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丙戊酸钠联合三氧化二砷对NB4细胞株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杨悦;王陶然;乔莲;张志华;郝长来

关键词:血液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 丙戊酸
摘要:目的 探讨丙戊酸钠(VPA)联合三氧化二砷(As2O3)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NB4细胞株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t-1表达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空白对照组、As2O3组、As2O3+VPA组,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VEGF、Flt-1 mRNA的表达,应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VEGF、Flt-1蛋白的表达.结果 NB4细胞在As2O3作用下VEGF mRNA、VEGF蛋白、Flt-1 mRNA和 Flt-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分别为VEGF mRNA 0.426±0.026 vs 0.268±0.023,VEGF蛋白0.648±0.027 vs 0.588±0.031,Flt-1 mRNA 0.922±0.032 vs 0.766±0.030,Flt-1蛋白0.520±0.032 vs 0.320±0.036(P<0.05或<0.01).As2O3+VPA组VEGF mRNA、VEGF蛋白、Flt-1 mRNA和 Flt-1蛋白比对照组和As2O3组均明显降低(均P<0.01).VEGF mRNA表达水平降至0.129±0.028,VEGF蛋白表达水平降至0.328±0.029,Flt-1 mRNA表达水平降至0.522±0.025,Flt-1蛋白表达水平降至0.124±0.024.结论 As2O3诱导NB4细胞VEGF、Flt-1表达增高,VPA可下调As2O3引起的VEGF、Flt-1表达增高.
临床荟萃杂志相关文献
  • 附红细胞体病

    本文以1例病例分析(见本期临床病例讨论)为引,从病原学、传播途径、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对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osis)进行了详尽的综述,目的 是唤起临床医生对该病的关注,以免误诊.

    作者:姚尔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环氧合酶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位点-765G/C(rs20417)与常州地区汉族人群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别收集常州地区汉族人群中COPD患者138例和健康对照组83例的抗凝全血标本,用3S血液基因组DNA抽提试剂盒提取全血DNA,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COX-2基因的相关片段,PCR产物直接进行DNA测序分析,测序结果在Genbank基因库中进行序列比较.结果 ①病例组rs20417位点的GG、GC基因频率分别为94.2%(130/138),5.8%(8/138),与对照组84.3%(70/83),15.7%(13/83)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66,P<0.05),病例组和对照组均未检测到CC基因型;②COX-2基因rs20417位点不同基因型的COPD发生相对危险度比较,病例组C等位基因频率2.9%(8/276)显著低于对照组7.8%(13/1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突变等位基因C的个体COPD易感性显著降低(OR=0.351,95%CI=0.142~0.867,P<0.05).结论 在中国常州地区汉族人群中,COX-2基因 rs20417位点SNP可能与COPD的易感性有关,携带 G/C基因型个体可能会降低COPD的易感性,C等位基因可能是COPD的保护性基因.

    作者:崔德月;周军;秦莉;罗光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小细胞肺癌卵巢转移1例

    小细胞肺癌是恶性度极高的肺部肿瘤之一,它具有广泛的转移倾向,极易发生血行转移,以肝、脑、骨多见,而卵巢转移罕见.对其尚缺乏系统的研究,现我院收治1例肺小细胞肺癌卵巢转移患者,现将病例报告如下.患者,女,40岁,主因刺激性咳嗽于2011年4月15日就诊;查体:左肺呼吸音稍低,右肺呼吸音清.既往体健.常规检查无明显异常,胸部CT提示:左肺上叶占位性病变,伴阻塞性炎症.心电图、X线、肝、胆、胰、脾、双肾、双肾上腺、腹膜后淋巴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盆腔CT未见异常.

