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羊水吸入性肺炎对血气变化的临床分析

侯桂军;任蓉;杨慧;杨国颖;宋宴宏;李瑛瑜

关键词:肺炎, 吸入性, 羊水, 婴儿, 新生, 连续气道正压通气
摘要: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是一种无创正压通气,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治疗新生儿羊水吸人性肺炎,而p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值的改变可一定程度上反映其治疗效果,现研究分析60例新生儿羊水吸人性肺炎患儿应用NCPAP治疗前后血气中pH、PaCO2、PaO2的变化,以探讨NCPAP对新生儿换气及通气功能的影响.
临床荟萃杂志相关文献
  • Toll样受体2、基质金属蛋白酶9、低氧诱导因子1α与心房颤动发生和维持的关系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2(TLR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作为免疫炎症因子与心房颤动(房颤)发生和维持的关系.方法 入选125例房颤患者,其中阵发性房颤34例,持续性房颤49例,永久性房颤42例,选择窦性心律者3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血清中TLR2、MMP-9、HIF-1α的表达水平,同时测量左心房内径及射血分数.结果 TLR2表达水平在永久房颤组和持续房颤组明显高于对照组847.3(1 047.7) ng/L、757.2(1 032.5)ng/L vs 744.8(652.3) ng/L(P<0.05);永久房颤组TLR2高于阵发房颤组847.3(1 047.7) ng/L vs 796.6(849.1) ng/L(P<0.05).MMP-9表达水平在永久房颤组明显高于对照组447.1(491.9)ng/L vs 308.9(200.7) ng/L(P<0.05);永久性房颤组和持续房颤组MMP-9高于阵发房颤组447.1(491.9) ng/L、307.7(678.0) ng/L vs 264.2(303.3) ng/L(P<0.05).HIF-1α表达水平在永久房颤组和持续房颤组高于对照组57.2(48.8) ng/L、61.4(46.3) ng/L vs 46.7(29.6) ng/L(P<0.05);永久性房颤组和持续房颤组HIF-1α高于阵发房颤组57.2(48.8) ng/L、61.4(46.3) ng/Lvs 52.5(42.8) ng/L(P<0.05).永久房颤组和持续房颤组左心房内径较对照组和阵发性房颤组增加(45.70±6.71) mm、(42.67±6.83)mmvs (38.55±4.51)mrn、(40.82±5.45) mm(P <0.05).而持续房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较对照组和阵发性房颤组明显降低(49.47±7.14)%vs(54.89±6.25)%、(53.90±8.02)%(P<0.05);永久性房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持续性房颤组明显降低(45.60±8.02)%vs(49.47±7.14)%(P<0.05).结论 TLR2、HIF-1α、MMP-9作为免疫炎症因子水平的升高可能与房颤的发生及维持有关,提示炎症参与了房颤的发生与维持.

    作者:刘玉芝;韦美玉;刘红梅;倪燕萍;李广平;徐延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机体危害

    人的一生约有1/3时间在睡眠中度过.睡眠中机体处于低代谢状态,使体力和精力得到恢复,目前医学界对人们睡眠质量引起重视,睡眠质量的好坏影响到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甚至对机体产生危害,现就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apena syndrome,OSAS)对机体各系统危害,复习相关文献,做一简述.

    作者:孙建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早期预测及干预效果

    妊娠期高血压是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威胁着母婴生命健康.病因尚不明确,其主要的病理生理变化是全身小动脉痉挛.我们应用BR-MP型妊娠期高血压监测系统通过桡动脉波型预测妊娠期高血压,并适时采取干预措施,有效地降低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和严重的并发症,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冯静;杨素勉;朱喜春;高昆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血压及血脂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分析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肾功能衰竭患者中占到30%~40%[1],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截至目前,尚无有效方法阻止或逆转DN的进展,因此早期发现致病危险因素是防治DN的关键措施.高血压及血脂异常是2型糖尿病的常见合并症.我们通过分析血压及血脂在糖尿病无肾病组、DN组和正常对照组间的差异,探讨两者与DN的相关性,以期为制订预防和控制DN的措施和策略提供依据.

