善快、效果佳.我科采用针灸调理髓海、疏通经脉方法治疗本病,疗效显著,明显改善了患者头晕头痛、语言不利、肢体麻木障碍等症状,使之达到佳状态;并降低脑梗塞的高复发率.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09年1月至2012年2月包头市第四医院患者37例,均为脑梗塞后患者,其中男性9例、女性28例;年龄41~79岁;病程3个月~15年,全部病例均经头颅MRI检查与临床检查后确诊.
作者:党玉兰;宋海瑞;郭玉芬;李鸿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运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对子宫肌瘤患者的体质类型进行调查,总结出子宫肌瘤患者的易感体质,从而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 遵循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方法,设计统一的调研表,对150例子宫肌瘤患者及150例正常女性随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中将各体质特征随机排列并逐一记录.结果 通过对子宫肌瘤患者、健康女性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子宫肌瘤妇女病理体质以瘀血体质多见,占被调查人数的36.7% (55/150).结论 子宫肌瘤的发病与瘀血体质密切相关.
作者:薛辉;任秀英;张立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冬虫夏草提取液对糖尿病模型大鼠肾脏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腹腔注射链脲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测量肾重并计算肾指数,动态观测第1、4、7周血糖、血清肌酐、尿微量白蛋白和尿素,评价冬虫夏草提取液对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的影响.结果 DN模型组第1、4、7周的肾重量分别为[(0.879±0.037)g、(0.912±0.038)g、(0.871±0.393)g,肾指数分别为(0.494±0.039)%、(0.487±0.038)%、(0.465±0.235)%,血清肌酐分别为(3.71±0.14) mg/d1、(3.51±0.12) mg/d1、(3.32±0.11)mg/d1,24 h尿微量白蛋白分别为(7.29±0.22) mg、(7.11±0.34) mg、(7.14±0.21)mg,尿素氮分别为(109.59±8.42)、(92.52±2.41)、(90.71±0.67)];与正常对照组[肾重量分别为(0.662±0.062)g、(0.670±0.061)g、(0.657±0.063)g,肾指数分别为(0.312±0.041)%、(0.309±0.402)%、(0.311±0.0317)%,血清肌酐分别为(0.51±0.03) mg/d1、(0.57±0.03) mg/d1、(0.52±0.02) mg/d1,24 h微量白蛋白分别为(1.77±0.17) mg/24h、(1.52±0.19) mg/24h、(1.56±0.11) mg/24h,尿素氮分别为(90.71±0.37) mmol/L、(91.57±0.48) mmol/L、(90.56±0.39) mmol/L]比较,均显著降低(P均<0.05).与DN模型组比较,冬虫夏草组[肾重量分别为(0.837±0.036)g、(0.747±0.029)g、(0.694±0.357)g,肾指数分别为(0.412±0.024)%、(0.395±0.037)%、(0.361±0.027)%,血清肌酐分别为[(1.44±0.11)mg/d1、(0.81±0.04) mg/d1、(0.62±0.03) mg/d1,24h尿微量白蛋白分别为(5.71±0.25) mg/24 h、(4.52±0.21) mg/24h、(3.96±0.15)mg/24h,尿素氮分别(109.59±8.42) mmol/L、(92.52±2.41) mmol/L、(90.71±0.67) mmol/L]比较均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 冬虫夏草提取液对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肾脏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唐瑭;陈德森;郭俐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索温病学派《易》理观对病毒性心肌炎辨证论治的影响.方法 在全面收集、整理温病学派《易》理观的基础上,采用文献调研的方法开展本课题的研究.结果 温病理论形成中借鉴了《周易》体现的本体论和运动观,病毒性心肌炎按温病辨治也需参合《易》理,其发病与气运失常、坎离变卦、附丽病邪有关,在治疗中应祛邪养阴以润坤德,法象以顺升降浮沉,流气以调愆滞.结论 温病学派法象思维的认识观、温热为主的病机观、注重养阴的治疗观和轻清流动的用药特点均体现了《易》理的影响.结合《易》理与医理辨治病毒性心肌炎,体现了中医的文化属性,有利于临床疗效的提高.
