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烫伤患儿感染破伤风抢救成功的护理

张晶;李颖

关键词:烫伤, 患儿, 破伤风感染, 抢救成功, 护理报, 白细胞, 治愈, 诊治, 同仁, 烧伤, 临床, 病例
摘要:我科于2000年5月收治并治愈1例烫伤合并破伤风感染并白细胞严重下降的患儿,该病例在烧伤临床少见,现将诊治过程及护理报道如下,供同仁们借鉴.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仙虫汤治疗周围性面瘫89例疗效观察

    笔者1989年2月~1998年12月应用自拟仙虫汤治疗周围性面瘫89例,临床观察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作者:刘庆武;王霞;张文忠 刊期: 2001年第22期

  • 影响冰毯降温效果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我科自1997年使用北京市康诺技术发展公司生产的KN-04型降温毯,以其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制冷速度快等优点成为护士的得力助手,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但有时也会出现降温效果不尽人意的时候,为给同道们提供有益的经验,笔者对使用冰毯效果欠佳的原因进行以下分析.

    作者:张鸿敏;王艳玲;赵爱玲 刊期: 2001年第22期

  • 抗晕合剂治疗眩晕70例疗效观察

    笔者自1998年1月~2001年5月运用抗晕合剂治疗70例眩晕患者,取得较满意疗效,现小结如下.

    作者:刘莹;李梅 刊期: 2001年第22期

  • 医院空气中细菌学监测结果3年回顾

    空气是疾病的主要传播媒介[1].目前世界上41种主要传染病中,经空气传播的就有14种,占各种传染病的首位.因而空气中微生物的含量的监测是控制医院内感染的重要内容.我院定期对医疗用房进行空气中细菌菌落总数的测定,同时每年市卫生防疫站对我院医疗用房的空气进行监测.现将连续3年市卫生防疫站监督检测结果报道并分析如下.

    作者:陈秀芬 刊期: 2001年第22期

  • 复发性高颈段哑铃型椎管肿瘤手术探讨

    目的:探讨高段哑铃型椎管肿瘤术后复发的原因、再手术的入路、方法和效果问题.方法:介绍颈后外侧手术入路、操作过程及关键点,分析手术结果.结果:3例复发性肿瘤均全切除,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恢复正常工作生活,无并发症,随访2年余无复发.结论:复发性高颈段哑铃型肿瘤虽手术难度大大增加,但仍应积极手术,应用颈后外侧手术入路,可一次全切肿瘤,近期及远期疗效满意.

    作者:张天益;黄育驰;刘庆祥;许作奎 刊期: 2001年第22期

  • 基层医院药物中毒洗胃几点体会

    及时、有效、彻底的洗胃是急性药物中毒抢救成功的关键措施.在基层医院临床急救过程中洗胃常存在许多问题和误区.如:插管困难、胃管堵塞、洗胃时间掌握,并发休克、昏迷、肺水肿、呼衰等,及时、正确的处理非常重要.

    作者:徐哲明;汪定明;郭兴化;蔡凌云 刊期: 2001年第22期

  • 黄芪佐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及血液流变学观察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佐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对照组应用吸氧、抗感染、平喘、强心、利尿对症支持等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在以上的基础上加用5%葡萄糖液250mL加黄芪40mL静脉点滴,每天1次,两组均7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93.3%,70.0%;对照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70.0%,33.3%.两组间呈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改善和心电图ST-T改变好转率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较理想的佐治药物.

    作者:朱辉;吴勇 刊期: 2001年第22期

  • 乳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笔者自1998年10月~1999年11月共收治乳腺癌患者28例,现将其围手术期的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申英华;申英平;郭秀欣 刊期: 2001年第22期

  • 急性脑卒中的生化改变与其预后的临床关系

    急性脑卒中常伴有血液及有关生化方面的异常变化,且一定程度上反映病情的临床预后.特别是脑出血急性期,周围血象明显异常,白细胞计数增高,而且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成正比.如白细胞高达20.0×109/L以上者,死亡率高,嗜酸性粒细胞在急性期明显减少或消失,减少的程度和病情的严重程度亦成正比.如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持续不能恢复,则预后较差[1].如血糖持续性增高,则病死率增高.血中胆红素亦常增高.