    作者:胡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不同血栓抽吸方法治疗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效果比较

    目的 采用不同血栓抽吸方法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了解疗效的差异.方法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冠状动脉造影示靶血管可见血栓负荷;术中采用抽吸导管抽吸血栓.排除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支架内血栓形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术后;年龄>75岁;既往脑卒中病史; PCI失败或抽吸导管无法通过病变的患者.所有入选患者根据术中应用手动抽吸导管的情况分为3组:只单独Diver抽吸导管抽吸患者304例,只单独Export抽吸导管抽吸患者452例,以及此两种抽吸导管组合抽吸患者203例.记录3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3组间血流分级(TIMI),住院期间及出院后6个月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结果 抽吸导管组合抽吸组患者的年龄更大(56.3±14.5)岁 vs (55.7±12.0)岁 vs (58.4±17.3)岁(P<0.01),合并高血压的比例更高(61.3% vs 62.1% vs 65.0%,P<0.01),缺血时间相对较长(4.9±5.3) h vs (4.3±8.7) h vs (5.8±7.2) h(P<0.01).PCI术中3组术前的TIMI0级的患者以两种抽吸导管组合抽吸组居多(51.0% vs 54.8% vs 55.9%,P<0.05),其余各组在术前和术后的TI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栓抽吸导管组合抽吸未能进一步降低无复流的发生率.

    作者:王芳;颜红兵;周鹏;刘臣;赵博;赵汉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5-羟色胺1/2受体拮抗剂米安色林对大鼠睡眠呼吸暂停的影响

    目的 中枢5-羟色胺(5-HT)及其受体在呼吸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呼吸调控不稳定可以导致不规则的呼吸以及呼吸暂停的发生.本研究的目的 在于探讨5-HT1/2受体在大鼠睡眠呼吸暂停中的作用.方法 成年SD大鼠10只,手术埋置脑电、肌电电极和微注射套管.通过体描箱和多导生理仪,监测大鼠脑电、肌电和呼吸.通过微量泵,向第四脑室匀速泵入5-HT1/2受体的拮抗剂米安色林(mianserin)(100 μmol/L)40 μl,观察大鼠给药前后呼吸暂停的变化.结果大鼠呈现两种呼吸暂停的类型:自发呼吸暂停(spontaneous apnea)和叹息后呼吸暂停(post-sigh apnea).中枢微注射5-HT1/2受体拮抗剂米安色林减小了慢速眼球运动睡眠(non-rapid eye movements,NREM) 和快速眼球运动睡眠(REM)期的叹息后睡眠呼吸暂停(P<0.05),而对NREM 和 REM 期的自发呼吸暂停无影响(P>0.05),对总睡眠呼吸暂停指数也无显著影响(P>0.05).在睡眠结构方面,米安色林对睡眠效率及睡眠结构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 5-HT 和5-HT1/2受体在呼吸调控网络中扮演重要角色,并与大鼠中枢型呼吸暂停的发生密切相关.5-HT1/2受体的不同亚型既有兴奋性受体,又有抑制性受体.米安色林对5-HT1/2受体的双向调节作用可能导致呼吸暂停减轻.

    作者:张成;马靖;宿利;王广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二维超声诊断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研究

    糖尿病胃轻瘫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消化系统自主神经病变,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临床表现主要有早饱、餐后上腹饱胀、恶心、呕吐等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故其起病隐匿而易被患者及临床医生忽视.但糖尿病胃轻瘫的发生不仅影响患者营养状况、药物吸收、血糖调节,而且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耗费大量的医疗费用.

    作者:吴会玲;付晓燕;娄侠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氨氯地平和赖诺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Meta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氨氯地平和赖诺普利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万方(从建库至2013年6月)并辅以手工检索.纳入单用氨氯地平或赖诺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由两位研究员独立筛选并提取资料.采用Cochrane handbook 5.1.0推荐的质量标准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采用RevMan 5.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共纳入9篇随机对照试验,58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氨氯地平在增加E/A比值方面优于赖诺普利[MD=-0.07,95%CI(-0.13,0.00),P=0.04].②氨氯地平与赖诺普利在降低收缩压[MD=-1.4,95%CI(-1.52,4.32),P=0.35]、舒张压[MD=-0.13,95%CI(-1.59,1.32),P=0.86]、减少左心室重量指数[MD=2.58,95%CI(-1.79,6.96),P=0.25]、左心室质量[MD=6.64,95%CI(-2.56,15.84),P=0.16]以及不良反应[OR=1.1,95%CI(0.58,2.11),P=0.77]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氨氯地平与赖诺普利具有相似的降压效果,但在增加E/A比值方面,氨氯地平优于赖诺普利.

