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心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临床研究

白玉蓉;陈红

关键词:内皮, 血管, 冠状动脉疾病,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甘油三酯类
摘要:目的 了解冠心病患者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用高分辨超声多普勒测定30例冠心病及31例对照的肱动脉在闭塞4.5分钟后,血流增加引起的1分钟内的血管反应性,以及肱动脉对硝酸甘油的反应性.结果 发现冠心病组的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率[(3.4±6.18)%]明显低于对照组[(10.05±5.06%](P<0.05),两组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扩张率无统计学差别 (P>0.05).冠心病组的反应性充血率[(178±56.6)%]明显低于对照组[(242±69.8)%](P<0.005),单因素分析发现甘油三酯浓度是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因素.结论 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比对照组明显降低,空腹甘油三酯浓度可能是其损害因素之一.
临床荟萃杂志相关文献
  • 电视胸腔镜及胸膜腔造影对自发性气胸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电视胸腔镜手术与术前胸膜腔造影对自发性气胸的应用价值,为指导临床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对自发性气胸患者胸膜腔造影后进行电视胸腔镜检查,并给予治疗.结果 胸膜腔造影发现,7例患者中,4例有不同程度的胸膜粘连,3例怀疑是多个肺大疱融合形成,2例表现为单个肺大疱,另2例未发现肺大疱;病变范围约3~5cm.而电视胸腔镜下可见7例患者中,有2例合并少量血性胸水,2例合并少量淡黄色胸水;6例有不同程度的胸膜粘连,有5例患者表现为多个肺大疱融合而成,另2例为单个肺大疱;病变范围约5~10cm.所有肺大疱部位均位于肺上叶近肺尖部.检查后对肺大疱进行直接缝合或切除.结论 电视胸腔镜检查能够较胸膜腔造影更为真实、直观地了解自发性气胸的病变情况,诊断价值较高,并可借助其进行治疗.

    作者:刘剑波;夏熙郑;齐景宪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2例

    例1,女性,62岁.主因间断腹痛、腹泻4月余于2000年7月25日入院.既往曾行右乳腺癌根治术.胆囊切除术、2型糖尿病史8年.查体:一般状况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扁桃体无肿大,心肺无异常,肝脾未触及肿大.实验室检查:WBC 5.6×109/L,N 0.53,L 0.42.胸片未见纵隔淋巴结肿大.胃镜示胃窦、胃体部可见隆起性病变,表面呈分叶状,中央有不规则溃疡.病理示胃粘膜明显急慢性炎症,中度肠化,淋巴组织高度增生.诊断胃癌不除外而行手术治疗.病理结果:胃窦部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B细胞来源:小细胞性.肿瘤侵犯粘膜下层,大小3cm×2cm.两边缘未见瘤细胞.淋巴结未累及小弯0/7,大弯0/3,大网膜0/0.胃粘膜幽门螺杆菌(HP)(+).免疫组化CD20(+)、CD24(+)、CD43和CD45Ro散在细胞(+).诊断非何杰金淋巴瘤(IEB期).术后予以干扰素及清菌治疗.

    作者:张莉;彭德富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胸部高分辨率CT对原因不明咯血的临床诊断

    咯血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急重症之一.临床上咯血大约有50%的患者虽经病史、常规的X线、痰细胞学、痰菌检查,但仍不能明确诊断.为探讨高分辨率CT(HRCT)对原因不明的咯血的诊断价值,现将50例原因不明的咯血患者资料,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1998年1月至2001年1月的住院患者共50例,男性36例,女性14例,年龄20~75岁,平均48.5岁.所有入选病例符合下列条件:①反复咯血2次以上(每次咯血量≥10ml); ②常规X线胸片(后前位+侧位片)正常或基本正常(双肺纹理增多或增粗);③连续3次痰细胞学、痰菌检查均阴性.

    作者:温林俏;余孟桔;范敏娟;马加;赵国厚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胺碘酮治疗非心律失常心血管病研究近况

    老药胺碘酮早在60年代初即被开发问世.70年代发现其具有明显的广谱抗心律失常作用,且几乎兼有4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共有药理特性,如延长心肌各部位的动作电位和有效不应期等,加之吸收分布容积大,半寿期长,而广泛用于治疗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但随后的临床应用显示,该药毒副作用较多,且有一定的致心律失常作用,而一度受到冷漠.然而晚近的大量研究表明,该药除抗心律失常外,尚兼有诸种独特作用,尤其是在治疗多种非心律失常心血管疾病中日渐显示出它有益的治疗前景.因而临床与实验研究日趋活跃,治疗范畴日渐拓展.本文特综合了国外部分新近文献,并依据循征医学原则汇总分析了诸多试验结果,拟就胺碘酮治疗非心律失常心血管疾病近况作一简介.

