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娜;常玉娟;郭光业
目的 研究当归芍药散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斑块的干预作用及DNA甲基转移酶1(DNMT1)和PPAR-γ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0只8周龄雄性ApoE-/-小鼠西方类型膳食喂养9周,随机分为模型组、立普妥组(阳性对照组)和当归芍药散组(n=10),药物干预9周后,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血清DNA甲基化水平及DNMTs水平.行苏木素-伊红染色(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ing,HE),采用IPP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小鼠主动脉As斑块面积.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小鼠主动脉As斑块内DNA甲基化转移酶1(DNMTl)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 γ)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当归芍药散组和立普妥组小鼠血清TC、TG水平明显降低(P<0.05),当归芍药散组小鼠血清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当归芍药散组小鼠主动脉As斑块面积显著降低(P<0.01),当归芍药散组小鼠主动脉斑块内DNMT1表达显著降低(P<0.05),PPAR γ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 当归芍药散可改善As小鼠的血脂水平,减少As斑块面积,具有明确的抗As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As小鼠血清甲基化水平和DNMTs水平,促进As小鼠主动脉斑块内PPARγ表达和抑制斑块内DNMT1表达有关.
作者:任攀;康群甫;周明学;张蕾;李思耐;刘卫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采用高脂饮食加链脲佐菌素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观察丹参多酚酸对其肾脏是否有保护作用及其保护机理.方法 选取清洁级雄性SD大鼠50只,适应性喂养10天后随机分为正常组、糖尿病肾病组(模型组)以及丹参多酚酸低、中和高剂量治疗组,每组10只,模型建立成功后,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0.1 mL/(kg·d)注射,丹参多酚酸低、中和高剂量分别给予丹参多酚酸10 mL/(kg·d)、20 mL/(kg·d)和40 mL/(kg·d)注射,8周后处死大鼠,检测血糖、胰岛素、24小时尿蛋白,同时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肾脏组织中肾小管间质激活素A(activin A,Act-A)的表达特点.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血糖明显升高(P<0.05),胰岛素明显降低(P<0.05),丹参多酚酸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组血糖明显降低(P<0.05),胰岛素含量明显升高(P<0.05),而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并没有差异;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肾脏肥大指数、24小时尿蛋白以及Scr明显升高(P<0.05),丹参多酚酸治疗后,含量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肾脏组织病理学可见,丹参多酚酸三个治疗组相较于模型组,炎症反应和肾间系膜增生明显减轻;此外,与正常组相比,免疫组化、Western blot以及RT-PCR可见模型组Act-A明显升高(P<0.05),采用高剂量治疗后其表达明显降低(P<0.05),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呈明显剂量依赖性.结论 丹参多酚酸虽对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以及提升胰岛素含量几乎没有作用,但其可明显改善肾脏24小时尿蛋白排泄,同时有效改善肾小管间质损伤,这可能与其可降低Act-A表达,进而延缓肾脏发生纤维化相关.
作者:王玲;吴秋枫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自拟参芪芩二仙汤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Ⅲ期)的疗效及对肾功能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5月~ 2016年5月于我院诊治的120例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加用自拟参芪芩二仙汤治疗.比较两组中医症状积分、生化指标、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有2例脱落病例,对照组有3例脱落病例.两组治疗后的中医总症状积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两组治疗后的生化指标(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血肌酐)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各项生化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中医治疗总有效率(91.37%)高于对照组(77.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自拟参芪芩二仙汤辅助用药可改善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肾功能恢复,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鲁晓龙;陈晓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黄褐斑是一种面部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常对称分布,现代医学认为其病因复杂,病机不明,迁延难愈,疗效欠佳,中医药治疗有其独到之处.王玉玺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从六淫、脏腑、八纲进行辨证论治,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理论为指导,辨证准确,分别采用祛风解表,疏肝行气,温肾散寒,活血化瘀之法,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充分发挥了中医药的优势.
