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华;梁月英
目的:评价T-spot.TB 和TB-Ab联合检测在结核性胸膜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96例临床和放射学确诊或可疑胸膜结核患者的胸腔积液实施T-spot.TB 和TB-Ab联合检测,对照组为80例渗出性胸膜炎患者,且无结核原发.结果:96例确诊或可疑胸膜结核患者中,94例患者T-spot.TB试验阳性,76例患者TB-Ab试验阳性;对照组80例患者中,T-spot.TB试验阳性3例,TB-Ab试验阳性17例.在诊断结核性胸膜炎中的敏感性分别为97.92%、79.17%.在对照组其特异性分别为96.25%、78.75 %.结论:T- spot.TB酶联免疫斑点法是一种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检测结核感染的技术,对快速准确的诊断胸膜结核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可极大的减少漏检率,可作为胸膜结核诊断的有效辅助检查手段.
作者:张士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在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将我院(2013-2015年)收治的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病情的严重程度分成3组,分别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组、2型糖尿病肾病组,并且设置一组人数为50例的正常组为对照组.观察并且记录四组患者体内的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并且测定和记录每组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率.结果: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高于对照组;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比较为:2型糖尿病肾病组高,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组次之,单纯2型糖尿病组低;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和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呈现正相关.结论:从单纯2型糖尿病进展到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是一个逐渐升高的过程,并且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和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呈现正相关.
作者:苏承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g)与D-二聚体(D-Dimer,DD)水平在冠心病患者诊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凝固法检测血浆中Fg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中DD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AMI、UAP组与SAP、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比较,血浆Fg、DD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且AMI组与UAP组比较,血浆Fg、DD水平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冠心病各组与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Fg与DD阳性检出率比较:AMI、UAP组与SAP、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比较,血浆Fg与DD阳性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AMI组与UAP组比较,血浆Fg与DD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浆纤维蛋白原与D-二聚体水平升高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随着病情的加重,升高更为明显.
作者:张小斌;赵秋霞;周松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糖尿病的慢性高血糖症会造成患者的长期损害、机能障碍、多种器官衰竭.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报告 [1],2013年全世界糖尿病患者有38200万(占成人人口8.3%),其中未诊断患者有17500万(占46%),有510万患者死亡.中国糖尿病协会(CDS)报告 [2],2013年我国糖尿病患者数已达9840万(20-79岁),其中未诊断患者有5323.8万,有127.1万患者死亡.我国的患者人群位列世界三甲之首,所造成的死亡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成为第三大死亡原因.
作者:赵淑珍;胡琼;郑锦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尿液分析流水线各指标在尿路感染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分析528疑似尿路感染患者的尿液干化学、尿液有形成分分析检测和细菌培养结果,分析NIT、LEU和BACT与细菌学培养结果的一致性.结果:528名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中,151名患者经培养确认为阳性(阳性率28.6%);其中NIT+LEU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45.7%、93.6%,细菌参数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72.8%、91.5%,NIT+LEU联合细菌参数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64.9%、97.1% .结论:联合应用细菌参数与NIT+LEU对于尿路感染早期诊断的特异性高.
作者:任小英;马建萍;郑燕青;马晓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高血压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而高血压患者常常伴有肾功能损伤,其原因在于持久的高血压压迫造成肾单位变形萎缩、肾功能减退、肾小球血管硬化,若不进行及时治疗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对生命造成威胁.我国约有2亿高血压患者,其中又以老年人为高发人群,其发病率和患病人数逐年增长.而有研究发现,由高血压所致的终末期肾病高达49%.
作者:刘菊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统计2010-2014年山东省34家重症医学科(ICU)临床分离非发酵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非发酵菌感染情况及耐药特点,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 采用扩散法或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以CLSI标准判读.结果:2010-2014年共分离病原菌50219株,其中非发酵菌25856株,鲍氏不动杆菌11875株,铜绿假单胞菌11687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945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549株.监测结果示鲍氏不动杆菌对所有抗生素耐药率均大于30%,但对米诺环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保持相对较低耐药性.2010年鲍氏不动杆菌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78.7%和80.0%,2014年上升至90.8%和91.2%.鲍氏不动杆菌整体耐药水平较高且呈升高趋势.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耐药率小于30%,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率均大于30%,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耐药率相对较低.2010年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50.9%和50.8%,2014年下降至36.1%和45.1%.铜绿假单胞菌总体耐药水平明显低于鲍氏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米诺环素、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均小于30%.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均小于30%.结论:山东省重症医学科临床分离病原菌中,非发酵菌检出率高,耐药性强.
