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胜;刘志华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12%~25%的糖尿病患者在一生当中会发生糖尿病足[1-2].但是,目前糖尿病足的治疗普遍存在不规范的现象.为了探讨综合性医院糖尿病足的治疗情况,现对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足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张创标;李佳萦;陈纤纤;冯烈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患者,女,61岁,主因上腹部饱胀不适1年余,近半月加剧于2011年10月7日入我院.患者时有隐痛、呃逆,纳差,乏力.原有胃病史,但未行胃镜检查.查体:形体消瘦,心率92次/min,血压120/70 mmHg(1 mmHg=0.133 kPa),意识清楚,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平软,剑突下偏右轻度压痛,无反跳痛.血常规:血红蛋白95 g/L,红细胞2.8×1012/L.粪便潜血阴性.腹部超声及胸腹X线检查均未见异常.胃镜检查示:食管、贲门、胃底、胃体及胃角黏膜光滑,未见糜烂、溃疡及肿物;进镜至胃窦部可见两个形态相近的幽门,呈上下排列,两幽门中间可见一隆起黏膜,明显呈嵴状,宽约1.0 cm,局部见长约0.5 cm条状糜烂,表面附少许黄白色渗出物(图1),两口均可见少量淡黄色泡沫样液体反流,上侧口(小弯侧)口径相对较小,下侧口(大弯侧)口径相对较大,从此两口均可进人十二指肠球部,活检钳从两口之一进入能从另一口显示,反之亦然.
作者:代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气质作为儿童个性发展的基础,影响到儿童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气质特征是相对稳定的,但是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气质可以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疾病也可以对改变儿童的气质产生影响,同样气质的改变也可以影响儿童的免疫功能,许多学者认为不同气质类型的儿童需要不同的养育方式,才能利于儿童形成良好的个性及良好的社会适应性行为[1].我们对我院住院或门诊就诊的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学龄前儿童气质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善昌;范亚萍;万玉花;刘英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膜性肾病是成人肾病综合征患者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其病理表现为肾小球基底膜上皮细胞下免疫复合物的沉积伴基底膜弥漫性增厚.肿瘤、感染、药物、毒物和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等均可导致膜性肾病的发生,但是仍有2/3膜性肾病患者找不出病因所在[1],我们称之为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IMN的自然病程是多样化的.一般认为其中约1/3的患者蛋白尿可以自发缓解,另外1/3的患者蛋白尿的量及肾功能指标均保持稳定,其余患者将逐渐发展至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5].
作者:李雷婷;李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结肠黑变病(MC)黏膜组织大肠癌相关癌基因(APC、Bcl-2、K-ras、Ki-67)和环氧化酶2(Cox-2)表达的变化,与结肠癌、癌前病变之间的比较,探讨 MC病变癌变的风险.方法 本研究纳入445例患者,根据肠镜检查和病理结果分为5组.MC组108例,对照组分为4组:溃疡性结肠炎(UC)组69例,大肠息肉(CP)组122例,大肠癌(CRC)组96例,正常黏膜组50例.