    作者:王玉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肝脏局灶性病变合并脂肪肝的超声造影临床研究

    肝脏局灶性病变及脂肪肝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单纯用灰阶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很难鉴别病变的良、恶性,尤其是脂肪肝背景下的病灶.随着超声造影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造影不仅可反映病灶的二维声像图,还可以反映病灶内的血流灌注特点,显著提高了超声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正确诊断率.本研究采取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对同一性质病灶在是否合并脂肪肝的背景下造影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杨志杰;秦昕;李晓侠;吴丽娟;刘杰;宗晓健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葡萄糖转运蛋白1在胃癌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葡萄糖转运蛋白1 (glucose transporter protein 1,Glut-1)是葡萄糖转运蛋白(glucose transporter protein,Glut)家族基本的成员,主要负责细胞的基础代谢,其表达是细胞糖代谢的主要限速步骤,肿瘤细胞中,葡萄糖摄取和糖酵解利用增加,Glut-1的表达变化可能与肿瘤的演进及预后有关.本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临床病理特征,检测120例胃癌中Glut-1的表达,探讨其在胃癌的表达程度及相关性,为判断胃癌预后及肿瘤的多途径治疗提供试验依据.

    作者:陈艳昕;刘庆滨;黄江梅;张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中度高原地区肺水肿临床分析

    神经源性肺水肿又称脑源性肺水肿或中枢性肺水肿,是重症脑病患者的并发症,如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深部脑手术、急性脑血管病(脑出血、大面积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癫痫持续状态、脑膜炎等引起的急性肺水肿而无原发性心、肺、肾等疾病.本病起病急剧,病死率极高,治疗困难,起病速度常与脑损伤程度成正比,及时有效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我们采用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治疗神经源性肺水肿53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石金香;常荣天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自噬相关基因5基因多态性及其单倍体型与帕金森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自噬相关基因5( Atg5)基因3个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Tag SNP,rs17587319C/G、rs573775C/T、rs9486315C/T)及其单倍体型与帕金森病(PD)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PD患者80例(病例组)和健康体检者87例(对照组)为对象,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PCR-RFLP)检测Atg5 Tag SNP rs17587319C/G、rs573775C/T、rs9486315C/T,并分析其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正常人群及PD患者中的分布特点.结果 Atg5 Tag SNP rs17587319C/G的C等位基因频率病例组为89.4% (143/160),对照组为74.7%(130/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CC基因型频率为78.7% (63/80),对照组为58.6%(51/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NP rs573775C/T和rs9486315C/T的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在两组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SNP rs17587319C/G的CC基因型与PD的发病有独立相关性(P<0.01).单倍体型分析结果病例组中H1、H2单倍体型的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和<0.01).结论 H1,H2单倍体型和Atg5 Tag SNP rs17587319C/G的C等位基因可能是PD的危险因素.

    作者:陈煜森;刘良芳;林智君;冼文川;钟望涛;赵斌;许志恩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2011年消化系统疾病主要临床进展

    回顾2011年,国内外消化病学研究领域空前活跃,数十场大型消化病学术会议相继召开,为全球消化病学专家之间提供了广阔的交流平台;而岁末在杭州成功举行的中华医学会第11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更成为我国消化学术界的一大盛事,为不平凡的2011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一年中,多种消化系统疾病的诊疗都取得了长足进步,而国内外数部诊疗指南和共识报告的相继出台和更新更是本年度的一大亮点,现将2011年度国内外消化领域研究进展简要介绍如下.

    作者:张晓岚;刘蕾;牛国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冠状动脉内径大于4mm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我们在冠状动脉造影过程中经常发现一些患者冠状动脉1支或多支主要血管内径均匀增粗在4mm以上,这与传统意义上的冠状动脉扩张症不同.目前有关冠状动脉内径变化与临床症状及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很少,我们通过回顾性研究对630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结果进行分析,发现14例有1支或多支主要冠状动脉内径在4 mm以上,通过对其造影结果及临床资料的分析,总结出冠状动脉内径>4mm患者冠状动脉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以期为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肖世南;王彦军;刘涛;鲁轩浩;张海成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抵抗素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

    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血抵抗素增加,抵抗素可能与炎症有关.抵抗素可能在心血管疾病中起作用,通过调整内皮细胞活性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1].我们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脂、血β2微球蛋白、血尿酸、抵抗素等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东红;朱慧敏;师军华;张焕荣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双氯芬酸钠栓致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1例

