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辛伐他汀对血管紧张素Ⅱ刺激人单核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

高文;王欢;盛富强;程龙献

关键词:动脉硬化, 血管紧张素Ⅱ, NF-кB, 白细胞介素6
摘要: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人单核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探讨辛伐他汀抗动脉粥样硬化(AS)可能的机制.方法 培养人单核细胞型淋巴瘤(THP-1)细胞株,设空白对照组、AngⅡ刺激组、辛伐他汀低、中、高3个浓度组.辛伐他汀3组分别为辛伐他汀0.1、1、10 μmol/L及对照组加入Ang Ⅱ 1μmol/L后孵育24小时,用免疫荧光法观察核因子кB(NF-кB)活化情况,SYBR Green Ⅰ染料法实时荧光定量采用2-△△Ct相对值观察IL-6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辛伐他汀3组均能够抑制棱因子亚基p65由胞质转移至核内,辛伐他汀组均降低IL-6的表达,各组IL-6表达值为:空白组1.00±0.02,AngⅡ刺激组1.71±0.06,辛伐他汀高浓度组0.43±0.01,辛伐他汀中浓度组0.56±0.01.辛伐他汀低浓度组0.64±0.02,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实时荧光定量检测结果显示辛伐他汀可减少AngⅡ引起的IL-6表达,辛伐他汀通过影响NF-кB的表达来影响IL-6的分泌,可能是辛伐他汀抗AS的机制.
临床荟萃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舞蹈症7例临床分析

    老年舞蹈症又称动脉硬化性舞蹈病,以偏身舞蹈症常见,是一组临床综合征,多继发于基底节的血管性病变,亦可为小舞蹈病或亨亭顿舞蹈病的一部分,少数继发于基底节区肿瘤或变性疾病.

    作者:尹汝尊;臧颖卓;刘瑞春;马太成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血压120 mm Hg心脏安全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肺吸虫病性胸腔积液19例临床分析

    肺吸虫病是以肺部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多变而复杂,极易误诊或漏诊.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0月共收治以胸腔积液为主要表现的肺吸虫病患者19例,报告如下.

    作者:席学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降低同型半胱氨酸并不能预防心血管事件——SEARCH研究启示

    目前,心血管疾病仍是全球主要的死因之一,其危险因素的研究一直受到医学家的重视.大量的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从理论上讲,降低HCY水平就能够减少心血管事件.

    作者:李拥军;金鑫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哮喘患者生命质量的病例对照研究

    近10年来,全球哮喘患者约1.5亿,其患病率和病死率均呈上升趋势,哮喘不仅直接影响患者的健康,而且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1].

    作者:刘英宇;王和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抑郁症和抗抑郁药物治疗与女性心脏性猝死相关

    抑郁症一直被视为冠心病的一种重要危险因素.有研究提示,抑郁症可能增加心律失常发生率,从而增加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和病死率.但目前抑郁症是否为心肌梗死后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治疗抑郁症可否降低心肌梗死风险尚无定论.

    作者:郭艺芳;张倩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和红霉素耐药基因的检测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大量广泛应用以及各种介入性治疗方法的采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la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已经成为医院感染中常见的重要病原菌[1],具有多重耐药特征,常表现为对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等多种抗生素同时耐药,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

    作者:薛伟彩;张征;孙静娜;武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整合素α5β1及其配体纤维连接蛋白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关系

    肝纤维化是以肝脏细胞外基质(extra cellular matrix,ECM)合成增多、降解相对不足而过量沉积为特征,其形成涉及多种细胞、细胞因子及ECM的变化.整合素为介导细胞与ECM间黏附作用的黏附分子之一,是ECM的主要受体[1].与肝纤维化密切相关的是整合素α5β1、α6β1和α1β1等.

    作者:耿建章;甄真;陈翠英;王素平;宁更献;沈伟建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新型国产血管封堵器的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的应用研究

    目的 通过与人工压迫止血方法相比,评价在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后应用国产新型血管封堵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择2006年7月至2007年3月299例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血管封堵器组和人工压迫止血组.主要的观察指标为止血时阃、下床活动时间和主要血管并发症.结果 血管封堵器组与人工压迫止血组相比显著缩短止血时间和制动时间,(5.2±4.7)min vs(15.1±12.6)min,(187.4±125.6)min vs(324.8±212.4)min(P<0.001),但其与人工压迫止血组的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冠状动脉造影或治疗的患者术后可以立即撤出鞘管应用国产血管封堵器.与人工压迫止血相比,前者可以显著地缩短止血及制动时间而不增加血管并发症.

