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张娜;杜昱蕾;胡增祥;王新胜;李薇
1 病例摘要患者,男,32岁.因面白、乏力2年于2003年12月23日就诊于我院.患者于2001年出现面色苍白、乏力伴小便黄、巩膜黄染,无发热,就诊于浙江省某中医院,查血常规:白细胞(WBC)4.3×109/L,血红蛋白(Hb)93 g/L,血小板(PLT)272×109/L,总胆红素31.4 μmol/L,直接胆红素10.6 μmol/L,肝胆脾CT示肝脾肿大,肝门脉、下腔静脉扩张,提示肝硬化改变,给予中药治疗,黄疸有所减轻,Hb无明显变化,转至浙江省某市中心医院做骨髓穿刺涂片:粒系占有核细胞0.288,有核红细胞占有核细胞0.640,并可见病态造血,铁粒幼红细胞占26%,可见环形铁幼粒细胞,诊断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作者:刘清池;张慧敏;马传宝;王荣孝;冯新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丙戊酸钠(VPA)联合三氧化二砷(As2O3)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NB4细胞株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t-1表达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空白对照组、As2O3组、As2O3+VPA组,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VEGF、Flt-1 mRNA的表达,应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VEGF、Flt-1蛋白的表达.结果 NB4细胞在As2O3作用下VEGF mRNA、VEGF蛋白、Flt-1 mRNA和 Flt-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分别为VEGF mRNA 0.426±0.026 vs 0.268±0.023,VEGF蛋白0.648±0.027 vs 0.588±0.031,Flt-1 mRNA 0.922±0.032 vs 0.766±0.030,Flt-1蛋白0.520±0.032 vs 0.320±0.036(P<0.05或<0.01).As2O3+VPA组VEGF mRNA、VEGF蛋白、Flt-1 mRNA和 Flt-1蛋白比对照组和As2O3组均明显降低(均P<0.01).VEGF mRNA表达水平降至0.129±0.028,VEGF蛋白表达水平降至0.328±0.029,Flt-1 mRNA表达水平降至0.522±0.025,Flt-1蛋白表达水平降至0.124±0.024.结论 As2O3诱导NB4细胞VEGF、Flt-1表达增高,VPA可下调As2O3引起的VEGF、Flt-1表达增高.
作者:杨悦;王陶然;乔莲;张志华;郝长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患者,男,50岁,因恶心呕吐1周于2013年5月14日入院,主要表现为进食后约20分钟至半小时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胃内容物,吐后缓解.空腹状态下无恶心呕吐.入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心肺未见异常,全腹尚软,剑突下压痛,无明显反跳痛.血常规:淋巴细胞0.146、中性粒细胞0.748.血尿淀粉酶在正常范围内.电子胃镜提示十二指肠上角狭窄,胃镜不能通过(见图1).
作者:邱梅红;张丽;张丹丹;凌云涛;袁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多病因引起的以肝细胞内脂质蓄积及肝细胞脂肪变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进一步可发展为肝纤维化,甚至肝癌.随着社会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改变,NAFLD发病率呈逐年上升且日趋低龄化.因此,探讨NAFLD是当代世界肝脏病学领域面临的新挑战,现参考现近代多个综合研究,对 NAFLD的发病机制、高危因素、相关疾病及治疗进行综述,为更好地预防和有效地治疗NAFLD提供依据.
作者:王瑶芬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动物体内植物性胃石的形成与高鞣酸含量食物、胃酸、胃动力及胃损伤的关系.方法 SD雄性大鼠140只,随机分为7组:空白组、对照组、奥美拉唑组、稀盐酸组、多潘立酮组、山莨菪碱组、阿司匹林组.分别给予相应的处理因素,喂养第15天解剖大鼠胃部,发现胃内出现圆形或椭圆形胃石为阳性结果,反之为阴性结果.结果 空白组阳性结果为0例,对照组阳性结果为8例(40.0%),奥美拉唑组阳性结果为15例(75.0%),稀盐酸组阳性结果为6例(30.0%),多潘立酮组阳性结果为5例(25.0%),山莨菪碱组阳性结果为18例(90.0%),阿司匹林组阳性结果为10例(50.0%).空白组与对照组胃石阳性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美拉唑组与稀盐酸组胃石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山莨菪碱组与多潘立酮组胃石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司匹林组与对照组胃石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鞣酸含量食物是形成胃石的直接原因,低胃酸状态、低胃动力是胃石形成的重要诱因.
