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馨;华胜毅;万凌峰
代谢综合征合并重度抑郁症病机复杂,病案中患者曾寻求多种中西医治疗方案而效果不佳.广安门内分泌科主任医师仝小林教授认为代谢综合征乃属脾瘅,证属中满内热,而抑郁症多归于肾阳虚损,两者合并乃属虚实夹杂,法当虚实平调,在此病案中,仝教授以清热降浊大法治疗中焦实热的同时温补下焦虚寒,并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郑玉娇;田佳星;武梦依;赵林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慢性胃炎的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而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优势明显,已形成中医临床诊疗的特色之一.柳文教授抓住慢性胃炎存在虚、寒、热、滞等主要病机,建运中焦,助运为本;温中化湿,燥土扶脾;清化和胃,解毒消肿;行气通滞、消导散瘀,即从补、温、清、通四法着手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王丹;戴彦成;李颖飞;李希 刊期: 2017年第03期
黄褐斑是女性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治疗本病历史悠久,逐渐形成了从肝、脾、肾论治的理论体系.纵观近10年本病从肝论治的相关文献、医籍,发现医者多以肝郁气滞,肝之阴血不足立论,鲜有从肝气虚证论治本病者.肝气虚证首见于《黄帝内经》,但在脾为气虚主体的主流思想影响下,后世医家片面强调肝易郁、易亢的特点;亦或以脾虚证替代,进而忽视了肝气虚证的存在.笔者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发现,许多女性黄褐斑患者临床表现符合中医肝气虚证的症状特点,运用升补肝气法治疗后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希望以此文与同道探讨从肝气虚角度论治黄褐斑的可行性,提高大家对本证的重视,拓宽对黄褐斑病机的中医认识.
作者:胡博;张丰川;李楠;蔡玲玲;贾苑凝;吴迪;方多多;姜玉;李元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已成为糖尿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研究发现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在DPN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负性作用,而中药可以通过抑制TNF-α起到改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抑制周围神经损伤,缓解神经痛的作用.因此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研究发现的TNF-α在DPN中的损伤作用及中药通过干预TNF-α起到的抑制DPN作用.
作者:孙莹;梁晓春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数据挖掘是从大量的、不完整的、复杂繁琐的数据中发现隐藏的、有价值的知识的过程.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从中医累积的数据中探索和发现其中蕴含的规律,有利于中医学的继承、探索与发展.本文通过检索、总结中医学研究中数据挖掘技术相关文献,发现此类技术主要应用于中药方剂配伍规律、症状分析、辨证规律分析三方面;数据挖掘技术主要包括频数统计、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对应分析、关联规则、分类模型、贝叶斯网络、异常点分析等.
作者:董雪燕;祁烁;姜苗;韩丹阳;董石;崔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由于疾病过程中反映疾病变化本质的证候在不断发生动态演变,随着病情的发生发展,六经病证经常处于一种动态变化之中,其表现形式复杂多样.本文将之归纳为表里出入、虚实转化和寒热互变三种演变形式,并试通过解析六经病证有关方证,以研读《伤寒论》六经病证的动态演变,探讨六经病发展变化规律,深化对六经病证的认识.
作者:张宁;孙开元;杨洪娟;范东东;郑丰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阴虚证诊断标准的研究是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化重要的环节,已有学者在这一领域开展了研究.现总结各类疾病阴虚证的诊断标准,分析用于证候标准化研究的方法,特别针对量化诊断的方法进行概述,包括症状、舌象、脉象的量化方法研究.症状的量化是证候诊断的核心,阴虚证诊断标准的建立尚需更为完善的证候模型及统计学方法.阴虚证是肺癌的常见证型,基于目前的进展可为肺癌阴虚证诊断标准的制定提供思路.
作者:徐筱青;张培彤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清毒汤对重症肝损伤大鼠肠道黏膜通透性的影响,探讨该方治疗慢性重型肝炎(chronic severe hepatitis,CSH)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硫代乙酰胺(thioacetamide,TAA)致重症肝损伤大鼠模型,以清毒汤进行干预治疗,采用血液生化法、ELISA法、Western Blot法,观察其对该模型大鼠肝功能的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和反映肠道黏膜通透性的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闭锁连接蛋白-1(zonula occludens-1,ZO-1)及肠组织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的影响.结果 (1)与模型组相比较,乳果糖组及清毒汤小、中剂量组大鼠中TBIL、AST、DAO含量显著性下降(P<0.01);ZO-1蛋白的表达水平在所有治疗组中均有显著性升高(P<0.01);乳果糖组、清毒汤中剂量组IL-1β、IL-6的含量均显著性降低(P<0.01);(2)与乳果糖比较,清毒汤中剂量组TBIL、AST、DAO、IL-1β含量明显下降(P<0.05)及ZO-1表达水平显著性升高(P<0.01);清毒汤小剂量组中IL-6呈明显下降(P<0.05);清毒汤大剂量组中AST、DAO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清毒汤能降低重症肝损伤大鼠肠道黏膜的通透性,从而改善肝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减少有害物质穿过肠道黏膜屏障,进而减少其通过肝肠循环途径而加重肝损伤的发生机率.
