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RI诊断腕关节舟状骨可疑性骨折临床价值分析

郭福庆;郭福倩;兰国宾

关键词:可疑性, 舟状骨骨折, 磁共振成像
摘要:目的 探讨腕关节舟状骨骨折MRI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怀疑舟状骨骨折的腕关节外伤54例患者行X线检查,筛选出未观察到骨折线的患者进一步行腕关节MRI检查.采集患者的年龄、性别、致伤原因、X线及MRI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可疑性舟状骨骨折患者54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36.3岁.受伤机制为高处坠落、跌倒、运动损伤和交通意外等.腕关节MRI显示正常者15例,骨折患者16例和其他损伤患者23例.其中舟状骨骨折11例,其他单发骨折5例.结论 腕关节MRI在可疑性舟状骨骨折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医学影像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能谱CT评估肺癌疗效的研究进展

    肺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及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随着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能谱CT在肺癌的诊断和随访中得到了更加广泛的运用,其具有的单能量、物质分离及能谱曲线等多参数成像为肺癌诊断提供了更多的信息.

    作者:朱慧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多发性骨髓瘤18 F-FDG PET/CT表现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的18 F-FDG PET/CT表现特点,提高对该病的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6年1月间经病理活检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治疗前的PET-CT检查资料,统计分析骨病变及髓外浸润性病变在18F-FDG PET/CT显像中的形态、分布特点,通过半定量法(SUVmax)描述病变的代谢特点.结果 1)骨病变累及部位的分布:常累及部位依次为脊柱29例(87.9%),骨盆27例(81.8%),肋骨26例(78.8%);2)骨病变PET-CT的表现:常见为溶骨性骨质破坏30例(90.9%),SUVmax 2.3~12.7,均值为6.75±4.21;骨髓腔内或骨旁伴有软组织肿块形成者17例(51.5%),SUVmax 3.2~11.6,均值为7.12±4.84;3)髓外浸润病变的表现:5例患者伴有骨髓外浸润病变,其中3例表现为腹膜后或小网膜囊淋巴结肿大,SUVmax 4.6~9.7,均值7.1±3.14.结论 18 F-FDG PET/CT对MM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不仅能一次性明确全身骨髓病变的分布及代谢状态,同时也能显示髓外浸润性病变的情况,为临床后续治疗提供了依据.

    作者:李国雄;刘志军;杨秀蓉;谢丽璇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骨嗜酸性肉芽肿X线、MR误诊分析及鉴别诊断

    目的 分析骨嗜酸性肉芽肿平片与MRI表现,探讨误诊原因,提高正确诊断率.方法 回顾分析经穿刺/手术病理证实的43例骨嗜酸性肉芽肿患者的X线、MRI及临床表现,术前术后诊断.结果 平片误诊为急性骨髓炎6例,尤因肉瘤3例,慢性骨髓炎、骨肉瘤、骨结核、淋巴瘤各2例,骨纤维结构不良、动脉瘤样骨囊肿、内生软骨瘤各1例,误诊率51.6%(16/31);MRI误诊为骨髓炎3例、Ewing肉瘤、淋巴瘤1例,误诊率为22.7%(5/22).结论 认识到本病不同部位、不同时期病变的多变性,而病变本质为肉芽肿,合理选择影像学技术,仔细分析病变的影像学征象,紧密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可提高本病正确诊断率.

    作者:莫卓均;张延伟;李忠民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经胸超声心动图对拉萨世居藏族与移居汉族高原性心脏病的对照研究

    目的 研究西藏拉萨地区相同居住海拔的(世居藏族与移居汉族人群高原性心脏病的超声心动图特点.方法 分析经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心内科诊断为高原性心脏病的45例拉萨地区患者,将其分为世居藏族与移居汉族两组.45例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右室内径及肺动脉收缩压等指标.结果 两组对照,右室内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动脉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民族背景为高原性心脏病右室大小(右心衰竭形态学指标)的影响因素,肺动脉收缩压与民族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史建玲;银武;张一休;尼玛玉珍;刘海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与颈动脉斑块硬度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与颈动脉斑块硬度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纳入颈动脉斑块患者85例斑块109个,行灰阶超声、超声造影及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按照超声造影等级分组,记录斑块杨氏模量.结果 超声造影增强强度越高,杨氏模量越低.不同增强强度间杨氏模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增强等级与斑块杨氏模量呈负相关(rho<0,P<0.05),相关程度为中度(rho=-0.61).结论 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越多,斑块硬度约小,质地越软.