    作者:袁志敏;刘晓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四季豆集体中毒29例临床分析

    1999年12月8日,柳州市某建筑队民工因进食未煮熟的四季豆后造成29人发生集体食物中毒,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中毒29例,男20例,女9例,年龄17~49岁,平均年龄32岁,均于食入四季豆后1.5小时左右相继发病陆续到我院就诊,其中1小时内发病3例,2小时内发病21例,3小时内发病5例.中毒者普遍反应四季豆未炒熟,口感生、硬.

    作者:阮海林;申香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sICAM-1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LSA)测定5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血清sICAM-1含量,比较其水平在不同病理状态下的变化.结果 初诊治疗前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不缓解或复发ALL及ANLL患者的血清sICAM-1测定值分别为(1058±114)μg/L、(1008±84)μg/L、(885±146)μg/L、(910±174)μg/L,与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组ALL组(567±155)μg/L、ANLL的(493±76)μg/L及正常对照组的(578±168)μg/L相比,其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而处于相同病理状态的ALL与ANLL患者血清sICAM-1水平比较,其差异未见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血清sICAM-1含量升高与急性白血病的化疗效果及预后不良有关.

    作者:刘陶文;廖东;黎金庆;李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糖尿病并发低血钾35例原因分析

    糖尿病并发低血钾报道以往多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而对非DKA并发低血钾易忽视.本文将我院近2年住院的35例报告如下,并对其产生的机制及处理原则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1.1 病例患者35例,男10例,女25例,年龄23~84岁,65岁以上22例(62.9%).糖尿病病程:3天初诊的1例,3个月1例,半年至20年33例.1型糖尿病2例,2型糖尿病33例,DKA 2例,合并妊娠1例,合并肺癌1例,使用胰岛素4例,1例≥60U/d

    作者:叶成夫;卢学勉;杨虹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老年痛风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痛风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现象.方法 对42例老年痛风患者与老年对照组30例测定空腹、餐后2小时血糖、胰岛素及血脂、血尿酸,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空腹、餐后2小时胰岛素、ISI,痛风组分别为:(22.46±5.21)mU/L,(86.24±9.53)mU/L,(-2.17±0.45),对照组分别为(14.52±5.23)mU/L,(46.49±6.18) mU/L,(-1.82±0.43),2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痛风组患者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结论 老年痛风患者中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

    作者:于健;苏珂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表现为精神异常的老年低血糖症2例

    例1,男性,63岁.主因头晕1天住院,曾呕吐1次,非喷射性,无其他伴随症状.既往患2型糖尿病2年.1年前患脑梗死经治疗好转.查体无异常体征.住院后做头颅CT示:腔隙性脑梗死.给予丹参、维脑路通静点,不见好转.住院第2天,患者出现狂躁、言语错乱、失认、答非所问等精神症状,但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急查血糖1.4mmol/L,立即静脉推注50%葡萄糖40ml,又给予10%葡萄糖静点,患者精神逐渐恢复正常,血糖正常后停静脉输液.追问病史得知,患者近日心情不佳,饮食明显减少,但仍按原量服用格列齐特,由此引发了低血糖,而非脑梗死引起的不适.嘱患者暂停服用格列齐特,适当增加饮食,患者未再出现头晕及其他症状,第4天好转出院.

    作者:刘翠平;曹志坤;刘宇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超早期静脉溶栓救治急性心肌梗死48例

    溶栓方法是从根本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方法.我们将2000年5月至2001年4月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8例分成两组,并分别用尿激酶(UK)和硝酸甘油治疗,两组均口服阿司匹林0.1g/d,钙拮抗剂、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根据病情需要常规服用.于溶栓后90分钟至7天内行冠状动脉造影,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高红霞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流动力学参数检测临床观察

    支气管肺炎是小儿常见疾病,一般认为重症肺炎并发心力衰竭及循环障碍,是小婴儿肺炎死亡的主要原因.但有关肺炎早期血流动力学方面的研究文献报道较少.我们通过对早期肺炎患儿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检测,发现急性期患儿的外周血管总阻力及血黏度均显著高于恢复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倪金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

