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严重呼吸衰竭机械通气脱机过程中的应用

韩利红;郑有先;王彤兵;陈书文

关键词: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呼吸功能不全, 呼吸, 人工
摘要: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撤机后的应用时机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36例COPD患者,随机选取18例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并作为实验组,以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压力支持通气(PSV)+呼气末正压(PEEP)方式行机械通气,待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拔除气管插管,改为经面罩BIPAP无创通气,逐渐脱机.余18例做为对照组,行常规有创通气,后以PSV方式至撤机.现察两组病例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例数、病死率、机械通气天数、总住院天数、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实验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21.1±1.8)天vs(27.1±1.4)天(P<0.05);机械通气时间为(11.4±0.8)天vs(14.8±2.4)天(P<0.05);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0 vs 5例(P<0.01);死亡例数为1例vs 4倒.实验组撤机前后血气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撤机后pH降低、PaCO2升高(P<0.05).结论 对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早期有创机械通气,序贯应用无创正压通气可以显著降低VAP发生率,提高撤机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
临床荟萃杂志相关文献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呼吸系统疾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一种特异地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因子,具有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刺激体内新生血管生成、促进血管通透性增加及维持血管正常状态和完整性的功能,它在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纤维化、胸腔积液、肺癌等多种肺疾病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郑洪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检测在乙型肝炎母婴传播中的应用价值

    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检测是目前诊断乙型肝炎常用的指标,主要反映人体对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免疫反应状态,不能直接反映HBV在患者体内的复制情况.

    作者:王金侠;韩映雪;唱丽敏;刘彤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尼美舒利颗粒治疗小儿高热临床疗效

    高热是小儿急性感染常见症状之一,高热易导致婴儿惊厥,需要及时退热处理,用新型解热镇痛药尼美舒利颗粒(瑞芝清)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所致高热临床报道较少,本研究观察临床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产超广谱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肺炎危险因素分析

    肺炎克雷伯杆菌及大肠埃希菌是常见的医院获得性肺炎致病菌.我国全国性革兰阴性菌耐药监测(NPRS)数据显示,1994~2001年,在所有院内感染革兰阴性菌中排第4、5位[1].

    作者:黄毅;邱丹;陈代刚;李小平;刘建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中药戒毒研究进展

    吸毒已成为人类社会的顽症,戒毒已是医学的一大难题.多年来,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开发戒毒的有效方法,不少治疗方法已在医疗实践中得到应用,并获得了一定效果.

    作者:靳怡然;杜英峰;张兰桐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T抗原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预后价值

    目的 研究T抗原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并探讨其与胃癌术后生存率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T抗原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及与胃癌术后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106例胃癌组织中T抗原的阳性率为56.6%(60/106),而36例胃良性溃疡组织中无1例T抗原表达阳性;Ⅰ、Ⅱ、Ⅲ、lV期胃癌组织中T抗原阳性率分别为23.1%(3/13)、61.3%(19/31)、59.1%(26/44)、66.7%(12/18),Ⅱ、Ⅲ、Ⅳ期比Ⅰ期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胃癌组织中T抗原阳性率分别为35.3%(12/34)、60.7%(17/28)、70.5%(31/44),呈逐渐升高的趋势,中分化、低分化与高分化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中伴有淋巴结转移者T抗原阳性率为74.2%(66/89)、无淋巴转移者为35.3%(6/1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中伴有肝转移者T抗原阳性率为100%(8/8)、无肝转移者为53.1%(52/9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胃癌中伴有腹膜转移者T抗原阳性率为90.0%(9/10),无转移者为53.1%(51/9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6);T抗原的表达与胃癌的部位无关(P>0.05);T抗原阳性与T抗原阴性患者术后生存率相比,Ⅰ、Ⅱ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Ⅲ、Ⅳ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抗原在胃癌有高表达而在良性溃疡中无表达,T抗原的表达与胃癌的部位无关,T抗原的表达随着胃癌的分期、分化及淋巴结、肝、腹膜转移而升高,T抗原表达的胃癌患者术后生存率差,因此T抗原可能成为胃癌预后判断的一个良好指标.

    作者:徐克群;张维;关乃富;鲍永仪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残胃癌的病因分析

    残胃癌(GRC)指上消化道因良性病变行胃部分切除术后5年以上或恶性病变术后20年以上残胃发生的癌.现对邢台矿业集团总医院GR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旨在探讨GRC的发病特点.

    作者:汪燕;宋继伟;支忠继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机械通气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应用

    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心脏直视下手术后一般均需要使用机械通气支持治疗,而婴幼儿先心病患儿由于本身心肺发育不完善,术后使用机械通气有其自身特点.我院2004年1月至2007年8月共收治199例3岁以下先心病婴幼儿,现总结如下.