作者:罗佳佳;高连印;金双;车念聪;张秋云;杜宇琼;付修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医录便览》乃清代四川三台名医刘福庆、刘莹父子二人合力完成之作.从全书可见,刘氏学宗经典,且博采众家之长,不但吸取了诸家的学术思想,还参以本人学习心得和临床经验对一些医著进行评述.然刘氏治学,对前贤的学术并非全盘接受,而是立足临床疗效,批判地予以继承,甚至对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直抒己见.正因为刘氏父子求真求实,善于继承中创新,才造就了他们深厚的中医功底.进而随着临床的洗礼,阅历的丰富,学术思想日臻成熟,对许多病证体会深刻、见解独到,在四川三台医学界独树一帜.
作者:高锋;官菊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薛博瑜教授在辨治肝癌方面有独到的理论阐述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薛教授认为肝癌属本虚标实之证,肝脾两虚为肝癌发病的内在基础,湿热瘀毒互结为发病的关键因素,病位主要累及肝脾肾三脏,治疗应在清化湿热瘀毒的基础上,强调健脾柔肝兼顾补肾、气血同调、补泻适宜、病症不离、解毒散结,收效颇著.
作者:袁馨;华胜毅;万凌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小儿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肺纤维化是儿科的急重症,若治疗不当常常威胁患儿生命.高益民教授基于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从患儿整体入手,采用肺脾同调法进行治疗,虽用药平和,但辨证严谨、思路明确、标本兼顾、药少力专,短期内即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丽娜;王文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熊果酸对荷骨肉瘤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通过于Wistar大鼠股骨远端骨髓腔中注射接种骨肉瘤UMR106细胞的方法建立荷骨肉瘤大鼠模型并腹腔注射给予不同剂量的熊果酸100、50、25 mg/(kg·d)和顺铂2.5 mg/(kg·d)进行干预治疗,疗程5天.观察大鼠生存状态和肿瘤生长状况;称量瘤体质量并计算抑瘤率,HE染色法观察肿瘤组织形态结构改变,MTT法测定脾淋巴细胞转化率;ELISA法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液中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百分率并计算CD4+/CD8+比值.结果 经熊果酸干预治疗5天荷骨肉瘤大鼠饮食状况好转,瘤体缩小、瘤体质量减轻且硬度较差,呈现肿瘤细胞皱缩、组织片状坏死等变化;抑瘤率显著升高,脾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升高,血清中IL-2、TNF-α含量显著降低,血液中CD4+显著升高、CD8+百分率显著降低,CD4+/CD8+比值显著升高,且均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 熊果酸具有提高荷骨肉瘤大鼠免疫功能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熊果酸能够有效提高脾淋巴细胞转化率,降低IL-2、TNF-α含量以及提高CD4+百分率、降低CD8+百分率而提高CD4+/CD8+比值有关.
作者:陈伟;刘海生;魏萌;王丽红;师艳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糖肾宁对高糖培养的小鼠系膜细胞转化生长因子-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P38MAPK)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体外高糖培养的小鼠系膜细胞为研究对象,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培养组、高糖+缬沙坦组和高糖+糖肾宁高、中、低剂量组,使用大鼠含药血清给药分别处理24小时,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的含量水平;运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P38MAPK、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TGF-β1的蛋白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糖培养组系膜细胞上清液中FN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高糖组比较,糖肾宁组能明显抑制P38MAPK及其下游核转录因子CREB的水平,下调TGF-β1和FN的表达(P<0.05).结论 糖肾宁能够抑制细胞外基质增生,可能与下调TGF-β1,抑制P38MAPK/CREB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抑制FN等细胞外基质的合成有关.