    作者:李海欣;何文;张晓蓉;宁彬;阚艳敏;余海歌;魏世纪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乳腺癌的MRI影像特征与ER、PR、HER-2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乳腺癌的MRI影像特征与ER、PR、HER-2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女性单发乳腺癌50例,术前均行乳腺MRI常规及动态增强扫描.使用免疫组化染色测定所有病例的ER、PR、HER-2的表达情况;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50个乳腺癌灶中,癌肿不规则形态、毛刺状边缘与ER、PR阳性表达呈正相关,毛刺状边缘与HER-2阴性表达呈正相关,早期环形强化与ER、PR阴性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乳腺癌的MRI增强表现与乳腺癌生物学指标存在一定相关性,可为患者的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价值.

    作者:于亮;涂灿;江凯;陈秉列;王玉涛;王海涛;于志海;刘亭;邓生德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IOTA简易标准联合RI及CA125对卵巢肿瘤定性诊断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国际卵巢肿瘤分析组织(IOTA)简易标准及其联合血流阻力指数RI及CA125对卵巢肿瘤的病理定性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在我院诊治的138例卵巢肿瘤患者(共计152个卵巢肿瘤病例)作为观察对象.所有病例均进行超声检查并应用IOTA简易标准进行评定,不确定类型联合RI及CA125辅助诊断,终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IOTA简易标准可用于定性诊断的有123例,不确定类型29例(19.1%).123例可适用IOTA简易标准的病例中,诊断的灵敏度为95.7%,特异性为94.7%,准确度为95.1%,,阳性预测值为91.8%,阴性预测值为97.3%.由于不确定类型占19.1%,IOTA简易标准在本组病例中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73.7%、79.1%,而联合RI及CA125诊断的灵敏度为88.5%,特异性为92.3%,准确度为90.7%,阳性预测值为88.5%,阴性预测值为92.3%.结论 IOTA简易标准可用于卵巢肿瘤定性诊断,并且简便高效,特别适用于缺乏经验的超声医生对其作出诊断,但不适用于所有卵巢肿瘤,无法适用此标准的患者可联合RI及CA125辅助诊断,以提高诊断效能.

    作者:陈念;周凯;胡义刚;马玲;钱晴;张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AIDS合并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的MRI诊断

    目的 分析AIDS合并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的MRI特点,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经临床证实的AIDS合并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患者37例,均行MRI检查,其中20例患者行增强扫描.结果 在有局限性脑功能异常的艾滋病患者中,病变多位于顶叶、枕叶、额叶白质区,以灰白质交界区多见,病变常为多灶性,有融合增大趋势,呈不对称分布,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无明显占位水肿征象,增强扫描大部分病灶强化不明显,仅少数灰白质交界区病灶轻度强化.结论 AIDS合并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具有一定特征性的MRI表现,结合患者临床病史、神经症状及体征、部位、实验室检查等特点,可进一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

    作者:思治广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MRI及动态增强扫描在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中的诊断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子宫息肉样病变中MRI及动态增强扫描的诊断价值及相应的病理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52例,将病灶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图像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对囊变区、纤维核及完整结合带在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中的出现频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29例子宫内膜恶性息肉病变在MRI子宫结合带中断或模糊征象出现的概率均较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黏膜肌瘤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肿块内囊变影及不定形纤维核影见于子宫内膜息肉,2种征象在子宫内膜息肉中的出现概率均较子宫内膜恶性息肉样病变及子宫黏膜肌瘤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MRI对所有52例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定性诊断的敏感度为82.7%,特异度为100%,准确度90.4%;对子宫内膜恶性肿瘤分期诊断的准确度为95.0%.结论 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能较好的反映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的良恶性病变特征,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邓佳敏;张步环;玛依拉·夏侃;王云玲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3D-ASL磁共振成像检查各脑区血流量及年龄与性别因素对其影响

