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小板抗体的检测及其对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影响

杨皓莹;余辉

关键词:血小板抗体, 检测, 血小板输注, 疗效, 滤除白细胞, 抗体阳性率, 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 患者, Hpa, HLA, 有效率, 细胞输注, 统计描述, 方法, 试剂盒, 发生率, 免疫, 结果, 计算
摘要:目的 研究血小板抗体的检测及其对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采用未滤除白细胞的多次输注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滤除白细胞输注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每组均为35 例.采用试剂盒方法 进行血小板HPA 和HLA 抗体检测,采用CCI 进行输注有效情况计算.选择SPSS13.0 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结果 对照组HLA 抗体阳性率为54.29%,HPA 阳性率为17.14%,观察组阳性率为11.43%,HPA 抗体阳性率为11.43%,两组患者HLA 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HPA 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注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滤除白细胞的血小板进行输注的患者可有效的避免HLA 抗体免疫发生率,有效的增加了血小板输注的有效率.
医学检验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骨髓分叶型巨核细胞形态学观察

    一世纪前,Bizzozero 首次对人骨髓巨核细胞作了形态学描述,随后人们对巨核细胞逐渐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但对于分叶型巨核细胞的形态特征,尚未见文献详述,我们遇见一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伴分叶型巨核细胞增多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亓云法;王克强;朱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淄博市周村区医院职工血脂血糖尿酸查体结果分析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们的国家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暖的生活水平,而是向健康而有质量的生活目标迈进,医院领导对职工健康也格外关心,为此本院组织了每年一次的例行查体,本文通过对本院职工血糖血脂尿酸的检验结果进行统计整理,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议,希望对医院职工身体健康提供参考.

    作者:陈文强;王秀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消化系统肿瘤患者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观察与分析

    目的 测定消化系统肿瘤患者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脂含量,探讨其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单克隆抗体浊度法测定了466 例肿瘤患者和188 例健康者的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大肠癌组、肝癌组和胃癌组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平均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0.05),而食管癌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以上次序,其灵敏度为46.3%、36.5%、41.4%、26.5%,特异度依次为61.6%、62.7%、65.3% 和74.8%.结论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检测有助于消化系统肿瘤患者辅助诊断及监测.

    作者:周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在生长激素缺乏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精氨酸、左旋多巴双激发试验在生长激素缺乏症中的价值.方法 对101 例矮小症儿童进行精氨酸、左旋多巴双激发试验,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用药前及用药后30、60、90、120min 时血清中GH 水平.结果 激发试验的阳性率为42.58% (43/101),101 例儿童未出现不适反应.精氨酸、左旋多巴同时激发试验的峰值主要出现时间在30-60min,以30min 时(45/101)峰值出现频率高.结论 精氨酸、左旋多巴双激发试验阳性率高,30min 时峰值出现频率高.该实验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启斌;王凡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2728例阴道分泌物常规检验与分析

    目的 了解妇科阴道疾病的感染状况,探讨其病因,为妇科感染性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2728 例阴道分泌物做镜检及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测定.结果 霉菌299 例(11% ),滴虫150 例(5.5% )线索细胞516 例(18.9% ),过氧化氢675 例(24.7% ),唾液酸苷酶553 例(20.3% ),白细胞酯酶1583 例(58.0% ).结论 各种原因所致阴道炎症高达50% 以上;可能与不良卫生习惯、滥用抗生素、碱性洗洁剂的使用等诸多因素有关.

    作者:谢可瓦;孙莎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指背筋膜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

    目的 报道应用指背筋膜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指背筋膜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46 例,并对皮瓣术后的外观、两点辨别觉及功能满意度进行随访调查.结果 42 例皮瓣成活无感染坏死,4 例皮瓣周围出现瘀紫水泡,适当将蒂部缝线拆除后恢复.随访3 ~ 18 个月,皮瓣的外观、两点辨别觉、功能满意度均良好.结论 指背筋膜皮瓣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皮瓣成活率高和外形、功能较满意等优点,不仅适合于手指普通的软组织缺损而且适合于需要重建良好感觉的指端及指腹缺损.

