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素清;周兢兢;王姗姗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方”对舒张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气虚血瘀型舒张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服“益气活血方”.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生活质量评分、Lee氏心衰评分、超声心动图指标、6分钟步行距离(6MWD)、血浆B型利钠肽(BNP)水平及临床总有效率,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4周、8周时中医症状评分、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Lee氏心衰评分、E/E'及6MWT均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中医症状评分、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E/E’及6MWD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方”可有效改善舒张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心脏舒张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运动耐量,其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治疗效果.
作者:陈伟涛;王静;徐希胜;张红;程显声;苏连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本文对“火郁发之”在《黄帝内经》中的本义进行了探讨.火郁,与运气的火郁有关,既有火运之郁,也有火气之郁;寒水之制外,多种气化运动失常皆可造成.火郁“发之”的治法,是在自然界“火郁之发”的启示之下,对人体气机郁滞状态加以疏导,使之流畅.“发之”的用药,是“以苦发之”“辛苦发之”,且“发不远热”,以辛味药、苦温药为主.治疗火郁,需注意清热与透热并行.
作者:黄玉燕;郑齐;汤尔群;卢红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慢性束缚应激方法复制大鼠抑郁症模型,并观察海马色氨酸代谢途径的变化与逍遥散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逍遥散组与氟西汀组.采用21天慢性束缚应激的方法复制大鼠抑郁症模型,通过大鼠体重变化、糖水偏好实验、新环境抑制进食实验、旷场试验对模型进行评价.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海马色氨酸(tryptophan,Trp)与5-羟色胺(5-HT)的含量.结果 模型组大鼠糖水偏好量和新环境进食时间与正常组大鼠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旷场试验的中央区进入次数、中央区停留时间以及总穿格次数与正常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ELISA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5-HT含量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而逍遥散组和氟西汀组海马5-HT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P<0.01);模型组大鼠海马中色氨酸的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 在慢性束缚应激抑郁症大鼠海马中存在色氨酸代谢途径的异常,这与抑郁症的发病密切相关,且逍遥散能够通过对海马色氨酸代谢的调节起到一定的抗抑郁作用.
作者:焦海燕;严志祎;姜幼明;刘玥芸;陈家旭 刊期: 2017年第11期
苏世屏的著作《伤寒论原文真义》受明清维护旧论派思潮的影响,继承维护旧论派的学说.其维护旧论,重视文法,反对删改移易,用六经气化学说解释《伤寒论》,明辨气化与形质,创新性地提出寒与风的关系,体现了苏世屏《伤寒论原文真义》对《伤寒论》的发挥,丰富了岭南伤寒学派.
作者:梁万山;郑洪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清热化湿、通瘀降逆是慢性浅表性胃炎基本治法,但根据天人相应理论,中医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也要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时季节变化而调整用药:春天万物生发,以少阳生发之气为主,易引发胃气上逆而下降不足,故春季治疗该病应注意疏泄肝胆之气;暑湿为夏季之主气,湿邪易困阻脾胃气机而影响脾胃之气的升降,治疗应注意健脾化湿和胃;秋天燥邪当令,而胃喜润恶燥,治疗应注意生津润燥,养胃通下;冬主收藏,阳气内敛,体内阳热之气易上冲而导致胃气下降不及,且易化生湿热阻滞气机,故冬季用药应佐用下气消导之品.文章以四个临床病案进一步阐明了顺应四时气候治疗胃病的实际临床疗效,探讨对中医时间医学的认识.
作者:张兴桥;封丽华;宋立明;孙俊岩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合谷穴”能有效治疗大肠经远端循行所过部位“面口部”的疾患.面口部与合谷穴在感觉传人路径的重叠会聚,也为“面口合谷收”提供神经解剖基础.随着神经影像技术的发展,功能磁共振成像由于无创伤性、时间空间分辨率高及代谢物质的测定,已成为研究针刺中枢效应机制的手段.针刺合谷穴发现激活脑区具有穴位偏侧性,且不同的刺激方法(包括手针、电针、经皮电刺激)及得气情况也影响脑功能变化.本文从合谷穴的外周神经解剖结构、针刺中枢响应特征、穴位特异性中枢机制来阐述“面口合谷收”的中枢效应机制.