作者:杨素清;周兢兢;王姗姗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本团队临床运用二地鳖甲煎加减治疗男科杂病,疗效显著.现分别列举其以滋阴助阳、活血化瘀之法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以滋阴降火,补益肝肾治法治疗阴虚火旺型精液量稀少;以补肝益肾、滋阴之法治疗阴虚火旺之不射精症的验案,并加以分析,展示其辨证论治的中医观和中西医结合的思想及临床上遇到疾病注意异病同治的思路.
作者:邓伟民;孙大林;蔡滨;金保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补肾疏肝方联合安宫黄体酮对黄体功能不足性月经先期患者黄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92例黄体功能不足性月经先期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安宫黄体酮治疗,研究组采用补肾疏肝方联合安宫黄体酮治疗.对比两组的月经提前天数、高温相持续天数、HPS评分变化.检测两组治疗前后黄体功能指标:孕酮(P)、雌激素(E2)、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水平.结果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月经提前天数明显降低,高温相持续天数、HPS评分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月经提前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高温相持续天数、H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P、E2、FSH、LH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P、E2、FSH、LH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疏肝方联合安宫黄体酮能显著改善黄体功能不足性月经先期患者的黄体功能.
作者:钱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法对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大鼠hedgehog信号通路的调控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黄芪组、三七组、黄芪三七组、Purmorphamine组、环巴明组及叶酸组,运用MNNG负荷多因素法制备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模型.应用HE染色评价胃黏膜病理损伤,应用Western Blot、RT-PCR和量子点介导的免疫荧光化学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胃组织hedgehog信号通路的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PG Ⅰ/PGⅡ和GAS含量显著降低(P<0.01),Shh、Ptch基因及蛋白含量均明显下调(P<0.05,P<0.01),Smo蛋白表达减弱(P<0.01).与模型组相比,三七组、黄芪三七组及Purmorphamine组PG Ⅰ/PGⅡ明显升高(P<0.01),黄芪组、三七组及黄芪三七组GAS含量显著升高(P<0.05).三七组、黄芪三七组及叶酸组Shh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三七组和Purmorphamine组Ptch蛋白表达增多(P<0.05),黄芪组、三七组、黄芪三七组和Purmorphamine组Smo蛋白表达显著增强(P<0.05,P<0.01).结论 益气活血法可激活hedgehog信号通路,对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大鼠胃黏膜病变起到改善作用.
作者:赵唯含;史瑞;谭祥;陈晨;毛堂友;李军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本文主要从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因素和病理产物“痰”人手,以梳理““无痰不作眩”的源流和痰病致眩的特点为手段,阐述痰在原发性高血压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性,从理论的角度探讨了痰与高血压的相关性.
作者:郑彩慧;王保和 刊期: 2017年第11期
骨髓水肿综合征是基于核磁共振上提示有骨髓水肿并且具有相应临床症状的—类特殊疾病.笔者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根据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水气病的相关治则,通过运用经方温阳化气利水之法对其辨证施治,辨证化裁使用苓桂术甘汤、五苓散、真武汤等经方,可以快速缓解患者的膝关节疼痛症状,缩短骨髓水肿综合征的病程,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刘恒平;潘超;于栋;王庆甫;时宗庭;方心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振腹推拿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鼠腓肠肌及腹直肌组织AMPK及Glut4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改善T2DM糖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 24只Wistar大鼠随机取出6只为空白组,其余高脂高糖饮食联合低剂量(35 mg/kg)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T2DM模型,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对照组及西药推拿组.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每日灌胃蒸馏水,西药对照组每日以250 mg/kg标准进行二甲双胍灌胃一次,西药推拿组在相同给药标准基础上每日加用振腹推拿治疗一次.分别在干预第0、2、4、8周测定大鼠FBG水平,干预8周后,测定腓肠肌与腹直肌AMPK以、Glut4基因转录与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FBG值在第0、2、6、8周时均显著上升,干预8周后,腹直肌AMPKα及Glut4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腓肠肌AMPKα2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腓肠肌Glut4蛋白表达显著下降.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及西药推拿组FBG值在第2、6、8周时均显著下降,西药组腹直肌AMPKα2基因转录显著上升,Glut4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显著上升,西药推拿组腹直肌AMPKα2及Glut4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均显著上升,腓肠肌AMPKα2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均显著上升.结论 在二甲双胍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振腹推拿可进一步改善T2DM大鼠的FBG水平,其对糖代谢的改善机制与调控骨骼肌AMPK/Glut4信号链有关.
