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肖珩;陈槐卿
粘附作用具有重要的生理学意义.细胞与表面的粘附是产生多种生物效应(包括生长、分化、迁移等)的基本要素.比如,细胞与表面粘附较强时,细胞通常生长;细胞与表面粘附减弱时,细胞发生分化;而细胞要进行分裂,首要的是先去粘附.
作者:胡江;王战会;应佩青;李涛;陶祖莱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中性粒细胞在循环血液中随血液绕行全身,担负着机体的防御功能.细胞在不断变化的血流切应力下感受机体的各种生理、病理变化,并作出相应的反应,因此,流体切应力环境是中性粒细胞的重要功能环境,但以往的研究很少涉及力学作用对中性粒细胞的影响.
作者:田卫;陈槐卿;韩君;陈锐 刊期: 2000年第02期
Womersley曾用受约束均匀弹性管模型分析动脉中的脉动血液流,由此得出了血流脉搏波波速随血管弹性、血液粘度、脉动频率、血管所受周围结缔组织约束等因素变化的特征.然而,近年来理论和实验研究发现血管存在一个非圆管的零应力状态.
作者:严育兵;柳兆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内皮细胞细胞外基质(ECM, extracellular matrix)是指位于内皮下层,其主要成分有纤维连接蛋白(Fn,Fibronetin),层粘连蛋白(Ln,laminin),IV型胶原(colIViv,collagen type IV)和玻璃体粘连蛋白(Vn,Vitronectin).它们不仅对于内皮细胞的接触、迁移、增生、分化以及基因表达的调控方面起重要的作用,而且在介导内皮细胞粘附和传递力学信号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
作者:李玉泉;姜宗来;张炎;丛兴忠;张传森 刊期: 2000年第02期
非线性脉搏波在主动脉弓及任意弯曲动脉内传播的问题是生物流体力学中尚未很好地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作为研究非线性脉搏波在弯曲动脉血管内传播问题的第一步,我们对主动脉弓内的非线性脉动流进行了计算机模拟.
作者:伍时桂;乔爱科;郝瑞涛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血管重建(vascular remodeling)是指机体在生长发育、衰老和疾病等过程中,血管为适应体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等是以动脉内皮细胞完整性破坏、平滑肌和成纤维细胞增生为主的疾病,都发生血管重建.研究高血压和低血压状态下血管重建的规律,探讨血管的应力-生长关系, 对于了解正常血液循环生物力学机理,阐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提供诊断、治疗的基本原理都将有重要理论和实际应用意义.
作者:姜宗来;杨向群;冀凯宏;蔡国君;刘波;章建梁;纪荣明;陈尔瑜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由于股骨近段髓腔形状和尺寸个体差异较大,假体柄在多数情况下不能与股骨近段髓腔匹配.确立股骨髓腔形状和尺寸的统计规律对指导假体的临床设计和应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而,只有对截面的形状进行统计分析,才能获得一个假体设计的合理标准.由此,股骨上段髓腔截面的形状进行参数化描述和定量就成为了一个迫切的问题.本研究就这一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作者:薛文东;戴尅戎;汤亭亭 刊期: 2000年第02期
髋部骨折是指发生在股骨颈和股骨粗隆部位的断裂.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对老年人髋部骨折的严重性已经引起世界范围内的高度关注.虽然大多数研究认为,髋部骨折是骨密度下降,即骨质疏松的结果,但是髋部骨结构的几何参数,如截面积,截面惯性矩,骨质量的分布等等,也是决定骨结构强度的主要因素.本文的目的是利用模拟侧位跌倒时股骨近端受力模型,研究利用定量CT获得的股骨颈部位截面的骨密度、骨几何及其综合参数和股骨近端的断裂强度和吸收能之间的统计相关性,以提出一个预测老年性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综合参数.
作者:冯祖德;Jae Rho;Israel Ziv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用 STZ分别诱导SD和SHR大鼠建立伴有和不伴有高血压的糖尿病动物模型.不伴有高血压的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非药物治疗组(SDDM)、氨基胍治疗组(SDAG)、和CPI治疗组(SDCPI);伴有高血压的糖尿病大鼠亦随机分为非药物治疗组(SHRDM)、银杏叶总黄酮治疗组(SHRY)和CPI治疗组(SHRCPI).6组大鼠再按糖尿病病程分1、4、8、16、24周5个时相点.除SHRY 1、4周时各为4只外,其它各时相点动物各5只.对其腹主动脉在体顺应性进行研究.
