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剪切力对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膜电流和细胞骨架的影响

曾衍钧;廖东华;宋晓燕;常小飞;胡金麟

关键词:剪切力, 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膜电流, 细胞骨架, 流体力学作用, 心脑血管疾病, 血液, 血栓形成, 血管内腔, 生命过程, 生化反应, 动脉硬化, 于细胞, 细胞内, 高血压, 组织, 通透, 屏障, 功能, 衬覆
摘要:血管内皮细胞衬覆于心血管内腔面,它形成了血液与组织之间的通透屏障,其功能的异常还与动脉硬化、高血压、血栓形成等心脑血管疾病有直接关系.它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始终受到血管中血液的流体力学作用,力学作用是如何作用于细胞并引起细胞内部的生化反应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也是揭示疾病病因的重要一步.
医用生物力学杂志相关文献
  • 弯曲血管可渗透边界条件传质计算

    本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血管壁为可渗透的情况下弯曲血管的传质问题.在不同的Dean数下,10≤De≤10800,计算了弯曲血管内的二次流函数场、轴向速度场和剪应力沿管壁分布的情况.计算求得了在不同Dean数和Peclet数下,其中10≤De≤2000,1≤Pe≤4,在可渗透边界条件下弯曲血管内的浓度场分布,并分析了诸如壁面剪应力及跨壁流量等参数对浓度分布的影响.

    作者:汪忻;黄浩;温功碧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定量超声波方法表征松质骨生物力学性质的研究进

    松质骨是老年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易发部位,如腰椎骨,股骨近端和桡骨远端骨组织的主要组成部分,松质骨分别承担了该部位的50~ 75%的载荷.因此发展灵敏度高,能够快速,精确表征松质骨的成分、微观构造、性质和微损伤及其变化的在体估值(in vivo assessment)方法,从而及早诊断和防止发生各类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研究从1990年代以来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作者:冯祖德;陈菲;Jae Rho;Israel Ziv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线性变剪切流槽测定细胞在材料表面的黏附

    本文介绍了一种平行板式线性变剪切流槽,其剪应力的大小沿流槽长度方向线性变化.这是基于两平行板间的Hele-Shaw 流理论.流槽厚度远小于流槽长度,而且是小雷诺数二维不可压缩流动,计算得出,从流槽入口到出口,流体剪应力呈线性递减.这样就实现了在一种流动腔中有不同的剪切力作用在细胞上,而不用改变流槽厚度和流量,大大提高实验效率.

    作者:李涛;胡江;王翠茹;陶祖莱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自带内锁髓内针治疗长骨骨折的生物力学

    随着工业、交通业的迅速发展,四肢长管骨骨折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传统的加压钢板内固定由于常伴有应力遮挡和各种骨折病的发生其临床应用近年来有减少的趋势;相反,随着骨折生物学固定原则的提出,交锁髓内针内固定已经成为四肢长管骨骨折治疗的首选.目前临床使用的交锁髓内针锁钉时大部分需要X线影像增强装置,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多,尽管部分产品配有瞄准器,但是远端锁钉困难时有发生.

    作者:林斌;陈建庭;赵卫东;金大地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红细胞膜结构的改变对红细胞脆性的影响

    红细胞脆性的增加会导致细胞的溶血,使红细胞寿命缩短.有研究指出随着红细胞的老化,其膜结构发生变化,导致红细胞脆性增加,使之易溶血.Kuypers等用不饱和卵磷脂置换正常人红细胞中的卵磷脂,但不改变其含量,结果发现,随着膜中卵磷脂不饱和度的增加,红细胞稳定性下降,渗透脆性增加.

