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体测量学指标对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的预测价值

徐丽华;颜应琳;于凯;杨红娜;李芳;何艳;殷小芳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X, 人体测量学, 筛查
摘要:目的 筛查预测任丘地区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简易人体测量学指标.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任丘市常住人群60~70岁共4 412例,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测.将男女分组后,采用ROC曲线分析法判断颈围、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身指数(waist-heightratio,WHtR)对老年代谢综合征的筛查作用,并确定佳切点、敏感度、特异度和曲线下面积.结果 颈围、BMI、WHtR均对老年男女MS的预测有显著意义(P<0.01).在老年男性中,颈围37.75 cm,BMI 24.95 kg/m2,WHtR0.56为预测MS的佳切点,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9、0.797、0.817;而在老年女性中,颈围34.15 cm,BMI 24.55kg/m2,WHtR 0.56为预测MS的佳切点,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9、0.766、0.775.其中,在老年男女性中,腰身指数的曲线下面积在所有参数中均大.结论 颈围、体质量指数、腰身指数此类简易人体测量学指标在MS的筛查以及预测均有重要意义,腰身指数为佳的预测指标.
临床荟萃杂志相关文献
  • 黄疸的常见病因及鉴别

    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导致血清胆红素浓度升高,致使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的临床常见的症状和体征.正常人血清总胆红素低于17.1 μmol/L,若总胆红素在17.1~34.2 μmol/L之间,临床不易察觉,称隐性黄疸.由于导致黄疸的病因很多,其治疗方法差异较大,故黄疸的鉴别诊断尤其重要.1 黄疸的分类及常见病因黄疸依其发生机制分为4类,即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及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作者:甄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央型气道新的八分区方法和恶性气道肿瘤的治疗策略

    根据近年来作者的工作经验,将中央型气道分为8个区.根据肿瘤与管壁的关系,又可分为管内型、管壁型、管外型和混合型四种类型.对管内型和管壁型肿瘤多采用支气管镜下削瘤的方法,畅通气道,不必放置支架.管外型多采用放置支架的方法缓解气道狭窄.新的分区和分型方法有助于指导支气管镜介入治疗.

    作者:王洪武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支气管镜新技术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肺癌的分期是影响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本文将对新型的支气管镜及支气管镜技术,如荧光、窄谱、超声、电磁导航、虚拟支气管镜、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细胞内镜、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等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作用进行综述,这些技术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克服了传统技术的缺陷,极大提高了早期肺癌的诊断率.

    作者:金发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周边型肺部病变的内镜诊断

    周边型肺部病变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支气管肺癌、肺转移瘤、肺结核等多种疾病均可表现为相似的影像学表现.周边型肺部病变常规支气管镜难以探及,对于距离胸壁较远或周围有大血管等重要脏器的病灶经皮穿刺也难以实施.合理利用细(或超细)支气管镜、经支气管镜肺活检、径向气道内超声引导肺活检术、支气管肺泡灌洗以及支气管镜导航等新技术可以提高周边型肺部病变的确诊率,便于指导临床早期治疗,以期获得较好的预后.

    作者:潘文森;袁雅冬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内镜诊治进展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是指直径>10 mm以上的呈侧向扩展而非垂直生长的一类表浅型病变,病变在形态和发展趋势上表现一定的特殊性,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癌变率,内镜技术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检出率及癌变情况的诊断率,而且实现了内镜下完整切除及超大型病变切除的可能,并逐步降低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尽可能地减少残留率及复发率,现将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内镜诊治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曾玉婷;孙克文;陈建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内科胸腔镜的临床应用进展

    内科胸腔镜是一项操作简单、安全性高、花费较少的诊疗技术,主要用于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病因诊断及胸膜疾病的胸腔镜下治疗.随着电视摄像技术及电子内窥镜的进步,内科胸腔镜技术得到广泛的推广及发展.本文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总结出内科胸腔镜在胸膜疾病诊断及治疗方面的临床应用进展及展望.

