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服莫西沙星致精神行为异常1例

陈芳;马艳花

关键词:行为异常, 莫西沙星,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摘要:患者,男,84岁,因反复咳嗽、咳痰、气喘38年,加重4天于2010年2月1日收入我科.既往有高血压、2型糖尿病、冠心病、脑梗死后遗症等疾病.长期服用降压、降糖、扩冠、抗血小板凝集等药物.无药物过敏史.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74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140/80 mmHg(1 mmHg=0.133 kPa);精神尚好,意识清楚,步入病房,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双肺可闻及散在的哮鸣音;心脏及腹部无明显特殊;双下肢无水肿.
临床荟萃杂志相关文献
  • 地衣芽孢杆菌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候群,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尚没有统一的治疗方法[1].大量资料表明,IBS常常伴有明显的精神和心理障碍,与抑郁、焦虑有密切关系.近年来,随着社会工作压力增强及精神紧张等因素,IBS发病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而对其治疗选择仍然有限,我们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到地衣芽孢杆菌(整肠生)联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黛力新)能有效缓解腹泻型IBS患者的临床症状,报告如下.

    作者:李清;黄欢;龙芳元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婴儿腹泻合并抽搐60例临床分析

    婴儿腹泻是小儿常见病,其临床特点是大便性状、次数的改变,常合并脱水.近年来,腹泻出现抽搐的患儿有明显增多趋势[1],为了解其原因,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腹泻合并抽搐6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亚利;殷润开;贾彬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南阳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的分布及临床意义

    依据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组序列差异的程度,目前可把HBV分为A~H 8种基因型,基因型比血清亚型更能反映HBV的异质性,近年的研究认为HBV感染的不同后果可能与其基因组序列差异有关.据此,本研究使用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了解本地区慢性HBV感染者的HBV基因型分布情况,分析基因型与慢性HBV感染后不同临床表现的关系,以期为慢性乙型肝炎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王道理;王春青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三脑室CT观测在丘脑出血中的临床价值

    丘脑出血临床表现严重而复杂,致残率、病死率高.现对我院收治的121例丘脑出血患者进行总结分析,对比观察CT片上第三脑室形态改变与临床和预后的关系.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2003年3月至2010年3月我院ICU、神经外科住院患者121例,男75例,女46例,年龄34~83岁,平均(53.8±17.5)岁,全部经头颅CT证实为丘脑出血,占我院同期脑出血的19.8%.其中有高血压病史51例,以往未发现高血压入院时血压增高者48例,无高血压者22例,有糖尿病病史11例,有脑卒中史15例.

    作者:耿丽君;陈建平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胰岛素C肽测定的意义

    肝源性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都存在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INS)分泌损害,但INS代谢不同,INS和C肽(CP)测定可以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帮助.现将肝源性糖尿病患者INS和C肽检测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韩致毅;欧阳伟钢;周黎黎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2010年心血管病学重要临床进展

    心血管领域一直是临床进展快、研究活跃的领域之一,2010年心血管病临床同样有许多进展,包括新的临床试验的发布、新的诊疗指南的推出,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下面选取精华综述如下.

    作者:崔炜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aVR导联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 分析心电图aVR导联形态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行射频消融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157例,男69例,女88例,年龄13~74岁,平均(41.9±19.2)岁,以心内电生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为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组(SF-AVNRT组,n=89)和左侧房室旁路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组(AVRT组,n=68),入选者在窦性心律和室上性心动过速时无束支传导阻滞.结果与窦性心律时相比,SF-AVNRT组aVR导联QRS波终末部形态改变(假性r波或粗顿)的发生率73.0%,AVRT组aVR导联QRS波终末部形态改变(假性r波或粗顿)的发生率为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窦性心律时相比,SF-AVNRT组aVR导联ST段抬高、水平型移行或T波降支切迹的发生率为2.2%,AVRT组aVR导联ST段抬高、水平型移行或T波降支切迹的发生率为8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窦性心律时相比,SF-AVNRT和AVRT在aVR导联具有不同的心电图特点,aVR导联QRS波终末部形态和ST段形态对判断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类型具有重要意义,需高度重视aVR导联在室上性心动过速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敬锐;邸成业;林文华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1例两次妊娠结局分析

    患者,女,27岁,孕2产0,因停经39周,乏力尿黄1周余,发现胎死官内4小时,于2009年8月13日急诊入院.患者平时月经7/30~35天,末次月经2008年11月1 2日,孕早期未出现早孕反应.孕21周产前检查,发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入院查体:体温36.2℃,心率83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07/65 mmHg(1 mmHg=0.133kPa),面色萎黄.产科情况:官高33 cm,腹围96 cm,无胎心.