    作者:殷海滨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检测血清NT-proBNP及h-FABP水平在COPD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检测血清N 末端B 型钠尿肽原(NT-proBNP)及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IA)法及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一步(ELISA)法,定量检测研究对象血清NT-proBNP及h-FABP 水平.结果 COPD 患者血清NT-proBNP 及h-FABP 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Ⅲ、Ⅳ级患者血清NT-proBNP及h-FABP 水平均显著高于Ⅰ、Ⅱ级患者(P<0.01) ;COPD 患者血清NT-proBNP 阳性率(47.3% )显著低于血清h-FABP 的阳性率(71.3% )(P<0.01),且两者具有相关一致性.结论 COPD 患者存在血清NT-proBNP 及h-FABP 水平增高,联合检测血清NT-proBNP 及h-FABP 水平可及时了解COPD 患者早期心肌细胞损害及心脏功能情况,对指导治疗及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素云;杨文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免疫印迹技术在老年人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标本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免疫印迹技术在老年人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标本中的临床应用,减少假阳性,避免误诊.方法 将ELISA 法检测出的老年人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标本78 例,用免疫印迹法(WB)和TPPA 法进行确认实验.结果 ELISA 法检出阳性78 例,WB 法确认阳性68 例,假阳性率12.82% ;TPPA 确认阳性69 例,假阳性率11.53% ;ELISA 法假阳性的S∕CO 值与真阳性的S∕CO 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WB 法与TPPA 法确认的阳性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提高老年人梅毒检测的准确性,对ELISA 法检测的阳性标本,结合临床表现与病史,对有疑问的标本,用WB 法进行确认,排除假阳性.

    作者:韩晓峰;刘孙琴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计数联合检测在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血清C 反应蛋白(CRP)与白细胞(wbc)计数联合检测在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取细菌感染患儿200 例为实验组,健康体检儿童60 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CRP 含量和WBC 计数,CRP 定量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WBC 计数采用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计数仪,并统计其结果 和阳性检出率.结果 实验组各种感染性疾病患儿的CRP 水平和WBC 计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RP 阳性检出率为92.0%,WBC 计数阳性检出率为76.0%,二者联合检测阳性率达97.0%.结论 在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CRP 和WBC 计数联合检测是一种敏感指标,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丽君;王博;董芳青;田红岩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定量测定ABO血型IgG抗体新方法的研究

    国内外研究证明,IgG 血型抗体含量的高低,与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 ,HDN)发病率有直接关系[1] .HDN 的发生以ABO 系统常见.测定血清中血型IgG 抗体的方法,目前国内多采用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ndirectantihuman globulin test ,IAT)测定抗体效价.通过效价来间接反映血清中血型IgG 抗体含量,这是一种相对估值.

    作者:卢新奇;张志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武汉市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基因型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武汉市及周边区域就诊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基因型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 采用基因芯片检测方法 检测2718 例宫颈分泌物人乳头瘤病毒并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经过对日常医院门诊妇科就诊患者人乳头瘤病毒的检测,发现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在送检2718 例标本中,有1272 例分别为HPV DNA 不同亚型阳性,所占比例达46.8% (1272/2718).其中低危型占400 例,高危型占872 例.结论 一些常见的低危和高危基因型分布情况与其它省份报道基本相似,本次调查中未检测出44 型感染的阳性病例,在其他地区感染比较少的56、59、66、68 几个亚型,在武汉感染率较高,对区域性人乳头瘤病毒进行基因分型流行病学调查,对临床在进行预防和治疗HPV 病毒感染将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作者:徐志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NSE、MMP-9水平变化及其临床价值

    目的 通过观察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变化,探讨其临床检测价值.方法 选取临床确诊的128 例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及同期体检健康者50 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定量检测血清NSE、MMP-9 水平,应用SPSS 13.0 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NSE、MMP-9 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大量出血者血清NSE、MMP-9 水平显著高于小量出血者(P<0.01),意识不清者血清NSE、MMP-9 水平显著高于意识清醒者(P<0.01).本文死亡率为32.81% (42/128),血清NSE 异常组的死亡率(35.7% )显著高于正常组(12.5% )(P<0.01),血清MMP-9 异常组的死亡率(36.1% )显著高于正常组(15.0% )(P<0.01).结论 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NSE、MMP-9 水平显著升高,血清NSE、MMP-9 定量测定可作为判断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情轻重及评价发生意外的客观指标.

