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益气活血方”治疗舒张性心衰118例

陈伟涛;王静;徐希胜;张红;程显声;苏连华

关键词:舒张性心衰, 益气活血, 气虚血瘀,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方”对舒张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气虚血瘀型舒张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服“益气活血方”.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生活质量评分、Lee氏心衰评分、超声心动图指标、6分钟步行距离(6MWD)、血浆B型利钠肽(BNP)水平及临床总有效率,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4周、8周时中医症状评分、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Lee氏心衰评分、E/E'及6MWT均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中医症状评分、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E/E’及6MWD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方”可有效改善舒张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心脏舒张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运动耐量,其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治疗效果.
环球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运气“火郁发之”析微

    本文对“火郁发之”在《黄帝内经》中的本义进行了探讨.火郁,与运气的火郁有关,既有火运之郁,也有火气之郁;寒水之制外,多种气化运动失常皆可造成.火郁“发之”的治法,是在自然界“火郁之发”的启示之下,对人体气机郁滞状态加以疏导,使之流畅.“发之”的用药,是“以苦发之”“辛苦发之”,且“发不远热”,以辛味药、苦温药为主.治疗火郁,需注意清热与透热并行.

    作者:黄玉燕;郑齐;汤尔群;卢红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应用HPLC法对肺宁合剂多成分含量测定研究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对肺宁合剂中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苦杏仁苷、甘草苷、甘草酸、白花前胡甲素6种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 采用Hedera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0.1%磷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0℃,流速:1 mL/min.结果 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苦杏仁苷、甘草苷、甘草酸、白花前胡甲素的质量浓度在相应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分别为:16.20 ~518.2、9.741 ~ 311.7、37.27 ~ 1193.0、14.25~455.9、30.99~991.7、1.225 ~ 39.18 μg/mL,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3.05%、95.29%、104.11%、99.78%、96.28%、105.42%.结论 所建立的HPLC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肺宁合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登山;邹静;陈慧;彭懿;刘志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补肾疏肝方联合安宫黄体酮对黄体功能不足性月经先期患者的黄体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补肾疏肝方联合安宫黄体酮对黄体功能不足性月经先期患者黄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92例黄体功能不足性月经先期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安宫黄体酮治疗,研究组采用补肾疏肝方联合安宫黄体酮治疗.对比两组的月经提前天数、高温相持续天数、HPS评分变化.检测两组治疗前后黄体功能指标:孕酮(P)、雌激素(E2)、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水平.结果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月经提前天数明显降低,高温相持续天数、HPS评分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月经提前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高温相持续天数、H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P、E2、FSH、LH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P、E2、FSH、LH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疏肝方联合安宫黄体酮能显著改善黄体功能不足性月经先期患者的黄体功能.

    作者:钱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当归芍药散对动脉粥样硬化小鼠的干预作用及DNA甲基转移酶1和PPAR-γ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当归芍药散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斑块的干预作用及DNA甲基转移酶1(DNMT1)和PPAR-γ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0只8周龄雄性ApoE-/-小鼠西方类型膳食喂养9周,随机分为模型组、立普妥组(阳性对照组)和当归芍药散组(n=10),药物干预9周后,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血清DNA甲基化水平及DNMTs水平.行苏木素-伊红染色(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ing,HE),采用IPP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小鼠主动脉As斑块面积.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小鼠主动脉As斑块内DNA甲基化转移酶1(DNMTl)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 γ)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当归芍药散组和立普妥组小鼠血清TC、TG水平明显降低(P<0.05),当归芍药散组小鼠血清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当归芍药散组小鼠主动脉As斑块面积显著降低(P<0.01),当归芍药散组小鼠主动脉斑块内DNMT1表达显著降低(P<0.05),PPAR γ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 当归芍药散可改善As小鼠的血脂水平,减少As斑块面积,具有明确的抗As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As小鼠血清甲基化水平和DNMTs水平,促进As小鼠主动脉斑块内PPARγ表达和抑制斑块内DNMT1表达有关.