    作者:翟聪聪;林殿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危重病科念珠菌血症23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ICU危重症患者念珠菌血症的临床特点及其防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ICU念珠菌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3例院内获得性感染患者中血培养共获得念珠菌菌株23株,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12株(52.2%),非白色假丝酵母菌11株(47.8%).使用广谱抗生素18例,中心静脉里管16例,高龄15例,腹部手术10例,ICU住院>7天19例,气管插管13例,急性生理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20分14例.血清降钙素原(PCT)含量为(0.58士0.25)μg/L,(1,3)-pD葡聚糖(G实验)为(210.1±147.9) ng/L.15例患者给予卡泊芬净.总病死率47.8%.结论 念珠菌血症仍以白色念珠菌感染为主,多发生于具有多种易感因素者.对高危患者应重视PCT和G实验检测及病原学检查,及时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

    作者:金卫;张晓燕;杜江;王瑞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经球囊导管冠状动脉内注射尿激酶原对急性STEMI患者心肌灌注的疗效

    目的 评价经球囊导管途径冠状动脉内注射尿激酶原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肌灌注的疗效.方法 选取STEMI并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PPCI)治疗的患者135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尿激酶原组(试验组,66例)和对照组(69例).试验组通过球囊导管于病变处注射尿激酶原10 mg(10 ml),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比较两组基本临床资料、校正TIMI帧数(cTFC)、心肌组织灌注(TMPG)分级、术后2小时ST段回落率(≥50%)、室壁运动积分及室壁运动积分指数、术后7天及1月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两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校正TIMI帧数(cTFC)、心肌组织灌注(TMPG)分级,术后2小时ST段回落率(≥50%)、室壁运动积分及室壁运动积分指数、术后7天及1月LVEF等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球囊导管冠状动脉内注射尿激酶原可以改善急性STEMI患者的心肌组织灌注.

    作者:刘净敏;耿巍;田祥;张旗;甄利波;张博涵;赵灿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人体测量学指标对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的预测价值

    目的 筛查预测任丘地区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简易人体测量学指标.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任丘市常住人群60~70岁共4 412例,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测.将男女分组后,采用ROC曲线分析法判断颈围、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身指数(waist-heightratio,WHtR)对老年代谢综合征的筛查作用,并确定佳切点、敏感度、特异度和曲线下面积.结果 颈围、BMI、WHtR均对老年男女MS的预测有显著意义(P<0.01).在老年男性中,颈围37.75 cm,BMI 24.95 kg/m2,WHtR0.56为预测MS的佳切点,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9、0.797、0.817;而在老年女性中,颈围34.15 cm,BMI 24.55kg/m2,WHtR 0.56为预测MS的佳切点,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9、0.766、0.775.其中,在老年男女性中,腰身指数的曲线下面积在所有参数中均大.结论 颈围、体质量指数、腰身指数此类简易人体测量学指标在MS的筛查以及预测均有重要意义,腰身指数为佳的预测指标.

    作者:徐丽华;颜应琳;于凯;杨红娜;李芳;何艳;殷小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血清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及生长停滞特异性基因产物6和缺血修饰蛋白在冠心病病情评估的意义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清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生长停滞特异性基因产物6(Gas-6)和缺血修饰蛋白(IMA)病情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121例,为冠心病组.选择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者30例为健康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Vaspin,Gas-6和IMA水平.比较冠心病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Vaspin,Gas-6和IMA水平变化,冠心病患者血清Vaspin,Gas-6和IMA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冠状动脉硬化分支数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及其各个指标之间的联系.结果 冠心病组的血清Vaspin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并随着冠心病严重程度,冠状动脉分支数和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的升高而降低(P<0.01),而血清Gas-6和IMA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并随着冠心病严重程度,冠状动脉分支数和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的升高而升高(P<0.01).冠心病患者血清Vaspin水平与Gas-6(r=-0.562,P<0.05)和IMA(r=-0.756,P<0.05)水平呈负相关,而Gas-6水平与IMA水平呈正相关(r =0.812,P<0.05).结论 Vaspin,Gas-6和IMA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血清Vaspin,Gas-6和IMA水平对于早期诊断冠心病,判断冠心病严重程度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李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非侵入性标记物研究

    目的 比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和健康受试者非侵入性标记物,评估其与吸烟的关系.方法 选取在我院治疗的稳定期COPD戒烟患者52例(COPD EX组),稳定期COPD吸烟患者36例(COPD S组),在我院体检的健康的吸烟者23例(HE S组),健康的戒烟者23例(HE EX组).比较所有受试者呼出气冷凝物(EBC)、痰液中前列腺素E2 (PGE2)和异构前列腺素15-F2t-isoprostane(15-F2t-IsoP)的水平、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痰细胞计数和肺功能.结果 与COPDS组比较,COPD EX组的FeNO值明显提高;与两健康组比较,两COPD组EBC中15-F2t-IsoP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同等健康状况的戒烟者比较,吸烟者尿液中15-F2t-IsoP水平升高(P<0.05).结论 不同类型炎症性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分析可用于对COPD患者呼吸炎症的综合评估.