作者:李涵;张明雪;曹洪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穴位注射对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单盲临床试验,将三个中心的138例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69例,治疗组采用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疗法,对照组常规西医基础治疗.观察一个月后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的中医症状积分分别为(18.47±1.67)分、(23.19±2.82)分,均较治疗前[(29.25±2.12)分、(29.13±1.69)分]降低;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的膀胱残余尿量分别为(88.47±16.7) ml、(143.19±28.2) ml,均较同组治疗前[(308.90±22.6) ml、(305.90±20.8) ml]减少,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5% (59/69)、对照组为78.3% (54/6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疗法治疗本病疗效确切.
作者:任红;袁军;郭淑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七情配伍中相使药对的药性组合规律.方法 在全面收集、整理相使药对信息的基础上,基于ACCESS平台构建数据库,进而应用数据挖掘软件Enterprise Miner中的关联规则算法,分析相使药对的药性组合规律.结果 相使药对的常见药性组合模式包括:温辛脾-温辛肝、温辛脾-温辛脾、温辛胃-温辛脾、寒苦肝-寒苦肺、温辛脾胃-温辛肝脾等.结论 相使药对两药之间的药性具有一定吻合度,这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相使配伍的涵义.
作者:秦丹;吴嘉瑞;杨瑞;李海娜;顾浩;王苹;张晓朦;张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初步探索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治疗抑郁症的心理机制.方法 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低阻抗状态下的意念导入疗法组(TIP组)和氢溴酸西酞普兰片组(对照组),疗程6个月,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量表(MMPI)、五态人格量表评定作用机制.结果 MMPI量表中疑病[TIP组治疗前后分别为(70.33±12.50)分、(60.45±11.94)分,对照组为(66.41±11.74)分、(57.95±11.66)分]、抑郁[TIP组治疗前后分别为(71.62±8.81)分、(61.45±11.13)分,对照组为(66.75±12.34)分、(54.75±11.80)分]、癔病[TIP组治疗前后分别为(71.75±8.32)分、(64.87±8.58)分,对照组为(67.70±9.51)分、(59.33±9.89)分]、精神病态[TIP治疗前后分别为(69.41±10.31)分、(60.70±13.19)分,对照组为(62.83±12.93)分、(56.04±12.39)分]、偏执[TIP组治疗前后分别为(60.16±7.64)分、(53.83±7.92)分,对照组为(58.79±12.88)分、(51.48±10.46)分]、精神衰弱[TIP组治疗前后分别为(70.91±9.07)分、(63.45±9.53)分,对照组为(64.58±10.91)分、(53.25±15.64)分]、精神分裂[TIP组治疗前后分别为(64.08±12.28)分、(58.70±12.55)分,对照组为(58.75±14.93)分、(51.95±11.89)分]有显著改善作用.氢溴酸西酞普兰片在改善MMPI量表中精神衰弱、精神分裂(TPt=2.484、P=0.021;TSc=2.099、P=0.047)以及五态人格中太阳型、少阳型人格(T太阳=-2.175、P=0.040;T少阳=-2.066、P=0.049)方面优于TIP组.结论 TIP治疗抑郁症的心理机制在于改善MMPI量表中疑病、抑郁、癔病、精神病态、偏执、精神衰弱、精神分裂因子.
作者:林颖娜;洪兰;赵阳;王芳;吕学玉;李桂侠;刁倩;汪卫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尿液滞留于膀胱内不能排出称为尿潴留,因前列腺肥大致尿潴留于临床极为常见,多见于老年男性患者.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诱导排尿法、针刺法、导尿术、按摩穴位法等,但或疗效欠佳,或操作复杂、痛苦大.笔者艾灸关元穴治疗前列腺肥大致尿潴留患者的排尿30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海南省中医院急诊科患者3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50例.治疗组年龄65~87岁,6~10h不能自行排尿.对照组年龄年龄64~86岁,6~9 h不能自行排尿.两组患得均查体膀胱区充盈明显,耻骨上方可触及圆形膨隆,叩诊呈浊音.两组者在年龄、尿潴留时间、病程、病情程度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吴玉琼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病机在于气血津液功能失调.本文通过对COPD不同阶段的病机进行分析,提出气虚、痰浊、血瘀是COPD发病的关键.根据病机侧重辨证选用补气、化痰、祛瘀等不同治法,方能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李树强;严靖;蔡阳娥;何启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患者,男,46岁,于2012年12月17日就诊.主诉:腹部胀满半年,加重一周.患者于2012年2月坐火车受凉后腹胀,未引起注意.5月因健身后汗出过多,加上大量饮酒,次日晨起即发热、咳嗽,连续输液治疗一周,烧退,但咳嗽一直未愈.一个月后始觉腹胀,因工作忙,饮食不规律,常饮牛奶后腹胀更甚,伴呃逆、嗳气.遂到某医院就诊,经心电图、心脏彩超、肺功能、胃镜等检查未见器质性病变.诊断为胃肠神经官能症,经治疗未获效.又经多处多次治疗,腹胀仍未减轻.遂来诊.现症见:腹胀满、攻撑作痛,自觉有气从少腹向上冲至心下,两胁饱满,伴周身乏力,咳嗽痰多,咽喉不适,小便调,大便秘、无便意.平素畏寒怕冷,小腹冷,眠差,舌淡暗、苔白腻,脉弦紧.曾自行服用逍遥丸、理中丸等效果不佳.中医诊断:肾阳不足,下焦之寒引动冲气上逆之奔豚气.
