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康复新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观察

余群;刘德洁;龙昭玉

关键词:糖尿病足, 药物疗法, 联合, 病例对照研究
摘要: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踝关节及以下部位的溃疡、坏疽或感染,是在神经和血管病变的基础上合并感染所致,严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及健康,是非创伤性截肢致残的主要原因.
临床荟萃杂志相关文献
  • 药物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心肌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目的 探讨药物支架治疗缺血性冠状动脉心肌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65例缺血性心肌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介入组33例均植入药物支架,药物组32例给予抗血小板、β受体阻断剂和钙拮抗剂等药物治疗.治疗6~12个月,随访心电图和心肌灌注显像心肌缺血改善情况和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并行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结果 介入组惠者共植入药物支架33枚,手术顺利,无并发症发生.随访发现,在药物组和介入组临床治愈者各有11例vs24例(P<0.01),稳定型心绞痛(AP)11例vs 6例(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分别是6例、3例(P>0.05),急性心肌梗死(AMI)分别是4例vs 0例(P=0.05).冠状动脉造影随访发现,药物组有缺血表现的21例患者中,11例接受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占34.4%(11/32).介入组9例有缺血表现的患者,发现支架内再狭窄4例,并再次行支架治疗,占12.1%(4/33)(P<0.05).结论 对有缺血表现的心肌桥患者,介入治疗是相对安全的,能够达到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贾新未;傅向华;魏盟;谷新顺;李志强;蒋艳红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脑卒中偏瘫手肿胀康复方法的临床研究

    脑卒中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杀手,卒中后生存的患者中,约有半数留有残疾[1],残疾的主要原因是肌肉萎缩和关节畸形.手肿胀是偏瘫患者的常见合并症,表现为手的水肿和疼痛,特别在活动时疼痛更为剧烈,活动明显受限,给康复训练造成很大困难.自然消肿时间较长,

    作者:宋秀云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血管腔内途径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研究

    目的 评价动员后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s)经血管腔内途径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确诊严重的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38例、糖尿病足(DMF)65例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2例,分别给予粒钿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300 ug肌肉注射,每日2次.第3天时采集和分离PBMNCs,配成单个棱细胞混悬液.经皮微球囊扩张狭窄动脉,同时将分离的PBMNCs通过导管腔内注入缺血部位.观察12个月,进行各项指标综合评估.结果 PBMNCs移植后,患肢冷感、间歇性跛行等临床症状不同程度好转.跛行距离由入院时的(24.0±14.8)m逐渐提高到12个月时的(642.0±224.1)m,表现为持续延长(P<0.01).溃疡于移植后1~3个月逐渐愈合.踝肱指数(ABI)短期明显提升,由入院时的0.60±0.07提高到1个月的0.84±0.11,12个月时略有下降,为0.70±0.07,但仍高于入院时的水平.移植前后未出现任何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动员后的PBMNCs经血管腔内途径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方法简单、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罗玉贤;顾福杭;王雪平;胡雅萍;王志波;李锰;张峰;谢绍建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炎症性肠病101例临床资料分析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类慢性复发性肠道炎症,包括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在西方国家相当常见.我国过去少见,但近年来报道逐渐增多,其中尤以UC为多[1],提示IBD已经成为肠道主要疾病.

    作者:缪应雷;黄华丽;王光耀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医学专业期刊英文参考文献著录差错举例(1)

    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在编辑本刊论文中遇到了一些英文文献著录的差错,举些例子,以引起大家注意.目前医学文献著录文题的格式为,文题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大写,其余除专有名词大写外,均为小写.

    作者:杜媛鲲;武峪峰;姜恒丽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不同血压控制防止脑出血血肿扩大的研究

    脑出血血肿在短时间进展扩大是导致患者临床情况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献资料表明,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与高血压有关[1-2].因此对脑出血早期急剧升高的血压调控是临床干预的重点,降低血压对防止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有重要作用.

    作者:智睿;陈东;丁朝兵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铜与肝脏疾病

    铜是人体必须的一种微量元素,是许多酶复合物(超氧化物歧化酶、细胞色索C氧化酶、多巴胺羟化酶和乙醇脱氢酶)的一个必需的组成成分,在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需铜的酶分布广泛,所以铜可广泛分布于肝、脑和其他组织.