    作者:鞠俊强;朱正太;李华;滕茂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急诊PCI术中无复流应用血栓抽吸导管装置对远端血管抽吸处理的临床疗效

    目的 评价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对相关血管无复流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方法 将4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 PCI术中发生无复流(或慢血流)TIMI≤1级的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在支架植入前应用血栓抽吸导管行血栓抽吸,并且均成功植入支架,支架植入后均发生无复流,其中试验组无复流发生后应用血栓抽吸装置行抽吸处理,对照组应用血栓抽吸装置在血管远端推注替罗非班与硝普钠,比较两组无复流处理后TIMI血流分级及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和出血并发症等.结果 试验组TIMI血流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急诊行PCI术中无复流应用血栓抽吸导管抽吸可以改善冠状动脉血流和梗死区域的心肌再灌注,减少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其方法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李永忠;杨宝平;于妍;崔文建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女性冠心病患病风险评价数学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目的 尝试建立综合多个生理生化指标的评价数学模型,提高女性冠心病(CHD)的诊断效能.方法 通过相关性及ROC曲线分析,明确与女性CHD密切关联的指标,尝试建立评价数学模型,通过ROC曲线确定诊断效能,并在患者中进行重复性验证.结果 ①建模对照组与建模病例组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和脂蛋白a[Lp(a)]外,其余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②年龄、甘油三酯(TG)、同型半胱氨酸(Hcy)、7-谷氨酰转移酶(GGT)、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载脂蛋白A(APOA)与CHD具有很强的相关性;③年龄、Hc y、GGT、HDL-C、APOA 5个指标ROC曲线下面积大于0.75;④建立了6个数学评价模型,其中模型6的ROC曲线下面积达到了0.955;⑤数学模型能在验证人群中被重复.结论 通过建立包含了多个指标的数学评价模型,能显著提升女性判断是否患CHD的诊断效能.

    作者:冯磊;年士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佐他莫司药物洗脱支架与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目的 比较佐他莫司药物洗脱支架(ZES)与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SES)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差异.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hocorane library、Science Direct、CNKI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以及相关网站(http://scholar.google.com/),收集建库至2016年1月31日公开发表的有关ZES与SES疗效和安全性比较的随机对照实验(RCTs),按Ch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对文献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对纳入的RCTs进行资料提取,采用RevMe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项RCTs,共6 672例患者,其中ZES组3 434例,SES组3 238例.结果显示:ZES组与SES组总病死发生率(RR=0.99,95% CI =0.83~1.19,P=0.93)、心源性猝死率(RR =0.86,95% CI =0.63~1.19,P=0.37)、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RR =1.05,95% CI=0.93~1.20,P =0.43)、心肌梗死发生率(RR =0.84,95% CI =0.68~1.02,P=0.08)、靶血管血运重建率(RR=1.19,95% CI =0.99~1.42,P=0.06)、支架内血栓发生率(RR =0.82,95% CI =0.46~1.46,P=0.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靶病变血运重建率(RR =1.49,95% CI =1.18~1.89,P=0.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现有证据表明,两种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总死亡发生率、心源性猝死发生率、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心肌梗死发生率、靶血管血运重建率、支架内血栓发生率相似;与ZES相比,SES能明显降低支架术后靶病变血运重建的发生率,但敏感性分析显示该结果不稳定.

    作者:吴玉琼;杨丽宁;施有琴;罗朝军;王骏臣;孟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淮安地区350株痰结核分枝杆菌药敏结果及初复治耐药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淮安地区住院及门诊随访患者痰标本中分离出的结核分枝杆菌对4种常用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情况,比较初治及复治患者对4种结核药物的敏感度差异,为临床治疗提供用药参考,减少经验用药加强规范合理用药减少结核分枝杆菌耐多药率的发生.方法 采用比例法对350株结核分枝杆菌进行两种一线抗结核药(异烟肼,利福平)两种抗结核药(氧氟沙星,卡那霉素)敏感性测定.结果 350株结核分枝杆菌总体耐药率为37.7°(131/350),而初治耐药率为30.4%(71/233),复治耐药率为51.3%(60/117).另外350株结核分枝杆菌的总体耐多药率为15.4%(54/350),而初治耐多药率为11.2%(26/233),复制耐多药率为23.9%(28/117).与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比较耐药率及耐多药率均有提高.结论 复治肺结核患者分离出的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率及耐多药率均较初治患者高.加强患者管理,规范治疗对初治患者尤为重要.