均行黏膜组织相关癌基因(APC、Bcl-2、K-ras、Ki-67) 和Cox-2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Bcl、K-ras阳性表达率,MC老年组51.4%(36/70)、41.4%(29/70)显著高于MC中青年组26.3%(10/38)、21.1%(8/38)(P<0.05).APC阳性表达率,MC组63.0%(68/108)、UC组46.4%(32/69)、CP组45.9%(56/122)和CRC组25.0%(24/96)均低于正常黏膜组74.0%(37/50)(P<0.05),CRC组又低于MC组和CP组(P<0.05); Bcl-2、K-ras阳性表达率,MC组42.6%(46/108)、34.3%(37/108)、UC组56.5%(39/69)、62.3%(43/69)、CP组68.9%(84/122)、63.1%(77/122)和CRC组82.3%(79/96)、66.7%(64/96)高于正常黏膜组18.0%(9/50)、8.0%(4/50),UC组、CP组和CRC组又高于MC组(P<0.05);Ki-67阳性表达率,UC组58.0%(40/69)、CP组67.2%(82/122)和CRC组67.7%(65/96)高于MC组33.3%(36/108)和正常黏膜组14.0%(7/50)(P<0.05);Cox-2的阳性表达率,CP组26.2%(32/122)和CRC组36.5%(35/96)高于正常黏膜组8.0%(4/50)(P<0.05);APC、Bcl-2、K-ras、Ki-67、Cox-2的阳性表达率,MC组服用泻药60.7%(54/89)、41.6%(37/89)、33.7%(30/89)、32.6%(29/89)、19.1%(17/89)与未服用泻药者73.7%(14/19)、47.4%(9/19)、36.8%(7/19)、36.8%(7/19)、21.1%(4/19)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C老年病人与中青年相比,细胞黏膜凋亡与突变相关性大;MC与正常黏膜、UC、CP比较,MC细胞黏膜凋亡与突变可能性介于正常黏膜与癌前病变之间.为此,临床应重视MC,尤其MC 伴息肉,通过肠镜下活检行黏膜组织大肠癌相关癌基因监测,可提高基层医院早期大肠癌的诊治水平,可作为切实可行的MC防治策略.
作者:徐光辉;仇敏洁;凌国敏;李慧敏;刘斌;王泽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几丁质酶3样蛋白1(chitinase-3-like-1 protein,YKL-40),是一种新发现的炎症标志物.早是在牛的乳汁分泌物中发现,其化学本质即软骨糖蛋白39或甲壳质酶3样蛋白质1,是一个相对分子质量为40 000肝磷脂和壳质链接的凝集素,是哺乳动物甲壳质酶样蛋白家族的一员,但是没有甲壳质酶活性[1].大量证据表明YKL-40不仅是急性及慢性炎症标志物,而且与细胞外基质及血管重塑有关[2].基于此,发现了YKL-40与风湿及肿瘤疾病、以及早期动脉硬化相关[3].另外,YKL-40在炎症状态和血管重塑中的作用,意味着其在慢性、亚临床炎症性疾病,如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中的可能作用.现就YKL-40与糖尿病及其微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陈雅宁;王战建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服用他汀类药物对患者血浆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后发生无复流现象的影响.方法 行急诊PCI的患者于冠状动脉抽血测TC定、LDL-C水平.将急诊开通梗死相关血管的161例患者依据PCI后有无复流分为,未使用他汀类药物复流(NSNN组,n=88)、未使用他汀类药物无复流(NSN组,n=19)、使用他汀类药物复流(SNN组,n=52)、使用他汀类药物无复流(SN组,n=2).对各组复流发生情况、血浆TC、LDL-C水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各组之间无复流现象发生率,NSNN组88例(54.7%); NSN组19例(11.8%); SNN组52例(32.3%); SN组2例(1.2%).使用他汀治疗后发生无复流现象比例显著低于未使用他汀治疗组(P<0.05).未发生复流现象组患者(NSNN、SNN)血浆TC及LDL-C水平显著低于发生无复流现象组患者(NSN、SN)(P<0.05或<0.0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治疗后发生无复流现象可能和血脂水平有关.他汀类药物可以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再灌注治疗无复流现象的发生,其机制之一可能通过降低血浆胆固醇.同时血浆胆固醇及LDL-C低水平的患者发生无复流概率可能较小.