    作者:孙大公;李玉梅;喀蔚波;文宗曜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髌股关节软骨固-液二相性特性的生物力学研究

    髌股关节软骨为覆盖在髌股关节表面的一层光亮结缔组织,是一种由固相和液相组成的二相性材料.髌股关节软骨疾病是骨科和运动创伤中的常见病,异常机械应力是造成髌股关节软骨损伤的直接原因.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机械应力作用下髌股关节软骨内的应力及变形进行了数值计算及实验分析.但是,在前述的数值计算中,为简化计算,一般将关节软骨作为线弹性固体处理.

    作者:吴建国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交变应力对植物细胞膜结构和功能作用的研究

    交变应力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促进某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使得植株生长茂盛,根系发达.本研究采用圆二色光谱(CD)、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差式扫描量热仪(DSC)等生物物理技术研究了交变应力对植物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影响,进而揭示交变应力对植株生长影响的机理.

    作者:席葆树;蔡国友;沈子威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股骨近段髓腔计算机测量方法

    由于股骨近段髓腔形状和尺寸个体差异较大,假体柄在多数情况下不能与股骨近段髓腔匹配.确立股骨髓腔形状和尺寸的统计规律对指导假体的临床设计和应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而,只有对截面的形状进行统计分析,才能获得一个假体设计的合理标准.由此,股骨上段髓腔截面的形状进行参数化描述和定量就成为了一个迫切的问题.本研究就这一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作者:薛文东;戴尅戎;汤亭亭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糖尿病大鼠腹主动脉一维载荷下的应力-应变关系

    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分别诱导SD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建立伴有(SHRDM)和不伴有(SDDM)高血压的糖尿病动物模型,以SHR大鼠为高血压对照,以SD大鼠为正常的对照组,每组再分为1、4、8、16、24周5个时相点,每个时相点5只动物.利用生物软组织实验台和计算机软组织实验系统对其腹主动脉一维载荷下的应力-应变关系进行研究.

    作者:姜宗来;张传森;陈尔瑜;徐瑞生;陆柳;刘波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人胸腰椎微骨折和疲劳关系的探讨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人胸腰椎微骨折与疲劳的关系.方法收集7例成人T12至L4的胸腰椎标本.将标本随机分为5组:I,对照组(不施加任何载荷,n=6);II, 轴向压缩破坏组(n=6),III,IV, V为疲劳载荷组(n=7).力学测试前测试所有标本的骨密度.疲劳组的载荷频率为2Hz,疲劳次数为20,000次.III到V疲劳组的疲劳载荷分别为II组破坏载荷的10%,20%和30%.力学测试后拍摄X线平片.

    作者:欧阳钧;陆瓞骥;吕维佳;梁智仁;彭田红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非定常流状态下流室动力学参数的提取

    流室流动实验是当前生物力学领域中常见的研究方法之一.其主要特点在于:(1)能实时地记录和观察流体流动对血细胞、内皮细胞等受试细胞的作用;(2)能定量研究血细胞、内皮细胞等受试细胞对不同状态流场的反映;(3)流动实验简便、快速、能实现自动化控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4)比Micropipette更为经济实惠.

    作者:刘肖珩;陈槐卿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颅底缺损重建膜膨出挠度分析

    随着显微神经外科、神经影象学和麻醉技术的发展,过去被视为禁区的颅底肿瘤现在可以手术了,但摘除肿瘤后将造成骨板破损和硬脑膜破裂.如何重建颅底成为颅底外科的一个研究热点.由于移植骨在颅底难以成活,自体、异体筋膜和人工膜成为常用的重建材料.

    作者:罗俊;丁祖荣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接骨板扭转与冲击实验研究

    研究了拱形交叉固定接骨板,天津产接骨板、张家港产接骨板抗扭转拔钉和抗冲击性能.选用拱形交叉固定接骨板、天津产和张家港产接骨板各6块,将接骨板固定在内径为25mm、外径为32mm、长300mm的硬质塑料管上,中间横断,模拟长骨横折,在计算机自动控制K-50型扭转试验机上进行实验,将试样装夹到扭转试验机的夹头内,将试样原始尺寸输入计算机,驱动机器以15°/mim的实验速度对试样施加扭矩,观察试样拔钉情况,计算机自动记录试样拔钉时的扭矩与扭转角度.

