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涛;郭继鸿;商丽华
目的 研究外周血CD19+及CD23+/CD19+细胞的表达在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机制和病情进展中的意义.方法 RA组和正常对照组各20例,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CD19+及CD23+/CD19+细胞的表达率,比较两组的差异,并分析其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结果 RA组外周血CD19+及CD23+/CD19+细胞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10.236±2.212)%vs(6.870±1.052)%,(5.134±1.069)%vs (2.100±0.652)%(P<0.05或<0.01).CD23+/CD19+细胞的表达率与实验室指标ESR、CRP均呈正相关(P<0.01),CD19+细胞表达率与ESR、CRP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结论 RA患者外周血存在CD19+及CD23+/CD19+细胞的表达增高,检测CD23+/CD19+细胞的表达情况可能对RA病情监控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京旭;魏平;王俊祥;陈海英;顾光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经皮冠状动脉介人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已在临床广泛开展.在PCI的过程中因球囊扩张、支架植入会对血管壁产生损伤,导致冠状动脉血管炎症反应加重.研究显示PCI术后内皮损伤的程度与介入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显著相关[1].
作者:赵彦菊;刘红彬;秦利强;刘志红;张晓华;马国刚 刊期: 2009年第23期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主动脉内膜撕裂后循环中的血液通过裂口进入主动脉壁内,导致血管壁分层,起病急骤,临床表现多变,病死率高,其发病率有逐年增加趋势.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89例AD患者各个DeBaKey分型之间的临床资料,并探讨AD患者的易患因素、临床特征、诊疗及预后相关的影响因素.
作者:刘洁香;陈弹;蒋廷波;宋建平;杨向军;刘志华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槲皮素(quereetin,Qu)对转染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的人肝癌细胞系(HepG2)的周期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或未转染细胞HepG2周期的分布,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P21CIP1/WAF1的表达.结果 用Qu处理48小时后,转染携带X基因载体组与转染空载体加药组或未转染载体的HepG2细胞加药组比较,G0/G1期所占细胞比例减少(50.3±1.54)%、(73.2±0.9)%或(74.5±1.1)%(P<0.01),S期细胞所占比例增加(38.1±1.2)%、(20.7±1.2)%或(16.9±0.6)%(P<0.01).转染X基因的加药组与转染X基因未加药组相比,G0/G1期所占细胞比例增加(50.3±1.5)%、(62.8±1.0)%(P<0.01),S期所占细胞比例减少(38.1±1.2)%、(28.6±1.3)%(P<0.01).转染X基因未加药组细胞P21wRNA或P21蛋白无表达;Qu可增加转染X基因细胞、空载体细胞及HepG2细胞P21wRNA或P21蛋白的表达,但前者较后两者表达明显减少.结论 Qu能抑制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的作用,增加细胞P21waf1/cip1表达,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
作者:沈钦海;秦召敏;孙志军;陈国民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瘦素是肥胖基因(OB)编码的蛋白质,主要由脂肪细胞分泌.它传递体内脂肪含量的信号给大脑,通过抑制食欲,减少能量摄取、增加能量消耗、抑制脂肪合成三种途径调节体内脂肪沉积.研究发现,全身皮下脂肪、网膜脂肪、腹膜后脂肪和肠系膜脂肪组织均有瘦素的基因表达.许多激素水平影响瘦素的表达,明确的有胰岛素,糖皮质激素,性激素等.甲状腺激素也是调节能量平衡的重要激素.
