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注非甾体抗炎药的心血管事件风险

史旭波;胡大一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 消炎药非甾类, 环氧化酶1, 阿司匹林, 抗血小板药
摘要:阿司匹林于1899年问世,很快被证明是有效的解热镇痛药,其后半个世纪,阿司匹林成为抗炎治疗的主要药物.以后不断开发出许多新型的非甾体抗炎药(NSAID),20世纪90年代以后已经或将要上市的药物主要为选择性环氧化酶(COX)-2抑制剂.2004年9月,因罗非考昔(万络)可以增加心脏事件和脑卒中的风险而在全球范围内被召回,由此引起对非甾体消炎药尤其是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安全性的关注.面对不同患者如何规避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合理选择和应用非甾体消炎药巳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课题.
临床荟萃杂志相关文献
  • 霉变甘蔗致中毒性脑病2例

    患儿2例均为男性,分别为6岁10个月(例1)和5岁6个月(例2).均在食用甘蔗约1小时出现上腹部不适,频繁呕吐、哭闹不安、四肢无力、站立不稳等症状.

    作者:原爱中;孙成都;姚小军;徐艳枫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炎症性肠病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检测38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18例克罗恩病、23例其他结肠炎和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MIF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含量.结果 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及其他结肠炎患者的血清MI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0.599±1.895)μg/L、(8.560±1.663)μg/L、(8.498±2.242)μg/L vs(5.363±1.841)μg/L(均P<0.01),而且溃疡性结肠炎组高于克罗恩病及其他结肠炎组(均P<0.05),但是克罗恩病患者与其他结肠炎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性结肠炎MIF水平重度组高于轻度组,(12.204±2.340)μg/L vs(9.060±1.444)μg/L(P<0.05).溃疡性结肠炎hsCRP水平重度组高于轻度组(9.002±1.538)μg/L vs(3.556±1.283)μg/L(P<0.05).结论 MIF参与了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可能是溃疡性结肠炎活动的指标,可作为临床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及疗效的指标.

    作者:张启芳;杨建彬;陈卓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围生期快速型心律失常96例临床分析

    围生期快速型心律失常临床较常见,许多情况下需要心内科医师与产科医师共同切磋,分析心动过速类型及病因,进而选择正确的治疗及分娩方式.本研究总结了2006年3月至2007年8月我院妇产科收治且经心内科会诊的围生期快速型心律失常96例,分析心律失常类型及病因,旨在为妇产科医师正确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许志强;史俊巧;张凤敏;王胜利;王秋英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不同分级的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与B淋巴细胞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分级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与B细胞分布特征关系,以期寻求其早期诊断及预后的实验室依据.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2年以来,资料完整的61例cGVHD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免疫细胞流式细胞仪细胞表型结果;分析不同分级状态下,cGVHD患者B淋巴细胞比例的动态变化.cGVHD分级标准依据2005年,国际健康发展计划协会提出了cGVHD的分级评价标准.结果 B淋巴细胞在不同分级cGVHD组间差异明显,造血重建组与不同分级状态下cGVHD组间有统计学意义,遣血重建初期、无cGVHD发生、轻度、中度和重度时分别为(2.14±0.97)%、(8.49±2.25)%、(12.08±3.32)%、(13.45±2.64)%、(16.14±5.88)%,P=0.002.结论 不同分级cGVHD状态下,B淋巴细胞表现出不同的分布趋势;通过对不同分级cGVHD患者B淋巴细胞亚群的分析,为B细胞在cGVHD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提供了证据.并可能通过临床监测B淋巴细胞群变化为临床判定cGVHD分级及其预后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邢海洲;杜欣;翁建宇;陆泽生;耿素霞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P53和ras癌基因表达产物联合检测对胃癌早期诊断的意义

    P53抑癌基因和ras癌基因表达产物(P53蛋白和P21蛋白)与肿瘤发生的关系越来越引起重视.本实验通过联合检测胃黏膜良性病变,胃黏膜上皮细胞不典型增生和早期胃癌标本中的上述两种蛋白,以探讨其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冯卫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呃逆42例临床观察

    顽固性呃逆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西医学中的膈肌痉挛、胃炎、胃扩张、胃肠神经官能症以呃逆为主要症状且时常反复发作.笔者运用中西结合方法治疗顽固性呃逆,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叶景郁;杜志刚;王策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5例相关因素分析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Ilemie attack,TIA)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常见类型,其症状和体征在24小时内可完全缓解,不遗留神经功能障碍,以往人们一直认为TIA以老年人居多,但在近年我们注意到TIA的发病有低龄化的倾向.目前,TIA被认为是脑梗死的超级预警信号,TIA发作者有25%~40%在5年内将要发生脑梗死,在初次TIA发作后1个月约21%发生脑梗死[1].预防和治疗TIA患者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我们对收治的35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TIA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提高对其临床特征及预后的认识.

    作者:赵和荣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肠球菌感染及其药敏分析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以及侵入性治疗的增加,使原来认为致病力较弱的肠球菌,在临床感染中逐渐多起来,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因此应重视由肠球菌引起的感染.我们总结本院肠球菌在临床感染中分布及药敏特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旭明;赖燕燕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Mauriac综合征1例

    患者,女,20岁,主因双下肢水肿伴四肢乏力半个月人院.患者14年前被确诊为1型糖尿病,一直应用诺和灵30R,血糖控制不理想,且经常发生心悸、出汗、手颤等低血糖症状,10年前曾因低蛋白血症,肝腹水住院治疗,本次住院前半月出现双下肢水肿伴四肢乏力,症状渐加重,并间断有头痛、头晕、恶心.

