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生活质量和残余肾功能的影响

张文欣;彭小梅;龚智峰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血液透析, 生活质量, 肾单位
摘要: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一般比非糖尿病肾病患者较早出现尿毒症症状,其水钠潴留、贫血及全身中毒症状更为显著,关于DN透析时机,一般提倡早期透析.
临床荟萃杂志相关文献
  • 共刺激分子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免疫介导的干/祖细胞破坏是大部分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病理生理改变[1].AA患者经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其自身造血功能可得到改善,此为异常免疫反应损伤造血干细胞直接的证据.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重型AA须用免疫抑制剂作预处理才能植活,大量体外实验证明,AA患者T淋巴细胞与造血功能衰竭密切相关,在急性AA患者T细胞常被激活,可抑制自身及异体祖细胞集落形成.T淋巴细胞CD40L异常表达,CD28表达增加,Fas抗原表达减少,均提示异常的免疫反应损伤AA的造血干细胞.共刺激分子CD40/CD40L,CD28:细胞毒性T细胞抗原4(CTLA-4)/B7,Fas/Fas与AA的关系日益引起重视.

    作者:董毅;夏瑞祥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急性心肌梗死伴假性血小板减少1例并文献复习

    假性血小板减少,即血小板数量本属正常,但检测结果较低.这是Gowland于1969年首先报道,1973年被Ghreiner 正式命名.以后有较多的报道,此种错误出现率为3%~23%,常见于肝病、癌症或手术后应用大量抗生素的患者,个别健康人也可出现[1].我们报道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假性血小板减少并做文献复习.

    作者:曹燕;刘菊珍;尹更生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射频消融术心肌损伤的评价

    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是目前根治快速性心律失常有效的方法,它主要是通过射频电流对心肌组织产生热效应引起心肌组织脱水、干燥、凝固、坏死从而破坏心脏内导致快速心律失常的特殊部位或构成心动过速折返通路的关键部位.因此,RFCA不可避免的会对心肌细胞产生一定影响.而RFCA所造成的心肌损伤仅靠常规的临床方法难以诊断.近年来研究发现,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浓度比其他心肌酶类对于心肌损伤诊断的敏感性高且特异性强.本研究通过连续动态监测RFCA前后血清cTnT及心肌酶学变化,探讨其诊断心肌微小损伤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并进一步了解射频消融术所致心肌损伤的程度和相关因素.

    作者:叶行舟;智宏;黄玉;许桦;王惠萍;王润民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心肌超声造影联合负荷超声心动图评价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病理生理机制是冠状动脉狭窄引起心肌供血供氧与耗氧不平衡,从而改变心肌代谢,引起心脏功能障碍,出现临床症状.CHD治疗的关键措施是重建血运.但无论是介入还是搭桥能否显著缓解心绞痛症状、提高心功能、改善预后均取决于狭窄血管供血区是否存在存活心肌及完整的微循环系统.负荷超声心动图(stress echocardiography,SE)和心肌超声造影(myocardial contrast echocardiography,MCE)能简便、经济、无创地用于诊断CHD、鉴别存活心肌和评价心肌微循环灌注,并具有高度敏感性及特异性.二者联合优势互补,使诊断价值进一步提高.

    作者:黄灿亮;边波;万征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Rh弱抗体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3例临床分析

    不同个体的输血,血型不合导致免疫性输血反应是困扰输血安全的一大难题.溶血性输血反应是临床输血中遇到的严重输血反应,常见于ABO、Rh血型不合,输血前血型血清学检查技术的完善是避免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的重要因素.现报道我院2000年1月至2004年4月间临床输血中所遇到的Rh弱抗体引起的3例急性溶血性输血的血清学研究.

    作者:覃小青;焦伟;申卫东;朱春丽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颈动脉重构与血清Ⅲ型前胶原关系的研究

    高血压的治疗目标不仅是使血压降低,更重要的在于逆转靶器官损害.除血压因素外,其他非血压机制也参与影响高血压患者的预后,如大动脉功能损害及胶原代谢的异常均为重要因素.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结构、功能改变与血清Ⅲ型前胶原是否相关.

    作者:邢玉;高丽;万国华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恶性肿瘤患者胸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P53的表达及意义

    胸水是一种常见的临床表现,可由多种疾病引起.不同疾病引起的胸水,其治疗和预后迥然不同.因此良恶性胸水的鉴别诊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对10例结核性胸水和50例恶性肿瘤患者的胸水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P53水平进行检测,旨在研究两者在胸水中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生长、侵袭、转移的关系,并对其在恶性胸水形成中的作用进行初步探讨.在以往的科学研究中,对于肿瘤标本的VEGF及P53水平的测定均是通过免疫组化技术分析来完成的.本组实验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试(ELISA)方法来测定患者胸水中VEGF及P53的含量.