作者:朱熠冰;解建;姜志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将正常供者的干细胞植入患者体内的一种治疗手段,造血干细胞移植前要对患者和供者双方进行ABO血型鉴定,当干细胞植活后血型就会从受者血型向供者血型转变.血型转变的临床意义一是可以根据血型选择血液制剂,二是干细胞植活后,血型转变是红细胞恢复的标志之一.近几年来,我院采用ABO血型不合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多例,本文主要对ABO血型不合患者移植后的血型转变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房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是临床常见的病原菌,是葡萄球菌属中致病性强的细菌,也是医院获得性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在临床广泛使用,其所致的医院感染不断增多,MRSA导致的感染率也逐年上升.由于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强,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与药敏结果分析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武;张儒文;林仕忠;陈立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分离的革兰阴性菌分布、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2014年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其耐药率及耐药变化.结果:2013-2014年期间共分离细菌203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4.7%,革兰阳性菌占25.3%.革兰阴性菌主要分离株依次为大肠埃希菌514株、铜绿假单胞菌364株、肺炎克雷伯菌240株、鲍曼不动杆菌210株,其他阴性菌250株.肠杆菌科细菌产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大肠埃希菌65%,肺炎克雷伯菌36%;铜绿假单胞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多在30%以下,但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的耐药率均在30%以上;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常用抗菌药物高度耐药,耐药率多在50%以上,有些甚至超过了90%.结论:革兰阴性杆菌在我院的流行情况非常严重,需加强抗感染管理及院内流行株得监测,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结合临床合理用药,减少滥用抗生素带来细菌耐药率的升高.
作者:林虹;陈娜君;林荣;李玉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糖化白蛋白和晨尿胱抑素 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研究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120例临床确诊的糖尿病人为研究组,予以血清糖化血清白蛋白(GA)及晨尿Cys C检测,另选100例我院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比血清糖化白蛋白及晨尿Cys C检测指标.结果:DM1组患者血清GA和晨尿Cys C与健康对照组的GA和晨尿Cys 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DM2组患者GA和晨尿Cys C与健康对照组的GA和晨尿Cys C比较,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血清GA和晨尿Cys C的水平显著升高,联合检测患者血清糖化白蛋白及晨尿Cys C可有效提高糖尿病肾病临床诊断准确率和灵敏度,对早期糖尿病的诊断、治疗和药物干预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薛国平;周昆红;黄敦燕;周全;何忠民;周楷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为常见的病原体,其传染性很强,而且极易引发多系统与多脏器损害,好发于小儿集居场所并传播,导致集体感染,危害严重 [1].此外,本病在家庭成员中可能交叉感染,久治不愈,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基于此,尽早确诊并处理,对于改善患儿预后与提高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为了进一步探讨儿童MP感染采取不同诊断方式的效果,我院实施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明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PCR-RDB)进行检测,探析该法在宫颈癌(SCC)的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门诊部就诊的166例SC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检测方式的不同将入选者分成观察组(HPV分型联合TCT检测,166例)和对照组(TCT检测, 166例)两组.比较不同检测方案的检测结果以及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HPV阳性检出率为33.1%(55/166);TCT的阳性检出率为30.1%(50/166),116例TCT阴性患者中HPV阴性者97例,阳性者19例,HPV阳性率是16.4%;50例TCT阳性病例中HPV阴性者18例,阳性者36例,HPV阳性率是72.0%.病理检测的阳性率为21.7%(36/166),其中HPV阳性患者31例,阴性患者5例,即HPV阳性率是86.1%.观察组的特异度为97.0%(128/132),灵敏度为88.6%(31/35),Youden指数是0.856;对照组特异度92.2%(107/116),灵敏度为49.0%(25/51),Youden指数是0.412.观察组的真阴性和真阳性结果均比对照组优秀,差异显著(P<0.05).结论:HPV分型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可以使TCT检测的特异度和灵敏度显著提升,对早期诊断SCC有重要意义.
