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氟康唑气雾剂治疗真菌性支气管炎24例观察

阮亚芬;蔡洪培;王照银;李志刚

关键词:氟康唑, 气雾剂, 治疗, 真菌, 性支气管炎, 现报道如下, 疗效确切, 副作用, 内吸
摘要:氟康唑气雾剂是以氟康唑为主药的内吸式气雾剂.我科自1996年9月起治疗确诊的真菌性支气管炎24例,发现氟康唑气雾剂疗效确切,副作用少,现报道如下.
临床荟萃杂志相关文献
  • 结节性多动脉炎合并小肠坏死1例

    对于不明原因的腹痛,要考虑到肠道血管病变.尤其是结缔组织病,如SLE、血管炎等[1].虽然不常见,但其后果不容忽视.

    作者:伍东升;刘晓红;陆星华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CT引导经皮肝穿刺吸引治疗细菌性肝脓肿27例报告

    细菌性肝脓肿是一种对患者生命具有潜在威胁的疾病,由于现代影像学诊断方法的出现,以放射介入方法为工具经皮治疗性导管引流(percutaneous catheter drainage,PCD)和(或)经皮穿刺吸引(percutaneous needle aspiration,PNA)几乎代替了外科手术引流,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采用CT引导下PNA方法治疗27例细菌性肝脓肿,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毛学忠;曹洪贤;耿志广;申英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铜绿假单胞菌所致呼吸机相关肺炎

    1996~1997年对我院院内获得性肺炎(VP)病例进行调查,有110例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符合呼吸机相关肺炎(VAP)诊断,结合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情况及病原菌进行临床分析,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尚为民;施云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银杏叶片对缓解期哮喘患者气道高反应性及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银杏叶片对缓解期哮喘患者气道高反应性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0例缓解期哮喘患者,应用银杏叶片2片口服,每日3次,4个月为一疗程.于治疗前后测定患者气道反应性及肺功能,并与对照组30例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气道高反应性显著降低(P<0.01),肺功能显著改善(P<0.01),而对照组无改善(P>0.05).结论:银杏叶片能显著降低哮喘患者的气道高反应性,并改善肺功能,对哮喘防治有积极意义.

    作者:耿志广;郝凤亮;毛学忠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381份肺结核并肺部感染患者痰标本检查及药敏试验结果

    肺结核患者常易并发肺部感染,感染的结果是使病情加重和复杂化,不但增加治疗困难,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为了解此类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药敏试验情况,给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我们对本院1995~1997年确诊为肺结核并肺部感染患者的381份痰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炳来;何珍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西沙必利辅助快速全胃肠道造影250例观察

    西沙必利(商品名普瑞博思)是一种新型促胃肠道动力药,我们应用西沙必利作为辅助药物,行快速全胃肠道造影,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彭英华;李惠瑛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抗结核药对HBsAg阳性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肝功能影响

    为了解抗结核药物对HBsAg阳性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患者的肝功能有何影响,从而更合理地选用化疗方案.我们收集了资料完整的结脑患者共106例,作一简要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卢明芹;李庆兴;王震龙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急性肺心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

    急性肺心病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病、病死率高,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栓子是引起急性肺动脉栓塞、导致急性肺心病的常见原因.及时、仔细地超声心动图检查可客观地显示心肌的病变、右心栓子、右心结构的变化.结合双下肢彩超的应用,可明确推断急性肺心病的根源,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刘峰;何静媛;阿秀萍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Seldinger法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心包积液36例

    为探讨更加安全、方便的心包积液穿刺引流方法,1996年5月以来我们采用Seldinger导管法,对36例大量心包积液患者共施行了42例次心包腔内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术,均取得理想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邱方;樊树清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贲门失弛症的治疗方法与评价

    贲门失弛症(AC),是一食管、贲门神经、肌肉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进食吞咽时,食管体部缺乏有推动力的蠕动,贲门括约肌不能松弛,食物不能通过贲门入胃,而潴留于食管内.临床表现吞咽困难、呕吐、胸痛、胸闷、营养不良、消瘦乏力等症状.其治疗的关键是使贲门松弛,目前有下述7种方法.