    作者:朱颖蔚;周民;岑岭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庆大霉素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分析

    庆大霉素为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主要用于敏感性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临床常用的抗生素之一.庆大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耳毒性和肾毒性,其肾毒性主要表现在对近端肾小管的损害,导致蛋白尿、管型尿,继而出现红细胞、尿量减少或增多,进一步发展可出现氮质血症,肾功能减退,排钾增多等[1].笔者对1994~2004年底11年间,庆大霉素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作者:康英;孙倩;张志清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快克胶囊引起幻视2例

    例1,女性,3岁,因受凉后出现鼻塞、流涕、发热1天,于2001年5月10日上午家人自购对乙酰氨基酚/金刚烷胺/氯苯那敏/咖啡因/人工牛黄(商品名:快克胶囊,海南亚洲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口服,每次1/2粒,每日2次,共服1粒.当天晚上出现幻视,看见墙上、身上及被上有许多毛虫在爬,房间内有许多蝴蝶在飞,用手抓,不能入睡,次日来我院门诊.体检:体温37.0℃,烦躁,全身无皮疹,颈软.双肺未见异常.心率94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未闻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脑电图及血尿常规正常,门诊给予静脉滴注维生素C,并多饮水,2天后症状消失.

    作者:吴真理;吴跃春;刘晓辉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aVR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aVR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40例确诊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依其心电图aVR导联ST段压低与否分为Ⅰ、Ⅱ两组,比较两组间的心肌型肌酸激酮同功酶(CK-MB)峰值,超声心动图,Holter,冠状动脉造影及各种临床并发症等结果.结果Ⅰ组患者与Ⅱ组患者比较,CK-MB峰值更高(160.21±93.42)U/L vs(124.68±62.95)U/L(P<0.01),左室射血分数减低更明显(54.78±9.22)%vs(59.50±7.14)%(P<0.05),并发症也更为多见.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在右冠状动脉阻塞的基础上更易合并左前降支或多支病变,各种临床并发症亦明显增高.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aVR导联ST段压低者梗死面积大,预后不良.

    作者:王松鹤;陶长生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基层医院开展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的临床体会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是近年来新开展的介入治疗技术,弥补了经股动脉CAG的不足,在国内大、中型医院已较广泛应用,但在基层医院开展较少,我院新近共完成经桡动脉CAG 32例,且与经股动脉CAG进行了比较,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许志亮;曹兰菊;毛巧玲;李培菊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溃疡性结肠炎合并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例

    患者,女性,53岁,农民.主因间断排黏液脓血便、乏力3年,加重伴心悸、气短2个月于2004年6月24日入院.3年前始出现腹泻,大便1~10次/d,为糊状便或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感,下腹部绞痛,便后腹痛缓解,乏力,时有低热.2月前上述症状再次出现,伴浓茶色尿,发热,活动后心悸、气短.

    作者:马立新;张学军;刘凤芹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24小时尿儿茶酚胺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是儿童常见的实体瘤之一,多见6岁以内的小儿,发病率约占全部恶性肿瘤患儿的7%,而病死率却达15%,仅次于白血病[1].其早期无特殊症状,多以不规则发热,双下肢及关节疼痛为主,往往导致误诊误治.致使70%的病例确诊时已发生转移,以致影响预后.若早期得到诊断治疗,患儿预后良好,并能正常生活[2].NB能分泌儿茶酚胺(CAs)并从尿中排出.

    作者:常爱武;吴予明;吴拥军;冯建飞;张洪权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非药物疗法:防治血脂异常的基石

    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表明,血脂异常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及时有效的调脂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此类疾病的发病率、致残率与病死率.因此,防治血脂异常已经成为心脑血管疾病一、二级预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多种强效调脂药物(如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与贝丁酸类药物)的陆续问世,血脂异常的药物治疗效果有了很大的改观.

    作者:郭艺芳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急性有机磷中毒中间期肌无力综合征1例

    患者,男,58岁.7天前因治疗牛皮癣,周身皮肤涂抹含敌百虫的混配农药,用量不详.当晚出现抬颈困难,四肢无力,伴腹泻2天,自服呋喃唑酮(商品名:痢特灵)缓解.但肌无力加重,胸闷、气短.病程中无腹痛、头晕、呕吐,无抽搐及尿便障碍.既往牛皮癣病史4年.查体:体温36.1℃,脉搏84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160/100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清,言语清晰,颅神经检查无异常.四肢近端肌力Ⅲ级,远端肌力Ⅴ级,肌张力减低.无感觉障碍,腱反射对称减弱,未引出病理反射.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软,无压痛.

