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玉溪市澄江县健康成人血脂水平研究

赵云贵;曾忠萍

关键词:玉溪市, 澄江县, 健康成人,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参考区间, 人民生活水平, 总胆固醇, 饮食习惯, 饮食结构, 血脂水平, 试剂, 生活方式, 年龄, 检测仪器, 高脂血症, 甘油三脂, 参考资料, 不分性别, 说明书, 参考值
摘要:总胆固醇(CHO)、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参考区间因地域、年龄、性别、饮食习惯、本地所用检测仪器、所用试剂等因素不同而有所不同,具有地方性 [1].长期以来,大多数医院多采用试剂说明书或参考资料提供的参考值,而且多数参考区间不分性别、年龄.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日常饮食结构、生活方式和习惯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人们的血脂水平也逐步上升,且高脂血症人群越来越多.
医学检验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在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究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在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将我院(2013-2015年)收治的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病情的严重程度分成3组,分别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组、2型糖尿病肾病组,并且设置一组人数为50例的正常组为对照组.观察并且记录四组患者体内的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并且测定和记录每组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率.结果: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高于对照组;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比较为:2型糖尿病肾病组高,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组次之,单纯2型糖尿病组低;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和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呈现正相关.结论:从单纯2型糖尿病进展到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是一个逐渐升高的过程,并且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和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呈现正相关.

    作者:苏承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分析

    目的:通过了解2014年6月-2015年6月,近1年来临床不同来源阳性标本中分离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SAU)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及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梅里埃ATB 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和配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鉴定板条ID 32 STAPH 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配套的ATB STAPH 5 药敏板条和K-B法.结果:近一年来临床总共送检5392个标本,检出SAU122株,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40株,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sensitive staphylococcus aureus,MSSA)82株.MRSA对青霉素耐药率为100%,红霉素耐药率达87.50%,克林霉素耐药率达85%,四环素耐药率达52.50%;MSSA对青霉素耐药率为85.37%,红霉素耐药率达43.90%,克林霉素耐药率达31.70%,四环素耐药率达20.73%,近1年来未出现对糖肽类抗菌药物耐药的SAU菌株.结论:SAU对一些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逐渐升高,而MRSA对这些药的耐药率更高,提示临床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药物,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同时采取预防措施,防止金黄色葡萄球菌尤其是MRSA的传播和感染.

    作者:季丰;陈名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重症监护病房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目的:了解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以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对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ICU患者各类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的3032株病原菌(2012年856株, 2013年1077株,2014年1099株)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连续3年稳居榜首;大肠埃希菌从2012年的第2位,降至后两年的第4位,检出率明显下降;肺炎克雷伯菌3年中两次位居第三;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2012-2014年分别为12.7%、11.0%和9.2%,呈逐年下降趋势.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虽仅在3%左右,但位列革兰阳性球菌之首.鲍曼不动杆菌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但对复方新诺明、妥布霉素等的耐药率逐年降低;铜绿假单胞菌对氨曲南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分别从2012年的67.9%和65.1%降至2014年的37.6%和39.6%;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对碳氢酶烯类抗生素保持高度敏感性,肺炎克雷伯菌对妥布霉素、庆大霉素、头孢西丁及头孢克肟的耐药率均呈下降趋势;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2012年86.7%,2013年91.2%,2014年92.3%,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尚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菌株.结论:ICU患者病原菌检出率高,且多为条件致病菌及多重耐药菌,病原菌的检出率及耐药性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临床医生高度重视用药前的病原学检查及耐药菌的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隋佳;刘丁维;孔繁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玉溪市澄江县健康成人血脂水平研究

    总胆固醇(CHO)、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参考区间因地域、年龄、性别、饮食习惯、本地所用检测仪器、所用试剂等因素不同而有所不同,具有地方性 [1].长期以来,大多数医院多采用试剂说明书或参考资料提供的参考值,而且多数参考区间不分性别、年龄.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日常饮食结构、生活方式和习惯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人们的血脂水平也逐步上升,且高脂血症人群越来越多.

    作者:赵云贵;曾忠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ABO血型变化及输血方案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将正常供者的干细胞植入患者体内的一种治疗手段,造血干细胞移植前要对患者和供者双方进行ABO血型鉴定,当干细胞植活后血型就会从受者血型向供者血型转变.血型转变的临床意义一是可以根据血型选择血液制剂,二是干细胞植活后,血型转变是红细胞恢复的标志之一.近几年来,我院采用ABO血型不合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多例,本文主要对ABO血型不合患者移植后的血型转变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房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A型核纤层蛋白前体与RanBPM相互作用的验证

    目的:本实验室前期工作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初步证明RanBPM是一个与A型核纤层蛋白前体相互作用的蛋白,本研究进一步通过细胞外蛋白沉降实验(GST pull-down analysis)验证其细胞外的相互作用.方法: 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RanBPM,分别进行RanBPM和prelamin A的原核表达,通过GST pull-down实验证明两者在体外的相互作用.结果: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RanBPM,通过GST pull-down实验验证了RanBPM和prelamin A在细胞外有相互作用.结论:RanBPM和prelamin A在细胞外有相互作用.