    作者:任攀;康群甫;周明学;张蕾;李思耐;刘卫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参芪降糖颗粒对高糖环境下施万细胞氧化应激的调节作用

    目的 探讨参芪降糖颗粒对高糖环境下施万细胞氧化应激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高糖环境下培养的施万细胞建立氧化应激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参芪降糖含药血清组和甲钴胺含药血清组,干预48小时后,用酶标仪检测细胞中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活性氧分子(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结果 高糖干预48小时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糖组细胞T-AOC和SOD含量明显降低,ROS、MDA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高糖组比较,参芪降糖含药血清能显著提高细胞T-AOC和SOD含量,明显下调ROS和MDA水平(P<0.05).结论 参芪降糖颗粒能够明显提高具有抗氧化能力物质T-AOC和SOD水平,清除有害的氧化代谢产物ROS和MDA,通过抑制高糖环境下施万细胞的氧化应激而发挥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保护作用.

    作者:康学;许保海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许小凤教授经后期中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组方经验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妇科临床常见病,是一种生殖系统功能障碍与代谢异常并存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主要临床变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不孕、肥胖、多毛、痤疮等.西医学临床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等治疗,尽管短期疗效显著,但往往停药后症情依然,且激素带来的不良反应也通常难以为患者所接受.临床仍多以中草药治疗为主,而许小凤教授临证中善于抓住经后期的治疗关键,摒弃常规专以燥湿化痰为主的治疗,以滋肾补血养阴为主,辅以宁心安神、收敛固摄、静动结合等法,临床疗效甚佳.

    作者:王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自拟参芪芩二仙汤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Ⅲ期)的疗效及对肾功能影响

    目的 探究自拟参芪芩二仙汤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Ⅲ期)的疗效及对肾功能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5月~ 2016年5月于我院诊治的120例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加用自拟参芪芩二仙汤治疗.比较两组中医症状积分、生化指标、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有2例脱落病例,对照组有3例脱落病例.两组治疗后的中医总症状积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两组治疗后的生化指标(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血肌酐)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各项生化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中医治疗总有效率(91.37%)高于对照组(77.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自拟参芪芩二仙汤辅助用药可改善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肾功能恢复,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鲁晓龙;陈晓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丹参多酚酸对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小管间质激活素A表达的影响研究

    目的 采用高脂饮食加链脲佐菌素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观察丹参多酚酸对其肾脏是否有保护作用及其保护机理.方法 选取清洁级雄性SD大鼠50只,适应性喂养10天后随机分为正常组、糖尿病肾病组(模型组)以及丹参多酚酸低、中和高剂量治疗组,每组10只,模型建立成功后,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0.1 mL/(kg·d)注射,丹参多酚酸低、中和高剂量分别给予丹参多酚酸10 mL/(kg·d)、20 mL/(kg·d)和40 mL/(kg·d)注射,8周后处死大鼠,检测血糖、胰岛素、24小时尿蛋白,同时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肾脏组织中肾小管间质激活素A(activin A,Act-A)的表达特点.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血糖明显升高(P<0.05),胰岛素明显降低(P<0.05),丹参多酚酸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组血糖明显降低(P<0.05),胰岛素含量明显升高(P<0.05),而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并没有差异;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肾脏肥大指数、24小时尿蛋白以及Scr明显升高(P<0.05),丹参多酚酸治疗后,含量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肾脏组织病理学可见,丹参多酚酸三个治疗组相较于模型组,炎症反应和肾间系膜增生明显减轻;此外,与正常组相比,免疫组化、Western blot以及RT-PCR可见模型组Act-A明显升高(P<0.05),采用高剂量治疗后其表达明显降低(P<0.05),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呈明显剂量依赖性.结论 丹参多酚酸虽对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以及提升胰岛素含量几乎没有作用,但其可明显改善肾脏24小时尿蛋白排泄,同时有效改善肾小管间质损伤,这可能与其可降低Act-A表达,进而延缓肾脏发生纤维化相关.

