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本柯;朱青安;舒先涛;钟世镇
目的明确应力松弛接骨板固定对骨折愈合骨痂及板下骨改建的影响.方法将兔胫骨干横形截骨后,分别以应力松弛接骨板(Stress-relaxation plate SRP)和坚硬接骨板(Rigid plate RP)固定.术后4~24周,偏光及透射电镜检查对两组骨痂及板下骨改建进行研究.结果早期两组间骨痂及板下骨结构改变相仿,表现为骨痂胶原排列紊乱,折光性弱,板下骨吸收腔形成.
作者:张先龙;戴尅戎;汤亭亭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本文的目的是利用骨自优化理论完成椎体的外形、内部结构及生长过程的模拟.采用了一种新的自优化方程与有限元相结合的方法,引入工程拓扑优化思想,从不确定的外形出发进行模拟;实测了人椎体冠状面的外形及内部结构.预测的结果在外形和内部结构上与实测相一致.外形上老年比年轻时的椎体具有更向内凹的腰鼓型,小梁骨主要沿主应力即垂直方向排列,只不过,老年时更疏松.
作者:朱兴华;宫赫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本实验使用反复牵张测定法对临床常用的三种屈肌腱缝合方法进行生物力学比较,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取24只猪后足作为实验对象并分为三组,于Ⅱ区切断第二趾深屈肌腱后分别的行改良Kessler法、Silfverskiold法及Tang法缝合,使用Instron反复牵张屈肌腱10次,反复牵张速度为25mm/分,频率6次/分,记录第1、第10次牵张功耗,并计算第10次相对于第1次牵张的功耗衰减率,第11次牵拉肌腱直至断裂,记录大功耗及断裂抗张强度.
作者:顾宇彤;汤锦波;曹毅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近二十多年来的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同血流动力学作用密切相关,几何形状特殊的动脉分叉管是主要病灶区之一,因此研究动脉分叉管几何形状对血流的影响成为主要的研究课题.颈动脉窦是令人关注的部位,临床观察表明该处是内膜增生和粥样斑块高发区,易造成严重后果.
作者:丁祖荣;王克强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肘关节外侧软组织对维持肘关节后外侧旋转稳定的作用.方法通过解剖肘关节观察外侧软组织的形态结构特点;通过生物力学实验研究其序列切断时肘关节旋转度的变化.结果肘关节伸肌起始于肱骨外髁的肌腱膜上,肌腱膜部分随肌肉走行成为肌间隔,部分止于尺骨鹰嘴外侧骨面;桡侧副韧带止于尺骨冠突的部分为桡侧尺副韧带,其与桡骨环状韧带在尺骨上的止点有2种类型:I型,桡侧副韧带的部分纤维汇入桡骨环状韧带的尺骨止点,另一部分纤维单独止于稍远的尺骨上;II型,桡侧副韧带与桡骨环状韧带形成一宽的纤维止于尺骨上.
作者:杨运平;徐达传;赵卫东;朱青安;钟世镇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本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血管壁为可渗透的情况下弯曲血管的传质问题.在不同的Dean数下,10≤De≤10800,计算了弯曲血管内的二次流函数场、轴向速度场和剪应力沿管壁分布的情况.计算求得了在不同Dean数和Peclet数下,其中10≤De≤2000,1≤Pe≤4,在可渗透边界条件下弯曲血管内的浓度场分布,并分析了诸如壁面剪应力及跨壁流量等参数对浓度分布的影响.
作者:汪忻;黄浩;温功碧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由受体介导的粘附是细胞许多功能的基础.而化学反应常数则是受体/配体粘附的决定因素.细胞表面受体/配体键的结合或解离通常发生在有力存在的情况下,这是由于粘附分子主要生物学功能之一就是提供细胞间的物理连接.力对化学反应常数的影响被认为是受体/配体反应的固有性质,正如温度、压力的影响一样.我们采用小系统动力学概率模型和微管吸吮技术,考察了E-选择子Lec-EGF片段与其表达在Colo-205细胞表面之配体反应的化学动力学行为.
作者:龙勉;James Piper;朱承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简称RK(Radial Keratotomy)手术, 是通过对人眼角膜进行放射状的切开,角膜在眼内压的作用下,其形状发生改变,从而来恢复视力的一种常用的近视的矫正方法.由于这种手术能使人运动自如,并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而且手术简单, 疗效显著,因此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因而成为常用的近视治疗手段.但是其手术后的应力分布情况和变形情况一直是医患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本课题便以此为研究核心.
作者:王家权;蒋和洋;曾衍钧;伍时桂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随内压变化的血管壁周向应力与血管壁的重建过程直接相关,直接影响血管壁的组份、结构和生理功能.为此,必须深入了解在内压作用下血管壁中的周向应力分布.