作者:高希言;徐翠香;薛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肾阳虚对实验大鼠胃窦、小肠黏膜组织显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切除大鼠双侧肾上腺的3/4复制肾阳虚动物模型,术后4周分为肾阳虚模型组、参附汤组,假手术组除不切除肾上腺外余同手术组,作为对照组.参附汤组大鼠灌胃给予参附汤水煎液,肾阳虚模型组和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灌胃4周.常规HE切片观察各组大鼠胃窦、小肠黏膜组织结构.结果 ①肉眼观察,假手术组大鼠的胃肠黏膜正常,呈粉红色,有光泽,弹力较好;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胃肠黏膜变薄,色泽暗淡,弹力较差;与模型组比较,参附汤组大鼠的胃肠黏膜稍厚,略有光泽,弹力尚可.②显微镜下可见,假手术组大鼠的胃窦、小肠黏膜组织结构正常;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窦黏膜组织细胞间隙变大,黏膜腺体有不同程度的排列紊乱、疏松,出现大量空泡样变;小肠黏膜绒毛边缘不整齐,部分上皮细胞脱落、缺失;与模型组比较,参附汤组大鼠胃窦黏膜组织细胞间隙变小,腺细胞排列较规则,空泡样变减少;小肠黏膜组织绒毛排列规则,上皮基本完整.结论 肾阳虚证动物模型胃窦、小肠黏膜组织结构出现病理改变.
作者:吕银娟;张智华;吴建红;许湘;周安方;张玉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捏脊配点穴疗法对脾胃虚弱型小儿厌食症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辖区全科诊疗及儿童保健工作时诊治的2~6岁厌食症患儿,按就诊顺序,采用随机排列区组法分组,将符合条件的患儿按1∶1比例随机纳入脾胃气虚组与脾胃阴虚组,各25例.两组患儿均予以捏脊治疗,在此基础上气虚组穴位点揉胃俞、脾俞,足三里;阴虚组穴位点揉胃俞、肝俞、肾俞.结果 ①疾病与症候疗效比较:气虚组疾病疗效总有效率为92.0% (23/25),对照组为88.0% (22/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86,P>0.05);气虚组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92.0% (23/25),对照组为76.0%(19/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0.625,P<0.05).②症状积分比较:气虚组治疗前后主症积分分别为[(18.32±2.42)分、(4.12±0.17)分],兼症积分分别[(16.80±3.77)分、(5.30±0.41)分];阴虚组治疗前后主症积分分别为[(18.18±2.10)分、(4.45±0.30)分],兼症积分分别为[(19.66±3.62)分、(6.01±1.02)分],两组治疗后主症与兼症积分均较同组治疗后明显改善(P<0.01),但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捏脊配合点穴可有效治疗脾胃虚弱型厌食症患儿.
作者:霍敏俐;林日扬;何慕清;赵云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社区居民中医体质与糖调节受损和糖尿病的相关性,为社区开展调整偏颇体质、防治糖调节受损和糖尿病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广州市荔湾区华林街45岁以上1882例中老年居民的中医体质和血糖情况.根据中医体质量表用判别分析法将调查对象分为平和质、阳虚质、气虚质、湿热质、痰湿质、阴虚质、气郁质、血瘀质、特禀质.根据血糖情况分为血糖正常、糖调节受损和糖尿病.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中医体质与糖调节受损和糖尿病的关系.结果 糖调节受损和糖尿病者痰湿质比例高于血糖正常者,分别为10.07%、19.10%和4.98%,糖尿病者阴虚质者比例高于血糖正常者,分别为16.85%和12.27%.与平和质相比,第一个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示,痰湿质糖调节受损(OR 2.08;95%CI 1.80~2.36)、糖尿病(OR 4.39;95%CI3.56~5.42)的危险度均显著增高,阴虚质糖尿病(OR 1.62;95%CI 1.31~1.99)危险度显著增高.排除了性别、年龄、饮食习惯的影响建立的第二个模型结果与第一个模型相似,痰湿质者的糖调节受损(OR 1.95,95%CI 1.68~2.27)、糖尿病(OR 4.01,95%CI 3.22~5.00),阴虚质糖尿病(OR 1.55,95%CI 1.25~1.93).结论 痰湿质、阴虚质是糖调节受损和糖尿病的主要中医体质影响因素.