    作者:高春海;胡晓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T-spot.TB和TB-Ab联合检测在结核性胸膜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T-spot.TB 和TB-Ab联合检测在结核性胸膜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96例临床和放射学确诊或可疑胸膜结核患者的胸腔积液实施T-spot.TB 和TB-Ab联合检测,对照组为80例渗出性胸膜炎患者,且无结核原发.结果:96例确诊或可疑胸膜结核患者中,94例患者T-spot.TB试验阳性,76例患者TB-Ab试验阳性;对照组80例患者中,T-spot.TB试验阳性3例,TB-Ab试验阳性17例.在诊断结核性胸膜炎中的敏感性分别为97.92%、79.17%.在对照组其特异性分别为96.25%、78.75 %.结论:T- spot.TB酶联免疫斑点法是一种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检测结核感染的技术,对快速准确的诊断胸膜结核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可极大的减少漏检率,可作为胸膜结核诊断的有效辅助检查手段.

    作者:张士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联合检测血清糖化白蛋白和晨尿胱抑素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研究价值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糖化白蛋白和晨尿胱抑素 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研究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120例临床确诊的糖尿病人为研究组,予以血清糖化血清白蛋白(GA)及晨尿Cys C检测,另选100例我院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比血清糖化白蛋白及晨尿Cys C检测指标.结果:DM1组患者血清GA和晨尿Cys C与健康对照组的GA和晨尿Cys 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DM2组患者GA和晨尿Cys C与健康对照组的GA和晨尿Cys C比较,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血清GA和晨尿Cys C的水平显著升高,联合检测患者血清糖化白蛋白及晨尿Cys C可有效提高糖尿病肾病临床诊断准确率和灵敏度,对早期糖尿病的诊断、治疗和药物干预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薛国平;周昆红;黄敦燕;周全;何忠民;周楷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浅谈磁微粒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梅毒的阳性结果对比

    目的:磁微粒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在梅毒检验结果的对比分析.方法: 收集2015年2月~2015年4月渭南市中心医院检验科血清标本10572份血清标本.采用磁微粒化学发光法对10572份标本进行初筛,阳性标本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复检.结果: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检测10572份标本阳性标本为的173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复检阳性结果为120例.结论:部分用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检测发光值低的梅毒阳性样本容易存在假阳性,建议用酶联免疫吸附法重复检测,以排除假阳性.

    作者:禹月皎;张清禄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分布状况与药敏结果分析

    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是临床常见的病原菌,是葡萄球菌属中致病性强的细菌,也是医院获得性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在临床广泛使用,其所致的医院感染不断增多,MRSA导致的感染率也逐年上升.由于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强,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与药敏结果分析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武;张儒文;林仕忠;陈立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太仓地区妇女补服叶酸的知晓和使用情况

    叶酸在人体生化代谢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与母婴疾病关系一直是妇幼保健领域的热点,文献报道叶酸缺乏是神经管畸形(NTD)发生的主要原因,叶酸食品强化和直接补服叶酸都是有效的减少NTD发生的措施 [1];早孕期低血清叶酸水平可能导致原因不明自然流产 [2];母亲围孕期补服叶酸可减少胎儿患先天性心脏病的风险(OR=0.27,95%CI:0.13-0.56)[3];也可以降低叶酸代谢效率低下的孕妇生育孤独症患儿的风险 [4].本文调查了太仓市孕妇对叶酸的知晓和使用情况,为当地进行相关健康教育及促进提供了依据.

    作者:毛晓春;贾彤;李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感染病原学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肺部感染病原学及耐药性,旨在为COPD患者临床感染防治提供指导.方法: 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选取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28例COPD患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临床特征、病原菌分布及药敏试验情况.结果: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60岁者发病率为79.69%(102/128),有60.94%(78/128)患者接受侵入性操作,有 48.44%(62/128)患者住院时间≥15d,不合理应用抗生素85.94%(110/128).128例患者COPD患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共分离出184株病原菌,G+ 球菌52株(28.26%), G-杆菌110株(59.78%),真菌22株(11.96%).G+球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率较高.G-杆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的敏感率较高.真菌感染患者对常用抗菌药物均表现为较高的敏感性,其中对两性霉素B、氟康唑、氟胞嘧啶敏感性为100%.结论: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以高龄、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长及不合理用药有关.病原菌均仍以G-杆菌为主,相关菌株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多重耐药性菌株的比例显著增加,应引起临床工作者高度重视.

