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心病痰瘀互结证与炎症生物学指标相关性探讨

柏冬;胡镜清;马雅銮;陶旭光;陈冰

关键词:冠心病, 痰瘀互结证, 炎症
摘要:痰瘀互结证是冠心病的主要证候类型。在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中都伴随着炎症反应。既往研究表明,以下13个炎症相关指标与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存在一定相关性。分别是: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细胞因子( TNF-α、IL-6、IL-18、MMPS、MCP-1、M-CSF)、免疫细胞膜分子(CD4CD4L、PSPSL、ICAM-1)和脂蛋白(ApoA-Ⅰ、α1-AT)。其中已被公认为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的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研究证据多。另外,冠心病患者血中大部分炎症因子水平随着非痰瘀证→痰证/瘀证→痰瘀互结证依次升高,提示痰瘀互结证患者较其他证候炎症程度增高。这些指标有助于痰瘀互结证的客观评估。
环球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祛痰化瘀方药对心血管疾病中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评述

    痰瘀互结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病机,治疗上宜痰瘀同治。内皮细胞具有屏障、血管调节、分泌细胞因子及免疫调节等多种功能,其形态及功能改变在心血管疾病痰瘀互结证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研究发现,祛痰化瘀药物多用全瓜蒌、薤白、半夏、陈皮、川芎等,其作用主要集中在影响内皮细胞增殖、凋亡,以及调节内皮细胞分泌活性物质如一氧化氮、内皮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白介素等方面。本文试从祛痰化瘀方药对高脂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及冠心病等常见心血管疾病中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做一综述。

    作者:陈冰;胡镜清;马雅銮;杜松;柏冬;陶旭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胸闷、胸痛的内涵、分类和辨证

    胸闷、胸痛是临床常见症状。胸闷一词在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中并未明确出现,胸痛的概念从古至今也是比较模糊的。本文通过对古代中医文献的研究,总结阐释胸闷、胸痛的中医学内涵,并结合现代医学的测量方法使胸闷、胸痛的临床诊断更加客观化,同时归纳了胸闷、胸痛的中医学辨证方法。

    作者:胡嘉同;李玉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王莒生教授“五步法”治疗咳喘病的经验浅析

    咳喘是一组常见的呼吸系统症候群,多数医家认为咳喘的发生与“五脏”相关,《内经》言:“五脏六腑均令人咳,非独肺也。”王莒生教授治疗咳喘病多用“1、2、3、4、5”五法治疗,不同数字代表不同中药或方剂,通过不同的组合,调整处方治疗方向,或“宣降并用”,或“肺肾同治”,继承发扬名老中医经验及扩大古方应用范围治疗咳喘病,从而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祝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丁甘仁辨治时疫喉痧经验探析

    孟河学派名医丁甘仁对于喉痧证治具有独到见解,本文深入分析了丁甘仁对喉痧病因病机的认识,指出丁甘仁以卫气营血辨证为纲要,对时疫喉痧制定了精准的治则治法及内服外用方药,为后人治疗喉痧及急性热病提供了宝贵的临床经验。

    作者:陈玉萍;马淑然;许剑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月经性偏头痛临床效果观察及评价

    目的:观察与评价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甲氧氯普胺穴位注射治疗月经性偏头痛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月经性偏头痛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甲氧氯普胺穴位注射)和对照组(药物治疗),每组34例。星状神经节阻滞于月经前6天开始,与穴位注射交替进行,隔天1次,3次为一疗程,共3个疗程。穴位注射于月经前5天开始,选取脑户、率谷、百会、头维4个头部穴位分别注射稀释后的甲氧氯普胺1 mL(2.5 mg),隔天注射1次,3次为一疗程,共3个疗程。药物治疗组口服西比灵(氟桂利嗪)2.5 mg,于月经前5天开始,每晚1次,连服7天,共3个疗程(3个月经周期)。2组患者均于治疗后3、6个月分别观察镇痛效果、头痛发作频率及时间。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发作频率及头痛时间均较治疗前降低或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 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头痛发作频率及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甲氧氯普胺穴位注射治疗月经性偏头痛临床效果确切,且无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

