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莹;甄真;高峰;刘俊茹;王冬
目的 比较单独应用替莫唑胺(tmozolomide,TMZ)与联合运用替尼泊甙(teniposide,VM-26)、洛莫司汀(lomustine,CCNU)对颅内恶性胶质瘤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颅内恶性胶质瘤患者52例,随机分成两组,给予TMZ(200 mg·m2·d-1)口服,5天为1疗程;VM-26(60 mg·m2·d-1),第1~2天静脉给药,CCNU(60 mg·m2·d-1),第3~4天口服给药,4天为1疗程.两组均进行不少于3个疗程的化疗;观察患者生存期、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的生存时间及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MZ组平均无进展生存期为(37.1±2.4)周,联合用药组为(33.1±2.7)周,TMZ组平均总生存时间为(73.3±4.2)周,联合用药组为(66.7±3.2)周,经对数秩检验P>0.05;TMZ组有效率为42.3%,联合用药组为34.6%(χ2=0.33,P>0.5).但TMZ对骨髓的抑制明显轻于联合用药组,其中TMZ组:Ⅰ度24.6%、Ⅱ度2.3%;联合用药组:Ⅰ度39.3%、Ⅱ度4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c=2.47,P<0.05).结论 TMZ较VM-26、CCNU联合药物化疗具有更好的耐受性,但两者在改善患者生存状况方面无明显不同;由于本研究样本较少,需要进一步积累、验证.
作者:刘英姿;张学新;张磊;邢鹏辉 刊期: 2007年第16期
糖尿病肾病(DN)的发生和发展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基本病理特征是系膜区基质合成增多、肾小球肾小管肥大、基底膜增厚,从而引起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DN的确切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近年来生长因子在DN发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者:刘亚军;侯健红;鲜安福 刊期: 2007年第16期
为评价国产复方谷氨酰胺颗粒(商品名:兹未;国内批准文号:H20040870)对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我们以麦滋林-S颗粒为对照药品,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河北省人民医院进行了多中心、双盲、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作者:赵东强;任锡玲;张晓岚;冯子坛;张曼莉;姜慧卿 刊期: 2007年第16期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在治疗上尚无特效方法,目前常规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改善微循环、营养脑细胞、高压氧疗等,但效果不十分理想,为此我们采用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甲基维生素B12(弥可保)治疗该病,并与常规治疗的患者同期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甄素平;王文利;祁永玲 刊期: 2007年第16期
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之一,是一种慢性进展性肝病,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如果治疗不及时,部分患者将在一定时期内进展为肝硬化甚或为肝癌.
作者:王莹;甄真;高峰;刘俊茹;王冬 刊期: 2007年第16期
人类微小病毒B19(HPVB19)是微小病毒属中惟一使人类致病的一种病原体,是一种小DNA病毒,其感染后可引起小儿多种病症,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危象、血小板减少性紫瘢、关节炎、脑炎、川崎病等已屡有报道,但引起心脏损害的病例国内罕见报道.现将本院经聚合酶链(PCR)确诊HPVB19感染引起心脏损害的15例报告如下.
作者:陈朝晖;张宏艳 刊期: 2007年第16期
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简称甲旁减)是内分泌不常见的一种疾病,临床上很少关注甲旁减患者的心肌酶谱变化.我们对我院1994~2006年收治的13例继发性甲旁减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进行观察,并与血清总钙浓度作相关性分析,以探讨其临床意义.
作者:杨泽平;杨坤 刊期: 2007年第16期
铜绿假单胞菌(PA)是临床上重要的条件致病菌,也是临床标本中检出多的一种非发酵菌[1].它可引起临床多种感染,特别是患有严重基础疾病住院患者,如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入住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机械通气,器官移植使用免疫抑制剂等.