作者:王康;国生;钮妍;沈潜;薛恬珏;孟凤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益肾解毒方对肺腺癌骨转移裸鼠JNK/Bcl-2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在前期成功建立的裸鼠肺腺癌转移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各组JNK、Bcl-2、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图像分析使用MIA 4.0图像分析软件,观察和测量显微镜400倍视野下表达的阳性物质的光密度值.结果 模型组与益肾解毒方高剂量组JNK蛋白的表达低,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帕米磷酸二钠组JNK蛋白的表达高,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及中+西药组次之,与模型组和高剂量组相比都有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组Bcl-2蛋白的表达高,其次是益肾解毒方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帕米磷酸二钠组,Bcl-2蛋白表达低的是低剂量组与中+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得出,各实验组Bcl-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Bax蛋白表达低,与其他实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药组Bax蛋白表达高,其次是帕米磷酸二钠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益肾解毒方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益肾解毒方低剂量组Caspase-3蛋白表达高,其次是中剂量组、中+西药组、帕米磷酸二钠组,益肾解毒方高剂量组和模型组Caspase-3蛋白表达低;与模型组相比,除高剂量组外其余各实验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肺腺癌骨转移与JNK/Bcl-2信号传导通路密切相关.本实验结果表明益肾解毒方对该信号通路上的关键分子JNK、Bcl-2、Bax及Caspase-3蛋白有明显的调控作用,证实了这可能是其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关键环节,为中医药临床有效防治恶性肿瘤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孙凯;张平;李永秀;胡佩岩;陈冠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六经辨证是《伤寒论》的核心思想,然对于六经实质和六经提纲,各家莫衷一是.恽铁樵是“中西汇通”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十分重视《伤寒沦》的研究,并注重实践,敢于质疑,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提出伤寒六经的新见解,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现就恽铁樵对于伤寒六经实质、六经提纲及临床治则的认识及发挥进行总结分析,以利于中医药的学术进步和临床发展.
作者:王慧;李鹏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慢性束缚应激方法复制大鼠抑郁症模型,并观察海马色氨酸代谢途径的变化与逍遥散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逍遥散组与氟西汀组.采用21天慢性束缚应激的方法复制大鼠抑郁症模型,通过大鼠体重变化、糖水偏好实验、新环境抑制进食实验、旷场试验对模型进行评价.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海马色氨酸(tryptophan,Trp)与5-羟色胺(5-HT)的含量.结果 模型组大鼠糖水偏好量和新环境进食时间与正常组大鼠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旷场试验的中央区进入次数、中央区停留时间以及总穿格次数与正常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ELISA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5-HT含量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而逍遥散组和氟西汀组海马5-HT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P<0.01);模型组大鼠海马中色氨酸的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 在慢性束缚应激抑郁症大鼠海马中存在色氨酸代谢途径的异常,这与抑郁症的发病密切相关,且逍遥散能够通过对海马色氨酸代谢的调节起到一定的抗抑郁作用.
作者:焦海燕;严志祎;姜幼明;刘玥芸;陈家旭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柴芪汤对饮食诱导的代谢综合征大鼠糖脂代谢紊乱及代谢综合征性肾损害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4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用高盐高脂高糖饲料喂养.中药组从造模第一天开始给予柴芪汤[5.71g/(kg· d)]灌胃,西药组从造模第一天开始给予盐酸吡格列酮混悬液[2.7 mg/(kg·d)]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做对照,共16周.第16周末检测大鼠血清血糖、血脂、胰岛素,评价胰岛素抵抗.同时检测血清肌酐、尿素氮,比色法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评价肾损害程度.并测量大鼠血压,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血脂、肌酐、尿素氮、尿酸、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压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中药柴芪汤,西药盐酸吡格列酮干预组各项指标均低于模型组,仍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柴芪汤可改善代谢综合征大鼠的糖脂代谢紊乱,减轻代谢综合征性肾损害的程度,延缓其进展.