作者:杨泽福;万建平;杨玲;薛世荣;汤群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RT-3DE)观察采用三尖瓣瓣环径结合体表面积作为三尖瓣成形术指征,是否有助于减少二尖瓣置换术(mitral valve replacement,MVR)患者术后中重度三尖瓣反流(tricuspid regurgitation,TR)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心外科收治的118例术前TR<中度的MVR患者.术前三尖瓣瓣环径/体表面积均≥21 mm/m2,根据术中三尖瓣成形的有无和术后2年复查TR程度分为成形组(A、B亚组)和非成形组(C、D亚组),分别收集各组术前及术后2年的3-DE检查数据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及右心室毎搏量(RVSV).结果 三尖瓣成形组B组患者的术后RT-3DE指标RVEDV(124.9±23.9) ml、RVESV(59.2±11.6) ml 和RVSV(56.9±9.8) ml,三尖瓣非成形组D组患者的术后RT-3DE指标RVEDV(128.7±21.8) ml、RVESV(60.1±10.0) ml 和RVSV(57.8±10.7) ml,两者与术前RT-3DE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间、C、D组间术后2年的RT-3DE指标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尖瓣非成形组术后三尖瓣中-重度反流的发生率较高.结论对术前TR<中度的MVR患者,采用三尖瓣瓣环径结合体表面积作为三尖瓣成形手术参考指标可能有效地减少这些患者术后中或重度TR的发生.
作者:马小五;张平洋;张幼祥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干预12个月对糖调节受损(IGR)合并高尿酸血症(HUA)和微量白蛋白尿(MAU)患者的影响以及糖代谢转归情况.方法 对60例IGR合并HUA及MAU患者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析干预12个月后两组HUA和MAU的变化及IGR患者的糖代谢转归情况.结果 干预12个月后替米沙坦组和对照组HUA和MAU均明显降低,HUA(372.3±61.7) μmol/L vs (447.2±49.4) μmol/L(P<0.01),MAU(47.9±38.1) μmol/L vs (75.2±37.4) μmol/L,与对照组比较,替米沙坦组HUA和MAU下降更明显(P<0.01),且替米沙坦组转为正常葡萄糖耐量(NGT)的人数比对照组多,73.0%(19/26)vs 42.9%(12/28)(P<0.05).结论 对IGR合并 HUA和MAU的患者,在生活方式及危险因素干预的基础上积极应用替米沙坦可降低早期肾病和糖尿病的发生率.
作者:成立新;颜景祥;楚媛;张东方;田思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应用利妥昔单抗(R)+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R-CHOP)方案化疗的B细胞淋巴瘤(B-cell lymphoma)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185例应用R-CHOP方案及272例应用CHOP方案的B细胞淋巴瘤患者,分析引起医院肺部感染的可能因素.结果 185例应用R+CHOP方案化疗的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有26例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感染率为14.1%,272例应用CHOP方案的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感染率为6.6%;在应用R+CHOP方案的患者中年龄、化疗周期、白细胞下降、住院时间长是医院获得性肺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应用R+CHOP方案化疗的B细胞淋巴瘤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感染率高于应用CHOP方案的患者;R+CHOP方案组患者中年龄、化疗周期、白细胞下降、住院时间长是医院获得性肺炎感染的危险因素.
作者:杜鸿昱;张素仙;周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心房颤动发生和维持的关系.方法 入选 125例临床资料完整的心房颤动患者,其中阵发性心房颤动34例,持续性心房颤动49例,永久性心房颤动42例,窦性心律者3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血清中HIF-1α的表达水平,同时测量左心房内径.结果 永久心房颤动组左心房内径较持续心房颤动组(44.65±6.67) mm vs (41.15±5.53) mm(P<0.05),阵发心房颤动组(44.65±6.67) mm vs (38.62±4.63) mm(P<0.05)及对照组(44.65±6.67) mm vs(38.03±3.80) mm显著增加(P<0.05),持续心房颤动组左心房内径较阵发心房颤动组(41.15±5.53) mm vs (38.62±4.63) mm,对照组(41.15±5.53) mm vs (38.03±3.80) mm显著增加(P<0.05),阵发心房颤动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表达水平在永久心房颤动组明显高于阵发心房颤动组及对照组(83.12±26.39) ng/L vs (67.15±31.91) ng/L vs (55.97±18.01) ng/L (P<0.05);持续心房颤动组高于及对照组(75.02±34.89) ng/L vs (55.97±18.01) ng/L(P<0.05);持续心房颤动组与永久心房颤动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阵发心房颤动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F-1α作为免疫炎症因子参与心房颤动的发生及维持.
