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前列腺素E1间歇性疗法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

郭炜;许敏;陆学胜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前列腺素E类, 前瞻性研究
摘要:目的 观察前列腺素E1(PGE1)间歇性疗法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对照研究方法,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前列腺素E1间歇性疗法给药(每日2次,每次10 μg,每月7天,共3个月),对照组给予前列腺素E1单疗程给药(每日2次,每次10 μg,连续用药20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等一系列指标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在24小时尿蛋白定量(2.9±0.5) g vs (3.9±0.8) g、尿24小时微量白蛋白定量(2.1±0.5) g vs (2.6±0.5) g、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16±3) U/L vs (21±4) U/L、尿视黄醇结合蛋白(51±17.4) g vs (66±12.8) g和尿β2-微球蛋白(1.8±0.4) g vs (2.8±0.6) g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前列腺素E1间歇性疗法能够减轻糖尿病患者肾损伤的进展,较单疗程给药具有更好的糖尿病肾保护作用.
临床荟萃杂志相关文献
  • 内科胸腔镜在胸腔积液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内科胸腔镜在胸腔积液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行内科胸腔镜检查诊断的96例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通过与临床常用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的影像学、胸腔积液细胞病理和胸膜活组织检查术等比较,评估内科胸腔镜检查在胸腔积液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96例患者中经胸腔镜直视下多部位取材病理活组织检查的确诊率为94.8%(91/96):结核性胸膜炎65例(67.7%),肺腺癌10例(10.4%),腺鳞癌4例(4.2%),胸膜间皮瘤7例(7.3%),小细胞癌1例(1.0%),肾透明细胞癌肺转移腺鳞癌1例(1.0%),脓胸2例(2.1%),慢性非特异性炎症1例(1.0%).内科胸腔镜检查常见并发症为疼痛、出血、发热、皮下气肿等,均未引起严重后果.结论 内科胸腔镜是一种安全、简便、诊断率高的微创诊疗技术,在胸腔积液的诊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佳;岳红梅;顾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肾上腺髓质素与妊娠期高血压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

    目的 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IH)的孕妇外周循环血中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变化与脐血中次黄嘌呤(hypoxanthine)含量和脐动脉血流动力学之间的规律,探讨其在预测围产期结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至2011年10月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妊娠晚期孕妇,正常96例,PIH患者110例.入院后超声测定脐动脉血流阻力指数收缩期流速/舒张期流速(S/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孕妇血浆肾上腺髓质素及产后脐带血内次黄嘌呤含量,分析肾上腺髓质素在预测围产期结局中的临床价值.结果 除轻度组与对照组血浆肾上腺髓质素、次黄嘌呤及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血浆肾上腺髓质与脐带血中次黄嘌呤含量和S/D正相关(r=0.946、-0.944,均P<0.05).结论 PIH孕妇伴随血压升高,胎儿的脐动脉的血流阻力增高,脐动脉血流量减少,胎儿缺血缺氧,孕妇体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同时有明显变化,所以监测孕妇体内肾上腺髓质素的数值变化对判断胎儿宫内窘迫有一定实用价值.

    作者:回丽妹;白净;赵建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糖尿病腹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胃肠动力的影响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腹泻患者应用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效果及胃肠动力的变化.方法 52例2型糖尿病腹泻患者随机化数字表法分为A组(25例)和B组(27例),在降糖治疗基础上A组给予止泻对症治疗,B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治疗12周后评价疗效;10例无腹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C组).以氢呼气试验检测的口-结肠转运时间(OCTT)作为胃肠动力评价指标,放射免疫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浆生长抑素(SS)、胃动素(MTL)和胃泌素(GAS)水平变化.结果 ①疗程结束后A组总有效率为68.0%(17/25),B组为92.6%(25/27),B组疗效优于A组(P<0.05).②治疗前,A组与B组OCTT比较无统计学意义(76.3±18.9) min vs (76.6±20.7) min(P>0.05),但均显著低于C组(106.9±8.5) min(P<0.01);治疗后A组与B组OCTT分别为(86.8±16.1) min和(99.0±11.2) min,均较治疗前显著延长(P<0.01),且B组明显长于A组(P<0.01).③治疗前,A组与B组血浆MTL与GAS均明显高于C组(P<0.01),SS水平低于C组(P<0.01);治疗后,两组SS、MTL和GAS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B组改善改为明显(P<0.01).结论 马来酸曲美布丁治疗2型糖尿病腹泻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能与调节胃肠激素水平分泌,改善胃肠动力紊乱有关,且其不良反应少且轻微.

