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声波刺激影响烟草膜蛋白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赵虎成;吴嘉;席葆树

关键词:声波刺激, 烟草愈伤组织, 膜蛋白, 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 结构和功能, 超分子体系, 信息传递, 响应过程, 物质运输, 能量转换, 机械刺激, 环境刺激, 执行者, 生物膜, 膜功能, 酶系统, 功能包, 质膜, 植物
摘要:生物膜是由蛋白质、脂质和碳水化合物等构成的超分子体系,其主要的功能包括能量转换、物质运输和信息传递以及承担着蛋白质和酶系统的代谢进程.质膜是细胞中对环境刺激为敏感的部位,膜蛋白又是膜功能的主要执行者,因此研究声波刺激下膜蛋白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将有助于了解植物对机械刺激的原初响应过程.本研究以烟草愈伤组织为材料,来研究声波刺激对膜蛋白二级的影响.
医用生物力学杂志相关文献
  • 壳聚糖-明胶人造皮柔软性、机械强度研究

    人造皮临床使用价值与柔软性、机械强度有极密切的关系,壳聚糖-明胶人造皮是以壳聚糖、明胶、甘油为基本原料,戊二醛为交联剂的产品.本文对所研究的壳聚糖-明胶人造皮进行了不同的方法处理,发现以20%甘油溶液进行人造皮后处理,将使壳聚糖-明胶人造皮机械强度指标达到扯断强度6.5MPa、扯断伸长率210%、撕裂强度5.3KM/m;柔软性指标达到含水率76%,透气空达较大镜下孔径.

    作者:叶春婷;邹海燕;彭燕豪;任国梅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工程化肌腱修复肌腱缺损后力学特性的组织学基础

    目的组织工程化肌腱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已显出诱人的前景.但是,组织工程化肌腱植入后腱化过程与力学特性有何关系,在所查文献中未见报道.该问题的研究,可以为临床中肌腱移植术后何时解除固定,进行功能锻炼,减少肌腱粘连提供实验依据.本研究用聚羟基乙酸(Polyglycolic acid,PGA)作支架复合肌腱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化肌腱植入术后肌腱再生的组织过程,并测定新生肌腱的力学强度,探讨组织工程化肌腱修复肌腱缺损后体内愈合过程中力学特性的组织学基础,为进一步提高新生肌腱的大张力,以便进行适度的康复锻炼提供实验参考.

    作者:张姝江;秦廷武;杨志明;李秀群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Kinetics and Force Dependence of P-selectin/PSGL-1 Interactions Measured by AFM

    Leukocytes roll along the endothelium of postcapillary venules in response to inflammatory and thrombotic processes. The rolling under hydrodynamic shear forces is a first step in directing leukocytes out of the blood stream into sites of inflammation and is mediated by the selectins, a family of extended, modular, and calcium -dependent lectin receptors[1,2].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P - , E - or L - selectins and their counter ligand P - selectin glycoprotein ligand - 1 ( PSGL - 1 ) play important a crucial role in the processes.

    作者:Zhiyi YE;Baoxia LI;Mian LONG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The Effect of Concentration on Confirmational Transition of Fibroin

    Introduction The silk fibers of silkworm have extraordinary mechanical properties. People commonly recognize that the ?- sheet structure in it mainly contributes that. So the formation of silk fiber from fibroin gel should be studied. Fibroin is primarily synthesized in the posterior division of silk gland of fifth - instar silkworm larva and from the posterior part to the anterior part of silk gl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solution increases as well as a conformational transition, ? - helix to ? - sheet transition, occurs simultaneously. But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detailed process of the conformational transitio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fibroin gel. The present work studies the conformational transition of fibroin solution when it is diluted.

    作者:Bo HUO;Xuan ZHU;Yong ZHAI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内毒素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生物力学机理

    目的本文研究了当血管内皮细胞HUVEC被内毒素LPS直接激活损伤时,血管内皮细胞HUVEC生物力学特性的变化.

    作者:王翔;吴泽志;蔡绍皙;王晓军;罗向东;杨宗城;黎鳌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正畸力作用下尖牙移动过程的动态模拟及其牙周组织的应力分布

    对错(牙合)畸形的矫治主要通过矫治器对错位牙施以矫治力,使错位牙得到矫正,从而恢复和重建平衡的牙合受力关系.通过对正畸力作用下牙体、牙周组织及牙槽骨的力学性质研究,对研究牙移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牙移动的应力分析在国内外都有较多的研究报道,但是目前牙移动的应力分析都局限于静态加载状态的应力分析,与临床正畸治疗中的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临床正畸治疗中的牙移动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过程,正畸治疗中牙齿的受力也是持续的并随着牙齿的位置的改变(牙移动)而发生变化,牙齿的应力状态是动态变化的.

