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青;张晓昕;徐柯心;张文婷;樊娇娇;赵崇军;冯娅茹;倪媛媛;马志强
目的 研究熊果酸对荷骨肉瘤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通过于Wistar大鼠股骨远端骨髓腔中注射接种骨肉瘤UMR106细胞的方法建立荷骨肉瘤大鼠模型并腹腔注射给予不同剂量的熊果酸100、50、25 mg/(kg·d)和顺铂2.5 mg/(kg·d)进行干预治疗,疗程5天.观察大鼠生存状态和肿瘤生长状况;称量瘤体质量并计算抑瘤率,HE染色法观察肿瘤组织形态结构改变,MTT法测定脾淋巴细胞转化率;ELISA法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液中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百分率并计算CD4+/CD8+比值.结果 经熊果酸干预治疗5天荷骨肉瘤大鼠饮食状况好转,瘤体缩小、瘤体质量减轻且硬度较差,呈现肿瘤细胞皱缩、组织片状坏死等变化;抑瘤率显著升高,脾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升高,血清中IL-2、TNF-α含量显著降低,血液中CD4+显著升高、CD8+百分率显著降低,CD4+/CD8+比值显著升高,且均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 熊果酸具有提高荷骨肉瘤大鼠免疫功能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熊果酸能够有效提高脾淋巴细胞转化率,降低IL-2、TNF-α含量以及提高CD4+百分率、降低CD8+百分率而提高CD4+/CD8+比值有关.
作者:陈伟;刘海生;魏萌;王丽红;师艳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慢性功能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的肠道功能性疾病.临床观察发现,治疗上灵活运用疏肝调脾、柔肝养血之法,可取得良好疗效.本文从肝脏生理病理与慢性功能性便秘的联系,辨证用药,阐明从肝论治的思想经验.
作者:陈红宇;沈洪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糖络宁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大鼠坐骨神经内质网应激相关PERK-CHOP-Caspase-12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 选用8周龄雄性SD大鼠,除空白对照组外,采用高脂饲料致高血脂联合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诱导高血糖致DPN大鼠模型.将高脂高糖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阳性药(氧化三甲胺)对照组、糖络宁低剂量组和糖络宁高剂量组,连续给药12周.给药过程中,动态监测大鼠血糖、血脂,确保糖尿病造模成功.12周后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坐骨神经中葡萄糖调节蛋白(glucose regulatory protein 78kD,GRP78)、C/EBP同源蛋白(C/EBP-homologous protein,CHOP)、蛋白激酶样内质网激酶(PKR-like ER kinase,PERK)、caspase-12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坐骨神经中GRP78、CHOP、PERK、Caspase-12和Caspase-3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或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糖络宁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GRP78表达显著升高(P<0.01),CHOP、PERK、Caspase-12和Caspase-3表达明显降低(P<0.01或P<0.05).结论 糖络宁防治DPN的作用机制与调节坐骨神经中内质网应激相关的PERK-CHOP-Caspase-12通路相关蛋白表达而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史浩田;姚伟洁;杨鑫伟;高变娥;李扬帆;许利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代谢综合征合并重度抑郁症病机复杂,病案中患者曾寻求多种中西医治疗方案而效果不佳.广安门内分泌科主任医师仝小林教授认为代谢综合征乃属脾瘅,证属中满内热,而抑郁症多归于肾阳虚损,两者合并乃属虚实夹杂,法当虚实平调,在此病案中,仝教授以清热降浊大法治疗中焦实热的同时温补下焦虚寒,并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郑玉娇;田佳星;武梦依;赵林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由于疾病过程中反映疾病变化本质的证候在不断发生动态演变,随着病情的发生发展,六经病证经常处于一种动态变化之中,其表现形式复杂多样.本文将之归纳为表里出入、虚实转化和寒热互变三种演变形式,并试通过解析六经病证有关方证,以研读《伤寒论》六经病证的动态演变,探讨六经病发展变化规律,深化对六经病证的认识.