    作者:王玲;吴秋枫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慢性束缚应激抑郁症大鼠模型的复制及逍遥散对海马色氨酸代谢途径的调节作用

    目的 通过慢性束缚应激方法复制大鼠抑郁症模型,并观察海马色氨酸代谢途径的变化与逍遥散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逍遥散组与氟西汀组.采用21天慢性束缚应激的方法复制大鼠抑郁症模型,通过大鼠体重变化、糖水偏好实验、新环境抑制进食实验、旷场试验对模型进行评价.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海马色氨酸(tryptophan,Trp)与5-羟色胺(5-HT)的含量.结果 模型组大鼠糖水偏好量和新环境进食时间与正常组大鼠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旷场试验的中央区进入次数、中央区停留时间以及总穿格次数与正常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ELISA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5-HT含量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而逍遥散组和氟西汀组海马5-HT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P<0.01);模型组大鼠海马中色氨酸的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 在慢性束缚应激抑郁症大鼠海马中存在色氨酸代谢途径的异常,这与抑郁症的发病密切相关,且逍遥散能够通过对海马色氨酸代谢的调节起到一定的抗抑郁作用.

    作者:焦海燕;严志祎;姜幼明;刘玥芸;陈家旭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寒温论争,各领一枝独秀;寒温融合,继承实践创新

    自温病学说问世,即有所谓“寒温论争”,而今更有主张“寒温融合”甚至“寒温统一”者.其实,伤寒学说与温病学说二者并无本质区别,伤寒学说首开外感病辨证论治法门,而温病学说继承伤寒学说理法,结合临床实际,更多在病因病机、辨病辨证、选方用药等方面,更多创新.可以说两种学说各具特色,各有优势.融合伤寒和温病的思想对当今临床具有重要意义.伤寒与温病学说不仅对外感热病有治疗意义,对多种内伤杂病的临床治疗也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我们不能囿于成见,割裂伤寒和温病学说的联系,应该融合寒温,针对具体疾病,进行分期辨证治疗,“继承、学习、实践、创新”,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赵进喜;贾玫;冯建春;马晓北;余秋平;贾海忠;王世东;刘宁;黄晓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关于恽铁樵对《伤寒论》六经认识的探讨

    六经辨证是《伤寒论》的核心思想,然对于六经实质和六经提纲,各家莫衷一是.恽铁樵是“中西汇通”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十分重视《伤寒沦》的研究,并注重实践,敢于质疑,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提出伤寒六经的新见解,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现就恽铁樵对于伤寒六经实质、六经提纲及临床治则的认识及发挥进行总结分析,以利于中医药的学术进步和临床发展.

    作者:王慧;李鹏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对“无痰不作眩”的认识

    本文主要从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因素和病理产物“痰”人手,以梳理““无痰不作眩”的源流和痰病致眩的特点为手段,阐述痰在原发性高血压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性,从理论的角度探讨了痰与高血压的相关性.

    作者:郑彩慧;王保和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酸角壳提取物对蔗糖负荷大鼠血糖及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影响

    目的 研究酸角壳提取物对蔗糖负荷大鼠糖吸收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蔗糖负荷大鼠模型观察酸角壳提取物对蔗糖负荷后不同时间点血糖的影响;采用酶标法测定酸角壳提取物对正常大鼠肠黏膜和内容物中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评价酸角壳提取物对肠道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各剂量酸角壳提取物能显著降低蔗糖负荷后15分钟大鼠的血糖水平(P<0.01).酸角壳提取物能明显抑制小肠上段和中段α-葡萄糖苷酶以及小肠中段α-淀粉酶的活性,在给药30分钟到1小时的抑制作用为显著.结论 酸角壳提取物能够显著降低蔗糖负荷后大鼠的血糖水平,其作用可能与抑制肠道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活性有关.

    作者:李维熙;刘冬丽;苏薇薇;高永坚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点多元分析

    目的 探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方法 在多中心、横断面临床流行病学的基础上采集45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临床资料,建立数据库,采用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方法探讨其证候要素组成及分布规律.结果 经指标聚类分析方法,将82个症状条目聚为28类,经因子分析,得到24个公因子,初步提取出病位证素4个:胞宫、肝、肾、脾;病性证素10个:气滞、瘀血、寒、热、湿、痰、气虚、血虚、阳虚、阴虚.经动态样品聚类分析发现聚为6类时符合临床,结合专业知识进行分析,第1~6类分别命名为寒凝血瘀证、湿热瘀阻证、气滞血瘀证、气虚血瘀证、肾虚血瘀证、痰瘀互结证,其中气滞血瘀证所占比例大(36.2%).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位在胞宫,与肝、肾、脾相关,病性虚实夹杂,主要证素为气滞、瘀血、寒、热、湿、痰、气虚、血虚、阳虚、阴虚,中医证型以气滞血瘀证为主.