    目的 探讨年龄、性别因素对3D-ASL测量各脑区血流量有无影响.方法 抽取在本院常规体检项目、神经系统检查及MRI检查均正常,MRA无颅内动脉异常的健康体检者共64例(男性34例,女性30例)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青年(≤44岁)19例、中年(45~59岁)19例及老年组(≥60岁)26例三组,行3D-ASL检查(GE Discovery MR750w 3.0T).采用Functool-ASL后处理软件(Adw 4.6版本)进行图像后处理,ROI选取双侧对称区域的小脑皮层、丘脑核团、额叶、颞叶、顶叶、枕叶皮层,测量并记录各脑区的CBF(Cerebral Blood Flow)值.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Statistics 17.0,双侧脑区对称区域CBF值差异采用配对t检验、各年龄及性别分组间差异采用方差分析(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分别控制变量(年龄、性别)的偏相关分析各组、各脑区CBF值有无相关性.结果 64例研究对象中,除青年组1例、老年组2例运动伪影不能明确测量CBF外,其余61例(男性32例,女性29例)均获得了各脑区的CBF值.双侧各脑区对称区域CBF值差异的配对t检验P值均大于0.05.年龄分组时中年组除双侧小脑、右丘脑外,各脑区CBF均值略高于青年和老年组各脑区,老年组的双侧小脑、右丘脑的CBF均值略高于青年和中年组,方差分析P值均大于0.05,CBF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意义.性别分组时除左丘脑外,女性各脑区CBF均值高于男性,其中左、右小脑及右额叶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7,0.000及0.032).控制变量的偏相关分析显示双侧各脑区CBF值与年龄无相关性,左、右小脑及右额叶的CBF值与性别相关(分别为r=0.627,P=0.009,r=0.812,P=0.000,r=0.511,P=0.043),其余脑区与性别无相关性.结论 3D-ASL测量各脑区CBF时,年龄因素无显著影响;女性除左侧丘脑外,各脑区的CBF值均高于男性,其中双侧小脑及右额叶的性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唐纳;赵光明;张洁;何之彦;孟捷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大脑皮层DWI高信号病变的MRI诊断

    目的 探讨MRI对大脑皮层DWI高信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32例大脑皮层DWI高信号病变.结果 经临床随访及相关检查诊断32例病例中克雅氏病(CJD)10例,均没有脑皮层肿胀,9例DWI大脑皮层及基底节同时存在高信号,均未见苍白球受累.3例线粒体脑肌病(ME),主要累及脑后部皮层,DWI为稍高信号.4例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病变范围均符合血管分布区,2例大脑皮层肿胀,DWI为稍高信号.11例脑炎,4例大脑皮层肿胀,DWI高信号改变早于T2 WI.2例脑桥外髓鞘溶解症(EPM),病变位于灰白质交界处,DWI为稍高信号.1例低血糖脑病(HE),病变以顶、枕叶为主,DWI为高信号.1例可逆性后部脑病(RPES),灰白质均受累,DWI高信号.结论 结合患者发病部位及MRI表现有利于大脑皮层DWI高信号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张伟;王娟;李婷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与甲状腺肿瘤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与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行甲状腺组织CT灌注扫描者共110例,并分为三组,即正常组、良性组和恶性组.采用16层螺旋CT,先行常规平扫,后行灌注成像.分别测量并记录不同组织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统计学结果显示,正常组、良性组、恶性组三组患者比较BF值和PS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三组间BV值和MTT值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灌注技术可行方便、无创,有重要的的诊断价值.