    患者,女,57岁.因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于2011年7月19日入院治疗.既往史:支气管哮喘病史近20年,长期服用泼尼松(强的松)片,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入院后第2天凌晨3:50左右患者感右上腹痛明显,值班医生查看患者及询问药物过敏史后,给于双氯芬酸钠栓25 mg纳肛止痛处理.患者于20分钟后出现气喘,给于自带平喘药物布地奈德粉吸入剂后症状无缓解,呼吸困难症状逐渐加重,端坐呼吸,大汗淋漓,很快出现意识模糊,不能言语,大小便失禁,生命体征监测显示:心率130次/min,呼吸46次/min,血压140/100mmHg(1 mmHg=0.133 kPa),血氧饱和度80%(吸氧6 L/min).

    作者:程飞;姜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BCL-6和BCL-2蛋白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BCL-6和BCL-2蛋白的表达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的临床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BCL-6和BCL-2两种蛋白在46例DLBCL中的表达,并分析它们与DLBCL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BCL-6和BCL-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9%(28/46)和54.3%(25/46),BCL-6阳性组和BCL-2阴性组患者预后较好.结论 BCL-6和BCL-2的蛋白表达与DLBCL预后有一定相关性,可作为判断DLBCL预后的参考指标.

    作者:孙冠星;曹祥山;李青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后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根据血栓弹力图(TEG)结果指导ACS患者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方法 用TEG方法检测ACS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血小板抑制率.比较性别、年龄、吸烟、家族史、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对PCI术后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抵抗的影响,以及对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抵抗的预测意义.结果 67例ACS患者中13例(19.4%)存在阿司匹林反应低下,9例(13.4%)患者存在氯吡格雷反应低下,3例(4.5%)同时存在阿司匹林反应低下和氯吡格雷反应低下.血小板药物反应低下者44.0%(11/25)合并糖尿病,血小板药物反应正常者11.9%(5/42)合并糖尿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药物反应正常者女性比例(60.0%)明显高于血小板药物反应低下者(19.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抗血小板药物的反应性会降低(P<0.05).而两者在吸烟、家族史、使用PPI、合并高血压病、高脂血症比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变量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PCI术后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抵抗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糖尿病.结论 对不同性别、年龄的ACS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采用个性化抗血小板治疗,可以减少临床缺血事件的发生.

    作者:陈娜;季汉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乙型肝炎相关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无创判别模型的研究进展

    肝纤维化程度和肝硬化的无创诊断是目前慢性肝病疾病状态评估研究的热点之一.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及其所致的肝硬化、肝细胞癌和肝脏失代偿是目前我国肝病临床实践的主要病种,其发展过程和病理特点与慢性丙型肝炎及其他慢性肝病,如代谢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遗传性肝病等不完全相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是评价肝纤维化程度和肝硬化无创诊断指标或模型的基本方法,基于判别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判别和回归模型是目前开发肝纤维化程度和肝硬化无创诊断模型的两个主要方法.现就乙型肝炎相关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无创判别模型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张占卿;陆伟;张利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环氧化酶2蛋白与食管癌关系的系统评价

    目的 系统评价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表达水平与食管癌的关系.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tary(2011年第1期),PubMed、CNKI等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病例对照试验.评价质量及提取资料后,采用STATA11.0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系统评价.结果 共纳入18个研究,其中食管癌患者1 471例,正常对照55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Cox-2在食管癌组及正常对照组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比值比(odds ratio,OR) =24.59,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 =8.64~70.02,P<0.05].临床病理结果显示:Cox-2在食管癌侵及纤维膜与未侵及纤维膜(OR =3.46,95%CI=1.74~6.89),淋巴结转移组与非淋巴结转移组(OR=2.04,95% CI =1.12~3.72)的表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2在食管癌男性组与女性组(OR =1.13,95% CI =0.81~1.58),年龄<60岁组与≥60岁组(OR =1.06,95%CI =0.68~1.65),肿瘤直径<5 cm与≥5 cm(OR=1.52,95%CI=0.90~2.57),中上段与下段(OR =0.63,95%CI=0.36~1.09),低分化与中高分化(OR =0.49,95%CI=0.23~1.08),T3~T4期与T1~T2期(OR =2.30,95%CI =0.96~5.52),Ⅲ~Ⅳ期与Ⅰ~Ⅱ期(OR =1.25,95% CI =0.64~2.44)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x-2在食管癌中高表达,并且其高表达增了食管癌纤维膜浸润、淋巴结转移的危险性.