    作者:刘永云;李炳法;杨文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毒感染的检测与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的构成特点.方法 收集临床162 例确诊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例的肺泡灌洗液,用试剂盒法进行病毒核酸提取和检测.结果 162 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例中病毒感染阳性病例119 例,阳性率73.5%.119 例阳性病例中检出:流行性感冒病毒(IFV)3 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22 例、腺病毒(ADV)4 例、副流感病毒(PIV)46 例、偏肺病毒(hMPV)17 例、冠状病毒(COV)6 例、博卡病毒(HBoV)20 例.其中混合性感染47 例,占29%,两种病毒混合感染38 例,三种病毒混合感染8 例,四种病毒混合感染1 例.结论 病毒是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感染原因,患儿感染呈混合性感染趋势,两种病毒感染情况多见.

    作者:曹倩;王世富;肖颖;阎世坤;李玉塘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冠心病患者hs-CRP和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hs-CRP、cTn-T 和CK-MB 在冠心病中的变化,探讨在冠心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检测67 例不同阶段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cTn-T 和CK-MB 的水平,与31 例对照组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血清hs-CRP、cTn-T 和CK-MB 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均不同程度升高,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SAP)和对照组,SAP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冠心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炎性反应.cTn-T 是心肌损伤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hs-CRP、cTn-T 和CK-MB,具有重要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李继荣;李武;黄春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9562例阴道分泌物革兰氏染色镜检结果分析

    阴道分泌物中的病原体直接或间接地威胁着妇女的身体健康,但由于医疗条件的限制及检验手段的局限性,结合我院实际,笔者对近一年来自妇科的9562 例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滴虫、霉菌、加特纳球杆菌及线索细胞、白细胞或者脓细胞等的检验,根据检验结果及结果的统计数据来全面分析阴道分泌物病原体感染的严重性和复杂性,探索感染的平衡性,寻找感染的规律性,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建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miRNAs及其在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1 miRNAs 简介microRNA(miRNA ,微小RNA ,微小核糖核酸)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大小约由22(19-25)个核苷酸(nt)组成的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单链RNA .在生物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在细胞中具有时空特异性表达模式.

    作者:姜新民;张忠房;邵贝贝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基因的研究

    目的 调查佛山地区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并研究其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的存在情况.方法 用法国梅里埃ATB Expression 细菌分析系统鉴定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表型确证试验确认产ESBLs 的菌株.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耐药基因.结果 50 株产ESBLs 铜绿假单胞菌中9 株具有AmpC酶基因(18% ),TEM 和VIM-1 阳性菌各6 株(12% ),SHV 类(SHV1、SHV2、SHV3、SHV4)阳性菌3 株(6% ),CTX-M9 和IMP-2阳性菌各2 株(4% ),其余PER、CTX-M1、CTX-M2、VEB、IMP-1 和VIM-2 基因检测均为阴性.结论 质粒型AmpC 基因、TEM、VIM-1、SHV、CTX-M9 及IMP-2 基因是导致本地区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且呈多重耐药.

    作者:陈泽恒;欧惠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痰液标本中86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

    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是条件致病菌之一,现已成为仅次于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而引起院内感染的第3 位病原体,其耐药率呈逐年增高态势,尤其是它的多重耐药性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

    作者:何祖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幼儿感染犬布氏杆菌1例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是以发热症状为主的人畜生共患传染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和多种动物的生命健康,影响人类正常的生产生活.布氏杆菌病的传染原常见于羊、牛、猪,笔者发现一例幼儿感染布氏杆菌病的传染原为犬,为罕见病例,现做进一步探讨.

    作者:袁洪涛;王化凤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血清中HBV-DNA含量与HBVM间关系的探讨

    目的 探讨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血清中HBV-DNA 含量及其与HBVM 之间的关系.方法 67 例乙肝患者为检测对象,36 健康献血者为对照组,分别用FQ-PCR 定量测定,内对照法定量测定血清HBV-DNA,免疫荧光定量测定HBVM.结果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BV-DNA 检出阳性率为67.2% (45/67),与血清的符合率为80.7%,但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BV-DNA 检出率高于血清,且与病情呈正相关.结论 三个指标的联合检测有助与反映肝细胞病毒复制情况,对进一步指导抗病毒治疗有一定意义.

    作者:沈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医学检验与临床杂志

医学检验与临床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厅

主办:山东省千佛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