    作者:付青梅;陈富华;吴优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糖尿病足感染嗜水气单胞菌1例

    患者,男,73岁.2年前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1年前开始出现右足拇趾破溃,于当地卫生院换药治疗未见好转,逐渐侵犯右足全部足趾及前脚掌,局部坏疽化脓.近半年在家中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庆大霉素伤口换药.

    作者:赵明泽;李玉凤;贾海静;陈华伟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高钙尿症与遗传性肾小管疾病

    高钙尿症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虽然引起高钙尿症的因素较多,但是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障碍是导致高钙尿症的重要因素之一.70%的钙在近曲小管重吸收,20%的钙在髓袢升支粗段(TALH)吸收,10%的钙在远曲小管,连接小管,皮质集合管的初始部分吸收.

    作者:卢宏柱;刘丹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谷胱苷肽硫转移酶M1、T1基因缺失及烟酒嗜好与广西壮族人胃癌易感性的关系

    胃癌是中国广西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死率居广西居民恶性肿瘤死因的第2位[1].大量的研究表明,胃癌的发生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近年来,毒物代谢酶系的遗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关系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

    作者:谢书勤;黄雪;陆云飞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氟康唑早期经验性治疗ICU侵袭性真菌感染

    危重病患者不仅存在着严重的基础疾患,并且由于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深静脉置管等各种侵袭性操作,极易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IFI),使得患者病死率大为增加[1].

    作者:倪居;付莉;杨再珍;姚反修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银杏达莫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我院用银杏达莫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0例,疗效肯定,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超峰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奥德金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急性脑梗死是急诊内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均相当高,严重危胁着人们的健康.我科2002年3月至2007年5月应用奥扎格雷联合奥德金治疗急性脑梗死观察其近期疗效,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谢屏东;杨红莉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恶性胸水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检测的临床意义

    肺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全世界目前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的癌症.恶性肿瘤与血液高凝状态的关系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

    作者:马景枝;耿玉兰;杨雪梅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长期误诊为肾病综合征的系统性淀粉样变性1例

    患者,男,51岁,主因活动后胸闷、气短1年,双下肢水肿4个月于2008年3月18日入院.患者1年前活动后出现胸闷、气短,无咳嗽咳痰,曾于当地医院按心力衰竭治疗,症状仍时有反复.

    作者:宋达;李拥军;张辉;王梅;扬蓉;李勇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脂质沉积性肌病病理特点及治疗

    脂质沉积性肌病(lipid storage myopathy,LSM)是由于脂质代谢过程中的酶或肉毒碱等缺乏,影响了肌肉纤维内正常的脂质代谢,导致异常增多的脂滴在肌纤维内堆积而引起的一种肌病.

    作者:张三军;吕海东;李贺娟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MTHFR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在同型半胱氨酸(HCY)代谢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编码此酶的C667T基因变异,使MTHFR的活性降低,该酶活性降低导致半胱氨酸合成甲硫半胱氨酸减少,终血HCY浓度增加[1-2].

    作者:杨桂芝;尹福在;杨志宏;于丹军;杨桂凤;李芳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肝素合并尿激酶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研究

    慢性肾衰竭(CRF)尿毒症期是各种原发和继发性慢性肾脏疾病持续发展的终结局,预后极差,发展至尿毒症期时需肾脏替代治疗,给患者及社会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

    作者:王红月;崔明姬;邹洪斌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盐酸青藤碱对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慢性微炎症状态(chronic microinflammation state)是由非微生物感染引起,表现为血液循环中炎症标志物及炎性细胞因子轻度持续增高,导致患者各种并发症的低强度、慢性进展的非显性炎症状态.

    作者:吴志茹;程彤;贾志芳;刘翠红;刘晓霞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速效胰岛素与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对比

    甘精胰岛素是一种新型长效胰岛素类似物,注射后1~2小时起效,其作用时间可持续长达24小时,没有明显的峰值,低血糖发生率低[1].胰岛素泵为一种新型的胰岛索运载系统,它采用基础量和餐前量相结合的输注方式,模拟正常胰腺的分泌,有效地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

    作者:李红;覃智活 刊期: 2008年第19期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