作者:张丹丹;宋芳;张丽;邱梅红;凌云涛;袁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本文以1例病例分析(见本期临床病例讨论)为引,从病原学、传播途径、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对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osis)进行了详尽的综述,目的 是唤起临床医生对该病的关注,以免误诊.
作者:姚尔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静息心率与大动脉脉搏波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脉搏波速度自动测量系统测量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速度(carotid-femoral PWV,CFPWV)作为反映主动脉僵硬度的指标,对64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男340例,女304例,年龄18~82岁,平均52±13岁)进行脉搏波速度检测,并检测空腹血糖、血脂、肾功能、尿酸等血生化指标.结果 CFPWV在心率(HR)<60次/min、60≤HR<70次/min、70≤HR<80次/min和HR≥80次/min 4组间逐渐升高(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静息心率与CFPWV呈显著正相关(P<0.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出年龄、收缩压、HR、尿酸及血糖是影响CFPWV增加的独立因素.结论 静息心率增快与高血压患者主动脉脉搏波速度增快相平行,可能参与大动脉僵硬度增加的病理生理过程.
作者:谭静;华琦;闻静;邢绣荣;刘荣坤;杨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系统评价氨氯地平和赖诺普利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万方(从建库至2013年6月)并辅以手工检索.纳入单用氨氯地平或赖诺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由两位研究员独立筛选并提取资料.采用Cochrane handbook 5.1.0推荐的质量标准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采用RevMan 5.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共纳入9篇随机对照试验,58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氨氯地平在增加E/A比值方面优于赖诺普利[MD=-0.07,95%CI(-0.13,0.00),P=0.04].②氨氯地平与赖诺普利在降低收缩压[MD=-1.4,95%CI(-1.52,4.32),P=0.35]、舒张压[MD=-0.13,95%CI(-1.59,1.32),P=0.86]、减少左心室重量指数[MD=2.58,95%CI(-1.79,6.96),P=0.25]、左心室质量[MD=6.64,95%CI(-2.56,15.84),P=0.16]以及不良反应[OR=1.1,95%CI(0.58,2.11),P=0.77]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氨氯地平与赖诺普利具有相似的降压效果,但在增加E/A比值方面,氨氯地平优于赖诺普利.
作者:赵锋;马瑞斯;林欣;张小卫;李秀丽;余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中枢5-羟色胺(5-HT)及其受体在呼吸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呼吸调控不稳定可以导致不规则的呼吸以及呼吸暂停的发生.本研究的目的 在于探讨5-HT1/2受体在大鼠睡眠呼吸暂停中的作用.方法 成年SD大鼠10只,手术埋置脑电、肌电电极和微注射套管.通过体描箱和多导生理仪,监测大鼠脑电、肌电和呼吸.通过微量泵,向第四脑室匀速泵入5-HT1/2受体的拮抗剂米安色林(mianserin)(100 μmol/L)40 μl,观察大鼠给药前后呼吸暂停的变化.结果大鼠呈现两种呼吸暂停的类型:自发呼吸暂停(spontaneous apnea)和叹息后呼吸暂停(post-sigh apnea).中枢微注射5-HT1/2受体拮抗剂米安色林减小了慢速眼球运动睡眠(non-rapid eye movements,NREM) 和快速眼球运动睡眠(REM)期的叹息后睡眠呼吸暂停(P<0.05),而对NREM 和 REM 期的自发呼吸暂停无影响(P>0.05),对总睡眠呼吸暂停指数也无显著影响(P>0.05).在睡眠结构方面,米安色林对睡眠效率及睡眠结构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 5-HT 和5-HT1/2受体在呼吸调控网络中扮演重要角色,并与大鼠中枢型呼吸暂停的发生密切相关.5-HT1/2受体的不同亚型既有兴奋性受体,又有抑制性受体.米安色林对5-HT1/2受体的双向调节作用可能导致呼吸暂停减轻.