作者:张宁;孙开元;杨洪娟;范东东;郑丰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小儿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肺纤维化是儿科的急重症,若治疗不当常常威胁患儿生命.高益民教授基于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从患儿整体入手,采用肺脾同调法进行治疗,虽用药平和,但辨证严谨、思路明确、标本兼顾、药少力专,短期内即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丽娜;王文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针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重点探讨其对患者疼痛分级指数(pain rating index,PRI)、Fugl-Meyer(FMA)评分、改良Barthel(MBI)指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142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7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加用针法联合治疗,连续治疗21天.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用PRI、FMA评分、MBI指数分别评定治疗前后患者的痛感、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监测治疗前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水平变化.结果 (1)观察组总有效率(92.9%)显著优于对照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PRI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P<0.05),而FMA评分、MBI指数则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PR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FMA评分、MBI指数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G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疗效肯定,利于缓解患肢的痛感,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其机制与调控CGRP水平以减少神经损害、修复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调节骨代谢等密切相关,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作者:王晓倩;高云;高松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医录便览》乃清代四川三台名医刘福庆、刘莹父子二人合力完成之作.从全书可见,刘氏学宗经典,且博采众家之长,不但吸取了诸家的学术思想,还参以本人学习心得和临床经验对一些医著进行评述.然刘氏治学,对前贤的学术并非全盘接受,而是立足临床疗效,批判地予以继承,甚至对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直抒己见.正因为刘氏父子求真求实,善于继承中创新,才造就了他们深厚的中医功底.进而随着临床的洗礼,阅历的丰富,学术思想日臻成熟,对许多病证体会深刻、见解独到,在四川三台医学界独树一帜.
作者:高锋;官菊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药对是医家临床经验的精华,精通于药对的配伍应用,就能在临床上游刃有余.刘如秀教授在3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对心系疾病的中医药治疗有着丰富经验,在临床上善于使用柴胡-白芍、杏仁-茯苓、吴茱萸-黄连、当归须-柏子仁等药对,其处方之剂加减化裁,取精用简,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刘签兴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活血解毒方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中microRNA-125a-3p、microRNA-212-3p、microRNA-290、microRNA-129-5p、microRNA-30c-5p、microRNA-153-3p和microRNA-423-5p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机制.方法 选取SPF级雄性SD大鼠15只.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模型大鼠1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活血解毒方组,另设5只为正常对照组.造模成功后第20周开始给药,给药12周后摘取眼球,提取视网膜组织中的总RNA.采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microRNA-125a-3p、microRNA-212-3p、microRNA-290、microRNA-129-5p、microRNA-30c-5p、microRNA-153-3p和microRNA-423-5p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microRNA-125a-3p、microRNA-212-3p、microRNA-290、microRNA-129-5p和microRNA-30c-5p表达降低(P<0.05,P<0.01,P<0.05,P<0.05,P>0.05),microRNA-153-3p和microRNA-423-5p表达升高(P<0.01,P<0.05);与模型组相比,活血解毒方组microRNA-125a-3p、microRNA-212-3p、microRNA-290、microRNA-129-5p和microRNA-30c-5p表达升高(P>0.05,P<0.05,P>0.05,P<0.01,P<0.05),microRNA-153-3p和microRNA-423-5p表达降低(P<0.01,P<0.01).结论 推测活血解毒方是通过上调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中microRNA-125a-3p、microRNA-212-3p、microRNA-290、microRNA-129-5p和microRNA-30c-5p的表达,下调microRNA-153-3p和microRNA-423-5p的表达来起到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进程的作用.
作者:王宏亮;吕甜甜;邢玮;韩静;吴晏;张子剑;王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薛博瑜教授在辨治肝癌方面有独到的理论阐述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薛教授认为肝癌属本虚标实之证,肝脾两虚为肝癌发病的内在基础,湿热瘀毒互结为发病的关键因素,病位主要累及肝脾肾三脏,治疗应在清化湿热瘀毒的基础上,强调健脾柔肝兼顾补肾、气血同调、补泻适宜、病症不离、解毒散结,收效颇著.
作者:袁馨;华胜毅;万凌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阴虚证诊断标准的研究是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化重要的环节,已有学者在这一领域开展了研究.现总结各类疾病阴虚证的诊断标准,分析用于证候标准化研究的方法,特别针对量化诊断的方法进行概述,包括症状、舌象、脉象的量化方法研究.症状的量化是证候诊断的核心,阴虚证诊断标准的建立尚需更为完善的证候模型及统计学方法.阴虚证是肺癌的常见证型,基于目前的进展可为肺癌阴虚证诊断标准的制定提供思路.
作者:徐筱青;张培彤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通肺络补宗气方在提高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活动耐力方面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50例此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通肺络补宗气方,疗程3个月.结果 在6分钟步行距离、圣·乔治呼吸问卷、呼吸困难及咳嗽症状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且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出现.结论 通肺络补宗气方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活动耐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稳定肺功能,并且能够减轻患者呼吸困难及咳嗽症状.
作者:樊茂蓉;苗青;张琼;张燕萍;徐凤芹;樊长征;周伟;柯志成;张旭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黄褐斑是女性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治疗本病历史悠久,逐渐形成了从肝、脾、肾论治的理论体系.纵观近10年本病从肝论治的相关文献、医籍,发现医者多以肝郁气滞,肝之阴血不足立论,鲜有从肝气虚证论治本病者.肝气虚证首见于《黄帝内经》,但在脾为气虚主体的主流思想影响下,后世医家片面强调肝易郁、易亢的特点;亦或以脾虚证替代,进而忽视了肝气虚证的存在.笔者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发现,许多女性黄褐斑患者临床表现符合中医肝气虚证的症状特点,运用升补肝气法治疗后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希望以此文与同道探讨从肝气虚角度论治黄褐斑的可行性,提高大家对本证的重视,拓宽对黄褐斑病机的中医认识.