    作者:白淑芬;杨立新;唐迅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在体检人群中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全身弥漫性的病理状态,可同时累及冠状动脉、颈动脉以及其他动脉,是冠心病、脑卒中以及其他阻塞性血管疾病的基础.颈动脉是AS的好发部位,其病变的出现与主动脉粥样硬化大约同时进行,而往往早于冠状动脉[1].及早发现AS,并采取治疗,可减缓甚至逆转其发生和发展,而颈动脉则是常用的AS检测窗口.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高速发展,应用超声影像技术对AS的检测及诊断已经取得长足进步.

    作者:郝志华;王俊明;陈春彦;高丽;唐龙妹;杨彦君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阿托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特点及阿托伐他汀对其影响.方法5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10 mg/d)8周,观察治疗前后HRV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40例)比较.结果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HRV时域参数(SDNN、SDANN、SDNNIndex)治疗前明显低于正常组,给予阿托伐他汀8周干预治疗后HRV指标明显上升.低频功率与高频功率比值(LF/HF)显著降低(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自主神经活动明显受损,其迷走神经张力降低,交感神经张力相对增高,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危险性明显增加.阿托伐他汀能有效地提高心脏迷走神经张力,降低交感神经张力,有可能减少心律失常性死亡.

    作者:林涛;张郁青;徐崇利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经颅磁刺激和康复训练对脑梗死认知障碍影响

    脑血管病是成人致残的主要原因,脑梗死约占70%,临床的治疗一直集中在降低病死率和促进躯体功能恢复方面,而脑梗死后认知障碍影响患者躯体、行为和情绪等方面的康复,而且对患者的远期影响超过躯体障碍本身[1].近年来脑梗死认知障碍的治疗已成为临床和基础研究的热点.本研究探讨经颅磁刺激(TMS)和康复训练对脑梗死认知障碍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兴山;宋新建;马丹;陈晓波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脐带血在ABO新生儿溶血病血型血清学试验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脐带血在ABO新生儿溶血病血型血清学试验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孕妇分娩前和新生儿出生后分别进行ABO、RhD血型鉴定.对母/子血型为O/A(B)、RhD(+)组合的375例新生儿进行新生儿溶血病血型血清学试验检测.结果使用脐带血检测的ABO新生儿溶血病阳性率为68.3%、出生1~3天静脉血阳性率为51.9%、>3~7天静脉血阳性率为39.0%,脐带血检测结果显著高于静脉血(P<0.01),且随着患儿出生时间的延长阳性检出率呈下降趋势.结论ABO新生儿溶血病血型血清学试验以脐带血检出率高,用脐带血进行新生儿溶血病血型血清学试验检测是早期诊断新生儿溶血病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康琼英;沈莉;闫伟;白雪梅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莫西沙星与哌拉西林/舒巴坦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比较

    莫西沙星(moxifloxacin,拜复乐)是由拜耳公司研制开发的第4代喹诺酮类抗菌药,其作用机制为拮抗细菌的DNA旋转酶,从而阻断DNA的复制而产生快速杀菌作用,具有抗菌谱广、抗菌力强、半衰期长,对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非典型病原体和厌氧菌均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与其他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几乎无光敏反应等特点,同时在肺组织中的穿透力极强[1],已成为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重要药物之一,可以覆盖大部分致CAP的细菌及非典型病原体(如支原体、衣原体及军团菌等)[2].阿奇霉素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并能覆盖上述非典型病原体[3],哌拉西林/舒巴坦钠为新一代β内酰胺类抗菌素,对革兰染色阳性及阴性细菌均有较强活性.在患者经济负担大致相同情况下,本研究采用莫西沙星与哌拉西林/舒巴坦钠联合阿奇霉素两种方案治疗CAP,以探讨该两种方案在CAP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

    作者:叶熊;肖辉;陈小东;龙丰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联合白细胞介素2对艾滋病患者免疫重建的观察

    目前公认的艾滋病(AIDS)特征是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特异性侵犯CD4+T淋巴细胞,引起CD4+T淋巴细胞数量进行性减少和功能性破坏以及全身异常的免疫激活,从而导致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伴随着病毒定量的下降,AIDS患者的免疫力也在逐渐提高,表明HAART在抗病毒的同时亦有免疫重建的作用,但是HAART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数量虽有升高但远不能达到正常水平,因而在HAART基础上如何达到理想的免疫重建已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采用HAART联合免疫调节剂白细胞介素2(IL-2)对AIDS患者进行治疗,通过观察CD4+T、CD8+T细胞计数及干扰素γ(IFN-γ)含量变化,分析其对AIDS患者免疫重建的影响.