作者:加艳平;刘玉芝;韦美玉;李时乐;徐延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世界各国报道为1%~14%,我国发生率为1%~5%,近年有明显增高趋势.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经过复杂,对母儿均会产生不良影响,严重威胁母儿的健康,必须引起重视.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儿的影响及影响程度取决于糖尿病病情及血糖控制水平,病情较重或血糖控制不良者,对母儿影响极大[1].因此,尽早采取胰岛素治疗,将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能够大大降低孕期、分娩期及产后并发症的发生.唐山市妇幼保健院采用短效胰岛素类似物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20例,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于四永;王慧丽;裴秀君;吴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 在于确定重症肺炎儿童食管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重症肺炎儿童25例(肺炎组)和正常儿童10例(对照组)进行连续食管pH监测和食管动力学监测,监测时间包括鼻饲前1小时和餐后3小时.结果 重症肺炎儿童胃食管反流(GER)发生率为84.0%(21/25);正常儿童GER发生率为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90,P<0.01).重症肺炎组无效食管运动(IEM)发生率为72.0%(18/25),明显高于对照组(20.0%)(χ2=15.770,P<0.01).结论 重症肺炎儿童胃食管反流发病率高,表现为酸反流次数增加,酸清除能力降低,与IEM增加有关,改善食管动力可能抑制重症肺炎儿童的反流.
作者:罗燕军;周晓勤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冠心病(CH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ox-LDL、TNF-α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17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患者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66例和(CHD)组104例.收集空腹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ox-LDL水平,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TNF-α水平.CHD组患者分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型心绞痛(UA)及稳定型心绞痛(SA)组;单支、双支及多支病变组;轻度、中度及重度狭窄组.结果 CHD组ox-LDL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559.58±113.80) μg/L vs (461.01±115.91)(P<0.01);AMI组ox-LDL水平高于UA组及SA组,(609.75±127.35) μg/L vs (543.03±92.07) μg/L,(515.07±111.81) μg/L(P<0.01);重度狭窄组ox-LDL水平较轻度狭窄组和中度狭窄组均明显升高,(597.45±113.93) μg/L vs (522.43±75.25) μg/L,(538.84±123.64) μg/L(P<0.01 或 <0.05).CHD组TNF-α水平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10.06±2.78) ng/L vs (8.07±4.81) ng/L(P<0.01);AMI组、UA组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10.68±2.45) ng/L,(9.83±2.64) ng/L vs (8.07±4.81) ng/L(P<0.01 或<0.05).结论 ox-LDL水平及TNF-α水平与冠心病病变严重程度呈一定相关性.
作者:郑萍;秦勤 刊期: 2013年第03期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流行病学资料表明老年人甲亢患病率高于年轻人,70岁以上人群中甲亢患病率为2%~3%[1],常见病因为Graves病及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由于老年人甲状腺慢性纤维化及萎缩,甲状腺分泌激素相对减少,组织器官对甲状腺激素反应也有差异,加上基础疾病多,因而老年甲亢症状不典型,甚至出现与典型症状相反的临床表现,易漏诊、误诊或治疗不合理[2].现回顾性分析老年甲亢35例,报告如下.
作者:何世聪;何志明;黄小宁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恶性血液病伴有Y染色体缺失患者临床及实验室特点.方法 对8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常规遗传学分析,用骨髓细胞24小时短期培养后,制备染色体标本,R技术显带后进行核型分析;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方法,采用着丝粒探针CSP X/CSP Y(绿/红)检测Y染色体缺失;流式细胞仪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白细胞表面抗原,综合分析患者临床表现和实验室资料.结果 8例伴有Y染色体缺失患者中位年龄53岁(29~76岁),其中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5例,均有贫血表现,出血较轻.伴有附加染色体异常4例,其中伴有t(8;21)2例.患者完全缓解率低,生存期短.结论 Y染色体缺失常见于AML,尤其是伴有t(8;21)的AML,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具有独特的临床特征,预后不良.