    作者:林薇;王哲;龚琪;谈凌凌;徐振海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静脉滴注乌拉地尔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及意义

    目的 探讨静脉滴注乌拉地尔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因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按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为Ⅲ~Ⅳ级,随机分为乌拉地尔治疗组24例,时照组2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刺尿剂、口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强心剂,治疗组在此治疗基础上静脉持续泵入乌拉地尔50~400 μg/min,硝酸甘油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持续静脉滴入硝酸甘油15~50 μg/min,疗程为3~10天,通过观察两组患者血浆脑钠肤浓度变化来判断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BNP降低显著,(216.2±115.3)ng/L vs(446.5±104.4)ng/L(P<0.01),左室射血分数增加明显,(42±8)%vs(36±6)%(P<0.01),收缩压降低显著,(100.0±12.8)min Hg vs(111.0±14.3)mm Hg(P<0.01),心率降低,(95.0±10)次/min vs(88±12)次/min(P<0.05).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乌拉地尔能明显降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浓度,改善心功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作者:王琪;陈金良;申建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血小板与抗血小板治疗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血小板在动脉系统血栓形成中的关键作用.抗血栓治疗已不仅仅是控制凝血酶的生成及其活性,抗血小板治疗已成为预防和治疗动脉系统血栓的基石.

    作者:史旭波;胡大一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射频消融术中左心室后壁穿孔致冠状动脉痉挛1例

    患者,男,42岁.因A型预激综合征行射频消融术,术中反复试放电消融(40 W,60℃),均未能有效阻断旁道.手术进行3.5小时左右,患者感心悸、多汗,心率46~50次/min,血压75/50 mm Hg(1 mm Hg=0.133 kPa),给予补液扩容、多巴胺升压治疗血压及心率曾一度恢复正常.

    作者:梅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结节性多动脉炎2例并文献分析

    结节性多动脉炎是一种主要累及中小肌性动脉的坏死性血管炎.全身各组织器官的中小动脉均可受累、临床表现复杂,病情轻重差异大,本科收住结节性多动脉炎患者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海芸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严重呼吸衰竭机械通气脱机过程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撤机后的应用时机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36例COPD患者,随机选取18例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并作为实验组,以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压力支持通气(PSV)+呼气末正压(PEEP)方式行机械通气,待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拔除气管插管,改为经面罩BIPAP无创通气,逐渐脱机.余18例做为对照组,行常规有创通气,后以PSV方式至撤机.现察两组病例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例数、病死率、机械通气天数、总住院天数、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实验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21.1±1.8)天vs(27.1±1.4)天(P<0.05);机械通气时间为(11.4±0.8)天vs(14.8±2.4)天(P<0.05);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0 vs 5例(P<0.01);死亡例数为1例vs 4倒.实验组撤机前后血气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撤机后pH降低、PaCO2升高(P<0.05).结论 对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早期有创机械通气,序贯应用无创正压通气可以显著降低VAP发生率,提高撤机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韩利红;郑有先;王彤兵;陈书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98例老年胆总管结石的内镜治疗体会

    老年人胆总管结石发病率较高,但由于年老及常合并其他疾病,手术治疗并发症多,风险大,各种药物疗效不确切,内镜治疗由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现已经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我们对经十二指肠镜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9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并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李德民;覃华;李荣香;赵秋;田德安;刘南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老年肾综合征出血热40例早期诊断特点分析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目前仍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典型病例以发热、出血、肾脏损害三大主征及5期经过为临床诊断依据,但由于HFRS的早期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差异较大,病情变化迅速,无特异的症状和体征,给早期诊断带来很大困难,常引起误诊,导致病情恶化,甚至死亡.

    作者:朱伟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278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分析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一类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的急性脑血管病,为了探讨影响SAH预后的可能相关危险因素,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现对本院影响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成义;刘宗明;饶芝国;林贵军;高峰;刘爱贤;贾继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具有JAK2V617F突变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转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

    患者,男,53岁,因发现脾大(B超12.6 cm×5.0 cm)7个月于2005年4月8日就诊于我科.查体未发现异常.血常规:白细胞(WBC)10.5×109/L,血红蛋白(Hb)149 g/L,血小板(Plt)1 314×109/L;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粒红两系正常,巨核细胞63只,血小板成堆可见;BCR/ABL融合基因阴性,诊断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

    作者:郭慧梅;潘崚;郭晓玲;张学军;王福旭;董作仁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心肝宝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中转化生长因子β1排出量的影响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已成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原因之一,目前尚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近年的研究发现,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1,TGF-β1)在肾脏局部持续分泌增多,可能是DN发病机制的后共同通路[1].

    作者:吴耀俊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介入治疗以晕厥为主要表现的冠心病1例

    患者,男,62岁,主因发作性前区疼痛伴晕厥3年,加重2小时入院.缘于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前区疼痛不适,不向其他部位放射,发作时伴头晕、晕厥、小便失禁,无头疼、恶心、呕吐等,每持续5~10分钟,经休息可缓解,未正规治疗.

    作者:汤泓;孟存良;谷双魁;齐晓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表现126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肺炎支原体(MP)感染发病在小儿有增高趋势.MP可以引起严重并发症及多种肺外表现,其中部分患儿以肺外症状为首发表现,极易造成误诊,为了提高对MP感染的进一步认识,现将我科2004年9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MP感染并发肺外脏器受损的126例分析如下.

    作者:冯伟静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