作者:张嘉琰;张立平;陈丽如;彭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温肾补血祛瘀方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北京市门头沟区妇幼保健院中医妇科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以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给予温肾补血祛瘀方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妊娠成功率、排卵率、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及体重指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妊娠成功率及排卵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IR值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对照组患者IR值降低更显著(P<0.05),两组BMI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FSH水平较治疗前升高,LH、T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各指标改善程度更显著(P<0.05).结论 温肾补血祛瘀方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莉莉;任长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对肺宁合剂中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苦杏仁苷、甘草苷、甘草酸、白花前胡甲素6种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 采用Hedera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0.1%磷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0℃,流速:1 mL/min.结果 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苦杏仁苷、甘草苷、甘草酸、白花前胡甲素的质量浓度在相应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分别为:16.20 ~518.2、9.741 ~ 311.7、37.27 ~ 1193.0、14.25~455.9、30.99~991.7、1.225 ~ 39.18 μg/mL,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3.05%、95.29%、104.11%、99.78%、96.28%、105.42%.结论 所建立的HPLC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肺宁合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登山;邹静;陈慧;彭懿;刘志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参芪降糖颗粒对高糖环境下施万细胞氧化应激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高糖环境下培养的施万细胞建立氧化应激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参芪降糖含药血清组和甲钴胺含药血清组,干预48小时后,用酶标仪检测细胞中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活性氧分子(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结果 高糖干预48小时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糖组细胞T-AOC和SOD含量明显降低,ROS、MDA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高糖组比较,参芪降糖含药血清能显著提高细胞T-AOC和SOD含量,明显下调ROS和MDA水平(P<0.05).结论 参芪降糖颗粒能够明显提高具有抗氧化能力物质T-AOC和SOD水平,清除有害的氧化代谢产物ROS和MDA,通过抑制高糖环境下施万细胞的氧化应激而发挥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保护作用.
作者:康学;许保海 刊期: 2017年第11期
自温病学说问世,即有所谓“寒温论争”,而今更有主张“寒温融合”甚至“寒温统一”者.其实,伤寒学说与温病学说二者并无本质区别,伤寒学说首开外感病辨证论治法门,而温病学说继承伤寒学说理法,结合临床实际,更多在病因病机、辨病辨证、选方用药等方面,更多创新.可以说两种学说各具特色,各有优势.融合伤寒和温病的思想对当今临床具有重要意义.伤寒与温病学说不仅对外感热病有治疗意义,对多种内伤杂病的临床治疗也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我们不能囿于成见,割裂伤寒和温病学说的联系,应该融合寒温,针对具体疾病,进行分期辨证治疗,“继承、学习、实践、创新”,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赵进喜;贾玫;冯建春;马晓北;余秋平;贾海忠;王世东;刘宁;黄晓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合谷穴”能有效治疗大肠经远端循行所过部位“面口部”的疾患.面口部与合谷穴在感觉传人路径的重叠会聚,也为“面口合谷收”提供神经解剖基础.随着神经影像技术的发展,功能磁共振成像由于无创伤性、时间空间分辨率高及代谢物质的测定,已成为研究针刺中枢效应机制的手段.针刺合谷穴发现激活脑区具有穴位偏侧性,且不同的刺激方法(包括手针、电针、经皮电刺激)及得气情况也影响脑功能变化.本文从合谷穴的外周神经解剖结构、针刺中枢响应特征、穴位特异性中枢机制来阐述“面口合谷收”的中枢效应机制.
作者:蔡依妏;裴建;傅勤慧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本文通过对《伤寒论》174到177条条文及用药进行解析,外加临床报道佐证,重新探索并梳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发现此三条条文可以视为仲景治疗痹证的一个思路.174条和175条为其治疗风寒湿痹,176条为其治疗风湿热痹,177条为其治疗风湿热痹内舍于心之心痹.
作者:费玉雯;郭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