作者:向立丽;邹志兰;顾伟英;王志林;邱国强;曹祥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又称手足口综合征,是小儿常见的传染病.以发热、口腔黏膜、手、足皮肤发现疱疹为主要特征,多数患者可自愈,少数可发生无菌性脑炎、脑脊髓炎、脑炎,严重者可患脑干炎.重症患者可并发肺炎、肺水肿或出血、心肌炎等[1].由于其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传播途径多种多样,感染后只对同型病毒有持久免疫力.近年来HFMD发病数呈逐渐增加趋势,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已于2008年将其纳入丙类传染病.为了更好地制定小儿HFMD的防治对策,本研究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和我区人民医院感染科收集2012年1~6月HFMD 285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刘学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本研究通过Meta分析评估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基因内含子16插入(I)/缺失(D)多态性与1型糖尿病肾病之间的相关性,评估小研究的偏倚及研究间异质性.方法 应用RevMan 5 软件对27项相关研究进行了荟萃分析,共纳入2 507例发生糖尿病肾病(DN)的1型糖尿病肾病患者,2 504例无DN的1型糖尿病患者对照.结果 各研究间具有明显的异质性(I2=51%,P<0.05),随机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1型糖尿病人群Ⅱ基因型发生糖尿病肾病的OR值为0.76(0.61~0.95).根据种族和H-W平衡与否进行分层分析显示,在中国1型糖尿病人群,Ⅱ基因型不易患糖尿病肾病(OR=0.25,95%CI=0.14~0.43),而在高加索人(OR=0.83,95%CI=0.66~1.03)、日本人(OR=1.08,95%CI=0.65~1.81)、韩国人(OR=0.98,95%CI=0.34~2.78)、犹太人(OR=1.46,95%CI=0.59~3.59)的研究并未显示出这种相关性;在不满足H-W平衡的研究也未显示出这种相关性(OR=0.87,95%CI=0.61~1.23).结论 中国人群1型糖尿病患者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相关,Ⅱ基因型个体糖尿病肾病患病率相对其他基因型更低,不同种族,其相关性存在一定差别.
作者:龙爱梅;左彦方;黄晓青;沈明静 刊期: 2013年第03期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ereditary spastic paraplegia,HSP)是一种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病变,有明显的遗传异质性.其主要的病理改变为双侧皮质脊髓束轴索变性合并或不合并脱髓鞘,下行至双下肢的长轴突纤维早受到损伤[1],复杂型HSP可有大脑皮质、髓质、胼胝体、基底核和小脑的异常[2].致病基因突变使胆固醇或神经甾体代谢蛋白质构象改变;高尔基体、内质网和线粒体功能异常;也会影响髓鞘形成、轴浆运输、以及神经传导的异常[3].HSP分为单纯型和复杂型,单纯型临床表现为渐进性的下肢痉挛性肌无力,膝、踝阵挛,肌张力增高和腱反射亢进;复杂型还伴有痴呆、锥体外系症状和视神经萎缩等表现,还有的患者伴有弓形足畸形.现就主要的几种HSP的分子学发病机制及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张雷;徐爱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前,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而医疗保健是中国老龄问题首先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部队离职老干部是我党我军的宝贵财富,是医疗保健工作的特殊人群,做好老干部的预防保健工作是军队卫生部门一项特殊而光荣的任务[1].为了解老干部患病情况,掌握疾病发展规律,更好地做好老干部保健工作,为疾病的防治和研究提供依据,我们对保定地区全部干休所离休干部疾病资料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相关资料及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杨梅;周建光;陈伟;江明宏;张刚;张杨;曹雪滨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