    作者:王俐红;李东红;张俊清;方丽;李向云;徐真珍;苏心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南北方2009年新型甲型 H1N1流感中医证素分布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南北方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及证候研究现状。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发表的研究时间在流感大流行期间(2009年5月至2010年8月),西医诊断依据《甲型H1N1流感治疗方案》(1~4版),具有明确的证候分型文献共30篇,总结、分析各文献的文献类型、证候诊断标准、研究场所、研究对象、证候分型、临床症状等方面的内容,并对规范化后的证候分型进行证素拆分。结果总结流感大流行期间症状25个,提取病位证素7个,病性证素9个。病位证素主要在肺、卫分,其次是表、气分,其中北方肺、卫分的比例更大些,南方也是肺卫常见,但表、气分的比例相对大些。病性证素以热、疫毒、(外)风为主,(外)寒、湿亦可见,痰、气虚、阴虚则较为少见,其中北方以风热疫毒为主,南方在感受风热疫毒的同时,(外)寒、湿温的比例相对较高。结论从文献报道来看,2009年新型H1N1流感以风热疫毒侵袭肺卫为主;北方以风热疫毒为主,卫表较轻,肺热较重;南方在感受风热疫毒的同时,兼见(外)寒、湿之邪。

    作者:郭亚丽;王玉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栗德林教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验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栗德林教授认为其病机为“五脏柔弱、内热熏蒸、伤津耗气、血稠液浓、瘀血阻络”,主张气阴两虚血瘀乃此病基本证候,兼挟痰湿浊邪内壅,确立“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为治疗大法,辅以燥湿祛痰化浊,标本兼治,使血行通畅,气血调和,可达到减轻临床症状、延缓周围神经病变进一步加重之功效。

    作者:钟柳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脉理精微,贵在实践;脉证互参,审因论治

    脉诊是中医学里具特色的诊察方法,是探求病因病机、指导辨证治疗的重要依据之一,在中医临床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脉象的形成具有客观物质基础。要学好脉诊,应重视传承经典,多参师,在实践中体认。临床上应重视四诊合参,以全面把握病情,审因论治,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孙慧怡;赵进喜;杨桢;贾海忠;王艺霖;贾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自拟补肾生血方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失血性贫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生血方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失血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术前3天~术后15天给予琥珀酸亚铁片,治疗组给予自拟补肾生血方,观察两组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术前髋关节VAS评分比较,经方差琥珀酸亚铁片分析,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1周VAS评分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组术后4周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0.05);两组间术后1周VAS评分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前Harris评分比较,不具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术后1周、4周Harris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术后1周较术前无明显改善,术后4周Harris 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 P <0.05)。两组间术后1周 Harris 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05)。两组术后1天、3天Hct、Hb、PLt均较术前1天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较观察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两组术后3天、8天Hct、Hb、PLt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拟补肾生血方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失血性贫血的相关症候有明显改善作用,同时能缓解术后疼痛,改善近期的髋关节功能。

    作者:陈连锁;何加海;王玉芹;刘建军;赵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肥胖与痰瘀互结病机关系论析

    本文通过系统总结与分析肥胖与痰瘀互结病机的相关研究,提出痰和瘀是肥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病机,单纯性肥胖、均一性肥胖病机以痰湿为主,腹型肥胖病机痰多兼瘀,肥胖并发症病机多痰瘀互结。由单纯性肥胖、均一性肥胖发展到肥胖并发症,病机经历了由痰致瘀而成痰瘀互结的演变过程。

    作者:许伟明;胡镜清;彭锦;李瑞杰;袁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参苓白术散加减方对结肠黏膜组织水通道蛋白4、水通道蛋白8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方对脾虚泄泻模型大鼠结肠黏膜组织水通道蛋白( aqua-porin,AQP)4、AQP8的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高中低剂量组及西药组6组,采用水环境小平台站立法复合高乳糖饲料喂养的方法复制腹泻模型,模型成功后,灌胃给药7天,取结肠组织,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结肠黏膜组织AQP4、AQP8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组织AQP4、AQP8的表达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高中低剂量组及西药组均可以提高结肠黏膜组织中 AQP4的表达,高低剂量组和西药组可提高AQP8的表达,中剂量组改善不明显。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方可提高脾虚泄泻模型大鼠结肠黏膜组织中的AQP4、AQP8的表达水平,促进水分的吸收,从而达到止泻的目的。

    作者:康楠;王凤云;陈婷;王晓鸽;朱恩林;唐旭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益肾助阳活血化浊法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激素及排卵功能影响