作者:田平俊;胡亚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血清胱抑素C(serum cystatin C,Cys-C)、肌酐、尿酸对尿糖阳性妊娠期妇女肾损伤的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产检尿糖正常中孕(在孕14-27周)妊娠妇女、晚孕(在孕28-36周)妊娠妇女和产检尿糖阳性的中孕、晚孕妊娠妇女各85例.血清胱抑素C的含量使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肌酐(SCr)、血清尿酸(UA)含量使用苦味酸比色法和尿酸比色法进行测量.比较正常中孕组、正常晚孕组、尿糖阳性中孕组、尿糖阳性晚孕组的各项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ys-C在正常中孕组、正常晚孕组、尿糖阳性中孕组、尿糖阳性晚孕组的浓度分别为:(0.69±0.12)mg/L、(0.82±0.13)mg/L、(0.71±0.26)mg/L、(1.32±0.13)mg/L.且Cys-C在正常妊娠妇女与尿糖阳性妊娠期妇女中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在肾损伤的早期检测中其比SCr和UA更加灵敏且可靠.结论:血清胱抑素C可作为尿糖阳性妊娠期妇女肾损伤的敏感指标,相较于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氮有更为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余烈中;陆敬邦;黄菊瑜;何永恒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总胆固醇(CHO)、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参考区间因地域、年龄、性别、饮食习惯、本地所用检测仪器、所用试剂等因素不同而有所不同,具有地方性 [1].长期以来,大多数医院多采用试剂说明书或参考资料提供的参考值,而且多数参考区间不分性别、年龄.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日常饮食结构、生活方式和习惯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人们的血脂水平也逐步上升,且高脂血症人群越来越多.
作者:赵云贵;曾忠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更年期妇女抑郁症患者的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变化情况,探讨检测血清BDNF水平的价值.方法: 对确诊的70例更年期妇女抑郁症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连续治疗观察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症状,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BDNF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抑郁症患者治疗8周后较治疗前,HAMD分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259,P<0.01),血清BDNF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08,P<0.01).更年期抑郁症妇女HAMD分值与血清BDNF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507, P<0.01) .结论:更年期妇女抑郁程度与血清BDNF水平负相关,血清BDNF水平可作为判定更年期妇女抑郁程度及抗抑郁疗效的参考指标.
作者:刘丽;杨文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肝癌,是我国高发的,危害极大的,在各类实体瘤中预后差的恶性肿瘤之一.虽然近几年来在肝癌的初期诊断医治方面有所进展,使部分肝癌病人的预后有所改良,但就大多数肝癌病人而言,预后仍很差.巨球蛋白血症.系分泌大量单克隆IgM(巨球蛋白)的浆细胞样淋巴细胞恶性增生性疾病,病因及发病机理不明,临床罕见,易误诊.而临床上,原发性肝癌与巨球蛋白血症并发的病例更为罕见,故将此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宋宇;宋海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艾滋病(AIDS)自愿咨询检测(VCT)指咨询对象经过初步了解,在保密和知情情况下,自愿做出是否接受检测HIV抗体、获得有关免费服务及改变其危险行为的过程 [1].VCT是提高感染者发现率,阻断二代传播的重要手段,也是消除社会歧视和提高求询者艾滋病认知、改变其高危行为的重要策略 [2].深入开展VCT是当前掌握AIDS患者和HIV感染者情况为有效、迅速的方法 [3].本研究以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本社区VCT门诊部的求询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社区开展VCT对AIDS的筛查与干预的效果,为AIDS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现作如下报告.
作者:卢小玉;孙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1990~2014年万方数据库收录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机制的相关文献.方法: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药机制为检索字段,通过万方数据库的新版查新/跨库检索功能,检索万方数据库文献,Endnote X7软件进行筛选、去重,并根据文献发表的年份、文献作者、发表期刊、被引用次数等方面进行统计、归纳分析.结果:共有312篇文献被纳入,其中被引用次数多的为76次.研究多的耐药机制以产β-内酰胺酶为主,为103篇(33%),其次为染色体基因mecA编码青霉素结合蛋白2a(penicillin-binding protein 2a,PBP2a).结论:研究多的耐药机制以产β-内酰胺酶为主,耐药药物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
作者:李忠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通过了解2014年6月-2015年6月,近1年来临床不同来源阳性标本中分离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SAU)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及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梅里埃ATB 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和配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鉴定板条ID 32 STAPH 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配套的ATB STAPH 5 药敏板条和K-B法.结果:近一年来临床总共送检5392个标本,检出SAU122株,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40株,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sensitive staphylococcus aureus,MSSA)82株.MRSA对青霉素耐药率为100%,红霉素耐药率达87.50%,克林霉素耐药率达85%,四环素耐药率达52.50%;MSSA对青霉素耐药率为85.37%,红霉素耐药率达43.90%,克林霉素耐药率达31.70%,四环素耐药率达20.73%,近1年来未出现对糖肽类抗菌药物耐药的SAU菌株.结论:SAU对一些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逐渐升高,而MRSA对这些药的耐药率更高,提示临床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药物,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同时采取预防措施,防止金黄色葡萄球菌尤其是MRSA的传播和感染.
作者:季丰;陈名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