    作者:刘开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2型糖尿病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炎症反应水平与动脉硬化的关系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非酒精性脂肪肝病通常与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相伴发.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1].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多因性疾病,涉及到基因、环境、代谢等多种因素,充分的证据表明,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体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血糖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进行探讨.

    作者:巩孟辉;李志忠;张立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醒脑静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疗效分析

    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异常和昏迷.氨中毒学说为HE的发病机制学说中重要的学说之一[1],降氨治疗对治疗HE特别关键[2],为了更有效合理地使用促醒及降血氨药物,积极控制意识障碍降低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本研究联合使用醒脑静及门冬氨酸鸟氨酸(雅博司),与门冬氨酸鸟氨酸(雅博司)单药降氨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志娟;马剡芳;张海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幽门螺杆菌家庭聚集现象与家庭成员共治的关系研究

    目的 调查幽门螺杆菌(H pylori,Hp)感染患者家庭成员内的感染情况,探讨Hp家庭聚集因素对根除Hp感染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内镜检查确诊的195例Hp感染患者的家庭成员采用C13或C14呼气试验(UBT)进行Hp感染调查,排除3个其他家庭成员Hp均阴性的患者,将192例患者随机分成家庭成员同治组和非同治组,并根据生活习惯分为核心家庭组141个及非核心家庭组51个,观察不同治疗方案及家庭因素在Hp根除的差异.结果 所有195个家庭568例家庭成员中Hp总感染率为91.2%,192个Hp阳性家庭中,核心家庭成员总Hp阳性率达98.6%,非核心家庭成员阳性率为81.7%,通过质子泵抑制剂(PPI)三联治疗两周后,所有192例患者Hp总根除率达91.2%,同治组与非同治组Hp根除率分别为92.2%、88.2%,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患者家庭成员内存在较高感染率,并可增加患者Hp根除后复发机会.在存在密切接触的家庭,感染家庭成员共同根除治疗,对于有效根除患者Hp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蔡奇志;蒋承霖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急性白血病自发颅内出血32例临床观察

    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是血液系统的恶性疾病,近年随着医疗卫生技术的发展,干细胞移植、中大剂量化疗及大量新药物的临床应用,AL的治疗效果得到改善,生存率明显提高.但仍有相当数量的AL患者死亡,颅内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ICH)是其中部分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而临床上AL合并ICH的发生多较为突然,抢救成功率较低,因此分析总结AL合并ICH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对于降低AL合并ICH的发生率,提高AL患者的生存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回顾分析了我院32例AL发生自发ICH的患者临床特征,研究和探讨AL发生自发ICH的相关危险因素.

    作者:田祖国;李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腹膜透析治疗Ⅱ型心肾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CRS)是指心脏和肾脏其中一个器官的急性或慢性功能障碍可导致另一器官的急性或慢性功能损害的临床综合征[1].Ⅱ型CRS指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导致慢性肾脏病进行性恶化的情况,即狭义的CRS[1-2].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步伐的加快,CRS的发病率逐渐增加,随着病程的延长,长期利尿剂的应用,终出现利尿剂抵抗导致尿少和难治性心力衰竭,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血液净化技术治疗CRS.血液透析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大,CRS患者耐受性差,而腹透透析能缓慢连续渐进地清除水分和毒素,更适合Ⅱ型CRS的治疗,但目前国内对于腹透治疗CRS的研究极少.本研究对腹透治疗Ⅱ型CRS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并评估其意义.