    作者:慕明堂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乳腺原发性及继发性淋巴瘤的X线及MRI影像表现分析

    目的 分析原发性及继发性乳腺淋巴瘤的X线及MRI表现.方法 收集经病理或临床诊断标准确诊原发性及继发性乳腺淋巴瘤15例,年龄32~81岁,平均(43.5±14.6)岁,评价患者X线及MRI影像学表现.结果 4例行X线检查,2例PBL表现为单发类圆形等高密度肿块影,边界清晰;1例PBL表现为区域性团片密度增高影内伴等高密度结节影;1例SBL表现双乳多发类圆形结节,等高密度,边缘模糊.14例行MR检查,12例PBL中单乳单发结节或肿型块7例(58.3%,7/12),多发结节或肿块型4例(33.3%,4/12),双乳弥漫浸润型1例(8.3%,1/12),其中增强后可见病灶实质明显强化伴穿行血管、分隔样强化或不强化分隔,晚期病灶边缘勾边样强化5例,3例皮肤不同程度增厚水肿,7例伴腋下淋巴结肿大.SBL中1例表现为边缘清晰单发肿块,增强早期可见病灶内穿行血管,晚期分隔样强化伴病灶勾边样强化,伴双侧腋下多发肿大淋巴结;1例表现为双乳多发结节,均匀强化伴少许不强化分隔.结论 原发性及继发性乳腺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但两者的影像学表现并无明显差异,X线特点缺乏特异性,MRI表现有助于明确诊断.

    作者:周长玉;许茂盛;喻迎星;卜阳阳;凌东亚;饶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冠状动脉CTA检查过程中的图像质量评估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CTA在患者检查中的图像质量分析及护理要点.方法 分析冠状动脉CTA扫描563例疑诊冠状动脉疾病(CAD)患者.对患者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护理方法进行介绍,同时分析优质护理下的冠状动脉CTA图像质量情况.结果 563例疑诊CAD患者中,图像质量1级、2级、3级分别为549例、10例、4例.10例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出现除短暂发热感外的其他轻中度不良反应,患者均未出现休克、喉头水肿等严重对比剂不良反应.结论 优质护理是保证冠状动脉CTA扫描成功进行及获取高质量图像质量的关键,同时进一步提高患者满意度及诊断准确性.

    作者:赵月玲;王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MSCT全肿瘤灌注参数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分期及MVD、EGFR水平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全肿瘤灌注参数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分期及肿瘤微血管密度(MVD)、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以MSCT全肿瘤灌注的42例结直肠癌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灌注参数(血容量(BV)、血流量(BF)、达峰时间(TTP)、表面通透性(PS)),根据病理诊断结果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分期,并按照免疫组化步骤检测肿瘤样本中MVD及EGFR表达情况,采用person相关性分析或Spearman相关性分析检测灌注参数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根据病理结果,分别有6例、7例、14例、15例患者中处于TNM的Ⅰ、Ⅱ、Ⅲ、Ⅳ期;且TNM分期与BV、BF、TTP具有一定相关性(rBF=-0.683,P=0.023;rTTS=0.632,P=0.035;rPS=0.654,P=0.035);此外MVD及EGFR与以上各参数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MVD与EGFR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r=0.433,P=0.043),同时,EGFR阴性组与阳性组在BF、TTS表达差异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全肿瘤灌注参数与临床病理分期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而MVD及EGFR与相关性较差,因而较适宜作为临床病理特征分析的辅助指标.

    作者:王唯成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单次激发快速FSE序列在前置胎盘、胎盘植入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在前置胎盘或伴胎盘植入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患者,其中26例前置胎盘伴有胎盘粘连或植入,产后胎盘残留植入2例.患者均行MR ssFSE序列作冠状位、矢状位及横断位扫描,影像结果与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综合比较.结果 50例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中:中央性前置胎盘21例;部分性前置胎盘14例;边缘性前置胎盘13例,伴有胎盘植入28例(粘连11例、植入或穿透15例,产后胎盘残留植入或穿透2例),子宫胎盘面中断在胎盘植入组与非胎盘植入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有13例粗大血管贯穿胎盘发生在胎盘植入组,胎盘粘连组、非胎盘植入组均未见,此征象在胎盘植入组与胎盘粘连组、非胎盘植入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MR诊断前置胎盘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100%,90%,诊断胎盘植入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3%,82%.结论 MR ssFSE序列在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术前可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案.