作者:张传森;姜宗来;陈尔瑜;徐瑞生;陆柳;刘波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为探索Ⅱd区不同伤情下肌腱的合理修复方法,进行动物实验,以提供对临床有用的参考依据.材料和方法选用正常白色来亨鸡24只,每组12只,24趾.A组,单纯切割伤组,左侧修复双腱,右侧切除浅腱修复深腱;B组,严重挫伤组,修复同前.
作者:谢仁国;汤锦波;顾宇彤;徐燕;于晓巍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作者:温功碧;许相清;李新宇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聚羟基丁酸酯(PHB)多孔材料可作为组织工程用的支架,然而细胞在此材料表面不易粘附生长,这与粘附蛋白在聚合物材料表面的吸附有关.基于材料表面的粘附与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和组织发育密切相关,粘附强度可影响工程组织的终结构与功能,本文通过对PHB材料进行多聚赖氨酸衣被,有效地实现了在PHB可降解支架上种植细胞来构建工程组织.
作者:胡江;李涛;陈娟;陶祖莱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视神经应力松弛实验研究,摘清其松弛特性,为研究视神经的损伤机理提供粘弹性力学参数.
作者:马洪顺;董心;刘恩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人膝关节是人体主要也是重要的关节之一.由于其在临床医学、康复工程、生物机械工程等领域的重要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长期来吸引了大量的生物力学研究者投入对其的研究,也是生物力学领域中具挑战性的课题之--.而人膝关节病变更是直接与膝关节处所受应力大小有紧密关系.
作者:王西十;白瑞蒲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在研究血管的异种移植时,解决血管的超急性排斥反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而异种移植的超急性排斥反应的主要原因是异种血管内皮细胞的抗原与受体血液中的抗体发生急性反应.所以完全去掉供体血管内皮细胞显得相当重要.
作者:叶志义;蔡绍皙;卢晓;王远亮;黄岂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本文对水的跨血管壁流动与大分子的跨血管壁对流-扩散传质提出一个统一的三维非定常模型,研究了内皮细胞在转换过程中形成漏的缝隙后的大分子跨壁传质、其浓度随时间的增长、内皮细胞截面形状对浓度分布的影响及生理参数对浓度分布的影响.
作者:黄浩;温功碧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比较四种肌腱缝合方法的生物力学性能及操作难易程度,以供临床应用.材料与方法选取40只白种猪后足的屈趾深肌腱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4组,切断肌腱后予以修复并记录操作时间,第1组,Tang法;第2组,Cruciate法;第3组,Robertson法;第4组,Silfverskiold法.测定修复肌腱的2-mm裂隙抗张强度、断裂抗张强度及stiffness,观察缝合断裂方式.
作者:顾宇彤;汤锦波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血管内皮细胞衬覆于心血管内腔面,它形成了血液与组织之间的通透屏障,其功能的异常还与动脉硬化、高血压、血栓形成等心脑血管疾病有直接关系.它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始终受到血管中血液的流体力学作用,力学作用是如何作用于细胞并引起细胞内部的生化反应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也是揭示疾病病因的重要一步.
作者:曾衍钧;廖东华;宋晓燕;常小飞;胡金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在细胞骨架的三种成分中,微丝和中等纤维可产生张力,这也是悬浮细胞呈现球形的原因.细胞贴壁后铺展的过程因而也是对抗内部张力并产生形态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起作用的因素主要是微管的抗压性质和局部粘附(focal adhesion)的形成.事实上,这些力的平衡状态与细胞的迁移、增殖、分化等生理过程密切相关.
作者:张毅奕;高宇欣;陶祖莱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增强转化人胚肌腱细胞与聚合物材料粘附力学特性的措施.方法采用生物可降解聚合物-乳酸与羟基乙酸共聚物85/15(PLGA85/15),制成透光的薄膜,表面裱衬细胞外基质(I型胶原蛋白、纤维粘连蛋白,以及相应的抗体)和生长因子(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接种转化人胚肌腱细胞后,利用微吸管实验技术测定转化人胚肌腱细胞与聚合物薄膜的粘附力.
作者:秦廷武;杨志明;解慧琪;秦建;徐世荣;蔡绍皙 刊期: 200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