作者:滕忠照;柳兆荣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脑动脉瘤是一种严重危及生命与健康的疾病.近年来新发展的介入疗法,把微弹簧圈通过插入人体动脉的微导管送入动脉瘤,再用通电使弹簧圈解脱,留在瘤内,诱发血栓形成,使瘤闭塞.介入疗法使得一些原来难以治疗的脑动脉瘤得到有效的治疗,大大减小了病人的痛苦、危险和致死、致残率.
作者:山慧贤;严宗毅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人胸腰椎微骨折与疲劳的关系.方法收集7例成人T12至L4的胸腰椎标本.将标本随机分为5组:I,对照组(不施加任何载荷,n=6);II, 轴向压缩破坏组(n=6),III,IV, V为疲劳载荷组(n=7).力学测试前测试所有标本的骨密度.疲劳组的载荷频率为2Hz,疲劳次数为20,000次.III到V疲劳组的疲劳载荷分别为II组破坏载荷的10%,20%和30%.力学测试后拍摄X线平片.
作者:欧阳钧;陆瓞骥;吕维佳;梁智仁;彭田红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血管内皮细胞衬覆于心血管内腔面,它形成了血液与组织之间的通透屏障,其功能的异常还与动脉硬化、高血压、血栓形成等心脑血管疾病有直接关系.它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始终受到血管中血液的流体力学作用,力学作用是如何作用于细胞并引起细胞内部的生化反应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也是揭示疾病病因的重要一步.
作者:曾衍钧;廖东华;宋晓燕;常小飞;胡金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川芎嗪(TMP-四甲基吡嗪)是中草药川芎的提取物,其化学合成的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已广泛在中国应用于临床心脑血管病的治疗.然而,其效应的分子机理还不清楚.本研究目的是测定TMP是否和怎样影响白细胞对ICAM-1的粘附.
作者:庄逢源;赵红;李秀峰;董晞;朱承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组织工程研究中,作为基质的材料的选择和改性,及其与宿体细胞的相互作用是重要的内容,该相互作用能调控细胞的粘附、分泌、生长和再建等行为,而这一调控又受到基质上应力(应变)的影响.
作者:蔡绍皙;卢晓;王远亮;王红兵;潘君;叶志义;黄岂平;秦建;吴泽志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脑动静脉畸形(脑AVM)是脑血管系统中结构异常的动静脉短路血管组织,其所导致的异常脑循环血流动力学状态是造成脑AVM血管破裂出血和产生某些神经功能障碍以及严重的手术并发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孙树津;严宗毅;王大明;凌锋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细胞在材料表面的粘附是贴壁依赖型细胞生长的前提,细胞只有在表面以一定的粘附力发生粘附并铺展后,细胞才能生长.当细胞与表面的粘附力较强时,有利于细胞生长,而当粘附力较弱时,则有利于细胞分化.现在普遍认为细胞粘附过程由细胞表面的受体对细胞外基质(ECM)蛋白的特异性识别所调节.
作者:应佩青;王战会;靳刚;陶祖莱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为研究雌激素和异黄酮类药物对中性粒细胞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本研究利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处理健康人和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加用不同浓度的异黄酮(WZ1、WZ2)和雌激素(WZ3 、WZ4)进行干预,采用流式细胞仪定量测定细胞表面的粘附分子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1 10 ng/ml TNFα对健康人中性粒细胞有明显的激活作用,可使CD18表达上调10%,CD62L平均荧光强度下降15%,阳性细胞百分数下降30%.2 异黄酮类药物WZ1、WZ2对中性粒细胞表面的CD18和CD62L表达基本上没有影响.
作者:陈槐卿;陈云爽;田卫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本文应用ANSYS 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颈动脉狭窄中的非线性的血液流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在该研究中假定颈动脉是刚性轴对称的狭窄管,血液是粘性不可压缩的牛顿流体.
作者:伍时桂;胡利民;王家权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松质骨是老年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易发部位,如腰椎骨,股骨近端和桡骨远端骨组织的主要组成部分,松质骨分别承担了该部位的50~ 75%的载荷.因此发展灵敏度高,能够快速,精确表征松质骨的成分、微观构造、性质和微损伤及其变化的在体估值(in vivo assessment)方法,从而及早诊断和防止发生各类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研究从1990年代以来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作者:冯祖德;陈菲;Jae Rho;Israel Ziv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二十年前,我们提出在测量体外血栓形成时,统一采用37° C恒温[1]以便于比较.当时的考虑是因为人的体温是37° C,而血栓在体内也是在体温情况下形成的.
作者:刘建刚;钱民全;彭荣蕤;赵笃凤;钱大兴 刊期: 200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