    作者:赵锋;马瑞斯;林欣;张小卫;李秀丽;余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综述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多病因引起的以肝细胞内脂质蓄积及肝细胞脂肪变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进一步可发展为肝纤维化,甚至肝癌.随着社会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改变,NAFLD发病率呈逐年上升且日趋低龄化.因此,探讨NAFLD是当代世界肝脏病学领域面临的新挑战,现参考现近代多个综合研究,对 NAFLD的发病机制、高危因素、相关疾病及治疗进行综述,为更好地预防和有效地治疗NAFLD提供依据.

    作者:王瑶芬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环形胰腺引起十二指肠瘀滞症1例

    患者,男,50岁,因恶心呕吐1周于2013年5月14日入院,主要表现为进食后约20分钟至半小时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胃内容物,吐后缓解.空腹状态下无恶心呕吐.入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心肺未见异常,全腹尚软,剑突下压痛,无明显反跳痛.血常规:淋巴细胞0.146、中性粒细胞0.748.血尿淀粉酶在正常范围内.电子胃镜提示十二指肠上角狭窄,胃镜不能通过(见图1).

    作者:邱梅红;张丽;张丹丹;凌云涛;袁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高血压伴肥胖患者心率变异性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分析

    心率变异性(HRV)主要反映自主神经功能及调节平衡.高血压与HRV有着密切联系.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高血压及肥胖的关系密切.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高血压伴肥胖者及高血压非肥胖者HRV指标及其hsCRP水平,进一步探索高血压伴肥胖患者HRV与hsCRP关系.

    作者:王小凤;张巍;杨建国;王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二氧化碳激光治疗致患者晕厥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二氧化碳(CO2)激光治疗已被广泛的应用于皮肤科临床,对各种皮肤良性赘生物及皮肤癌前期损害应用CO2激光治疗不仅效果好,而且愈后很少遗留瘢痕,可收到较好的美容效果[1].CO2激光属于红外线波段,可使施行手术的局部产生100~1 000 ℃以上的高温.除了能保留切割组织供病理检查外,还可以气化炭手术在瞬间完成,从而达到精确清除病灶的目的.

    作者:王志慧;王世东;孟淑萍;卫俊枫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超声监视下间苯三酚在小儿肠套叠水压灌肠复位中的应用价值

    小儿肠套叠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主要见于1岁以内的婴儿,尤以出生后5~9个月婴儿多,约有60%~65%病例小于1岁,2岁以内者占85%,2岁以上随年龄增大发病减少[1].目前水压灌肠整复术已成为公认的治疗小儿肠套叠的首选方法.较空气灌肠复位清晰直观,能看到肠套叠的各个部分,辨认病理性诱发点,并可以避免X射线辐射[2].应用间苯三酚解痉,有利于提高复位成功率,缩短整复时间,减少复发.现将我院应用间苯三酚治疗的病例在水压灌肠过程中的疗效观察分析如下.

    作者:刘玉敏;轩爱军;杨国强;朱秀玲;李金英;唐靖;苏静;王海平;王立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缺铁性贫血伴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患者的临床分析

    缺铁性贫血是临床常见的贫血,常见病因包括铁摄入不足、吸收障碍及慢性失血等.近年来一些研究显示幽门螺旋杆菌(Hp)可能与缺铁性贫血相关[1-2],这类缺铁性贫血患者,清除Hp后可以明显改善补铁治疗的效果[3].本研究对缺铁性贫血伴Hp感染患者在常规补铁治疗同时加用抗Hp治疗,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和兰;谢静;李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研究类论文的英文写作风格

    尽管在国内医学期刊摘要中英语的应用越来越正确,但是真正的写作风格却并非容易获得.国内英文与国外英文的差别时常在于语言的风格.写作是一门重要的英语课程,需要学习与实践.加强理论,关注技巧,作者对于国外英文原著的某个章节进行了编译,涉及到英文写作风格的10个方面,删去了一些具体的例子,突出重点、节省篇幅.其目的 在于提示关注英文写作风格.

    作者:武峪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结核病误诊1例

    患者,男,68岁.因头痛3年于2010年10月13日首次入院,全身检查未触及表浅淋巴结,心肺功能无异常,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示脑内片状长T1长T2信号,梗死可能性大,脑脊液提示病毒性脑炎,诊断为:①病毒性脑炎;②颞动脉炎;③脑梗死.