作者:郑晓辉;简振尧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膝骨性关节炎是膝关节退行性病变,为中老年常见病[1].近年来,该病发病率明显升高,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工作,笔者采用追痛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于湖北省中医院就诊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治疗组男性18例、女性16例;年龄48~72岁、平均(61.5±8.5)岁;病程2~10年、平均(6.5±3.0)年.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龄49~71岁、平均(62.2±7.6)岁;病程2~11年、平均(7.0±2.5)年.
作者:邵爱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中医的理论基础是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整体观念是指人与自然的整体观念以及疾病与人体的整体观念.中医治病讲求因时、因地、因人.辨证论治的具体内容包括理、法、方、药等方面,其中,方,主要是指对方剂的运用,中医的方剂配伍不是简单的药物功效累加,而是通过煎煮过程中药物相互作用产生各种化学反应,服用进入人体后,根据药物的归经所属,使药效作用至病灶,通过去有余、补不足达到治疗目的;药是指《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之中记载的各类中药.
作者:杨佼;陈宇征;吕文良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病因共同作用后而导致的心脏疾患的终末阶段.缺血性心肌病作为心力衰竭症状的基本病因,临床上多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类药物、利尿剂等治疗.本文采用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102例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心内科就诊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男性29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72.8 (62~89)岁;平均心肌病病程7.4 (2~18)年.
作者:索蒲霞;董学宝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对广州市南沙区常住居民进行中医体质分布及其生活习惯相关性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500人广州市南沙区常住居民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及其饮食、起居、运动习惯进行调查.结果 平和质26人(5.2%),偏颇质474人(94.8%).单一偏颇质前三位为气虚质64人(12.8%)、湿热质40人(8%)、阳虚质31人(6.2%).两种偏颇质兼夹前三位为气虚兼痰湿质31人(6.2%)、气虚兼湿热质21人(4.2%)、气虚兼阴虚质19人(3.8%).体质偏颇与饮食(x2=22.449)、起居(x2=17.726)、运动习惯(x2=16.207)均有相关性(P<0.01).结论 广州市南沙区常住居民中医体质分布以气虚质、湿热质、阳虚质、痰湿质为主,偏颇质的形成与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作者:邓聪;赖艳娴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护理工作要求护士在工作期间保持高度的警觉性,良好的情绪状态及准确的护理行为.睡眠不足的护士易出现紧张或焦虑、易怒等,影响护患沟通交流[1].值夜班护士易出现疲劳感及睡眠失调[2].研究提示,由于轮班所导致的睡眠障碍,护士在工作期间可出现反应慢,积极性下降,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降,工作质量下降等,直接影响护理工作的效率和安全,可引发护理差错事故,是正常班护士的2倍[3].改善轮班护士失眠状态、提高其睡眠质量,对提高护理效率、保证患者安全有重要意义.2012年1月至2012年5月,我院对失眠的轮班护士实施磁珠压耳穴干预,探讨适合轮班护士改善睡眠的简便有效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杨桂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眩晕为临床常见症状,可出现于各种疾病发展过程中,多见于老年人.眩晕常反复发作,严重者可影响正常工作、生活,甚者出现中风、脱证等危险征兆,故防治眩晕意义重大.朱建贵主任医师治疗眩晕经验丰富、遣方用药独特,兹举随师临证数案如下.1 肝阳上亢化风,肾虚血瘀案患者,男性,46岁.初诊:2010年6月19日.主诉:头晕4个月.刻下症:头晕,头发木,心悸,汗出,恶心,时有心烦,睡眠不安,大便可,舌淡暗红、苔薄黄,脉沉细.超声提示: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西医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高血压病.
作者:宋世运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