    作者:董正洪;郑宏;李玉川;杨莉;田红卫;王瑞敏;张海英;李卫红;李荣香;肖为勇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32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误诊分析

    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糖症状很常见,经口服或静脉补充葡萄糖后,病情会很快好转,但部分患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尤其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时,症状不典型,容易造成误诊而延误病情,甚至可危及生命,现将近年来我们收治的糖尿病低血糖患者误诊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刘刚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部分病毒感染与支气管哮喘发作的关系

    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及其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非特异性气道炎性疾病.伴有气道高反应性[1].近年来,哮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有增高趋势.随着医学科技的进展,引起哮喘发病原因逐渐被人们认识,其中病毒感染为主要病因之一.呼吸道病毒感染,首先引起气道的炎性反应,再通过免疫机制使机体产生高过敏反应和高免疫反应.在整个过程中有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细胞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T淋巴细胞、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参与.与哮喘有关的病毒包括流感病毒、腺病毒、肠道病毒、冠状病毒及鼻病毒(RVS)、呼吸道合胞病毒(RSV)[2].能诱发2岁以下婴幼儿哮喘的病毒主要是RSV,而学龄以上儿童和成年人哮喘的发作则主要与RVS有关.现就RSV和RVS在哮喘发生、复发、恶化中作用机制综述如下.

    作者:张杰;徐波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周围神经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肝脾肿大

    1病历摘要患者,女,57岁,因全身皮肤变黑1年余,腹痛、腹胀11个月,于2010年11月16日就诊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医院.患者1年多前无诱因出现全身皮肤变黑,双手、双膝关节以下皮肤发凉伴四肢麻木,从肢体远端向近端进展,进行性跛行,11个月前出现腹痛、腹胀,以餐后为著,后出现腹泻,每日6~7次,无黏液及脓血,伴双下肢乏力,走路摇摆.

    作者:杨春伟;闫萌;王晓涛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巨幼细胞性贫血140例临床分析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带病生存老年患者的增加,巨幼细胞性贫血发病率逐渐上升[1].该病主要病因是消化系疾病导致摄入不足,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被延误诊治,若能早期诊断,给予叶酸和维生素B12治疗,外周血象可很快恢复正常.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140例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王平;闫淑宁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以突发剧烈头痛为首发症状的主动脉夹层1例

    患者,男,60岁.主因突发头痛、呕吐、胸闷半小时于2008年4月21日来我院急诊科就诊,入院半小时前患者休息时突然出现剧烈头痛,继尔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呈喷射状.数分钟后患者自觉胸闷,无胸痛及放射痛,无咳嗽、咯血,家属发现其意识淡漠、周身湿冷遂急送医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不规范服用降压药,血压维持不理想,无免疫疾病史.

    作者:边彦文;弓荣泉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自发性颈部脊髓硬膜外血肿1例

    患者,男,53岁,因突发左侧肩背痛伴左侧肢体力弱1小时于2010年11月28日23时入院.患者入院前1小时打麻将时突发左肩背及左上肢疼痛不适,活动肩背后疼痛有所减轻,约30分钟后疼痛加重,继之左侧肢体乏力,渐加重至不能行走,无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无二便障碍,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年,不规则服用降压药,无服用阿司匹林及活血化瘀药物史,无头颈部外伤史,拟“左侧肢体无力待查”收住院.入院查体:血压145/110 mmHg(1 mmHg=0.133 kPa),颈无抵抗,第4颈椎椎旁左侧压痛,放射至左肩胛骨部位,左上肢近端肌力4级,远端肌力2级,左下肢肌力3级,右侧肢体肌力5级,四肢肌张力正常,痛、温、触觉及本体觉正常,双侧病理症阴性.

    作者:李正侠 刊期: 2011年第15期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