    作者:马晓庆;苏胜偶;郝慧瑶;邓永贵;张松筠;王绵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关注非甾体抗炎药的心血管事件风险

    阿司匹林于1899年问世,很快被证明是有效的解热镇痛药,其后半个世纪,阿司匹林成为抗炎治疗的主要药物.以后不断开发出许多新型的非甾体抗炎药(NSAID),20世纪90年代以后已经或将要上市的药物主要为选择性环氧化酶(COX)-2抑制剂.2004年9月,因罗非考昔(万络)可以增加心脏事件和脑卒中的风险而在全球范围内被召回,由此引起对非甾体消炎药尤其是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安全性的关注.面对不同患者如何规避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合理选择和应用非甾体消炎药巳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课题.

    作者:史旭波;胡大一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2007年感染病进展回顾

    20世纪40年代青霉素的发现标志着人类步入抗生素时代,感染病造成的人口病死明显下降.但由于出现新发感染病、旧感染病复发、细菌耐药性的增加和传播、社会老龄化以及各种免疫低下宿主大量增加等,感染病再次成为人类病死的重要原因.本研究就2007年感染病相关方面的一些进展做一简单介绍.陈佰义:通讯作者

    作者:李冬;陈佰义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静脉滴注盐酸左氧氟沙星致支气管哮喘1例

    患者,女,55岁,因尿频、尿急、尿痛,于2007年12月16日来我院就诊.查体:体温36.7℃,脉搏72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15/75 mm Hg(1 mm Hg=0.133 kPa);

    作者:徐凤荣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细胞色素P450 2C9基因多态性影响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

    细胞色素P450(CYP)是肝脏重要的药物代谢复合酶系,能催化许多外源性和内源性物质合成和分解代谢反应,CYP酶系包含很多家族成员,至今为止,已知哺乳动物有14个CYP基因家族,36个基因亚家族,主要为CYP1-CYP4 4大家族,其中研究多的是CYP1A、CYP2A6,CYP2D6、CYP2C、CYP2E1和CYP3A等,尤其对于CYP2C家族成员的研究为清楚.

    作者:周君霞;沈行良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胃癌患者胃电变化与胃排空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通过胃电图和胃排空检测,了解胃癌患者胃电变化与胃排空之闻有无相关性.方法 对27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和20例健康者(对照组)同时进行胃电图和胃排空检测.结果 ①胃癌组主功率和胃动过速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正常慢波节律百分比低于对照组.②正常对照者中胃排空正常率75.0%(15/20);胃癌患者中胃排空正常率33.3%(19/27)(P=0.007).胃排空延迟的胃癌患者中,胃电图异常率83.3%(15/18);胃电图异常者中胃动过速73.3%(11/15);胃动过缓26.7%(4/15).胃排空正常的胃癌患者中胃电图异常33.3%(3/9),均为胃动过速.③胃癌组餐前后正常慢波节律百分比与4小时胃排空率之间呈正相关(P<0.05),胃动过速百分比与4小时胃排空率之间呈负相关(P<0.05).结论 胃癌患者存在胃电节律紊乱.主要表现为正常慢波节律百分比下降,主功率和胃动过速百分比升高.胃癌组餐前后正常慢波节律百分比与4小时胃排空率之间呈正相关,胃动过速百分比与4小时胃排空率之间呈负相关.

    作者:何宏涛;李胜棉;高建茹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国产替罗非班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及血小板活化度的影响

    冠心病是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其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对人类健康威胁较大,其共同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即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冠状动脉血管部分或完全闭塞,出现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

    作者:时占楼;冯燕光;薛铮;吴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踝臂指数与老年2型糖尿病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

    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即踝动脉收缩压(SBP)与双侧肱动脉SBP的高值之比.初ABI用于诊断下肢动脉疾病,但近年来国外有关ABI的多项大规模I临床试验发现,ABI不仅是测量和筛查下肢外周动脉病的一种准确、无创的手段,而且ABI可作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预测指标[1].本研究旨在探索ABI在老年2型糖尿病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地位和作用,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刘鹏;周卓宁;钟润芬;杨望荣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双腔胃镜下切除十二指肠巨大Brunner腺瘤1例

    患者,女,41岁,主因餐后上腹部饱胀不适2个月入院.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不适、饱胀感,多在早餐后20分钟左右出现,持续约2~3小时,偶有暖气,无反酸及消瘦.

    作者:刚苏和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泌尿生殖道炎症淋球菌、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

    淋球菌、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等泌尿生殖道感染性疾病日渐增多.为调查本地区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常见病原体的感染状况,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对2 136例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的淋球菌、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情况进行检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传杰;梁金;周淑贤;郭柳薇;马洪熹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常因免疫功能低下而伴有肺部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并常首诊于呼吸内科.2004年1月至2006年3月我院收治确诊为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5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龙举;董德琼;杨渝浩;刘晓丽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肠白塞病1例

    患者,女,57岁.反复口腔溃疡10年,再发加重3个月就诊.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右颊黏膜出现一约1.5 cm×1.5 cm圆形溃疡,随后口腔内多发小溃疡,伴疼痛,难自愈.8年前出现胸骨后疼痛,无放射,进食、饮水后加重,打嗝(无酸臭)后缓解.近3月口腔溃疡及胸骨后疼痛加剧.

    作者:王维;吕昭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