    作者:钱英莉;樊瑜波;蒋文涛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足部骨骼的三维应力分析

    传统的足部应力分析多采用实验和力学模型的手段.但是通过这两类方法得到的结果往往局限于足底的压力分布模式,或足部一些特殊结构,如足底腱膜,韧带等的生物力学特性,无法得到足部骨骼的整体应力分布情况.然而,应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足部骨骼建立三维真实模型,可以得到足部骨骼的应力分布情况,为了解一些足部疾病的病理和防治足部疾病提供有用的信息.

    作者:董骧;樊瑜波;张明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一个体外研究流体切应力作用血管周细胞机制的实验方法

    目的在机体血液循环中,血液流动所产生的切应力不仅改变着血管内皮细胞的形态,而且还调节内皮细胞内生物活性物质的基因表达,且在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张力上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研究切应力对血管张力的调节都是围绕活体组织进行的,这就限制了在切应力作用过程中对平滑肌细胞作深一步的研究.在本实验中,我们寻求一种简便有效地方法,模拟体内流体环境,体外研究在流体切应力作用下,血管内皮细胞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张力的机制.

    作者:薛军辉;张作明;郭群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气囊阻塞主动脉对血压波的影响

    实验方法将端部带半导体压力传感器的主动脉导管由锁骨下动脉插入到狗的主动脉根部,另一支端部带一长度为2cm气囊的主动脉导管由髋动脉插入到距主动脉根部3cm处.在带气囊的导管体外端接一快速注射式充气器.未充气时气囊膜紧贴导管壁,充气后形成直径为3cm左右的球形气囊.保持传感器位置不变,将带气囊的导管向远心端抽出,每间隔5cm将主动脉阻塞15秒即放开,这个过程中同时记录主动脉根部的血压波形.直到抽出共7次即35cm后,进行相反的过程,同样阻塞和记录波形.以检验本实验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作者:陈先农;王富刚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Simulation of the Deformation of an Adherent Leukocyte under Laminar Shear Flow by Using a Compound Drop Model

    Introduction It is well known that the deformation of an adherent leukocyte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response to external mechanical forces, but it remains to be elucidated that if it's nucleus deforms with cell deformation. Studies using parallel flow chambers, radial flow assays show that the stiffness of leukocyte increases when cells are allowed to spread or after adaptation to flow,both conditions being associated with a remodeling of the cytoskeleton ( Dong and Lei, 2000). However, most of these models are based on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leukocyte is a solid sphere.

    作者:Xiaoheng LIU;Xiong WANG;Hua HUANG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血流动力学的数值模拟研究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血流动力学因素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但时至今日血流动力学因素确切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了解,因此,更深入地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的生物力学机理对于掌握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和发病规律有着巨大的研究价值.

    作者:王家权;于晓军;曾衍钧;伍时桂;徐小虎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An Inhomogeneous and Anisotropic Constitutive Model of Human Dentin

    Introduetion In human dentin,microscopic tubules extend through the entire dentin with variational diameters.The peritubular dentin encircles the tubules and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high mineral content.The intertubular dentin occupies the volume outside of peritubular dentin and contains more collagen and less mineral than the peritubular dentin.The above structural characters of dentin should lead to an inhomogeneous and anisotropic stress-strain relation of dentin.In the past years,a lot of experiments based on the microscopic structure of dentin had been done.Some attempts on theoreticallv modeling constitutive law of dentin were also presented.Here author gives an inhomogeneous and anisotropic constitutive model of human dentin,considering the difference of peri-and intertubular dentin,and compare the FEA results basing on this model with the moiréfringe testing results of Wang and Weiner(1998).

    作者:Bo HUO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动物实验颅内压脉动成分分析

    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研究在临床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临床和基础研究发现,颅内压由于心博、呼吸、以及神经调节等的影响而出现上下波动.传统的颅内压研究多停留在静态压及相关因素的分析,注重于对颅内压平均值的监护,对其脉动成分的变化及规律研究很少.本工作通过动物实验研究颅高压状态下颅内压波形的变化及其规律,并从理论上建立颅内压脉动值和平均值之间的数学模型.

    作者:刘玉峰;高昊;袁晖;吴国强;蒋雨平;许世雄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盘基网柄菌(Dictyostelium discoideum)聚集模式的一种离散模型

    盘基网柄菌(Dictyostelium discoideum)因为其独特的生命周期成为发育生物学特别是生物模式形成广泛研究的模式生物.网柄菌的单倍体细胞从孢子壳中孵化,像陆地阿米巴一样生活,并通过细胞有丝分裂无性生殖.当食物供给耗尽时,阿米巴会在某个区域聚集,并在其点上集合成蛞蝓(slug)状聚集体.而当此蛞蝓迁移到适当的地方,又将形成植物状的子实体并释放新的孢子细胞.网柄菌的生命周期对于多细胞生命体来说虽然是不典型的,但是它的一些发育特征却可作为高等真核生物中相似事件如聚集,细胞分化,模式形成等的事例进行研究.