作者:于红艳;刘红;魏东敏;王玉芬 刊期: 2009年第23期
1992年,西班牙学者Brugada等[1]报道了一种猝死综合征,其心电图表现为右束支阻滞、右胸导联(V1~V3)ST段提高.1996年,日本Miyazaki等[2]首次将上述心电图异常伴猝死者称为Brugada综合征.目前,一些文章报道非Brugada综合征患者心电图也可出现Brugada波样改变.我们发现Ⅰ例发热患者心电图出现Ⅰ型Brugada波,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涛;郭继鸿;商丽华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脑梗死危险分层下小剂量辛伐他汀达标预防再发的效果、安全性及依从性的对照研究.方法 初发性脑梗死患者287例,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147例、阿托伐他汀组140例,给予辛伐他汀或阿托伐他汀10~20 mg每天晚饭后口服.两组均分为高危患者和极高危患者,脑梗死的高危患者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6 mmol/L为达标,极高危患者以LDL-C<2.1 mmol/L为达标,达标后5~10 mg长期维持.比较两组治疗前后LDL-C变化、不良反应、药费及退出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1年后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辛伐他汀组高危患者(3.58±0.81)mmol/Lvs(2.49±0.33)mmol/L、极高危患者(3.73±0.72)mmol/L vs(1.94±0.12)mmol/L,阿托伐他汀组高危患者(3.42±0.71)mmol/L vs(2.55±0.22)mmol/L、极高危患者(3.61±0.42)mmol/L vs(1.95±0.21)mmol/L(均P<0.05);但两组间治疗前及1年后LDL-C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1、3、6、9及12个月LDL-C的达标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脑梗死再发和其他血管事件的发生,也无死亡患者.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叉(P>0.05);辛伐他汀组药费明显低于阿托伐他汀组(P<0.01);辛伐他汀组退出率明显低于阿托伐他汀组(P<0.01).结论 在脑梗死的危险分层下,应用小剂量辛伐他汀能使LDL-C 持续达标,预防脑梗死再发效果理想、可靠安全、价格低廉,患者依从性好,能使广大患者获益.
作者:王连芹;魏玉清;于强;宁海春;赵丽娟;孔咏梅;李国锋 刊期: 2009年第23期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在自然界分布较为广泛,此外亦存在于人的皮肤和肠道,成为人体的正常菌群.PA也是重要的呼吸道感染致病菌之一[1].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PA较为有效的药物为亚胺培南(IPM),随着该药的广泛使用,其耐药菌株逐渐增多,给临床治疗和控制带来极大的困难.
作者:秦超;许爱敏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终末期肾病(ESRD)的常见原因,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DN的主要临床特征为持续性蛋白尿.研究发现DN的主要病理改变过程为肾小球基底膜(GBM)增厚.系膜基质增加,终导致肾小球硬化.
作者:支艳俊;史丽萍;周艳茹 刊期: 2009年第23期
急性白血病(AL)患者5年生存率较低,因为大多数常由于复发而死亡.目前认为微小残留病(MRD)是白血病治疗缓解后复发的重要的原因.因此,研究一些特征性的分子标志物作为残留病变检测,以便在疾病的早期预测复发,及早加以治疗干预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静;韩颖;化罗明;郭晓楠;徐世荣 刊期: 2009年第23期
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是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胃癌新生血管和淋巴管是肿瘤侵袭转移机制中重要的一环,而淋巴转移是决定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胃癌早期以淋巴道转移为主,晚期才发生血道转移.淋巴道转移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过程,定位于淋巴管的内皮生成因子受体3(VEGFR-3),受淋巴管内皮生成因子C、D诱导并与之结合,在肿瘤淋巴管生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3].
作者:刘艳;金延安;刘俐敏 刊期: 2009年第23期
患者,男,41岁,因胸部闷痛21小时于2007年7月20日晚急诊入院.患者自1996年起患有肾病综合征,间歇服用泼尼松(强的松).于急诊当日凌晨1时出现胸骨后闷痛,伴冷汗,未处理渐缓解,中午1时在活动中再次发作,于晚上8时余急诊人院.