    作者:马洪顺;刘恩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心血管系统的电网络模型及其仿真算法

    心输出量是心血管系统有价值的一项参数, 它是进入人体体循环的血液流量的一个直接度量, 因此它可用来衡量体内氧气及其它营养成分的输运能力.

    作者:胡喆;刁颖敏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镍钛聚髌器的生物力学研究

    目的分析镍钛聚髌器这一髌骨骨折内固定器的设计合理性及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促进骨折愈合的生物力学基础.方法利用ANSYS软件对聚髌器进行分析,建模后进行网格划分,有限元单元采用20节点、八面体的三维砖块单元,六个定义自由度,共划分了10483个单元,节点数为:17959.利用电测技术,得到镍钛聚髌器的载荷-应变关系曲线,并计算出镍钛聚髌器记忆加压聚合固定力值.

    作者:许硕贵;张春才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流速对Chandler圆环中形成人工血栓的影响

    血液在毛细管内与大动脉内的流动速度可以相差4~5个量级,它们相应的雷诺数在10-3到10-2之间.因此研究血液流动速度对血栓形成的影响无疑是很有意义的.因为人们希望体外血栓形成与在体内形成血栓的流动条件有相似性,将体外流动速度调整到在体流动的速度,从而使其有可比性就是其中的措施之一.

    作者:钱民全;彭荣蕤;赵笃凤;钱大兴;刘建刚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新型激光衍射法的直接证明

    1991年文宗曜、陶祖莱等提出了新型激光衍射法,该法使用低粘的PBS作为悬浮介质,将由传统激光衍射法得到的变形指数分解为表征红细胞沿C=0轨道取向并产生等容小变形的取向指数(DI)or和小变形指数(DId),来研究红细胞的微观流变特性.文宗曜、严宗毅等又进一步提出了利用小变形指数来计算红细胞膜剪切弹性模量的公式.

    作者:文宗曜;姚伟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BSA和胶原的竞争性吸附与细胞粘附

    细胞在材料表面的粘附是贴壁依赖型细胞生长的前提,细胞只有在表面以一定的粘附力发生粘附并铺展后,细胞才能生长.当细胞与表面的粘附力较强时,有利于细胞生长,而当粘附力较弱时,则有利于细胞分化.现在普遍认为细胞粘附过程由细胞表面的受体对细胞外基质(ECM)蛋白的特异性识别所调节.

    作者:应佩青;王战会;靳刚;陶祖莱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切应力条件下联合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细胞外基质的含量及组成形式的变化

    内皮细胞细胞外基质(ECM, extracellular matrix)是指位于内皮下层,其主要成分有纤维连接蛋白(Fn,Fibronetin),层粘连蛋白(Ln,laminin),IV型胶原(colIViv,collagen type IV)和玻璃体粘连蛋白(Vn,Vitronectin).它们不仅对于内皮细胞的接触、迁移、增生、分化以及基因表达的调控方面起重要的作用,而且在介导内皮细胞粘附和传递力学信号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

    作者:李玉泉;姜宗来;张炎;丛兴忠;张传森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聚合物表面生物修饰对转化人胚肌腱细胞粘附力学特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增强转化人胚肌腱细胞与聚合物材料粘附力学特性的措施.方法采用生物可降解聚合物-乳酸与羟基乙酸共聚物85/15(PLGA85/15),制成透光的薄膜,表面裱衬细胞外基质(I型胶原蛋白、纤维粘连蛋白,以及相应的抗体)和生长因子(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接种转化人胚肌腱细胞后,利用微吸管实验技术测定转化人胚肌腱细胞与聚合物薄膜的粘附力.

    作者:秦廷武;杨志明;解慧琪;秦建;徐世荣;蔡绍皙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医用生物力学杂志

医用生物力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