    高黏滞血症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病因复杂,终结果则影响血流改变,血流减慢易发生血细胞的聚集,造成小血凝块的形成,形成血管栓塞,是心、脑、血管疾患的高危因素.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的改变,高动物脂肪和高热量的食物增加,高脂血症患者增多,为了解血液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升高, 对血液黏滞度的影响,本文对156例TC升高、468例TG升高和149例TC、TG同时升高与586例TC、TG均正常者进行对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常永超;杨旭明;简雪峰;许德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简易峰流速仪诊断咳嗽变异型哮喘20例

    咳嗽是呼吸科门诊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之一,我院从2000年7月至2001年6月,应用简易峰流速仪对20例慢性顽固性咳嗽患者,进行大呼气流速(PEF)变异率监测,结果发现这些患者PEF变异率在15.8%~18.2%,确诊为咳嗽变异型哮喘.予以酮替芬、氨茶碱等药物治疗后咳嗽症状消失,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严晓云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10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临床分析

    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患者由于其疾病本身和化疗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疾病.我们对102例AL患者医院内感染情况进行回顾分析,旨在探讨医院感染的特点、易感因素及防治对策.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102例AL患者均于1995年1月至2000年1月住院.102例中男73例,女29例,年龄17~82岁,平均38岁.按FAB诊断分型确诊[1].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non-lymphocytic leukemia,ANLL)7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ALL)24例.

    作者:李红;党惠娇;李渝;孙淑珍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血清α1-MG、β2-MG在慢性肝病中的变化

    血清α1-微球蛋白(α1-Microglobulin,α1-MG)运用于肾功能检测已有报道[1,2],并已普遍受到临床上的广泛关注.另有文献报道[3],肝炎或肝硬化等肝实质性病变时,血清α1-MG水平降低.为此,我们对肝病患者进行了α1-MG和β2-MG水平的检测,探讨其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健康者组48例,无肝肾、出血疾病史,男30例、女18例,年龄18~69岁,平均44.8岁.患者组均符合1995年(北京)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慢性肝病组85例,男59例,女26例,年龄19~71岁,平均45.3岁.其中慢性肝炎21例,包括慢性迁延性肝炎(CPH)10例,慢性活动性肝炎(CAH)11例;肝硬化(LC)48例;重型肝炎(SH)16例.有腹水者18例,胆红素大于34.2μmol/L 47例,白蛋白低于30g/L 21例,肝性脑病7例,消化道出血、皮肤瘀点、瘀斑和鼻出血等9例,肝细胞癌4例.未见并发肝肾综合征者.

    作者:王中兴;覃文珍;朱小琼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心脏听诊对老年人心脏瓣膜病的诊断价值

    成年人可能发生的各种心脏瓣膜病(VHD)均可见于老年人。其临床表现可很隐袭,但可酿成充血性心力衰竭、感染性心内膜炎、传导阻滞、血栓栓塞甚或猝死。因此对本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通过心脏听诊与多普勒超声心动图(PDE)的对照研究,以了解心脏听诊对老年人VHD的诊断价值。

    作者:杜小兵;郭勇;范忠才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浅析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中间综合征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中间综合征(Intermediate Syndrome,IMS)是近10余年内提出的一种特殊临床现象,通常系指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经积极救治急性胆碱能危象消失后,迟发性周围神经病(OPIDP)出现之前出现的一组以肌无力为突出表现的临床综合征[1~6],也是近年来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研究中的重点之一.但迄今为止,对其命名、发生机制与有效治疗仍缺乏统一认识.现综合国内部分文献及本院临床资料,对其进行粗浅剖析,供同道们参考.

    作者:李昌达;雷云锦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部位、孔径及形态对Amplatzer伞堵术治疗的影响

    Amplatzer封堵伞可以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trid sepd defect,ASD),但对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部位、孔径及形态对Amplatzer封堵术成功率的影响目前国内报道较少,本文将对此体会报道如下.1 对象及方法

    作者:黄春涛;周乐今;姜玲;张彤;王礼琳;孙银菘;乌若丹;谢红;徐小南;兰炳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地尔硫[艹卓]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观察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严重心肌病,由于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至今尚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法,且近年来发病有增加趋势,1996年Figuna等报告地尔硫治疗DCM多中心试验(DiDi试验),显示地尔硫能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1,2].我们对地尔硫治疗扩张型心肌病30例进行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娅;苏朝慧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30例小儿血管性头痛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波检查诊断和分析

    头痛在小儿期间是较常见的症状,很多原因都可引起头痛,有时原因很难查找.我科自1997~1999年对30例血管性头痛患儿进行了经颅彩色多普勒(TCD)超声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

    作者:吴果;谢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