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研究及应用现状简述

施扬河

关键词:快速检测技术, 应用, 食品添加剂
摘要: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现已涉及我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问题、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走向、人民群众的医疗安全等各方各面,在我国新时代的发展中就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工作在新时代的发展中,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亟待广大学者及相关工作人员去解决.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探究

    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与化学等技术正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也正由于现在技术不断进步,食品添加剂使用越发广泛,它的滥用造成了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因此,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安全问题的受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本文针对目前出现的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分析,并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作者:李慧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信息蛋白Harpin对金实1号果实品质的影响初探

    在金实1号果实干物质累积关键时期(坐果后42—72天)连续使用3次Harpin蛋白,其对果实的内在品质均无明显效果,且300倍浓度田间表现不及500倍.单果重方面,500倍处理的果实单果重比对照上浮21.74%.

    作者:李治菲;邓方贵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食品包装材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检测探究

    在食品包装材料中加入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塑化剂可增强塑料的可塑性、延展性和柔韧性,然而塑化剂分子具有游离性,易受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而迁移到食品中.本文介绍了PAEs的理化性质和对人体的危害性,重点针对气相色谱-质谱法展开实验实践分析,后展望了食品包装材料中的PAEs检测方法的发展趋势,以期为今后食品塑料包装材料的科学、健康发展提供微薄力量.

    作者:李颖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监管现状与措施

    近几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分析所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可以发现,食品安全和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监管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果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监管不到位,很可能会使得食品安全受到严重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监管现状,同时提出了改善我国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监管现状的建议,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张兴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酸豆乳益生菌发酵条件探析

    本文主要研究酸豆乳益生菌的发酵条件;以酸度值和感官为指标,对益生菌的比例、接种量、不同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进行试验.结果显示:益生菌采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比例为2:1、接种量4%、发酵温度41℃、发酵时间5h,其酸度值为93.8,感官评分值为93分,效果较为理想.为酸豆乳益生菌发酵饮料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赵丽艳;杨柳;陈宇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基于供应链和BP神经网络的区域性食品安全状况评价指标体系》研制说明

    指标体系的构建背景食品安全状况评价体系是食品安全研究的重要内容,研究者已从管理技术角度、地域性食品安全评价、消费者行为食品安全评价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其主要依据食品安全分类、德尔菲、模糊聚类等技术,但这些方法难以客观和全面评价食品安全状况.本研究将基于BP神经网络,结合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理论,以食品供应链为主线,贯穿食品质量安全,建立食品安全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旨在构建食品安全状况评价模型,准确评价食品安全状况.

    作者:吴为;郑婵娇;陈思秇;闻剑;陈子慧;彭接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高校餐饮服务社会化管理影响因素分析

    高校是学生聚集的区域,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对于餐饮服务方面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是学校对此却没有足够的重视,也难以达到学生的要求.为了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好的服务,也为了高校餐饮行业的健康发展,必须要对高校餐饮服务进行社会化管理.本文将从高校餐饮服务社会化管理的必要性出发,分析高校餐饮服务社会化管理过程中的几个主要的影响因素.

    作者:李德海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浅析配菜技术在中式烹调中的有效应用

    本文以配菜技术在中式烹调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中式烹饪师应用配菜技术时应具备的素质进行了阐述分析,随后分析研究了配菜技术在中式烹调中的有效应用,以供参考.民以食为天,我国自古代就对烹饪技术及美食有着深远的研究,其美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配菜技术作为中式烹饪技术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的好坏往往对整个菜肴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配菜技术在中式烹调中的应用进行相应研究,以推进我国烹饪技术进一步发展.

    作者:侯志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HPLC-RID法测定不同批次刺糖中蔗果三糖含量

    HPLC-RID检测法又称成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检测法,其检测方法本质上依旧是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不过检测仪器由常用的紫外检测器换成了示差折光检测器.这种检测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比较折光率的变化来检测流动相中的样品峰,具有高度的灵敏性和稳定性,因此多被应用于食品和医药行业.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检测法来测定不同批次的刺糖中蔗果三糖的含量.

    作者:马邯生;林婧;马雪;范静;周香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内部审核在食品实验室管理体系中的运用

    本文阐述了实验室内部审核的目的、依据、意义、基本要求及审核过程,分析了内部审核在实验室管理的重要意义,并讨论了在内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编写内审报告.内审活动的有效开展有利于实验室的稳定运行.阿克苏地区食品安全检测中心实验室于2017年6月23日取得了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其注重实验室内部资源配置,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大力加强能力培训和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采取多种措施,全面提升检测能力.通过专门设置质量管理部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内部操作规程,注重检测方法选择,加强实验室内运用人员比对、仪器比对、加标回收、使用质控样等丰富的质控方式,对不同检测过程进行质量控制.本中心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进行了修订、改版,按体系的要求,开展了质量体系内部审核等管理活动.

