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姿;张学新;张磊;邢鹏辉
患者,女,33岁,因咽痛、发热2日于2006年10月19日入院.既往无低血钙抽搐及精神病史.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8.8 ℃,咽红,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充血,有脓性分泌物.双肺呼吸音清.实验室检查:白细胞8.7×109/L,中性粒细胞0.89,淋巴细胞0.11.
作者:于莎丽 刊期: 2007年第16期
铜绿假单胞菌(PA)是临床上重要的条件致病菌,也是临床标本中检出多的一种非发酵菌[1].它可引起临床多种感染,特别是患有严重基础疾病住院患者,如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入住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机械通气,器官移植使用免疫抑制剂等.
作者:冯志山;常淑凤;侯天文 刊期: 2007年第16期
正常菌群作为肠道微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生儿健康的保证之一.应用抗生素对新生儿肠道正常菌群建立的影响研究报道甚少.
作者:段秀芬;武月华;翟普英 刊期: 2007年第16期
患者,男,56岁,主因头晕伴视物旋转,恶心欲呕3天加重2小时,于2006年12月24日来我院就诊.患者近3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视物旋转,偏盲,恶心欲呕,时有心悸,不伴有头痛、耳鸣、耳聋、听力减退、复视.
作者:王玉春 刊期: 2007年第16期
高级别神经胶质瘤又称恶性胶质瘤,指按WHO分级系统定义为Ⅲ和Ⅳ级神经胶质细胞瘤.目前多采用综合治疗,但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仍为局部复发.因此,加强局部控制是关键.笔者对2001年6月至2004年10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43例高级别胶质瘤术后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会芝;王秀梅;李彦格;薛晓英;刘志和;雷新波 刊期: 2007年第16期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 , AD)是主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壁内,使主动脉壁中层形成夹层血肿,是一种病死率很高的主动脉疾病.
作者:张巍;杨建国;赵明;胡亚民;张洪斌;李拥军 刊期: 2007年第16期
目前,对于酒精性肝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还原型谷光甘肽作为自由基清除剂,治疗酒精性肝病有较好的疗效,我们在戒酒的基础上采用还原型谷光甘肽注射剂(古拉定)治疗酒精性肝病患者,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马立新;李炳庆;张学军;刘凤芹 刊期: 2007年第16期
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之一,是一种慢性进展性肝病,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如果治疗不及时,部分患者将在一定时期内进展为肝硬化甚或为肝癌.
作者:王莹;甄真;高峰;刘俊茹;王冬 刊期: 2007年第16期
癌症晚期患者常伴有骨转移的发生,以及难以忍受的疼痛.在止痛治疗中,化疗和放疗的治疗效果是比较确定的,我们观察了大分割放疗剂量与双膦酸盐药物伊班膦酸钠联用时的止痛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辛;王军;李志勇 刊期: 2007年第16期
由国际血栓与止血协会(ISTH)举办的第21届国际血栓与止血大会于2007年7月6~13日在风景秀丽的日内瓦举行.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的7500名代表参加了此次学术盛会,聆听了来自世界各地血栓与止血领域顶级专家近百场专题学术报告.现仅将与抗栓治疗有关的热点问题做一介绍.
作者:史旭波;胡大一 刊期: 2007年第16期
随着对肝胆疾病研究的深入,对肝胆疾病时的各种检验指标逐渐增多,除了肝细胞酶类及胆红素用于了解肝细胞及胆汁代谢异常外,血清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的变化也日益受到重视.
作者:辛素霞;王晓明;贾莉;任军英;赵秋芝 刊期: 2007年第16期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率越来越高.非酒精性脂肪肝还可进一步发展为肝炎、肝纤维化[1].因此,我们分析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与单纯糖尿病的一些临床指标的异同及其合并症,从中找出可能的危险因素,为防治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提供依据.
作者:王敬瀚;吴剑敏;王中心 刊期: 2007年第16期
人类微小病毒B19(HPVB19)是微小病毒属中惟一使人类致病的一种病原体,是一种小DNA病毒,其感染后可引起小儿多种病症,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危象、血小板减少性紫瘢、关节炎、脑炎、川崎病等已屡有报道,但引起心脏损害的病例国内罕见报道.现将本院经聚合酶链(PCR)确诊HPVB19感染引起心脏损害的15例报告如下.
作者:陈朝晖;张宏艳 刊期: 2007年第16期
为评价国产复方谷氨酰胺颗粒(商品名:兹未;国内批准文号:H20040870)对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我们以麦滋林-S颗粒为对照药品,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河北省人民医院进行了多中心、双盲、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作者:赵东强;任锡玲;张晓岚;冯子坛;张曼莉;姜慧卿 刊期: 2007年第16期
腹膜后纤维化(retroperitoneal fibrosis,RPF)是腹膜后原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反应,并被增厚纤维组织所代替的疾病,属非特异性纤维脂肪组织增生,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无明确诱因引起的腹膜后纤维化称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idiopathic retroperitoneal fibrosis,IRF).
作者:凌海滨;武爱荣 刊期: 2007年第16期
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简称甲旁减)是内分泌不常见的一种疾病,临床上很少关注甲旁减患者的心肌酶谱变化.我们对我院1994~2006年收治的13例继发性甲旁减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进行观察,并与血清总钙浓度作相关性分析,以探讨其临床意义.
作者:杨泽平;杨坤 刊期: 2007年第16期
多发性硬化(multipl sclerosis,MS)是中枢神经系统(CNS)炎性脱髓鞘性疾病,主要发病年龄段为青壮年.我院2000年1月至2006年10月共收治多发性硬化57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龙健中;杨培全 刊期: 2007年第16期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是治疗肾性贫血的首选药物,目前全球有数百万慢性肾脏病(CKD)患者正在接受rhEPO治疗,在rhEPO开始使用的10年间,全球仅报道3例因rhEPO导致的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以后的病例报道逐渐增多.
作者:周杨;张宏 刊期: 2007年第16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以引起全身多脏器损害,临床上常出现静脉血栓、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皮肤网状青斑及神经系统改变等表现,许多研究表明SLE的许多临床表现与血栓形成密切相关.
作者:贾敏;张征;刘建辉;周利霞;冯志山 刊期: 2007年第16期
干扰素已广泛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但干扰素的不良反应用较多,尤其对内分泌系统影响屡有报告,现将干扰素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立静;来家骐 刊期: 2007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