作者:潘如宝 刊期: 2009年第23期
胆道外科手术后并发胆道大出血,保守治疗和传统外科手术治疗预后较差,病死率高[1],近些年来,随着介入治疗水平提高,介入栓塞材料不断更新,介入栓塞治疗急性胆道大出血效果好,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我们对本院收治的16例胆道外科术后并发胆道大出血患者介入栓塞治疗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海涛;解皓;窦剑;吴文娟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108例CHB患者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微板核酸杂交-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进行HBV基因分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非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辅助性T细胞(Th)1、Th2、自然杀伤(NK)细胞,对其中55例人白细胞抗原(HLA)-A2阳性CHB患者检测HBV特异性CTL.结果 108例CHB患者中,B基因型59例(54.6%),C基因型48例(44.4%),B、C混合型1例(0.9%),HLA-A2阳性55例(51.4%)中,C基因型感染者27例,B基因型感染者28例;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率高于B基因型感染者(75.0%vs 49.2%)(P<0.01),C基因型的HBV DNA水平高于B基因型感染者(6.12±0.81)log10 copies/ml vs(5.02±0.61)log10 copies/ml(P<0.01),HBV特异性CTL低于B基因型感染者(0.21±0.06)% vs (0.39±0.12) % (P<0.01).非特异性CTL高于B基因型感染者(19.84±6.17)% vs (16.81±3.56)%(P<0.01),丙氨酸转氨酶(ATL)高于B基因型感染者(505.12±312.91)U/L vs(222.11±205.16)U/L(P<0.01),血清总胆红素(TBIL)高于B基因型感染者(45.71±41.12)μmol/L vs(28.18±15.12)μmol/L(P<0.05).结论与CHB B基因型感染者相比,C基因型感染者的HBV特异性CTL较低,导致HBV DNA水平高于B基因型感染者,HBeAg阳性率也高于B基因型感染者,因此C基因型感染者的肝功能损害比B基因型感染者重,C基因型感染者的肝功能损害比B基因型感染者重,可能也与C基因型感染者的非特异性CTL比B基因型感染者高有关.
作者:顾锡炳;杨小娟;王栋;华忠;吴杭源;徐月琴;陆忠华 刊期: 2009年第23期
患者,女,36岁.因乏力、活动后气短伴间断心悸1年,于2008年11月14日人院.患者缘于1年前开始自觉乏力,平路快走或登楼1层即出现活动后气短症状,并间断有胸痛、心悸症状,多与活动有关.偶有干咳症状,不伴咳痰及咯血.不伴关节痛、皮疹及光过敏等现象.
作者:张鲁涛;袁雅冬;王悦;李帅;王保法 刊期: 2009年第23期
传统观念认为,成年中枢神经系统是不可再生的,神经再生仅发生于胚胎期及出生后早期.近年研究表明,成年啮齿类和灵长类的海马、嗅球等部位可以产生新的神经元,神经再生持续于整个成年期,为神经系统损伤和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思路[1].
作者:杨艺敏;冯加纯 刊期: 2009年第23期
肝脏疾病分类复杂,临床诊断常有困难,肝脏活组织检查(活检)是必要的确诊手段.使用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使肝脏活检技术有了长足发展,使之更安全、有效.经皮肝脏穿刺不仅可用于肝脏疾病的诊断.还可用于肝脏疾病的治疗,即使诊断已由临床确定.
作者:陈丽芳;缪应雷;高华斌;李红纳 刊期: 2009年第23期
具有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是儿童良性局限性癫痫的主要表现形式,占儿童癫痫的13%~15%.癫痫发作严重威胁患儿的身心健康.这不仅表现在发作时对身体的损伤,也表现在发作后或发作间期的心理损伤,如认知功能受损、心理障碍、生活质量下降等.
作者:李淑敏;施荣富;袁会珍;王克玲 刊期: 2009年第23期
随着研究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SCH)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呈现患病率较高的趋势[1-2].针对2型糖尿病这一越来越大的特殊患者群体,亚临床甲状腺疾病对患者的影响,尤其在大血管并发症方面,一直是人们思考的问题.基于这一思考,本研究对因2型糖尿病住院的患者1 170例行甲状腺功能筛查测定,同时对糖尿病相关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了解SCH对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刘薇;华琳;于湄;谢荣荣;潘素芳;杨金奎 刊期: 2009年第23期
手足口病(hand foot mouth disease,HFMD)是婴幼儿常见的传染病之一,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16(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引起,此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溃疡等症状,多见于4岁以下小儿,夏季多见[1].
作者:赵雪然;李爱霞;董凤群;袁会珍;羡鲜 刊期: 2009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