作者:彭麒朕;耿建国;邹大威;高彦彬;龚慕辛;吴晓明;尚雅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比较10批不同产地蝉花中腺苷、虫草素和麦角甾醇的含量,为蝉花的质量评价及生产用药的筛选提供方法和基础数据.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不同产地蝉花中腺苷、虫草素和麦角甾醇的含量.结果 腺苷以江苏茅山的蝉花含量高,为44.957μg/g,广西玉林的低,为11.331μg/g;虫草素以四川宜宾的含量高,为191.725μg/g,江西九江的蝉花含量低,为25.437μg/g;各产地麦角甾醇含量差异相对较小,范围为120.024~301.652μg/g.结论 不同产地蝉花中的腺苷、虫草素和麦角甾醇的含量差异较大;该方法适用于蝉花中腺苷、虫草素和麦角甾醇的含量测定,为其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作者:张洪梅;史晓飒;刘腾飞;马维维;张艳聪;史新元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黄芪赤风汤提取物中萜类和色酮类成分的含量.方法 采用Venusil MP-C18(4.6×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A)-水(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0~45 min,10%→18%A;45~100 min,18%→45%A);检测波长:220 nm;流速:1.0 mL/min;柱温:35℃;LCMS-IT-TOF法指认萜类和色酮类成分,分别以芍药苷和毛蕊异黄酮苷为参比计算两类成分含量.结果 芍药苷和毛蕊异黄酮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79~6.696μg和0.192~4.608μg(r=0.9998);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8.83%和98.21%,RSD分别为3.06%和3.24%;经LCMS-IT-TOF法指认萜类成分4个,色酮类成分12个.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快速、简单、准确、专属性强,精密度好,可用于黄芪赤风汤提取物的质量控制.
作者:谷雨龙;刘斌;姜艳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糖络宁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大鼠坐骨神经内质网应激相关PERK-CHOP-Caspase-12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 选用8周龄雄性SD大鼠,除空白对照组外,采用高脂饲料致高血脂联合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诱导高血糖致DPN大鼠模型.将高脂高糖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阳性药(氧化三甲胺)对照组、糖络宁低剂量组和糖络宁高剂量组,连续给药12周.给药过程中,动态监测大鼠血糖、血脂,确保糖尿病造模成功.12周后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坐骨神经中葡萄糖调节蛋白(glucose regulatory protein 78kD,GRP78)、C/EBP同源蛋白(C/EBP-homologous protein,CHOP)、蛋白激酶样内质网激酶(PKR-like ER kinase,PERK)、caspase-12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坐骨神经中GRP78、CHOP、PERK、Caspase-12和Caspase-3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或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糖络宁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GRP78表达显著升高(P<0.01),CHOP、PERK、Caspase-12和Caspase-3表达明显降低(P<0.01或P<0.05).结论 糖络宁防治DPN的作用机制与调节坐骨神经中内质网应激相关的PERK-CHOP-Caspase-12通路相关蛋白表达而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史浩田;姚伟洁;杨鑫伟;高变娥;李扬帆;许利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益气化瘀解毒方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所致大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益气化瘀解毒方低、中、高剂量组5组,每组6只.尾静脉注射LPS建立ARDS模型.治疗组益气化瘀解毒方灌胃,造模后16小时处死大鼠收集标本,测定大鼠肺系数、肺通透指数、核转录因子-κB p50、IκBα、p38的蛋白表达及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益气化瘀解毒方减少肺损伤大鼠肺泡结构破坏、肺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降低肺系数(P<0.05)与肺通透指数(P<0.01),并在一定程度减少核转录因子-κB p50、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增加抑制因子IκBα的蛋白表达.结论 益气化瘀解毒方对LPS诱导的ARDS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NF-κB/p38MAPK炎性反应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李昕;李雁;刘丽杰;黄瑞音;王谦;孙庆巧;骆长永;万茂婷;梁旭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本文总结了田从豁教授针灸治疗皮肤病的辨证及针刺治疗特点.田从豁教授认为形神同病为基本病机,以形神并调为针灸治疗特色.局部形变治疗以泻法驱邪为主,全身气血功能失调的神变治疗以扶正调理为主,分为调理经气和调理脏腑两法;同时强调守神安神,并且重视医生和患者的日常调养.
作者:杨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针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重点探讨其对患者疼痛分级指数(pain rating index,PRI)、Fugl-Meyer(FMA)评分、改良Barthel(MBI)指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142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7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加用针法联合治疗,连续治疗21天.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用PRI、FMA评分、MBI指数分别评定治疗前后患者的痛感、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监测治疗前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水平变化.结果 (1)观察组总有效率(92.9%)显著优于对照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PRI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P<0.05),而FMA评分、MBI指数则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PR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FMA评分、MBI指数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G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疗效肯定,利于缓解患肢的痛感,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其机制与调控CGRP水平以减少神经损害、修复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调节骨代谢等密切相关,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作者:王晓倩;高云;高松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低频促透解毒活血汤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51例慢性肾衰竭早中期患者分为对照组24例和治疗组27例,均予以常规降压、降脂、纠酸、纠贫的一体化治疗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低频超声透药治疗,疗程为24周.观察和比较两组总体疗效、中医证候积分、BUN、Scr、ALB及HB.结果 两组总体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较治疗前Scr下降,两组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HB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频超声促透加味解毒活血汤联合常规基础治疗对缓解慢性肾衰竭早中期患者临床症状效果明显,对降低患者血肌酐水平有一定疗效.
作者:刘宝利;戴浩然;申正日;李仁武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