作者:张成;马靖;宿利;王广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随着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耐药率的上升,对其耐药的分子机制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取得了很大进展.甲硝唑的耐药主要与rdxA和frxA基因突变有关;克拉霉素的耐药主要与23SrRNA V区上的点突变有关;阿莫西林的耐药主要与青霉素结合蛋白( PBPs)的突变有关;喹诺酮类的耐药主要与gyrA 基因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决定区(QRDR)的突变有关;四环素的耐药主要与编码 16SrRNA的基因突变有关;呋喃唑酮的耐药可能与porD和oorD 基因突变有关.
作者:孔聪聪;刘改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位点-765G/C(rs20417)与常州地区汉族人群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别收集常州地区汉族人群中COPD患者138例和健康对照组83例的抗凝全血标本,用3S血液基因组DNA抽提试剂盒提取全血DNA,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COX-2基因的相关片段,PCR产物直接进行DNA测序分析,测序结果在Genbank基因库中进行序列比较.结果 ①病例组rs20417位点的GG、GC基因频率分别为94.2%(130/138),5.8%(8/138),与对照组84.3%(70/83),15.7%(13/83)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66,P<0.05),病例组和对照组均未检测到CC基因型;②COX-2基因rs20417位点不同基因型的COPD发生相对危险度比较,病例组C等位基因频率2.9%(8/276)显著低于对照组7.8%(13/1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突变等位基因C的个体COPD易感性显著降低(OR=0.351,95%CI=0.142~0.867,P<0.05).结论 在中国常州地区汉族人群中,COX-2基因 rs20417位点SNP可能与COPD的易感性有关,携带 G/C基因型个体可能会降低COPD的易感性,C等位基因可能是COPD的保护性基因.
作者:崔德月;周军;秦莉;罗光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小儿肠套叠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主要见于1岁以内的婴儿,尤以出生后5~9个月婴儿多,约有60%~65%病例小于1岁,2岁以内者占85%,2岁以上随年龄增大发病减少[1].目前水压灌肠整复术已成为公认的治疗小儿肠套叠的首选方法.较空气灌肠复位清晰直观,能看到肠套叠的各个部分,辨认病理性诱发点,并可以避免X射线辐射[2].应用间苯三酚解痉,有利于提高复位成功率,缩短整复时间,减少复发.现将我院应用间苯三酚治疗的病例在水压灌肠过程中的疗效观察分析如下.
作者:刘玉敏;轩爱军;杨国强;朱秀玲;李金英;唐靖;苏静;王海平;王立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18F-FDG PET/CT)的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对肺内病灶鉴别诊断的价值,并寻找其佳诊断界值;探讨病灶大小、病理类型对SUVmax的影响.方法 134例患者行18F-FDG PET/CT显像,采集注射18F-FDG后50分钟PET/CT全身图像,将显像结果进行半定量分析并与病理结果或治疗随访结果对照,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法评价SUVmax对肺部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的效能;通过散点图和协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病灶的大小、病理类型对病灶SUVmax的影响.结果 肺内病灶恶性病变组的SUVmax高于良性病变组(t=6.327,P<0.05);ROC曲线上SUVmax的佳界点为4.16,以SUVmax>4.16作为诊断良恶性的阈值,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8和0.82;绘制散点图以分析病灶大小对SUVmax的影响,结果表明病灶大小与病灶SUVmax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r=0.510,P<0.05);在分析腺癌、鳞癌、结核等病理类型对SUVmax的影响时,通过协方差分析修正病灶大小的影响后,鳞癌组SUVmax大于结核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T/CT的SUVmax对肺部病灶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SUVmax的诊断界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单纯以SUV≥2.5作为标准存在不足.