    作者:许恒贵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机制的文献计量分析

    目的:分析1990~2014年万方数据库收录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机制的相关文献.方法: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药机制为检索字段,通过万方数据库的新版查新/跨库检索功能,检索万方数据库文献,Endnote X7软件进行筛选、去重,并根据文献发表的年份、文献作者、发表期刊、被引用次数等方面进行统计、归纳分析.结果:共有312篇文献被纳入,其中被引用次数多的为76次.研究多的耐药机制以产β-内酰胺酶为主,为103篇(33%),其次为染色体基因mecA编码青霉素结合蛋白2a(penicillin-binding protein 2a,PBP2a).结论:研究多的耐药机制以产β-内酰胺酶为主,耐药药物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

    作者:李忠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5种癌症患者癌性贫血分析

    目的:探讨5种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后贫血变化及不同肿瘤的贫血发生率、贫血程度及贫血类型特点.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12月病理确诊的肺癌、胃癌、大肠癌、乳腺癌、宫颈癌患者,查阅其病历获取相关资料,分析治疗前后不同肿瘤的贫血发生率、血红蛋白变化及各病种贫血程度和贫血形态学特点.结果:450例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121例发生贫血,贫血发生率26.8%,5种肿瘤贫血发生率为:肺癌36.3%,胃癌31.0%,大肠癌29.3%,乳腺癌13.3%,宫颈癌21.7%;轻度贫血83.5%,中度贫血15.7%,重度贫血0.8%.治疗后306例发生贫血,贫血总发生率68.0%,其中肺癌82.9%,胃癌77.6%,大肠癌80%,乳腺癌47.8%,宫颈癌50%;轻度贫血50.7%,中度贫血39.5%,重度贫血7.5%,危重度贫血2.3%.治疗前后血红蛋白的自身对照有统计学意义(P=0.000).治疗前后贫血形态学分类均以正细胞性贫血为主,肺癌患者治疗后红细胞大小不均的比例显著增加.结论:抗肿瘤治疗会进一步加重贫血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作者:胡黎娅;蒋玉娥;刘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分析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的疾病,其中小儿支气管炎和肺炎为常见.在美国,5岁以下儿童主要的死亡原因是小儿肺炎,每年全球有350万儿童死于肺炎.在我国,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占儿科住院患儿的25%-65%,占儿科门诊的40%-65%[1].为了降低该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必须首先掌握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分布状况.本研究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儿科住院部接受治疗的728名患儿呼吸道感染情况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陈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近几年,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了逐年上升的趋势,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梗死范围比ST段抬高心肌梗死要小,其梗死进展显著多于ST段抬高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绞痛的次数明显要多,有实验表明 [1],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含量比正常人要高,为了印证这一说法,结合实际情况,本文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另取同期来我院85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正常人和单冠脉病变患者为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进行实验,取得了一定成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召;刘发全;彭锐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开展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对社区艾滋病筛查与干预的效果分析

    艾滋病(AIDS)自愿咨询检测(VCT)指咨询对象经过初步了解,在保密和知情情况下,自愿做出是否接受检测HIV抗体、获得有关免费服务及改变其危险行为的过程 [1].VCT是提高感染者发现率,阻断二代传播的重要手段,也是消除社会歧视和提高求询者艾滋病认知、改变其高危行为的重要策略 [2].深入开展VCT是当前掌握AIDS患者和HIV感染者情况为有效、迅速的方法 [3].本研究以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本社区VCT门诊部的求询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社区开展VCT对AIDS的筛查与干预的效果,为AIDS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现作如下报告.

    作者:卢小玉;孙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两种方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的结果分析

    CRP是一种非特异性急性时相蛋白,由肝细胞合成.CRP正常情况下含量极低,但在急性炎症时如机体感染发生后6~8小时开始急剧升高,病变好转时又迅速降至正常.因此,越来越受临床重视.由于传统方法只能检测>10mg/l量,目前认为0~10mg/l之间的检测更有价值,此即是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1].本科室内有两种系统分析仪测定hsCRP,分别为美国BECKMAN COULTER UniCel DxC800生化分析仪(免疫透射比浊速率法)和普门PA系列(散射比浊法)特定蛋白分析仪.本文对两种系统分析仪检测hsCRP的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两种方法的相关性和敏感性.

    作者:张美雪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更年期妇女抑郁症患者的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观察

    目的:观察更年期妇女抑郁症患者的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变化情况,探讨检测血清BDNF水平的价值.方法: 对确诊的70例更年期妇女抑郁症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连续治疗观察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症状,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BDNF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抑郁症患者治疗8周后较治疗前,HAMD分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259,P<0.01),血清BDNF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08,P<0.01).更年期抑郁症妇女HAMD分值与血清BDNF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507, P<0.01) .结论:更年期妇女抑郁程度与血清BDNF水平负相关,血清BDNF水平可作为判定更年期妇女抑郁程度及抗抑郁疗效的参考指标.

    作者:刘丽;杨文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尿液干化学检测和细菌参数在尿路感染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探讨尿液分析流水线各指标在尿路感染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分析528疑似尿路感染患者的尿液干化学、尿液有形成分分析检测和细菌培养结果,分析NIT、LEU和BACT与细菌学培养结果的一致性.结果:528名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中,151名患者经培养确认为阳性(阳性率28.6%);其中NIT+LEU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45.7%、93.6%,细菌参数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72.8%、91.5%,NIT+LEU联合细菌参数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64.9%、97.1% .结论:联合应用细菌参数与NIT+LEU对于尿路感染早期诊断的特异性高.

    作者:任小英;马建萍;郑燕青;马晓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医学检验与临床杂志

医学检验与临床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厅

主办:山东省千佛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