作者:蔡依妏;裴建;傅勤慧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自拟参芪芩二仙汤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Ⅲ期)的疗效及对肾功能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5月~ 2016年5月于我院诊治的120例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加用自拟参芪芩二仙汤治疗.比较两组中医症状积分、生化指标、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有2例脱落病例,对照组有3例脱落病例.两组治疗后的中医总症状积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两组治疗后的生化指标(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血肌酐)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各项生化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中医治疗总有效率(91.37%)高于对照组(77.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自拟参芪芩二仙汤辅助用药可改善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肾功能恢复,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鲁晓龙;陈晓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骨髓水肿综合征是基于核磁共振上提示有骨髓水肿并且具有相应临床症状的—类特殊疾病.笔者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根据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水气病的相关治则,通过运用经方温阳化气利水之法对其辨证施治,辨证化裁使用苓桂术甘汤、五苓散、真武汤等经方,可以快速缓解患者的膝关节疼痛症状,缩短骨髓水肿综合征的病程,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刘恒平;潘超;于栋;王庆甫;时宗庭;方心 刊期: 2017年第11期
黄褐斑是一种面部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常对称分布,现代医学认为其病因复杂,病机不明,迁延难愈,疗效欠佳,中医药治疗有其独到之处.王玉玺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从六淫、脏腑、八纲进行辨证论治,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理论为指导,辨证准确,分别采用祛风解表,疏肝行气,温肾散寒,活血化瘀之法,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充分发挥了中医药的优势.
作者:杨素清;周兢兢;王姗姗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采用高脂饮食加链脲佐菌素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观察丹参多酚酸对其肾脏是否有保护作用及其保护机理.方法 选取清洁级雄性SD大鼠50只,适应性喂养10天后随机分为正常组、糖尿病肾病组(模型组)以及丹参多酚酸低、中和高剂量治疗组,每组10只,模型建立成功后,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0.1 mL/(kg·d)注射,丹参多酚酸低、中和高剂量分别给予丹参多酚酸10 mL/(kg·d)、20 mL/(kg·d)和40 mL/(kg·d)注射,8周后处死大鼠,检测血糖、胰岛素、24小时尿蛋白,同时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肾脏组织中肾小管间质激活素A(activin A,Act-A)的表达特点.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血糖明显升高(P<0.05),胰岛素明显降低(P<0.05),丹参多酚酸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组血糖明显降低(P<0.05),胰岛素含量明显升高(P<0.05),而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并没有差异;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肾脏肥大指数、24小时尿蛋白以及Scr明显升高(P<0.05),丹参多酚酸治疗后,含量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肾脏组织病理学可见,丹参多酚酸三个治疗组相较于模型组,炎症反应和肾间系膜增生明显减轻;此外,与正常组相比,免疫组化、Western blot以及RT-PCR可见模型组Act-A明显升高(P<0.05),采用高剂量治疗后其表达明显降低(P<0.05),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呈明显剂量依赖性.结论 丹参多酚酸虽对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以及提升胰岛素含量几乎没有作用,但其可明显改善肾脏24小时尿蛋白排泄,同时有效改善肾小管间质损伤,这可能与其可降低Act-A表达,进而延缓肾脏发生纤维化相关.
作者:王玲;吴秋枫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方法 在多中心、横断面临床流行病学的基础上采集45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临床资料,建立数据库,采用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方法探讨其证候要素组成及分布规律.结果 经指标聚类分析方法,将82个症状条目聚为28类,经因子分析,得到24个公因子,初步提取出病位证素4个:胞宫、肝、肾、脾;病性证素10个:气滞、瘀血、寒、热、湿、痰、气虚、血虚、阳虚、阴虚.经动态样品聚类分析发现聚为6类时符合临床,结合专业知识进行分析,第1~6类分别命名为寒凝血瘀证、湿热瘀阻证、气滞血瘀证、气虚血瘀证、肾虚血瘀证、痰瘀互结证,其中气滞血瘀证所占比例大(36.2%).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位在胞宫,与肝、肾、脾相关,病性虚实夹杂,主要证素为气滞、瘀血、寒、热、湿、痰、气虚、血虚、阳虚、阴虚,中医证型以气滞血瘀证为主.
