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伟丽;戴京涛;王雷;白江来;何俊瑛;张永华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前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并且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AMI溶栓患者48例,以门诊体检4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分别测定溶栓前、溶栓后48小时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以及促甲状腺激素(TSH).结果 ①AMI组溶栓前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1.01±0.35)nmol/L vs (1.71±0.37)nmol/L;②溶栓后48小时甲状腺激素水平较溶栓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1.01±0.35)nmol/L vs (1.72±0.43)nmol/L.结论 AMI早期即出现低甲状腺激素水平,溶栓治疗后随着血管再通、各种有效治疗后逐渐恢复正常,因此,甲状腺激素水平可以作为AMI患者心肌功能恢复临床评估指标.
作者:王刚;贾旭鹏;叶明;杨喜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好发于青壮年.2010中国十大城市甲状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大城市居民临床甲亢患病率为1.1%.甲亢常见的病因是Graves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患者血清中存在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作用于甲状腺滤泡细胞,刺激细胞分泌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导致甲亢[1].患者以高代谢症候群、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降低为特征.大量研究已证实甲状腺激素在骨发育过程中有重要影响,也是引起继发性骨质疏松的重要病因之一[2].随着骨代谢诊断技术和TSH测定技术的发展,甲状腺疾病所致骨质疏松症日益受到临床医师重视.本研究对30例甲亢患者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进行了检查,旨在探讨甲状腺激素与骨代谢指标相互间的关系,以期为早期防治甲亢所致的代谢性骨病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王亮;刘安宁;王亚兰;张高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化湿通瘀补气法延缓高脂饮食兔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形成的作用.方法 纯种新西兰雄性大白兔(4个月月龄)18只作为实验对象,常规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改为高脂饮食(1%胆固醇+6%蛋黄粉+8%猪油+85%基础饲料)喂养,对照组不用药,中药干预组用荷叶、泽泻、虎杖等中药,西药干预组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普罗布考.各组3个月后分别抽取耳缘静脉血,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丙二醛(MDA)、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值,然后处死动物,取主动脉组织作苏木精-伊红染色切片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主动脉病理组织学变化,测定各组主动脉内膜及内膜/中膜厚度.结果 中药干预组和西药干预组的TC、TG和LDL-C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TC(2.39±0.15) mmol/L,(2.08±0.12) mmol/L vs (13.02±0.20) mmol/L;TG(2.58±0.16) mmol/L,(1.90±0.08) mmol/L vs (11.08±0.19) mmol/L;西药干预组还低于中药干预组(P<0.01),LDL-C(1.05±0.24) mmol/L,(0.85±0.09) mmol/L vs (10.13±0.20) mmol/L(P<0.01);MDA、ox-LDL、MMP-9水平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1).中药干预组和西药干预组主动脉内膜厚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分别为(12.28±1.28) μm、(5.20±0.81)μm vs (40.06±3.94) μm(P<0.01),而西药干预组比中药干预组降低明显.结论 化湿通瘀补气法能延缓兔动脉内斑块形成,降低LDL-C,为中医药治疗及动脉粥样硬化提供新的研究理论依据.
作者:徐瑞平;于海翔;孟晓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特征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在我院门诊连续选取160例D-IBS患者,应用汉化版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 、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其进行评分,分别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并分析生活质量评分与焦虑抑郁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 D-IBS患者SAS和SDS 得分比国内常模均明显升高(P<0.05),生活质量方面生理功能、心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各个维度分值比国内常模均有明显降低(P<0.05).160例患者中78例合并焦虑状态,93例合并抑郁状态,焦虑状态发生率48.8%,抑郁状态发生率58.1%,D-IBS患者SAS和SDS得分比国内常模均明显升高(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生活质量评分与焦虑抑郁评分之间呈负相关(P<0.05).结论 D-IBS患者存在焦虑抑郁心理障碍,生活质量明显受损,焦虑抑郁等不良精神心理因素是影响其生活质量主要因素之一.
作者:田树英;郑国启;魏思忱;石亮;孙鑫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Tako-Tsubo心肌病(Tako-Tsubo cardiomyopathy,TTC)是一种临床表现酷似急性心肌梗死(AMI),冠状动脉造影无狭窄,心尖部或中部呈球囊样、室壁运动异常呈一过性改变为主要特征的急性心脏综合征.本病先由日本学者Sato等[1]于1990年报道,国内报告始见于2007年[2],近年来随着对本病认识的提高,临床报道的病例逐渐增多,但对TTC的心电图分析报道则较少.为此,本研究对国内TTC心电图资料及特征进行了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心电图的认识.
作者:王惠东;凌玉龙;张兆奎;马菊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是哺乳动物中参与染色质结构和转录调控的DNA结合非组蛋白.近作为一种引发宿主防御和组织修复的改变固有免疫系统的危险信号被重新认识.本研究将对HMGB1的分子结构及信号调节机制,及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加以综述.