    作者:季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超声引导下恶性病患者心包积液置管引流穿刺点的选择

    目的 探讨经心尖部对恶性病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心包积液穿刺并放置引流管的优势.方法 应用二维超声探测90例中等量、大量心包积液患者平卧位及半卧位时心尖部、剑突下及胸骨左缘3、4肋间部位的舒张期时心包大积液厚度;患者半卧位时,在超声引导下以心尖部为穿刺点,放置引流导管.结果 30例中等量心包积液的患者半卧位时心尖部和剑突下心包积液的厚度分别大于平卧位时的厚度,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0例大量心包积液的患者半卧位心尖部心包积液的厚度大于平卧位时的厚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卧位时心尖部的心包积液量厚度大.90例患者均1次性穿刺成功并置管.从心尖部穿刺更容易使穿刺路径平行心肌.结论 对于恶性病并心包积液的患者,经心尖穿刺并放置引流导管更安全有效,有利于年轻医生操作,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毕名森;曹军英;张筠;里子彧;高越;王雪;鲁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联合DWI和DCE-MRI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DCE-MRI和DWI影像特征改变,评估二者联合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经病理诊断的乳腺癌患者70例中筛选需要进行新辅助化疗的患者29例,在治疗前后行乳腺MRI检查,包括DCE-MRI和DWI检查,分析肿瘤ADC值、动态增强曲线和肿瘤径线治疗前后变化特点.新辅助化疗后对切除病理标本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肿瘤组织变化特征.结果 化疗前ADC值平均值从(0.96±0.17)mm2/s治疗后升高至(1.00±0.17)mm2/s(P=0.408).治疗前乳腺癌体积为(32.79±59.45)mm3、治疗后体积(18.14±37.67)mm3(P=0.004).治疗前动态增强曲线28例为III型曲线,治疗后III型曲线22例.术后病理显示新辅助化疗后肿瘤细胞残留降低至32.69%.结论 新辅助化疗能够有效提高乳腺癌治疗效果,联合DWI和DCE-MRI可精准评估治疗后肿瘤组织变化特点,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晓晶;王习;娄昕;张爱莲;吴南洲;马林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DWI在椎体良性骨折与ModicⅠ型终板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MRI弥散加权成像在椎体良性骨折与ModicⅠ型终板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分析临床资料完整的38例椎体良性骨折及ModicⅠ终板炎患者的常规MRI图像及DWI图像.其中良性骨折组20例,ModicⅠ型终板炎组18例,并设置正常对照组20例.通过测量b值分别为300s/mm2、500s/mm2、600s/mm2时各组的ADC值,并进行两两比较.结果 b值为300s/mm2、500s/mm2、600s/mm2时,良性骨折组的ADC值分别为(2.02±0.455)×10-3mm2/s、(1.78±0.400)×10-3mm2/s、(1.62±0.418)×10-3mm2/s,ModicⅠ型终板炎组的ADC值分别为(1.52±0.121)×10-3 mm2/s、(1.37±0.162)×10-3 mm2/s、(1.23±0.232)×10-3 mm2/s;相同b值时,二者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ADC值对椎体良性骨折与ModicⅠ型终板炎的鉴别诊断有着重要的价值.

    作者:徐杨飞;俞咏梅;钱彬;刘啸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肾脏嫌色细胞癌的影像学分析

    目的 探讨肾嫌色细胞癌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肾脏嫌色细胞癌的CT和MRI表现,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18例CT检查,病灶平扫时表现为软组织密度,包括6例密度不均匀,12例密度均匀,增强后病灶强化方式为轻到中度.20例MRI检查,14例病灶T2 WI、T2 WI抑脂列呈等、稍低信号,6例呈混杂高信号;T1 WI均呈等、稍低信号.8例CT和MR检查.结论 肾嫌色细胞癌属低度恶性肿瘤,呈膨胀性生长、乏血供,其恶性程度与肿瘤大小和坏死程度有关.MRI容易检出肿瘤内囊变坏死灶、小出血灶以及中央星状瘢痕,可对肾脏嫌色细胞癌的诊断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信息,而CT能清晰显示肿瘤内钙化灶和血供情况.

    作者:张学勇;王明杰;李旭丹;满术千 刊期: 2018年第05期

医学影像学杂志

医学影像学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厅

主办:山东医学影像学研究会;山东医学影像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