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三叉神经痛1例

陈甲玲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 三叉神经痛, 神经系统, 难治病例, 内科治疗, 控制病情, 常用药物, 止痛, 疾病
摘要:三叉神经痛是神经系统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内科治疗以止痛为目的,常用药物可以控制病情发作,偶有难治病例,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1例,效果较好.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脑转移31例分析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包括绒毛膜癌和侵蚀性葡萄胎.近年来由于采用了大剂量化疗方法已取得显著疗效,但脑转移死亡率仍很高.国内宋鸿钊报道其存活率为50%[1],国外Weed报告14例其缓解率为50%,故仍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就1978年6月~1997年6月收治的31例脑转移患者作一分析.

    作者:商素洁;冯玉珍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40例疗效观察

    我科自1997年3月~1998年3月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40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参照1987年成都会议标准[1].将入院病人随机分为三组:①氨茶碱治疗组(治疗一组)35例,男25例,女10例,发病年龄≤6个月18例,~1岁9例,~2岁8例.

    作者:夏玉华;薛梅;姚炳华;孙琦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尼莫地平合鲁南贝特治疗偏头痛24例临床观察

    偏头痛是神经科常见病,发病率较高,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治疗偏头痛的药物较多,方法各异,至今尚未发现一种一劳永逸的方法[1].笔者自1997年6月~1998年9月,选用尼莫地平联合鲁南贝特治疗偏头痛24例,观察其近期疗效及药物的起效时间,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日圣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外阴阴道炎230例临床观察

    老年性外阴阴道炎是绝经后妇女多发病.我院于1995年以来,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外阴阴道炎230例,治愈率达97.3%,现将临床观察报道如下.

    作者:王月琴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预防及护理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是妊娠20周以后发生水肿、高血压、蛋白尿的症候群.严重时可发生抽搐、昏迷,威胁母婴生命,使母婴患病率及围产儿死亡率均显著增加,已成为妊娠期第二重要病因.因此做好妊高征的预防及护理,对保障母婴健康及降低围产期死亡率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朱菊卫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针灸推拿疗法治愈注射引起的小儿坐骨神经损伤

    在医疗第一线时常遇到小儿因肌注奎宁、抗生素等药物部位不当而引起的坐骨神经损伤.其表现为:注射药物后,该下肢出现麻木、疼痛、活动受限,不能用力支持.大儿童患肢不能用力行走.

    作者:梁允标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产科急症子宫切除24例临床分析

    产科子宫切除较为少见,但在紧急情况下不失时机地采用子宫切除术,是抢救产妇生命的关键.现将我院24例产科急症行子宫切除病例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赵晓东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十二指肠腺癌X线诊断体会

    十二指肠癌较罕见,笔者报告3例十二指肠腺癌,均做了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及十二指肠低张造影X线检查,亦经纤维内窥镜检查及手术病理证实.

    作者:张玉祥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风湿性心脏病合并脑梗塞35例临床分析

    1995年1月~1998年2月我院共收治脑梗塞合并风湿性心脏病者35例,现将其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资料总人数35例,共发生脑梗塞50次,均经CT确诊.其中男15例,20次,占40%;女20例,30次,占60%.年龄小38岁,大68岁,平均年龄57.4岁.

    作者:马忠义;王小平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分析

    笔者于1995年2月~1996年5月,对住院79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三组进行疗效对比观察,发现中西药结合组疗效佳.现报道如下.

    作者:雷健;吴艳霞;丁洪涛;罗兵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尺骨骨不连15例分析

    以骨折后6个月以上仍无骨愈合迹象为标准,近2年来我院共收治尺骨骨不连患者15例.现对此组病例做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王海滨;蔡建伟;代炳正;刘辉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应用综合方法治疗子宫颈糜烂的临床观察

    已婚妇女中约半数以上患子宫颈糜烂,该病也是诱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积极防治宫颈糜烂是降低宫颈癌发病率的重要措施之一.我院采用综合方法治疗子宫颈糜烂156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颜琼程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43例临床分析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妊娠中、晚期常见并发症,其病因尚未完全阐明,诱发因素包括精神因素、年龄大小、体型、气温高低以及遗传因素等.我科自1996年4月~1997年4月共收治妊高征患者43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张金芝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消化道出血青年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

    本文通过65例消化道出血青年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分析各种心理状态,因人而异地安排落实护理措施.

    作者:任国平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196例新生儿窒息原因分析及预防

    新生儿窒息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如处理不当会影响患儿今后智力发育.笔者对196例窒息儿进行原因分析,制定预防措施,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作者:于桂兰;鞠建华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60例VBI临床观察

    椎一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VBI)可引起相应部位的脑神经功能障碍,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主要病因.它也是神经内科多发病之一,临床上多以眩晕、眼花、走路不稳等含糊症状而难以诊断.本人应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60例VBI,有如下体会.

    作者:宋云娟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一次性输液器在中药灌肠中的应用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为妇科常见的治疗方法,但传统的灌肠器在治疗实践中存在如下问题:灌肠液容量有限(150~200mL),传统灌肠器皮管较粗,皮管下端玻璃接管与一次性肛管衔接,肛管插入肛门前排气时灌肠液滴漏较多;当肛管插入患者直肠后普遍有不适感.我科于1997年1月以来为27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一次性输液器及导尿管(用导尿管代替肛管)进行中药灌肠,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朱萍;曹盾;林莉莉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1例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患者的护理

    药疹又称药物性皮炎,是药物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粘膜急性炎症,其特点是有用药史和一定的潜伏期.皮疹类型多,其中大疱性表皮松解型是少见且严重的一种.我科于1998年5月收治1例,经过20多天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许彩平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F-800血液自动计数仪堵孔报警原因及排除方法

    目前临床上普遍使用自动化血细胞计数仪,但如果计数仪发生堵孔现象不能及时解决,则会使采集的血液细胞因时间过长而发生溶解导致计数结果偏低,从而失去临床使用价值.F-800为普遍采用的一种血液自动计数仪,而此仪器常见故障为白细胞计数孔发生堵塞现象.现将该故障原因和排除方法报道如下.

    作者:季安平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补达秀优于氯化钾普通片

    钾离子为细胞内的主要阳离子,它不仅是维持细胞内渗透压的主要成份,还可以通过与细胞外的氢离子交换参与酸碱平衡的调节,并参与糖、蛋白质的合成以及二磷酸腺苷转化为三磷酸腺苷(ATP)的能量代谢和维持心肌的功能等,一旦血钾降低,常常导致心律紊乱、肌肉无力、软瘫以及夜尿、多尿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肾功能衰竭、呼吸困难、昏迷、抽搐等.因此及时适量补充钾剂是临床上不可忽视的重要治疗环节.

    作者:姚玉兰;曲亚萍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