作者:付冰冰;赵阴环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微小RNA-126(mir-126)对内皮祖细胞(EPCs)血管新生的调节能力,探索促进EPCs新生血管的新方法.方法 实验分为3组,每组20只大鼠:mir-126高表达组,无效序列转染组,无转染对照组.提取大鼠骨髓中单个核细胞(MNCs),经体外诱导培养得到EPCs,使用细胞免疫荧光方法对细胞标记抗原及转染成功率进行鉴定.通过研究EPCs在基质胶中形成的管腔样结构的长度,以及离体环境下的迁移能力,判定各组内皮祖细胞的体外血管生成能力.结果 转染mir-126组的内皮祖细胞较无效序列转染组和无转染对照组血管形成长度更长,分别为(1.52±0.16) mm、(1.19±0.14) mm vs (1.16±0.11) mm(P<0.01),迁移细胞数量更多,(121.83±11.86)个/视野、(91.33±6.25)个/视野 vs (95.33±9.56)个/视野(均P<0.01).结论 mir-126可以增加内皮祖细胞的体外血管生成能力.
作者:沈永斌;李伟东;姜维良;孙占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急性哮喘是儿童急诊入院常见的危重症,如处理不当会产生严重后果.根据英国胸科协会推荐的治疗指南[1],对患儿首先采用吸入性的β2拮抗剂(沙丁胺醇)、M受体阻滞剂(丙托溴铵)进行治疗,必要时联合使用全身皮质固醇激素,但我们在临床抢救过程中发现这种治疗方式并不能缓解所有患儿的症状,有20%~30%的患儿对上述的的常规药物反应欠佳.国外也有相关报道指出很多患儿的哮喘持续状态对重复或连续使用短效受体激动剂无效[2],对激素治疗反应延迟,因此探索一种新治疗方法对重症儿童哮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对成人急性严重哮喘患者的治疗中,静脉注射硫酸镁(MgSO4)具有扩张支气管的作用,能明显改善哮喘严重恶化患者的肺功能,做为常规β受体激动剂和全身糖皮质激素的一种治疗上的补充[3],可有效减少患者插管率,减少临床症状,是一种有前途的药物.我们对常规药物吸入治疗无效的急性哮喘儿童中使用MgSO4喷雾,进行临床观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控制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思路,现报道如下.
作者:任善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的发现显著提高了乙型肝炎的诊断水平.早期开展的血清HBsAg检测属于定性检测,HBsAg阳性表示存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但不能判断HBV感染状态.血清HBsAg定量检测始于增敏化学发光技术的引入[1].近年来,商业化的血清HBsAg自动定量检测技术得到了很大发展,并引起肝病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关注;目前,血清HBsAg定量检测正逐步用于HBV感染状态评估和疗效预测[2-6].现就慢性HBV感染自然史不同阶段血清HBsAg水平的变化规律,及血清HBsAg水平预测慢性HBV感染自然史不同阶段的潜在价值综述如下.
作者:陆伟;张占卿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近年来随着环境的不断改变及各种因素的作用,产科诊断的畸形儿发生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给家庭与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若能够在孕早期及时发现并诊断胎儿畸形,适时的终止妊娠,可有效减少畸形儿的出生率[1].随着四维超声在产科的广泛应用,为妇产科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超声检查简便有效且无放射,同时具有较高的可重复性,能够对胎儿的解剖结构及生长发育情况进行实时观察,目前已经成为产科筛选胎儿畸形的首选方法[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8例胎儿的产前四维超声资料,并与产后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四维超声在胎儿体表畸形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蕾;胡双龙;黄燕媚;杨淑君;彭雪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慢性肺心病是指由肺组织、胸廓或肺动脉系统病变引起的肺动脉高压,伴有或不伴有右心功能衰竭的一类疾病[1],多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导致.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因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造成肺动脉持续痉挛,血液常处于高凝状态或血栓前状态[2],易引起肺小动脉血栓微循环障碍及肺动脉高压,影响肺通气血流比值,造成心肺功能衰竭.因此抗凝及降低肺动脉压力成为治疗该病的关键,为此,本研究对继发于COPD的肺心病患者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前列腺素E1(PGE1)行干预治疗,并设立对照组,观察其对血液高凝状态及心肺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史捷;强宁侠;喻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血清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水平、血清N末端B型脑钠尿肽前体(NT-proBNP)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性.方法 收集166例心内科门诊患者,根据冠状动脉64排CT的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42例、双支血管病变组43例、三支血管病变组41例、冠状动脉正常对照组40例,分析血清ApoB、NT-proBNP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单支血管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ApoB均低于冠状动脉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09±0.21) g/L、(2.00±0.08) g/L、(2.22±1.14) g/L vs (0.75±0.17) g/L(P<0.01);单支血管病变组、双支血管病变组和三支血管病变组NT-proBNP均高于冠状动脉正常对照组,分别为(98.70±38.07) ng/L、(233.69±78.53) ng/L、(305.04±131.65) ng/L vs (23.00±8.54) ng/L(P<0.01)、双支血管病变组和三支血管病变组又高于单支病变组;三支血管病变组又高于双支血管病变组(P<0.01),ApoB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rs=0.130,P<0.05),NT-proBNp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rs=0.118,P<0.05).结论 随着血清ApoB和NT-proBNP升高,冠状动脉病变越来越严重.