    目的:以柴嵩岩益肾助阳活血化浊法加味应用,治疗临床123例多囊卵巢综合征( 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患者,观察疗效。方法123例患者采用计算机中央随机法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达英-35),其中中药组64例,西药组59例,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每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和排卵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血清睾酮、促黄体生成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西药组每月月经来潮均为激素撤退性出血,中药组在改善排卵功能作用方面较西药组具有显著优势。结论益肾助阳活血化浊法加味应用,能够改善PCOS患者性激素严重失衡状态,形成有质量的月经,提高患者的排卵功能。

    作者:高征;许昕;梁婧翘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李元文教授治疗玫瑰糠疹经验

    玫瑰糠疹,是一种色如玫瑰,表面覆盖糠秕鳞屑的常见自限性炎症性皮肤病。李元文教授从医30余载,在本病的治疗方面颇具经验,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李元文教授认为本病多素体血热,外感风热之邪,内外二者合邪而成;在治疗中注重辨证论治,将本病分为风热壅肤、血热风盛、血热夹湿、血虚风燥四型,以疏风清热、凉血除湿、养血润燥等为治法,注重祛湿法、通络活血法的运用以及安神之品佐助。

    作者:冯蕙裳;蔡玲玲;杨柳;张丰川;王宗华;陈雪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鲁卫星衷中参西治疗心血管疾病经验

    鲁卫星教授认为心系疾病多以血瘀为标,又以脾胃与心系疾患、五行生克中心与脾的母子关系为理论依据,认为脾胃为治疗之重,故在临证治疗中注重顾护脾胃功能、兼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各类心血管疾病。以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三种常见慢性疾病为例,总结鲁教授临床从“肝肾”、从“气血”、从“脾胃”入手,治疗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的临证经验。鲁卫星教授临床善中医辨证论治、结合现代医学手段治疗各类心血管疾病,体现了中西汇通的临床特点。

    作者:张淼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早衰的诊治浅析

    卵巢早衰( 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是一种多病因所致的卵巢功能提前衰竭性疾病,至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POF 患者较正常年龄绝经妇女提前受到围绝经期症候群的困扰,出现持续性无排卵,卵巢、子宫、生殖道等性器官萎缩,导致性生活障碍、闭经、不孕症,影响家庭及社会稳定。 POF病因复杂,诊治过程比较困难,随着科学与实验技术的日益提高,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卵巢功能衰竭的病因研究及中西医治疗有了很大进展。西医主要以激素替代治疗为主,随着基因治疗、干细胞移植、试管婴儿等技术的发展,为治疗卵巢早衰提供新的研究方向。中医以补肾宣郁、活血通经等治疗为主,从而恢复卵巢储备功能。

    作者:李云波;潘雪;吴彦辉;张雅冬;苏琳;毛燕茹;胡兰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甘石青黛膏对大鼠亚急性湿疹模型皮损淋巴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 Bcl-2与 Bax 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

    目的:观察甘石青黛膏对大鼠亚急性湿疹模型皮损淋巴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蛋白与Bax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探究中药外治湿疹的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造模前取大鼠正常皮肤组织,制作成石蜡切片备用,造模成功后分为治疗组和模型组,治疗组采用中药甘石青黛膏干预,模型组无干预,检测三组大鼠Bcl-2与Bax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造模前大鼠Bcl-2与Bax蛋白表达均呈阳性,且Bcl-2/Bax比率接近于1;治疗组Bcl-2蛋白表达呈弱阳性,模型组Bcl-2蛋白表达呈强阳性,两者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P<0.001);治疗组Bax蛋白表达呈阳性,模型组Bax蛋白表达呈弱阳性,两者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治疗组与模型组Bcl-2/Bax比率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P<0.001),后者明显高于前者;治疗组与健康组Bcl-2/Bax比率相比无统计学差(P>0.05)。结论甘石青黛膏具有抑制Bcl-2蛋白表达,促进Bax蛋白表达,使细胞凋亡调控系统趋于平衡的作用。

    作者:蒋静;李元文;张丰川;蔡玲玲;聂晶;李天娇;张力元;陈雪燕;李根茂;葛东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赵志付教授治疗心脏神经症心肝阴虚证的临证诊疗特色探析