作者:冯志山;常淑凤;侯天文 刊期: 2007年第16期
癌症晚期患者常伴有骨转移的发生,以及难以忍受的疼痛.在止痛治疗中,化疗和放疗的治疗效果是比较确定的,我们观察了大分割放疗剂量与双膦酸盐药物伊班膦酸钠联用时的止痛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辛;王军;李志勇 刊期: 2007年第16期
腹膜后纤维化(retroperitoneal fibrosis,RPF)是腹膜后原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反应,并被增厚纤维组织所代替的疾病,属非特异性纤维脂肪组织增生,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无明确诱因引起的腹膜后纤维化称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idiopathic retroperitoneal fibrosis,IRF).
作者:凌海滨;武爱荣 刊期: 2007年第16期
川崎病又称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组病因尚不明确的、以全身性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性疾病,近年有增多趋势.
作者:厉红;庞保东;刘凤珍;岳爱红;刘瑞兰 刊期: 2007年第16期
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近年医院获得性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上升,为了了解医院获得性真菌血症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现将我院2005年1月至2006年2月经血培养证实的医院获得性真菌血症8例进行分析探讨.
作者:陈宁;赵鹤龄;程彤;张耀宗 刊期: 2007年第16期
随着乙型肝炎疫苗的广泛接种,我国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率已有所下降,而丙型肝炎由于缺乏有效预防措施,其感染率未得到有效的控制[1].
作者:侯远沛;刘成永;朱春玲;闫家微;钱秀梅 刊期: 2007年第16期
新的研究表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均有肯定的肾脏保护作用,并且两药联合应用可相互补充,降低尿蛋白作用优于单用任何一种药物.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终末期的主要死因之一.
作者:何新霞;薛燕;韩卫红;王红燕 刊期: 2007年第16期
多发性硬化(multipl sclerosis,MS)是中枢神经系统(CNS)炎性脱髓鞘性疾病,主要发病年龄段为青壮年.我院2000年1月至2006年10月共收治多发性硬化57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龙健中;杨培全 刊期: 2007年第16期
由国际血栓与止血协会(ISTH)举办的第21届国际血栓与止血大会于2007年7月6~13日在风景秀丽的日内瓦举行.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的7500名代表参加了此次学术盛会,聆听了来自世界各地血栓与止血领域顶级专家近百场专题学术报告.现仅将与抗栓治疗有关的热点问题做一介绍.
作者:史旭波;胡大一 刊期: 2007年第16期
患者,女,33岁,因咽痛、发热2日于2006年10月19日入院.既往无低血钙抽搐及精神病史.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8.8 ℃,咽红,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充血,有脓性分泌物.双肺呼吸音清.实验室检查:白细胞8.7×109/L,中性粒细胞0.89,淋巴细胞0.11.
作者:于莎丽 刊期: 2007年第16期
例1,女,73岁,因胸闷、气短3个月就诊,查体: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超声心动图检查:各房室及大血管内径正常范围;室壁各节段厚度正常,收缩期室壁运动幅度正常,左室长轴观示左室后壁基底段于舒张期可探及向前异常运动,心尖四腔观示左室侧壁基底段于舒张期局部室壁向左心腔内突出,提示心脏后方有异常占位压迫左室后侧壁,致局部室壁舒张受限;各瓣膜形态、结构、启闭运动未见明显异常;心包腔未见异常.
作者:胡文莉;郭晋爱;程春;杨友林;陈蕾 刊期: 2007年第16期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是治疗肾性贫血的首选药物,目前全球有数百万慢性肾脏病(CKD)患者正在接受rhEPO治疗,在rhEPO开始使用的10年间,全球仅报道3例因rhEPO导致的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以后的病例报道逐渐增多.
作者:周杨;张宏 刊期: 2007年第16期
例1,女,10岁.因感冒后胸闷、气促就诊.查体:一般情况可,心尖搏动增强,心前区无震颤,心率100 次/min,律齐.心电图:窦性心律.超声检查:主动脉不宽,运动幅度尚可,肺动脉不宽.
作者:殷春霞;张文云;李徽;李莉;甄景琴;朱瑾 刊期: 2007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