作者:余燚薇;赵瑞华;张润顺;史云;王小云;刘雁峰;王必勤;梁瑞宁;李伟莉;宋殿荣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睡眠障碍是肿瘤患者常见的伴随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改善肿瘤患者的睡眠状况,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肿瘤患者多先天肾精不足,久病及手术放化疗造成后天失养、气血耗伤、心神不藏,终致心肾格拒、不相交通导致失眠,从交通心肾人手,使得阳入于阴,治疗肿瘤相关睡眠障碍疗效显著.文章从立方依据,选方用药等方面论述交通心肾法治疗肿瘤相关失眠的原理及临床疗效.
作者:孙佳琦;王笑民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益气养阴、化痰活血法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6年1月~ 2016年12月于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北京中医医院门诊及住院的气阴两虚型IPF患者4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例)、1疗程组(10例)、2疗程组(10例)及3疗程组(11例).对照组患者予安慰剂口服,1疗程组口服1个疗程“益气养阴、化痰活血方”,2疗程组口服2个疗程“益气养阴、化痰活血方”,3疗程组口服3个疗程“益气养阴、化痰活血方”进行治疗.分别于试验前、试验1疗程后、试验2疗程后及试验3疗程后检测中医证候积分、6分钟步行试验、肺功能、HRCT评分、SGRQ评分、血气分析指标,并检测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1疗程,3个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明显减轻(P<0.05),3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试验2疗程,3个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较前略有改善(P>0.05);试验3疗程,2疗程组及3疗程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较前略有改善,且3疗程组患者评分显著试验1疗程组患者(P<0.05);试验1~3疗程,3个治疗组患者6MWT较治疗前略增加,且随着治疗疗程的增加6MWT也有所增长(P>0.05);治疗1~2疗程,3个治疗组患者VC、TLC较治疗前略降低(P>0.05);治疗3疗程,对照组患者较3疗程组患者VC、TLC显著降低(P<0.05);治疗前后各组患者DLCO改善不明显(P>0.05);治疗1~3疗程,HRCT评分较前差异不明显(P>0.05);试验1疗程,3个治疗组患者SGRQ评分较治疗前略降低,而对照组患者SGRQ评分较前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3个治疗组患者SGRQ评分明显降低(P<0.05);试验2~3疗程,3个治疗组患者SGRQ评分较前略有改善(P>0.05);试验3疗程,3疗程组患者评分显著低于1疗程组患者(P<0.05);试验1~3疗程,3个治疗组患者氧分压较治疗前略增加,二氧化碳分压较前略降低,且随着治疗疗程的增加改善程度更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并未发生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结论 益气养阴、化痰活血方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缓疾病发展,用药安全,疗效确切.
作者:肖鹏云;周继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酸角壳提取物对蔗糖负荷大鼠糖吸收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蔗糖负荷大鼠模型观察酸角壳提取物对蔗糖负荷后不同时间点血糖的影响;采用酶标法测定酸角壳提取物对正常大鼠肠黏膜和内容物中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评价酸角壳提取物对肠道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各剂量酸角壳提取物能显著降低蔗糖负荷后15分钟大鼠的血糖水平(P<0.01).酸角壳提取物能明显抑制小肠上段和中段α-葡萄糖苷酶以及小肠中段α-淀粉酶的活性,在给药30分钟到1小时的抑制作用为显著.结论 酸角壳提取物能够显著降低蔗糖负荷后大鼠的血糖水平,其作用可能与抑制肠道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活性有关.