    作者:赵克;刘长喜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脑梗死患者体内铬、钒、锌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脑梗死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以往研究已证实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吸烟、饮酒、短暂性缺血发作(TIA)及某些药物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1];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与脑梗死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IR是脑梗死的另一个危险因素[2].同时研究也表明,微量元素铬、钒、锌的缺乏又与IR有着直接的关系.笔者试图对脑梗死患者体内微量元素铬、钒、锌含量进行研究,来阐明三者与IR的关系.

    作者:于明;张双彦;邬英全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国产微创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的临床疗效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已广泛用于冠心病的治疗,支架的应用明显降低了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引起的急性闭塞及再狭窄率.但支架同样面临再狭窄的问题,尤其是复杂病变及合并有糖尿病患者的病变血管,更易发生再狭窄[1].药物涂层支架可明显降低再狭窄的发生,这在国内外的一些文献中均有报道,且已在临床广为应用[2].我国当前在介入治疗中使用的药物洗脱支架多依赖进口技术,国产药物洗脱支架(Fire Bird、微创医疗器械一上海有限公司)在临床使用时间短,目前尚无关于其临床疗效的报道.我们对20例患者成功使用国产药物洗脱支架,并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严鹏仲;柳茵;刘维军;李琳;樊世明;刘连军;于伊;梅峰;王红;任明;马艳梅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T细胞亚群、肿瘤坏死因子-α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外周血白细胞计数、T细胞亚群、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性.方法分析76例2型糖尿病(DM)患者[按体质量指数分为非肥胖组(DM1)、肥胖(DM2)组,各38例]和30例正常对照组(NC)的WBC、T细胞亚群、TNF-α和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INS)水平.结果①DM1组和DM2组比对照组WBC(6.15±1.29)×109/L、(6.68±1.34)×109/vs(5.51±1.48)×109/L,TNF-α水平(23.79±4.48)nmol/L,(27.90±5.52)nmo1/Lvs(22.07±3.70)nmol/L明显升高(P<0.05~0.01),且DM2组的WBC、TNF-α水平高于DM1组;②DM1组和DM2组的CD4+(22.83±1.57)%、(27.4±2.12)%,CD8+(28.64±5.29)%、(27.35±6.14)%比NC组(22.30±1.90)%和(35.71±6.07)%明显升高;但CD4+/CD8+在3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③根据稳态模式HOMA-IR=FBG×FINS/22.5公式计算各组HOMA-IR,取其中位数,可见NC组的IR为1.76±0.67,DM1组的IR为4.85±0.89,DM2组的IR为5.23±0.7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HOMA-IR与WBC(r=0.208,P<0.05)、TNF-α(r=0.316,P<0.01)、CD4+/CD8+(r=0.1985)呈正相关,但是与CD4+、CD8+负相关(r=-0.1162,r=-0.2618,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WBC、T细胞亚群、TNF-α与IR相关.

    作者:曾玉琴;陈璐璐;朱建勇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2型糖尿病患者体脂含量、分布与游离脂肪酸及胰岛素敏感性的相关研究

    肥胖和体脂分布异常,特别是中心型肥胖与糖脂代谢的关系是近年研究的热点,并提出了代谢综合征、正常体质量代谢性肥胖(MONW)等概念[1],其中心环节是胰岛素抵抗(IR).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脂肪中心性分布(腹型肥胖)与心血管疾病(CVD)有良好的相关性,而肥胖与CVD却缺乏这种关系,使得人们认识到脂肪分布是独立于肥胖的CVD危险因素.本研究旨在应用准确的体脂含量及体脂分布评价手段,分析机体脂肪含量、分布及其分泌的游离脂肪酸(FFA)与组织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

    作者:邓宏明;肖常青;刘红;宋英儒;陈卫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c-IAP1与bcl-2基因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细胞凋亡为机体发育分化和维持体内平衡的关键性生理过程,凋亡受到抑制将导致细胞生存期延长,有利于转化突变的细胞生长积聚,终导致肿瘤的产生,白血病的发生也不例外.已知caspase蛋白酶的级联激活是凋亡过程中的中心环节,bcl-2s家族和IAPs(inhibitor of apaptosis)家族是其主要的控制因素.在此项研究中动态观察两家族的主要成员cIAP1和bcl-2基因在成人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细胞中的表达以及临床意义,从而进一步探讨凋亡调控基因的表达对AL的发病和化疗反应的影响.

    作者:王艳;任金海;林凤茹;陈静;杜行严 刊期: 2005年第23期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