作者:孙鹏涛;吕洁;李肖红;刘立水;秦永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血清网膜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有无颈动脉斑块形成将64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AS-T2DM组(n=34)和2型糖尿病无AS(T2DM-non AS)(n=30)组.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空腹血清网膜素水平,记录病程、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测定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CHO)等生化指标,颈动脉斑块检测采用超声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 AS-T2DM组血清网膜素水平(4.34±1.55) ng/L低于T2DM-non AS组(10.86±2.66) ng/L(P<0.05).网膜素水平与BMI成明显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r=10.270,P<0.05),与年龄、HbA1c、空腹血糖、餐后血糖、TG、LDL-C、CHO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提示网膜素的升高可能在T2DM合并AS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保护作用.
作者:李美子;刘丽辉;何汝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E1B-55分子缺失的腺病毒(E1B-55 molecule deleted adenovirus,Ad-delE1B55)在联合各种化疗药物后针对9种人食管癌细胞系所产生的协同作用.方法 采用细胞的增殖检测法(MTT)法检测Ad-delE1B55和(或)4种化疗药物在9种食管癌细胞中的细胞毒性,并根据所得数据计算50%抑制浓度(IC50);使用流式细胞学方法检测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腺病毒(Ad-GFP)对各种细胞的感染率;细胞经过处理后,通过流式细胞学方法检测细胞的凋亡和细胞周期;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腺病毒在细胞内产生的蛋白,以检验病毒复制与细胞毒性的关系;通过使用裸鼠的动物实验,验证体外实验的联合效应.结果 聚合酶链反应(PCR)结果显示,Ad-delE1B55在所感染的细胞中能够复制,针对E1B55的PCR结果证明了其缺失.MTT结果说明Ad-delE1B55在9种食管癌细胞中均产生细胞毒性,但敏感性并不相同;通过细胞毒性结果计算了Ad-delE1B55对9种食管癌细胞株的IC50.通过Ad-GFP感染细胞,计算出病毒感染率,将其与Ad-delE1B55对细胞的IC50作对比,发现两者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将9种食管癌细胞株的p53基因型与Ad-delE1B55对细胞的IC50作对比,发现两者之间也无明显相关性.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d-delE1B55感染细胞后48小时,其复制水平达到峰值.在讨论化疗药物与Ad-delE1B55联合给药时的顺序时,不论是western blot结果还是细胞周期结果均显示同时给药效果好.所以,Ad-delE1B55分别与5-氟尿嘧啶(5-FU),丝裂霉素(MMC),足叶乙甙(VP-16)或顺铂(CDDP)4种化疗药物以同时给药形式联合应用于食管癌细胞株,MTT结果显示腺病毒与5-FU、MMC、VP-16联合能够产生抗肿瘤的协同作用,但与CDDP联合应用不能产生协同作用;动物实验中联合应用Ad-delE1B55与5-FU产生的抗肿瘤作用均好于单独应用任意一种,与体外实验一致,证明了抗肿瘤的协同作用.结论 在食管癌细胞中腺病毒的感染率和内源性p53基因型与Ad-delE1B55的IC50没有相关性,不能预测其细胞毒性.联合应用Ad-delE1B55与5-FU、MMC、VP-16能够产生抗肿瘤的协同作用,但与CDDP联合应用不能产生协同作用.Ad-delE1B55与化疗药物的联合应用为临床失去手术机会的食管癌患者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方案.两种药物的协同作用能够提高疗效,并降低不良反应.