作者:李维熙;刘冬丽;苏薇薇;高永坚 刊期: 2017年第11期
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种原因未明,选择性侵犯运动神经元的慢性进行性疾病.目前,西医缺乏疗效准确的治疗方案.中医学提出了多种病因学说,多与肝、脾、肾不足,瘀血、痰浊内阻有关.刘清泉教授以“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其寒也,则衰食饮;其热也,则消肌肉”为指导思想,以“外风入侵、络脉闭塞”为基础,结合临床,辨证论治.本文详细记录了两则病例,案一患者诊断为“下运动神经元综合征”,病情较重,处方为自拟方.案二患者诊断为“酒精中毒周围神经损伤”“运动神经元病”,处方采用大续命汤加减.两则病例记录详实,突出体现了刘清泉教授通络散风法论治运动神经元病的思路.
作者:张磊;陈腾飞;郭玉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大方治病,古已有之,在治法上多法兼备,“其处方既寓有巧思,而配伍又极其精密”,临床上一些顽固性疾病,病程冗长、缠绵难愈,病机复杂,虚实夹杂,证候多变,通过大方复治,可以综合调治,以提高疗效.依据多年临证经验,辨证运用“大方治顽疾”,形成独特的治疗理念和思路,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其组方思路及辨治慢性难治病的方法值得深思.
作者:张娜;常玉娟;郭光业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imary ovarica insufficiency,POI)影响育龄期女性正常月经、生殖功能和生活质量,常规治疗存在局限.针灸治疗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疗法安全,可恢复POI患者月经、改善血清性激素水平和临床不适症状,且有一定远期疗效.相关随机对照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存在不区分设定主、次要结局指标,未计算样本量,不重视疗后随访,缺乏针灸安全性报告,忽视研究方案注册等问题.笔者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期提高今后相关研究整体质量,增加结论的临床实用性.
作者:王伟明;王扬;赵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法对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大鼠hedgehog信号通路的调控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黄芪组、三七组、黄芪三七组、Purmorphamine组、环巴明组及叶酸组,运用MNNG负荷多因素法制备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模型.应用HE染色评价胃黏膜病理损伤,应用Western Blot、RT-PCR和量子点介导的免疫荧光化学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胃组织hedgehog信号通路的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PG Ⅰ/PGⅡ和GAS含量显著降低(P<0.01),Shh、Ptch基因及蛋白含量均明显下调(P<0.05,P<0.01),Smo蛋白表达减弱(P<0.01).与模型组相比,三七组、黄芪三七组及Purmorphamine组PG Ⅰ/PGⅡ明显升高(P<0.01),黄芪组、三七组及黄芪三七组GAS含量显著升高(P<0.05).三七组、黄芪三七组及叶酸组Shh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三七组和Purmorphamine组Ptch蛋白表达增多(P<0.05),黄芪组、三七组、黄芪三七组和Purmorphamine组Smo蛋白表达显著增强(P<0.05,P<0.01).结论 益气活血法可激活hedgehog信号通路,对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大鼠胃黏膜病变起到改善作用.
作者:赵唯含;史瑞;谭祥;陈晨;毛堂友;李军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本文通过对《伤寒论》174到177条条文及用药进行解析,外加临床报道佐证,重新探索并梳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发现此三条条文可以视为仲景治疗痹证的一个思路.174条和175条为其治疗风寒湿痹,176条为其治疗风湿热痹,177条为其治疗风湿热痹内舍于心之心痹.
作者:费玉雯;郭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对肺宁合剂中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苦杏仁苷、甘草苷、甘草酸、白花前胡甲素6种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 采用Hedera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0.1%磷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0℃,流速:1 mL/min.结果 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苦杏仁苷、甘草苷、甘草酸、白花前胡甲素的质量浓度在相应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分别为:16.20 ~518.2、9.741 ~ 311.7、37.27 ~ 1193.0、14.25~455.9、30.99~991.7、1.225 ~ 39.18 μg/mL,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3.05%、95.29%、104.11%、99.78%、96.28%、105.42%.结论 所建立的HPLC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肺宁合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登山;邹静;陈慧;彭懿;刘志辉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