    作者:朱颖辉;李国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4种抗体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临床意义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慢性破坏性多发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发病的前2年内即可出现不可逆的骨关节破坏,导致患者出现残疾和功能障碍.早期诊断和系统性治疗是防止关节畸性和致残的关键.以往RA的辅助检查多依赖X线和类风湿因子(RF)检测,X线改变发生时关节已经受损,不能做到早期诊断;而RF并非RA的特异性抗体,往往在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系统性硬化症(PSS),甚至正常老年人中都可以有一定程度的增高(正常老年人阳性率达10%~30%[1] ).因此,特异性血清抗体检查逐渐成为国内外RA研究的热点[2-3].近年来,陆续发现了抗角蛋白(antikeratin antibody,AKA)抗体、抗环瓜氨酸肽(ACCP)抗体、抗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抗体等自身抗体在诊断RA 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在RA患者中联合应用RF、AKA、ACCP、GPI 4种自身抗体进行检测,对联合抗体检测在RA诊断中的临床意义进行评价.

    作者:常新;丁翔;杨新玲;谢开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临床实际问题

    随着卫生保健水平及心血管疾病治疗水平的增高、人口老龄化凸显,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及现患率也明显增加,心力衰竭已成为未来心血管疾病治疗的主战场之一.在发达国家,心力衰竭的患病率为1%~2%,70岁以上者可达10%[1-2].我国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国人心力衰竭的患病率为0.9%,55岁以上人群可达1.3%[3].虽然目前心力衰竭,尤其是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降低心力衰竭的治疗已取得长足进展[4-5],但其远期预后仍然堪忧,10年病死率可高达83%~87%[6].尤其在现实世界,实际上近年的心力衰竭病死率一直没有改善[7].虽然各国都颁布了相应的心力衰竭诊治指南,但在临床实践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却缺乏具体的操作目标.本文结合相关指南及现有证据,对心力衰竭临床诊治过程中的临床常见问题进行论述.

    作者:崔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伽玛刀治疗恶性肿瘤所致上腔静脉综合征31例临床观察

    上腔静脉综合征系由于各种原因引起上腔静脉血流受阻而出现面、颈、上肢及上胸部水肿,可伴有气促、发绀等,呈急性或亚急性表现的一组症候群.病因97%为癌瘤,其中75%为肺癌,尤其是小细胞肺癌,良性病变仅占3%[1].随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临床应用,伽玛刀治疗恶性肿瘤所致的上腔静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受到重视,现将我院收治的31例报告如下.

    作者:任朝英;贾漪涛;赵武杰;李亚星;王斌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不同剂量更昔洛韦对巨细胞病毒感染新生儿的影响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是重要的新生儿感染病原之一,CMV是疱疹病毒科β属的线型双链DNA病毒,它虽然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但CMV却具有高度的种属特异性,仅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在所有存活儿中的发病率约为1%,其死亡率高达10%~30%,存活者90%以上可遗留不同程度后遗症[1].抗CMV治疗是治疗CMV感染的唯一有效办法.研究发现在治疗婴儿CMV感染中更昔洛韦疗效明显,其不良反应较少,是较理想的药物[2].临床上更昔洛韦(ganciclovir,GCV)是作为CMV感染的一线用药[3].本研究选取80例确诊为CMV感染的新生儿,给予不同剂量GCV治疗,比较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糖尿病高渗状态并横纹肌溶解2例

    例1,男,30岁,因口干、多饮、多尿半个月,意识模糊2小时于2011年1月22日入院,无服用他汀类药物史,无剧烈运动和挤压伤史.查体:体温36.4 ℃,脉搏117次/min,呼吸30次/min,血压120/70 mmHg(1 mmHg=0.133 kPa).意识模糊,躁动,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117次/min,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无水肿,四肢皮肤暗红色,巴彬斯基征阴性.