作者:胡博;张丰川;李楠;蔡玲玲;贾苑凝;吴迪;方多多;姜玉;李元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比较10批不同产地蝉花中腺苷、虫草素和麦角甾醇的含量,为蝉花的质量评价及生产用药的筛选提供方法和基础数据.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不同产地蝉花中腺苷、虫草素和麦角甾醇的含量.结果 腺苷以江苏茅山的蝉花含量高,为44.957μg/g,广西玉林的低,为11.331μg/g;虫草素以四川宜宾的含量高,为191.725μg/g,江西九江的蝉花含量低,为25.437μg/g;各产地麦角甾醇含量差异相对较小,范围为120.024~301.652μg/g.结论 不同产地蝉花中的腺苷、虫草素和麦角甾醇的含量差异较大;该方法适用于蝉花中腺苷、虫草素和麦角甾醇的含量测定,为其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作者:张洪梅;史晓飒;刘腾飞;马维维;张艳聪;史新元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中医症状、体征是中医诊疗疾病、辨识证候的主要依据,其术语规范化是信息化时代实现诊疗信息规范化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中医症状、体征术语规范化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通过检索近十年文献以及查阅相关专著,分别从中医症状学、语言学、文献学、逻辑学、信息学角度介绍中医症状、体征术语规范化的研究进展,分析中医症状、体征术语规范化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规范化路径进行探析.
作者:雷新霞;王志国;赵汉青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醒脾益气、疏肝通络法治疗乙肝肝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117例符合筛选标准的住院乙肝肝衰竭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58例,对照组59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对症支持、并发症防治等西医综合方法并联合人工肝治疗;试验组在上述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药(醒脾益气、疏肝通络法-肝脾疏络饮)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4周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 transferase,AL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总胆叶酸(total bile acid,TBA)、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ubin time,PT)均较前下降,其中试验组的PT和TBIL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PTA、ALB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其中试验组PTA升高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HBV-DNA阴转率(36.2%)虽高于对照组HBV-DNA阴转率(3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入组后人工肝次数以及较入组前增加的人工肝次数试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所有入组患者中共死亡9例,在2周内、4周内及8周内死亡例数对照组均高于试验组,但两组总死亡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不良事件.结论 醒脾益气、疏肝通络法(肝脾疏络饮)治疗乙肝肝衰竭是有效安全的,在促进肝功能恢复、改善凝血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和减少人工肝次数上较西医治疗有一定优势.
作者:叶庆;曾义岚;李继科;王玥莲;高峰;刘大凤;段萌;毛创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糖肾宁对高糖培养的小鼠系膜细胞转化生长因子-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P38MAPK)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体外高糖培养的小鼠系膜细胞为研究对象,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培养组、高糖+缬沙坦组和高糖+糖肾宁高、中、低剂量组,使用大鼠含药血清给药分别处理24小时,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的含量水平;运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P38MAPK、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TGF-β1的蛋白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糖培养组系膜细胞上清液中FN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高糖组比较,糖肾宁组能明显抑制P38MAPK及其下游核转录因子CREB的水平,下调TGF-β1和FN的表达(P<0.05).结论 糖肾宁能够抑制细胞外基质增生,可能与下调TGF-β1,抑制P38MAPK/CREB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抑制FN等细胞外基质的合成有关.
作者:彭麒朕;耿建国;邹大威;高彦彬;龚慕辛;吴晓明;尚雅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老年性聋是老年人常见病,余惠民主任医师认为老年性聋有徐发和急发之分.老年性聋主要病位在耳,急性期与肝有关,慢性期与肾、肝的关系为密切.急性期主要治疗在于疏肝理气或平肝潜阳,兼顾通窍聪耳.慢性期以治疗肾为主,固本培元,以防病渐.配以通窍、活血、化痰、利湿、健脾之品,以达到培补相兼,通涩相伍之功,方能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王长江;陈丽娟;陈明达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本文总结了田从豁教授针灸治疗皮肤病的辨证及针刺治疗特点.田从豁教授认为形神同病为基本病机,以形神并调为针灸治疗特色.局部形变治疗以泻法驱邪为主,全身气血功能失调的神变治疗以扶正调理为主,分为调理经气和调理脏腑两法;同时强调守神安神,并且重视医生和患者的日常调养.
作者:杨涛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