    作者:陈海元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食品中三氯蔗糖的测定》检测桂花饮料时三氯蔗糖含量偏高的原因分析

    本文主要探讨GB 22255-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三氯蔗糖(蔗糖素)的测定》直接用于检测桂花饮料中三氯蔗糖含量结果偏高的原因,同时用甲醇-水为流动相实现了桂花和三氯蔗糖两种物质出峰时间的有效分离.

    作者:谢志锋;曾巧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食品检验技术在食品稽查打假中发挥的作用

    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食品,所以它的安全性非常重要.在稽查打假的过程中,可以运用检验技术看食品是否合格,符合相关的标准,以保证市场上食品的整体质量.本文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说明检验技术在食品稽查中发挥的作用,有利于保障企业在社会中的良好形象.

    作者:徐毅群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浅谈如何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食品安全关乎居民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监管部门必须建立严格的质量安全标准,并严格把控食品生产、经营等各个环节,以确保食品质量安全.本文就如何创新和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出了一些对策,以供参考.国家政府一直把食品安全作为监管的重点,相继颁布了各种法律法规规范食品市场.近年来,被媒体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数不胜数,对此,国家不断加大监管力度.在此背景下,各级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应积极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以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成效.

    作者:蒋丽;丁学亮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重庆市售粉丝(条)中铝的残留量调查

    虽然现在有部分企业已采用明矾替代物用于粉丝(条)生产,但大多数企业仍然沿用明矾作为食品添加剂生产粉丝(条).使用明矾生产出来的粉丝(条)具有易分条不粘连、耐煮性强、口感爽滑等品质.但铝含量的多少又影响着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本研究调查了重庆流通领域市场上销售的粉丝(条)中铝的残留量,在检测的131组样品中有14组超过了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不合格率达到了10.7%.在取样的15组淀粉原料中,检测出4组含有铝,超过了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作者:李智;郑连姬;王素利;叶宸志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关于玉米储存安全的试验分析

    玉米是我国饲料以及食品行业中为主要的原料之一,其安全储存十分重要.由于玉米的营养物质较为丰富,同时其胚芽大、吸湿性较强,与其他的农作物相比,导致真菌以及霉菌生长的可能性更大.粮食微生物生长会导致其水分增加、产生异味、发生色泽变化进而产生霉变,致使玉米的品质降低.如何加强玉米的安全储存,保障玉米品质,减少玉米质变,是从事粮食储备管理需要重视的问题.

    作者:丁学亮;蒋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市售腊肠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检测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作为一种食品添加剂,在肉制品腌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护色、防腐.本文主要阐述的是腊肠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检测,以实验的方式,为相关部门的监管提供依据.在不同地区的超市内搜集腊肠84份,采用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开展检测工作.

    作者:黄高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酶技术在食品加工与检测中的应用

    酶作为催化剂的一种,能够发生水解、氧化和合成等化学反应.同时,酶技术是目前安全性佳、效率高的生物技术,可显著提高食品加工与检测效率.对此,本文借助对酶技术在食品加工与检测中的应用,探讨该项技术的具体价值,以其为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提供参考.

    作者:庞书亮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对食品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色谱检测方法的思考

    近年来,食品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检测工作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利用色谱检测方法分析药物残留,能够提高检测准确性.本文首先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进行简要介绍,然后具体分析了色谱检测方法,有利于促进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工作的持续开展.

    作者:岳鹏;王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食用植物油中残留溶剂测定方法的优化

    以浸出法来生产食用植物油在实际工艺应用中比传统压榨工艺优势更明显.在确保低成本、高出油率的基础上,应提升油品的卫生质量,对生产工艺中的残留溶剂进行必要的检测和处理.本文主要探讨了食用植物油的溶剂残留测定方法的优化,以提升食用油品质.

    作者:刘明月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出口甜酸藠头HACCP体系的建立

    探究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在出口甜酸藠头生产加工中的应用.对藠头产品加工过程中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潜在危害进行分析,确定CCP、关键限制、监控程序、纠偏措施、验证程序和记录保持程序,将生产过程的危害因素降低到低限度,从而保证食品安全.

    作者:王佳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

主管:中国商业联合会

主办:商业科技质量中心 北京肉类食品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