    作者:吕飞娟;杨燕玲;邵蓉蓉;朱华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

    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妊娠合并甲状腺疾病的危害逐渐被人们深入认识.轻度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或经治疗后症状控制良好的甲亢对妊娠无明显影响,但重度或控制不良的甲亢会对孕产妇、胎儿和新生儿产生不良影响,如发生流产、早产、死胎、低出生体质量儿、新生儿甲状腺疾病等,对母婴危害极大[1].因此,为大限度的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出现,对妊娠合并甲亢者,应在妊娠前积极治疗,妊娠后密切监测及控制病情[2].本研究对110例妊娠合并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正常妊娠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比较,旨在探讨甲亢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作者:蒲慧然;车秀英;陈燕;郝钢华;田志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新生儿窒息程度与心率变异的相关性分析

    窒息是新生儿常见的病理症状,也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发生率及病死率可占活产率的20%~30%[1].窒息可致血流动力学的紊乱,易发生多器官功能受损[2],且窒息程度越重,脏器受损的发生率越高,预后越差.心率变异性(HRV)是反映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及其平衡的良好指标[3].本研究拟通过探讨HRV和新生儿窒息程度的关系来分析窒息对新生儿自主神经功能所造成的影响,并为进一步了解患儿病情及预后的评估提供依据.

    作者:王瑾;庞保东;李丽;阚亚楠;梁宏伟;陈家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线粒体脑肌病误诊1例分析

    线粒体脑肌病是一组由于线粒体DNA和(或)核DNA突变导致线粒体呼吸链缺陷而引起的临床疾病.发病率大约是1∶5 000,主要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和肌肉组织,由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不典型病例易误诊,现分析我院收治线粒体脑肌病误诊1例,以提高该病的早期诊断率.

    作者:岳玲;郑华成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食管黏膜剥脱症13例内镜特点分析

    食管黏膜剥脱症( spontaneous intramural dissection of the esophagus)在临床上发病率较低,近几年国内虽有报道,但许多医生对本病的临床表现、尤其内镜下特征性表现缺乏认识,从而造成误诊.本研究对13 例食管黏膜剥脱症患者内镜下表现及特点进行分析总结,以提高临床及内镜医师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刘素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前列腺素E1间歇性疗法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前列腺素E1(PGE1)间歇性疗法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对照研究方法,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前列腺素E1间歇性疗法给药(每日2次,每次10 μg,每月7天,共3个月),对照组给予前列腺素E1单疗程给药(每日2次,每次10 μg,连续用药20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等一系列指标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在24小时尿蛋白定量(2.9±0.5) g vs (3.9±0.8) g、尿24小时微量白蛋白定量(2.1±0.5) g vs (2.6±0.5) g、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16±3) U/L vs (21±4) U/L、尿视黄醇结合蛋白(51±17.4) g vs (66±12.8) g和尿β2-微球蛋白(1.8±0.4) g vs (2.8±0.6) g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前列腺素E1间歇性疗法能够减轻糖尿病患者肾损伤的进展,较单疗程给药具有更好的糖尿病肾保护作用.

    作者:郭炜;许敏;陆学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神经症患者心理求助行为研究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进行的一系列社会心理状况以及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都显示,人们的心理困扰不断加剧,心理健康水平日益恶化,精神病障碍已成为我国当前疾病分类中较严重的一类疾病.以往对人们心理求助倾向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国内对实际心理困扰者求助行为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以各类精神疾病中患病率和发病率高的神经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事后回忆调查,探究现实心理困扰者实际的心理求助路径和影响因素.

    作者:韩奕;李志华;杨丽;郭会彩;杨红亮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呼出气挥发性有机物在疾病诊断的应用

    在人体的呼出气中,氮、氧、二氧化碳、氩4种气体共占无水呼气容积99.9%以上,而其他的气体成分不足0.1%,这不足0.1%的气体定义为痕迹气体(trace gases),痕迹气体可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两大类,有机物包括烃、醇、酮、酸、胺、酯等.1971年美国学者Pauling等[1]首次利用气-液色谱仪进行人体呼出气的分析,共检出200多种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

    作者:黄冬薇;张德明;谭瑞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