    作者:孙国贵;胡万宁;李晖;张钧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以精神症状为首发的病毒性脑炎合并心肌炎的临床分析

    病毒性心肌炎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系统性疾病之一,患者主诉清晰,而以精神症状为首发的急性病毒性脑炎患者缺乏主诉,其入精神病院治疗时,表现出来的是精神症状,除了误诊为功能性精神病外,精神科医生很少想到其合并病毒性心肌炎的可能,故常常漏诊.现将我院32例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周芳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脓毒症患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前脓毒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脓毒症、脓毒症休克患者也不少见,这些患者往往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其治疗费用高,预后较差,对人类健康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研究资料显示[1],当前脓毒症的年发生率约为50/10万~95/10万,且以每年1.5%~9%的速度在增长.目前研究发现,脓毒症患者可并发心肌损伤,其发生率可达40%,脓毒症心肌损伤多为心肌细胞亚微结构的改变,严重者可出现心功能障碍,预后差,病死率可高50%~70%[2].

    作者:胡慧卿;寿松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Sonoclot监测冠心病患者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后凝血及血小板功能

    目的 探讨Sonoclot凝血及血小板功能分析仪(sonoclot coagulation&platelet function analgzer,SCA)在冠心病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5例初诊为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且从未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入院后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各300 mg,分别于给药前(0 h)、给药后6小时(6 h)和给药后24小时(24 h)抽取血样,用SCA检测各自对双联抗血小板药物的反应性及血小板功能变化,SCA所用试剂杯包括花生四烯酸( arachidonic acid,AA)、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玻璃珠(glass beads,gb)、干粉(non)并对应其各自的通道;SCA每一通道的检测指标分别包括激活凝血时间(ACT)、凝血速率(CR)和血小板功能(PF).结果 ①用药前后AA通道参数值的变化:0h时相AA-ACT延长(284.47±35.56)s,AA-CR( 12.67±2.98) clot signal/min,AA-PF 2.67±1.01降低,6h与0h比较AA-ACT(315.93±41.44)s明显延长(P<0.05),AA-CR降低(10.31±2.12) clot signals/min(P<0.05),AA-PF无明显变化(2.87±1.01)(P>0.05);24 h与0h比较AA-ACT延长(302.93±47.37) s(P<0.05),AA-CR降低(11.21±2.76)clot signals/min(P<0.05),AA-PF增加3.29±0.77( P<0.05).24 h与6h比较仅AA-CR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用药前后ADP通道参数值的变化:0h时相ADP-ACT(275.53±36.65)s,ADP-CR(10.79±3.23)clot signals/min,ADP-PF 1.47±0.85;6 h与0h比较ADP-ACT延长(319.40±46.76) s(P<0.05),ADP-CR降低(9.23±2.42) clot signals/min(P<0.05),ADP-PF增加1.67±0.72(P>0.05);24 h与0h比较ADP-ACT延长(305.87±42.43) s(P<0.05),ADP-CR降低(9.47±2.68) clotsignals/min(P <0.05),ADP-PF增加1.91±0.65(P<0.05);24 h与6h比较ADP-PF增加1.91±0.6(P<0.05);③用药前后gb通道参数值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用药前后non-PF值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A是一种简易、快速检测凝血及血小板功能的仪器,能够监测冠心病患者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后的凝血及血小板功能变化并指导用药.

    作者:卢洁;张梅;姜铁民;李玉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下脂肪因子水平的研究进展

    传统观点认为脂肪组织的作用是单一的、被动的,仅为单纯的脂肪储存组织.现已证实,脂肪组织除了调节能量储存和营养平衡,还是一个活跃的内分泌器官,可分泌和表达各种脂肪因子.迄今为止,已从脂肪组织分离出脂联素、瘦素、抵抗素等几十种生物活性物质.实验表明,脂肪因子通过不同的分泌途径作用于肝脏、骨骼肌、大脑等多个器官,在一些重要的生理过程中发挥关键的调控作用,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陈飞飞;孙玉倩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