作者:王娜;刘华玲;李萍;张燕;赵洛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Craves病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常伴有血糖异常,2%~57%的Craves病患者可出现糖耐量受损,甚至发展成为继发性糖尿病.白细胞介素18(IL-18)是近年发现的致炎症细胞因子,其与Craves病糖代谢关系研究尚少,本研究旨在探讨Craves病患者血清IL-18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作者:黄天韬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法定计量单位,指国家以立法形式规定的强制使用或允许使用的计量单位.国家新闻出版署等部门曾经联合发文要求出版物在使用量和单位的名称、符号、书写规则时都应符合新标准的规定.新标准推行的是以国际单位制(SI)为基础的我国法定计量单位[1].但在实际使用中常出现一些问题,现将医学论文中常见的法定计量单位及使用注意事项总结如下.
作者:杜媛鲲;王秋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头颅局部亚低温对颅内感染患者的近期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40例颅内感染患者,其中病毒性脑炎12例,结核性脑膜炎16例,化脓性脑膜炎12例,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亚低温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局部亚低温治疗,常温治疗组为单纯常规药物治疗.分别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ABC-ELISA)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进行脑脊液的常规和生化检测.结果 亚低温治疗7天后,亚低温治疗组脑脊液中白细胞、蛋白、颅内压明显较常温组下降,糖升高(P<0.01);亚低温治疗组的NSE、MMP-9较常温组明显下降(P<0.01);各观察组MMP-9和NSE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颅内感染过程中存在着血脑屏障受损和神经元损伤,亚低温可以同时减少神经细胞的损伤及改善血脑屏障,从而发挥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梁成;晏红;施鑫鹤;李建雄;金晶;刘伟;阎湘;石正洪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指各种病原微生物对脑实质、脊髓及其被膜等的炎性侵袭性损害,其中以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较为常见,具有一定的致残率和病死率.然而,目前临床中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脑损伤程度及预后评估主要是依据临床表现,缺乏具体的量化指标.据文献报道,S100B蛋白作为脑特异性蛋白,当神经元细胞受损时,S100B蛋白可释放至脑脊液中,并可经受损的血脑屏障进入血液,S100B蛋白水平初步反映脑损伤的严重程度[1-4].本研究拟检测颅内感染患者及健康对照组人群外周血S100B表达水平,可能会为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诊断及脑损害程度评估提供临床参考.
作者:马艳茹;王利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支气管结核(bronchial tuberculosis,BTB)又称支气管内膜结核,是肺结核中的常见类型,是指发生在气管、支气管黏膜、黏膜下层和外膜(软骨和纤维组织)的结核病[1].由于病变部位隐匿,早期诊断困难,而病情迁延发展,会导致组织增生,瘢痕挛缩,支气管狭窄或阻塞,产生肺不张,毁损肺等严重后果[2].BTB使支气管壁正常结构破坏,单纯全身抗结核药物治疗,药物不易渗入病灶,不但治疗时间长,且治疗效果差[3].应用支气管镜介入冷冻治疗是近年来兴起的新技术,目前已成了局部治疗BTB的主要手段[4],本研究以此方法治疗42例BTB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刘碧翠;余新华;覃仕鹤;李明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是以不完全可逆的气道气流受限和肺功能进行性下降为特征的一组疾病,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重,其发病率也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1-2].临床工作中常常发现COPD患者伴有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又会导致患者的身体功能下降,从而引发患者的肺部感染而加重病情,甚至导致呼吸衰竭,形成恶性循环[3-4].为了减少COPD患者的感染和呼吸衰竭的发生,本研究通过对COPD患者肠外营养支持收到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韦新苗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蒽环类药物是高度有效且被广泛应用的细胞毒性药物,在造血系统和实体肿瘤中疗效确切.主要包括阿霉素、表阿霉素、柔红霉素、米托蒽醌.其主要的不良反应是不可逆的心脏毒性,终患者因心力衰竭、各种类型的严重心律失常影响生存期.且心肌损伤一旦发生病死率高,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研究观察应用表阿霉素化疗前后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肌钙蛋白的变化,以能够简便、经济地早期发现、预测表阿霉素引起的心肌损伤.
作者:张英;李春华;李青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在世界范围内的病死率居高不下,临床医生面临严峻挑战.2008年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治疗国际指南[1]指出,脓毒性休克患者可应用激素治疗,推荐氢化可的松用量<300 mg/d.但更具体的剂量应用范围存在争议.老年人是脓毒症的高发人群,氢化可的松在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尚属未知.本研究欲探讨小剂量氢化可的松在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及其对住院病死率的影响.
作者:张朝香;田璠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