作者:吴雅琼;刘北辰;张明增;马光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甲型血友病的基因诊断方法.方法 对33例甲型血友病患者以一期法检测血浆凝血因子FⅧ(F8)活性.采用长距离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法(LD-PCR)进行FⅧ内含子22倒位检测,并对反应体系进行优化;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内含子1倒位,凝胶成像技术分析扩增产物.捕获测序技术检测是否存在其他突变类型.结果 33例患者的FⅧ活性检测结果均小于1%,为重型;LD-PCR技术检测出13例患者存在Int22倒位,倒位发生率为39.4%;Int1倒位患者1人,发生率3%;对13例内含子 22倒位患者进行测序比对,未发现其他基因突变.结论 LD-PCR技术和多重PCR技术可以有效的检测重型甲型血友病FⅧ的基因倒位.
作者:尹璐;宋淑霞;连伟光;栗彦宁;郑龙;刘健敏;尤红煜;王俊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糖尿病胃轻瘫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消化系统自主神经病变,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临床表现主要有早饱、餐后上腹饱胀、恶心、呕吐等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故其起病隐匿而易被患者及临床医生忽视.但糖尿病胃轻瘫的发生不仅影响患者营养状况、药物吸收、血糖调节,而且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耗费大量的医疗费用.
作者:吴会玲;付晓燕;娄侠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应用Crouse斑块积分法量化评价颈动脉硬化(CAS)的严重程度,并以Crouse斑块积分值分组进行血压、血脂及血尿酸(BUA)水平的比较和相关性分析,探讨血压、血脂及BUA水平与CAS发生及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61名城镇居民,年龄35~75岁.应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并记录双侧颈动脉内各个独立斑块的厚度并将所测得的所有独立斑块厚度相加后作为Crouse积分.同时检测记录血压值和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BUA水平.依据颈动脉超声Crouse积分结果将261例受试者分为正常对照组140例(n=140),内中膜厚度(IMT)增厚组44例(n=44)和斑块形成组77例(n=77).并分别对3组的血压、TC、TG、HDL-C、LDL-C、BUA进行组间两两比较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IMT增厚组、斑块形成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TC、LDL-C及BUA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而TG、HDL-C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形成组的SBP、LDL-C及BUA水平显著高于IMT增厚组(均P<0.05),而两组间TG、TC和H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斑块形成组中,受试者的SBP、LDL-C和BUA水平与Crouse积分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均P<0.05),而性别、吸烟史、糖尿病史、DBP、TG、TC、HDL-C水平与Crouse积分均没有相关关系(均P>0.05).进一步通过比较标准化回归系数值发现:上述三者对Crouse积分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LDL-C(b=0.397,P<0.01)、SBP(b=0.376,P<0.01)和BUA(b=0.220,P<0.05).结论 应用颈动脉超声Crouse积分法在颈动脉斑块定量评价上可靠性相对较高;SBP、TC、LDL-C及BUA水平均与CAS的发生有较密切关系,而HDL-C、TG和 DBP水平与CAS关系不确切.BUA是影响CAS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傅阳;李拥军;李涛;尹洪宁;谷新顺;魏志敏;李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患者,男,68岁.因头痛3年于2010年10月13日首次入院,全身检查未触及表浅淋巴结,心肺功能无异常,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示脑内片状长T1长T2信号,梗死可能性大,脑脊液提示病毒性脑炎,诊断为:①病毒性脑炎;②颞动脉炎;③脑梗死.
作者:付永平;郭秀芳;郝华明;李秀忠;王丽芳;郝晓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yperlipidemic acute pancreatitis,HLAP)为一种由高脂血症特别是高三酰甘油导致的急性胰腺炎 [1-2],约占急性胰腺炎中的1.3%~3.5%.近年由于人们的饮食习惯改变与对HLAP认识提高,我国HLAP发病率呈现升高趋势[3],高脂血症与急性胰腺炎之间的关系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而目前已知道的是高脂血症为急性胰腺炎一个较常见的原因,但是关于HLAP的临床特点报道较少.
作者:刘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