    作者:付永平;郭秀芳;郝华明;李秀忠;王丽芳;郝晓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甲型血友病的基因诊断研究

    目的 建立甲型血友病的基因诊断方法.方法 对33例甲型血友病患者以一期法检测血浆凝血因子FⅧ(F8)活性.采用长距离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法(LD-PCR)进行FⅧ内含子22倒位检测,并对反应体系进行优化;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内含子1倒位,凝胶成像技术分析扩增产物.捕获测序技术检测是否存在其他突变类型.结果 33例患者的FⅧ活性检测结果均小于1%,为重型;LD-PCR技术检测出13例患者存在Int22倒位,倒位发生率为39.4%;Int1倒位患者1人,发生率3%;对13例内含子 22倒位患者进行测序比对,未发现其他基因突变.结论 LD-PCR技术和多重PCR技术可以有效的检测重型甲型血友病FⅧ的基因倒位.

    作者:尹璐;宋淑霞;连伟光;栗彦宁;郑龙;刘健敏;尤红煜;王俊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男性正常甲状腺功能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血脂异常的关系

    目的 研究正常男性人群中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与血脂谱之间的关系.方法 调取我院男性健康体检人群资料共230例,按照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分为2组.A组TSH 0.3~2.5 mU/L 138例,B组TSH 2.5~5.5 mU/L 92例,分析两组间的血脂差异.结果 B组的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胆固醇(TC)高于A组,1.64±0.54 vs 1.41±0.65,(5.11±0.95) mmol/L vs (4.86±0.85) mmol/L(P<0.05).相关分析表明,TSH与TC正相关(r=0.165,P<0.05),且经过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总甲状腺素(FT4)、HOMA-IR等因素的校正后相关性仍然存在.结论 在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男性人群中,TSH为TC升高的危险因素,且独立于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抵抗.

    作者:唐暎;刘为群;任建如;吴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网膜素水平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血清网膜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有无颈动脉斑块形成将64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AS-T2DM组(n=34)和2型糖尿病无AS(T2DM-non AS)(n=30)组.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空腹血清网膜素水平,记录病程、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测定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CHO)等生化指标,颈动脉斑块检测采用超声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 AS-T2DM组血清网膜素水平(4.34±1.55) ng/L低于T2DM-non AS组(10.86±2.66) ng/L(P<0.05).网膜素水平与BMI成明显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r=10.270,P<0.05),与年龄、HbA1c、空腹血糖、餐后血糖、TG、LDL-C、CHO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提示网膜素的升高可能在T2DM合并AS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保护作用.

    作者:李美子;刘丽辉;何汝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心力衰竭患者N端脑钠肽前体及降钙素原检测

    目的 探讨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降钙素原(PCT)水平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患者作为对照组(n=40),AECOPD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n=60),观察组患者根据心功能不全程度分为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 Ⅱ级(n=20),NYHA心功能Ⅲ级(n=20),NYHA心功能 Ⅳ级(n=20),检测对照组患者NT-proBNP与PCT水平及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NT-proBNP与PCT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的NT-proBNP与PCT水平(4 987±2 618) ng/L,(0.592±0.490) μ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08±171) ng/L,(0.097±0.118) μg/L(P<0.05).观察组的3个亚组间NT-proBNP水平(2 547±533) ng/L、(4 430±693) ng/L、(7 982±2 117) ng/L与PCT水平(0.204±0.097) μg/L、(0.439±0.152) μg/L、(1.132±0.471)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NT-proBNP与PCT水平随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加重而升高,3个亚组患者治疗后NT-proBNP(494±82) ng/L、(842±299) ng/L、(1 392±422) ng/L及PCT(0.068±0.295) μg/L、(0.097±0.035) μg/L、(0.170±0.059) μg/L的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结论 NT-proBNP与PCT是AECOPD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

    作者:蒋艳敏;郭春阳;杨秀娜;刘新会;杨君莉;董军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yperlipidemic acute pancreatitis,HLAP)为一种由高脂血症特别是高三酰甘油导致的急性胰腺炎 [1-2],约占急性胰腺炎中的1.3%~3.5%.近年由于人们的饮食习惯改变与对HLAP认识提高,我国HLAP发病率呈现升高趋势[3],高脂血症与急性胰腺炎之间的关系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而目前已知道的是高脂血症为急性胰腺炎一个较常见的原因,但是关于HLAP的临床特点报道较少.

    作者:刘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