    心脏神经症临床发病特点以心血管症状和神经功能紊乱为主,属于循环系统心身疾病,运用赵志付教授首创的刚柔辨证理论指导治疗本病,疗效显著,尤其在治疗心肝阴虚证具有一套诊疗特色,该类患者病程多在一年以上,多因外界社会环境影响以及内在郁怒所伤,导致肝之疏泄太过,肝旺火灼阴伤,上扰心神,发为该病。究其诱因,多是由于不良的应激源所致,故而追溯心理应激源,了解个体禀赋差异,并针对其不良的心理应激源及性格特点进行干预尤为重要。治疗原则主从心肝论治,遵循柔肝养心之法,重视安神。用药特色以药对为先,注重性味归经,多选用酸甘化阴、咸寒滋阴、甘寒养阴之品,少佐顾护中焦之药,共奏柔肝养心安神之功。

    作者:原晨;柳红良;李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补肾活血方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及雌二醇、孕酮影响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对PCOS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及雌二醇( estrogen,E2)、孕酮( progesterone,P)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PCOS肾虚血瘀证的不孕症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三组,中药组:补肾活血方;西药组:克罗米芬;中西药组:补肾活血方+克罗米芬;空白对照组选取30例因男方因素就诊的不孕患者。服药方法:中药组自月经周期(或撤退性出血)第1天开始口服补肾活血方,连服21天;西药组自月经周期(或撤退性出血)第5天起每晚口服克罗米芬50 mg,连服5天;中西药组自月经周期(或撤退性出血)第1天开始口服补肾活血方,第5天起每晚加克罗米芬50 mg,连服5天后停服西药,继服中药至21天;均连续治疗3个周期。空白对照组不服任何相关药物。以上三组均于月经第9天开始用阴道B型超声连续监测卵泡发育,当B型超声显示双侧卵巢内至少有一个成熟卵泡平均直径≥18~20 mm时定为排卵日,于排卵后第7~9天阴道超声测定子宫内膜厚度、分型及子宫动脉搏动指数( pulse index,PI)和子宫动脉阻力指数( re-sistance index,RI),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E2和P含量。结果中药组与中西药组A型子宫内膜百分比均大于西药组(P<0.05);中药组与中西药组子宫内膜厚度均大于西药组(P<0.01);西药组A型子宫内膜百分比及子宫内膜厚度均低于空白对照组( P<0.05);中西药组PI高于西药组与中药组(P<0.05);治疗组PI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西药组RI高于中药组、中西药组与空白对照组(P<0.05);西药组 E2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中西药组 P高于西药组与中药组(P <0.05);西药组P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可以增加PCOS不孕症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补肾活血方联合克罗米芬可以增加PCOS不孕症患者排卵后的P含量。

    作者:尹晓丹;何军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槲皮素通过自噬途径减轻高糖致体外培养RSC96细胞的损伤

    目的:观察槲皮素对高浓度葡萄糖培养的大鼠雪旺细胞系细胞( rat Schwann cell line,RSC96)自噬、增殖活性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高浓度葡萄糖(125 mmol/L)及槲皮素(25μmol/L)离体培养RSC96细胞,作用72小时后,噻唑基四唑( 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原位末端标记法[ terminal de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TdT)-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TUNEL]评价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caspase-9活化的P35亚基、caspase-3活化的P20亚基及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的蛋白表达。结果高糖抑制离体培养的RSC96细胞的增殖活性,吸光度(optical density,OD)值降低,凋亡率增加,P35亚基、P20亚基蛋白表达上调(P<0.05,P<0.01);槲皮素能够增加高糖培养RSC96细胞的增殖活性,下调P35、P20蛋白表达及凋亡率( P<0.05,P<0.01)。然而当自噬被抑制后,槲皮素上述保护作用则被削弱,细胞死亡增多(P<0.01)。结论槲皮素通过增加自噬以促进RSC96细胞的增殖、减少凋亡,从而减轻高浓葡萄糖的损伤。

    作者:屈岭;梁晓春;顾蓓;张宏;石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从脾胃亏虚论治类风湿关节炎

    脾胃亏虚是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的根本原因,可导致营卫失调,外邪入中,气血不足、痰瘀互结、肝肾不足。脾胃亏虚为本,为内因;外邪侵袭为标,为外因;而痰瘀湿毒则是导致类风湿关节炎发生的直接原因。中医治疗本病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遵循扶正祛邪,标本兼治的原则,以补益脾胃为大法,根据寒热虚实及兼症,可驱邪外出、益气养血、化痰散结、祛瘀通络、补益肝肾、调和营卫,对于迁延难治一类疾病则合理应用虫类药物。总之,治疗原则不离顾护脾胃之正气。

    作者:李明曦;侯秀娟;马俊福;朱跃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环球中医药杂志

环球中医药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