    作者:余燚薇;赵瑞华;张润顺;史云;王小云;刘雁峰;王必勤;梁瑞宁;李伟莉;宋殿荣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王玉玺教授中医辨证论治黄褐斑经验

    黄褐斑是一种面部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常对称分布,现代医学认为其病因复杂,病机不明,迁延难愈,疗效欠佳,中医药治疗有其独到之处.王玉玺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从六淫、脏腑、八纲进行辨证论治,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理论为指导,辨证准确,分别采用祛风解表,疏肝行气,温肾散寒,活血化瘀之法,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充分发挥了中医药的优势.

    作者:杨素清;周兢兢;王姗姗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运用中医四法诊疗胃息肉

    胃息肉是临床常见的胃癌癌前疾病之一,目前首选内镜下手术切除对胃息肉的根治效果尚不理想.疏理、祛湿、消散、理中“四法”,是在临证诊治胃息肉疾病时,分析并借鉴古人经验为基础,就胃息肉气郁湿阻、痰瘀互结的发病机制总结的治法.笔者临证运用以上四法辨治胃息肉病,收效良好.

    作者:张月涛;谢晶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因时制宜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

    清热化湿、通瘀降逆是慢性浅表性胃炎基本治法,但根据天人相应理论,中医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也要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时季节变化而调整用药:春天万物生发,以少阳生发之气为主,易引发胃气上逆而下降不足,故春季治疗该病应注意疏泄肝胆之气;暑湿为夏季之主气,湿邪易困阻脾胃气机而影响脾胃之气的升降,治疗应注意健脾化湿和胃;秋天燥邪当令,而胃喜润恶燥,治疗应注意生津润燥,养胃通下;冬主收藏,阳气内敛,体内阳热之气易上冲而导致胃气下降不及,且易化生湿热阻滞气机,故冬季用药应佐用下气消导之品.文章以四个临床病案进一步阐明了顺应四时气候治疗胃病的实际临床疗效,探讨对中医时间医学的认识.

    作者:张兴桥;封丽华;宋立明;孙俊岩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刘清泉教授通络散风法辨治运动神经元病经验

    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种原因未明,选择性侵犯运动神经元的慢性进行性疾病.目前,西医缺乏疗效准确的治疗方案.中医学提出了多种病因学说,多与肝、脾、肾不足,瘀血、痰浊内阻有关.刘清泉教授以“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其寒也,则衰食饮;其热也,则消肌肉”为指导思想,以“外风入侵、络脉闭塞”为基础,结合临床,辨证论治.本文详细记录了两则病例,案一患者诊断为“下运动神经元综合征”,病情较重,处方为自拟方.案二患者诊断为“酒精中毒周围神经损伤”“运动神经元病”,处方采用大续命汤加减.两则病例记录详实,突出体现了刘清泉教授通络散风法论治运动神经元病的思路.

    作者:张磊;陈腾飞;郭玉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温肾补血中药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温肾补血祛瘀方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北京市门头沟区妇幼保健院中医妇科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以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给予温肾补血祛瘀方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妊娠成功率、排卵率、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及体重指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妊娠成功率及排卵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IR值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对照组患者IR值降低更显著(P<0.05),两组BMI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FSH水平较治疗前升高,LH、T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各指标改善程度更显著(P<0.05).结论 温肾补血祛瘀方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莉莉;任长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大方治顽疾”验案三则

    大方治病,古已有之,在治法上多法兼备,“其处方既寓有巧思,而配伍又极其精密”,临床上一些顽固性疾病,病程冗长、缠绵难愈,病机复杂,虚实夹杂,证候多变,通过大方复治,可以综合调治,以提高疗效.依据多年临证经验,辨证运用“大方治顽疾”,形成独特的治疗理念和思路,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其组方思路及辨治慢性难治病的方法值得深思.

    作者:张娜;常玉娟;郭光业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环球中医药杂志

环球中医药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