    作者:刘献琨;程冬梅;辛怀玉 刊期: 2001年第22期

  • 抢救子宫泛影葡胺造影致过敏性休克1例

    我门诊部1995~1999年12月共为不孕症患者进行子宫泛影葡胺造影81例,仅1例出现过敏性休克,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秀云;李娟;孙月法 刊期: 2001年第22期

  • 多发性骨髓瘤15例护理体会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浆细胞恶性增生所致的肿瘤性疾病,临床特点为骨骼疼痛、溶骨性骨质破坏、病理性骨折、贫血、肾功能损害、高钙血症、易感染等.近年来,发病率为增高趋势,笔者就1998~2000年收治15例MM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申迎建;李璞芬 刊期: 2001年第22期

  • 肠内营养支持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应用的意义.方法:39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观察组术后早期(第1天)小肠内滴注通腑理气中药,待肠鸣音恢复后滴注营养液治疗;对照组术后早期给予静脉营养支持(TPN)治疗;两组供给热量相同.术后分别观察两组胃肠功能、营养状况、免疫功能、消化液分泌量和术后并发症.结果:治疗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第14天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较术后第1天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术后消化液分泌量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别(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有助于胃肠功能早日恢复、营养状况的改善和免疫功能的提高,并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传晔 刊期: 2001年第22期

  • 消渴丸致低血糖脑病22例临床分析

    近年随着老年糖尿病的发病率增加和不断更新的降糖药物应用,低血糖脑病的发生率不断增加,临床上及时发现、尽早救治才能防止误诊.现收集22例服用消渴丸后致低血糖脑病病例以供参考.

    作者:郝冬琳;陈晓南;吴文 刊期: 2001年第22期

  • 平山县1994~2000年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情况分析

    目的:评价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情况.方法:根据全县结核病报表分析结核病患者登记及治疗效果.结果:平山县世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的1994~2000年,涂阳登记率平均为31.0/10万,初、复治涂阳治愈率分别为98.62%和94.05%,达到了项目手册的要求,自1997年来初复治比例由1997年的10.38:1下降到2000年的2.50:1,涂阳登记率和初治涂阳率自1997年来均呈下降趋势.结论:平山县实施世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总体效果是明显的,但自1997年来出现了不少问题还需改进.

    作者:郭付爱 刊期: 2001年第22期

  • 急性脑梗死治疗体会

    脑血管病发病急,后遗症多,多见于老年人.治疗不及时方法不得当,会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故脑血管病是当今社区医疗保健的主要对象.我院自1999年2月~2000年2月共收治脑梗塞死患者100例,现将资料和治疗体会进行报道,供临床参考.

    作者:齐桂芬;苏朝霞 刊期: 2001年第2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体会

    我院于1998年4月~1999年5月,采用654-2、庆大霉素穴位注射艾灸推拿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1019例腹泻患儿,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丽芳;鞠淑清;赵文慧 刊期: 2001年第22期

  • 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呼吸功能的护理

    老年肺癌患者常有长期吸烟史,多合并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呼吸功能低下.术后由于手术创伤和切口疼痛,患者不能进行有效的深呼吸和咳嗽排痰,易出现肺不张、肺部感染,甚至出现呼吸功能衰竭.我院1996年3月~1999年6月共18例60岁以上的肺癌患者行手术治疗,术后未出现严重的呼吸系统并发症,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章彤云 刊期: 2001年第22期

  • 异烟肼和力康结核治疗肺结核对比观察

    目的:对比观察含异烟肼和含力康结核在初治肺结核的疗效.方法:将147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71例,第二组76例;第一组以异烟肼为主,配伍利福平(RFP)、吡嗪酰胺(PZA)、盐酸乙胺丁醇(EMB)、硫酸链毒素(SM),第二组以力康结核为主,余药同第一组.结果:治疗9个月后,痰菌阴转率第二组显著高于第一组(P<0.05),病灶吸收及空洞闭合第二组显著高于第一组(P<0.01).随访2年复查痰菌阳性率分别为第一组11%,第二组2%.结论:含力康结核方案治疗初治肺结核,有助于痰菌阴转及病灶吸收,复发率低,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案.

    作者:刘靖元;谢华 刊期: 2001年第22期

  • 24例重度有机磷中毒致呼衰的抢救及护理

    1995~1999年,我科共收治96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24例出现呼吸衰竭,其中2例还同时出现心跳骤停,除1例未抢救成功外,其余23例痊愈出院,现将抢救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士珍 刊期: 2001年第22期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sFas/sFasL及TNFα的变化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sFas与sFasL和TNFα在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分析(ELISA)法检测38例RA患者血清sFas,sFasL含量及TNFα水平.结果: RA患者血清sFas,sFasL,TNFα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RA患者活动期sFasL,TNFα显著高于非活动期(P<0.01),而sFas水平未见显著差异.在38例RA患者中,有13例sFas和sFasL的水平同时升高,RA活动期患者血清sFasL的增高与TNFα增高呈正相关(r=0.469 P<0.01),而其它组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sFasL水平与RA的炎症程度有关,高浓度sFas和sFasL可抑制Ts细胞对Th的负向调节.TNFα与sFasL具有关联性.血清sFas,sFasL,TNFα检测有助于对RA病情进展作出判断,并为RA的免疫生物治疗提供新方法.

    作者:张丁丁;伍卫林;杨明清 刊期: 2001年第22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