    作者:彭建军;任利辉;贾凯英;梁雅;叶慧明;雷利成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Rho激酶抑制剂治疗左心疾病相关的肺动脉高压临床研究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以肺血管阻力增加为本质的血流动力学概念,是一组以肺循环高血压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对PH的治疗过去多借用治疗体循环高血压的药物,不良反应多,疗效差.

    作者:刘惠良;齐晓勇;张至;李刚;刘欣;杜荣品;谷剑;王小平;党懿;王天红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急性下壁右心室心肌梗死时心电图V1导联ST段改变对右冠状动脉病变位置的预测价值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内科常见的急症之一,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ARMI)单独出现者少见,多合并其他部位心肌梗死,以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合并ARMI为常见,据报道约50%AIMI患者合并ARMI,其住院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增加.

    作者:张庆华;马牋;刘晓坤;李莉;王印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冠状动脉钙化的影像学检查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近年研究表明,冠状动脉钙化(coronary arterial calcification,CAC)是预测动脉粥样硬化的可靠指标,通过无创性医学影像技术检出CAC对冠心病的诊断与风险评估可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1].

    作者:赵海军;白晓谊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258例痰标本细菌学检查

    为了解近年来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变迁,现将2004年3月至2008年10月本院呼吸科住院患者痰标本细菌学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梅芳;张凤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肌钙蛋白Ⅰ水平变化与左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关系

    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左心室重构是AMI患者发生室壁瘤、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的基础,与AMI患者心力衰竭的发生、病死率的增加密切相关[1],心肌肌钙蛋白1(cTnI)可检出微小的心肌细胞损伤,成为心肌细胞损伤敏感性和特异性强的标志物之一[2].

    作者:陈欣华;李燕;孟文格;王生池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圆形分布法分析石家庄市麻疹发病的季节性和长期趋势

    目的 分析石家庄市2001~2007年麻疹发病的季节性和长期趋势,为积极防治麻疹流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全国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直报系统上报的石家庄市麻疹疫情资料,用圆形分布法分析麻疹发病的高峰日和高峰期,用相关分析法分析麻疹发病的长期趋势.结果 ①石家庄市麻疹发病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其季节分布特征是,麻疹全年均可发病,11月患病人数开始增多,次年4~5月达高峰,6月以后下降,8~10月发病低.②2001~2007年麻疹发病均存在明显的高峰日和高峰期(P<0.01),各年发病高峰日不相同或不全相同(F=42.969,P<0.01),总高峰日在4月19日,高峰期为2月13日至6月25日.③2001~2007年石家庄市麻疹发病存在明显的升高趋势(γ=0.814,P=0.026).结论 石家庄市麻疹发病存在明显的季节高峰,发病高峰日多集中在4~5月,高峰期集中在2月上旬到6月下旬.近几年麻疹发病呈明显升高趋势,应围绕此发病高峰期采取紧急防治措施.

    作者:张世勇;高秋菊;林志芳;万丽;吴丽红;冯长龙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与血脂蛋白(a)浓度的关系

    随着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广泛应用,支架再狭窄(ISR)的发生例数不断增加,已成为冠心病介入治疗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众多临床及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脂蛋白(a)[Lp(a)]是心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其在动脉粥样硬化(AS)与血栓形成中起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术后的再狭窄是否与Lp(a)有关,国内外专家做了一些研究,但没有统一的结果说明Lp(a)是支架再狭窄的危险因素.

    作者:齐大屯;李牧蔚;高传玉;宋昆鹏;刘洪智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小窝蛋白1与肾脏疾病

    小窝(caveolae)是近年新认识的一种膜特异性微区结构,小窝蛋白(caveolin,Cav)是形成小窝的重要结构蛋白,参与跨膜信号转导和调节、细胞外基质重塑及纤连蛋白基质的更新[1].

    作者:张瑞宁;傅淑霞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静脉驱铅治疗儿童中重度铅中毒疗效观察及对血清微量元素的影响

    铅中毒已成为常见的公共卫生问题,特别是儿童铅中毒可影响其生长发育并引起行为障碍、多器官损害等,严重威胁着儿童的健康.

    作者:高建兴;孙新;成胜权;张国成;许东亮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肝炎30例疗效观察

    重型肝炎的病情凶险而复杂,病死率一般可达到80%~90%,是损害人民健康的严重疾患.通过对我科临床确诊的50例急性重型肝炎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重型肝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作者:刘鹏霞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239例猝死的临床病理分析

    猝死是指24小时内由于潜在的疾病或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突然的意外的自然性死亡(非暴力性),可以是潜在的器质性病变发展不可逆转的结果,也可以是功能失调如心室颤动或心脏骤停,属病理性死亡[1].

    作者:张玉华;马光;张秀芬;王新颖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