    作者:纪小亭;孙利华;曾东晓;王莉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腹水培养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腹水病原菌特点及耐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诊断为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534例)患者的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结果,依据不同感染菌将患者进行分组,比较各组内细菌所占百分比,同时针对优势菌株(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进行耐药率分析.结果 细菌培养阳性病例为61例,占总病例数的11.42%,共分离出病原菌78株,45例患者为单菌感染(73.8%),16例患者为复合菌感染(26.2%),其中15例为两种菌感染,占复合细菌感染的93.8 %;78株细菌中革兰阴性菌40株(51.3%),其中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革兰阴性菌的37.5%;革兰阳性菌32株(41.0%),其中以屎肠球菌为主,占革兰阳性菌的59.38%,且屎肠球菌总菌株数(19株)高于大肠埃希菌(15株);真菌6株,占总菌株数的7.7%;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及头孢呋辛耐药率较高,分别是93.3°、80.0%、73.3%;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均为6.7%;未见对厄他培南、美洛西林的耐药菌株.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耐药率较高,分别是68.4%、63.2%、57.9%、42.1%;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1例菌株,为屎肠球菌;未发现对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结论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腹水细菌感染以屎肠球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耐药严重,临床应依据感染病原菌的类型和药敏合理选择抗生素.

    作者:赵正斌;范文海;陈青锋;姚立琼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血清胆红素、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老年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血清胆红素、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老年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1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颈动脉超声技术检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根据IMT值分为斑块组82例和非斑块组128例,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等一般情况,检测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Hcy、血脂等实验室指标.结果 斑块组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低于非斑块组,血Hcy水平高于非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呈负相关(r=-0.447、-0.482,P<0.05),Hcy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呈正相关(r=0.376,P<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降低和Hcy水平升高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 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及Hcy的生成,可以早期预防冠心病患者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张翠婕;崔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桥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及防治策略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 ABG)是冠心病的非药物治疗方法,术后桥血管狭窄或完全闭塞发生率逐年增高.桥血管病变是多因素、多环节、多阶段的复杂过程.本文对桥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及防治策略做一综述,以期帮助临床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完善各项手术操作,采取积极有效的二级预防措施,综合药物、血运重建等治疗策略,实现患者临床获益的大化.

    作者:张楠;刘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钆喷酸葡胺对肝实质及肝内常见恶性病变T2加权成像的影响

    目的 通过研究使用对比剂钆喷酸葡胺(Gd-DTPA)增强前/后肝实质及肝内常见恶性病变T2 WI信号的变化,探讨优化肝脏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流程的可能性.方法 收集正常对照组89例和临床诊断明确的肝内常见恶性病变42例(其中肝癌19例、肝转移瘤23例),增强前后分别行T2 WI序列扫描,对T2 WI信号变化进行测量对比分析.结果 正常肝实质、原发性肝癌、肝内转移瘤增强后T2WI信号轻度减低,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对正常肝实质、肝癌、肝转移瘤3组间增强扫描前后T2 WI信号差值进行对比,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信号下降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前后对比,肝内常见恶性病变T2 WI信号值与其周围正常肝实质T2 WI信号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常肝实质及肝内常见恶性病变因受对比剂影响,增强后T2 WI强化程度减低,但对于肝内常见恶性病变的检出影响不大,从而说明增强后行MRI检查是可行的.

    作者:赵宝宏;徐倩;曾艳红;郭志军;蔺强;张玉环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和核素肝胆动态显像对胆道闭锁早期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和核素肝胆动态显像在胆道闭锁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因梗阻性黄疸在我院小儿外科手术治疗的患儿56例,术前行常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核素肝胆动态显像,胆道闭锁诊断的金标准为术中胆道造影和病理检查结果,计算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56例梗阻性黄疸患儿(男32例,女24例),其中胆道闭锁34例(60.7%),非胆道闭锁22例(39.3%),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胆道闭锁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2%、77.3%、83.9%、85.7%、81.0%;核素肝胆动态显像诊断胆道闭锁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100.0%、63.6%、85.7%、81.0%、100.0%.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胆道闭锁的特异性高,核素肝胆动态显像诊断胆道闭锁的敏感度高,两种检查方法结合能够较为准确的对胆道闭锁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婴幼儿黄疸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可以提高胆道闭锁的早期诊断率,减少不必要的手术探查,改善临床预后.

    作者:剧红娟;郝潞平;李英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