    作者:赵峰;陶祖莱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心室肌做功能力与射血分数

    心脏是推动血液循环的动力泵,临床上常常使用射血分数(EF)、大氧耗量等指标评估心脏的功能,但这些指标中并未包含反映心脏负荷特征的压强,因此,这些指标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从力学的观点看,功或功率是客观反映一个动力泵能力的指标.多年来,很多学者使用压力与流量的积表示心脏的做功能力,但该指标只与心脏对外做功能力有关,并不能完全说明心脏的做功特性.本文提出了一种与心脏平均功率相关的指标:

    作者:张建保;袁利君;张晓军;刘一辉;曹铁生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基底周期拉伸作用下细胞在不同方向上的迁移和增殖的比较

    已有的研究表明细胞在周期拉伸作用下会发生取向调整,细胞长轴将垂直于应变方向.同时周期拉伸会促进细胞的增殖和迁移.Sumpio等的研究表明,周期拉伸有促进细胞迁移的作用,并认为周期拉伸促进细胞迁移和形态改变与rho蛋白P21有关.我们试图揭示周期拉伸对细胞增殖和迁移的的影响是否具有方向性.

    作者:黄岂平;王红兵;卢晓;秦建;蔡绍皙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淋巴循环动力学模型研究

    淋巴循环是微循环的重要组织部分,它对于维持体液平衡、保持内环境的稳定、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以及了解一些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都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对癌细胞的经淋巴转移和淋巴给药的关注以及水肿的研究,对淋巴的形态和功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淋巴的形成和输运机理还未得到明确的说明,特别是缺乏与淋巴生理学意义密切相关的淋巴循环的动力学研究.

    作者:姚伟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基底不同力学状态改变过程中细胞应力纤维的重排比较

    基底的拉伸和流动剪切一样,是体内细胞所处力学环境的重要构成要素,许多文献和我们的研究表明周期拉伸对细胞的取向,细胞骨架的重排和其他生理功能产生影响.结合文献,我们提出周期拉伸过程中,细胞的取向发生的机制可能是:细胞在拉伸的过程中细胞在大主应变方向上被拉长,骨架内的张力因此提高,为维持正常的张力状态,骨架(应力纤维)做出相应的装配调整,使应力纤维在大主应变方向上延长而保持张力的相对恒定.这样应力纤维在大主应变方向的原始长度就增加了;周期拉伸的放松阶段,细胞在大主应变方向上回缩,已作出适应拉伸状态的调整的应力纤维就会失去原有的等长张力,从而引发应力纤维的解聚.要验证上述假设,有必要分别研究不同的基底力学状态改变过程中的应力纤维重排.

    作者:黄岂平;蔡绍皙;黄明;王红兵;秦建;王远亮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腹主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的数值模拟

    在大动脉中,动脉粥样硬化疾病首先在腹主动脉处出现,并且在腹主动脉处更为普遍.由于腹主动脉在其横膈膜附近具有很多分支,这些分支将血液输送到腹部的各个器官,因此,这些状况使得腹主动脉的脉动流的研究变得非常复杂.随着医学成像技术的发展,在体模型的血流动力学研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但是该研究方法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即只能在轴向位置上得到相对较少的速度量,然而在整个腹主动脉中,随时间与空间变化的速度场和剪切应力场并不能通过该方法获得.目前,在脉动流的研究中,大量的研究集中于颈动脉分支的研究,而对于腹主动脉而言,数值上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为了在更加真实的情况下研究腹主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我们建立了一个具有解剖真实的理想化几何模型,并且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来定量的描述脉动流的血流动力学.

    作者:黄伟;刘有军;主海文;刁越;高松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转变基底周期拉伸方向对细胞取向的影响

    细胞在周期性拉伸的作用下,会发生长轴垂直于大主应变方向的取向调整,已经被很多研究者的研究证实,现在的问题是取向调整是否由周期拉伸的方向决定?加载方向转变后,细胞的取向是否会跟随调整呢?同时由于周期拉伸前细胞的取向是随机的,因此仅靠对细胞施以一次性的周期拉伸难以全面反映取向调整的过程.假如对周期拉伸作用后已经取向一致的细胞转变加载方向再次加载,可以对研究周期拉伸下细胞取向调整的过程做出很好的补充,对于组织工程研究在体外如何实现对细胞排布的有效控制也是有益的.我们选择在体内主要受拉伸刺激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自行研制的弹性膜圆管膨胀加载装置,和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对这一问题做了一些探索.

    作者:黄岂平;王红兵;卢晓;秦建;蔡绍皙 刊期: 2003年第z1期

医用生物力学杂志

医用生物力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