    作者:柴树荣;卢清鑫;许长庚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思密达预防小儿红霉素胃肠道反应25例观察

    红霉素是儿科临床常用的抗生素药物,用于治疗革兰阳性球菌、部分阴性球菌、杆菌和支原体等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口服或静脉给药,均可引起部分患儿发生胃肠道反应,如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厌食和腹痛等,且随着剂量的增加反应越明显,对此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药物,因而限制了该药的临床应用,本院采用静滴红霉素前口服思密达预防其胃肠道反应,取得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葛文传;糜丽珍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肺功能检查及气道反应性测定提高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率的研究(附296例报告)

    目的:提高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率.方法:对病因不明的慢性咳嗽296例作肺通气功能检查及支气管舒张试验或气道反应性测定.结果:296例肺通气功能检查,提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222例;作支气管舒张试验222例,阳性127例,阴性95例;74例肺通气功能正常者接受磷酸组织胺吸入激发试验,气道反应性增高29例,据此本组可考虑咳嗽变异性哮喘156例(52.7%),较检查前临床拟诊咳嗽型哮喘50例(16.9%)提高2倍,给慢性咳嗽患者提供病因依据,提高了疗效.结论:对病因不明的慢性咳嗽患者进行肺通气功能检查及支气管舒张试验或气道反应性测定,可提高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率.

    作者:梁远淙;蔡文华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结核性与癌性胸腔积液γ-干扰素水平观察

    目的:探讨γ-干扰素(IEN-γ)对结核性和癌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9例结核性和癌性胸腔积液血清及胸水中IFN-γ水平.结果:结核性胸液及血清IFN-γ水平均高于癌性,其中以结核性胸液IFN-γ增高显著,全部观察病例结核性胸液IFN-γ水平与癌性无重叠.结论:测定胸液IFN-γ有助于结核性与癌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

    作者:钟小宁;柳广南;陆光润;李超乾;苏红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新生儿肺外疾病致呼吸困难58例病因分析

    新生儿肺以外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是由多种疾病引起,今将58例肺外呼吸困难的病因分析如下.

    作者:翟长华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核素肝胆动态显象对婴儿黄疸鉴别诊断的价值

    在诊断婴儿黄疸的疑难病例时,临床鉴别上常存在较大困难,部分婴儿因未能及时诊断而失去治疗时机.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快速、安全、准确的方法.核素肝胆动态显象可同时获得肝胆功能状态的动力学和形态学两方面资料,以此能及时作出内科性和外科性黄疸的鉴别诊断.我们采用99m锝(Tc)标记二乙基乙酰苯胺亚氨二醋酸(EHIDA)进行肝胆扫描,在鉴别诊断上取得了较为满意效果.

    作者:段全纪;赵媛菊;曹秋惠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舒氨西林与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舒氨西林与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A组35例,用舒氨西林静脉滴注,剂量6~9g/d,分2~3次给药;B组32例,用氧氟沙星400mg/d,分2次给药,两组疗程均7~14天.结果:A组和B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8.5%和59.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经秩和检验,P<0.05),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94.3%和93.8%,治疗后细菌阴转率为81.8%和60%,共分离致病菌63株,其对舒氨西林、氧氟沙星药物敏感率分别为77.8%和57.1%.结论:舒氨西林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优于氧氟沙星,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鸣;齐鸣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舒喘灵加敏迪治疗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疗效观察

    1994年5月至1997年5月用舒喘灵加敏迪治疗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45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管金翠;杨明辉;周莉薇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初治涂阳肺结核5个月化疗疗效观察及3年随访报告

    目的:考核5个月化疗方案对初治涂阳肺结核的疗效.方法:应用1SHRZ/4HR方案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45例,并设立1SHRZ/8HR方案为对照组44例.疗程结束后随访3年.结果:疗程结束时痰菌阴转率,观察组为97.7%,对照组为97.5%(P>0.05).经过3年随访,观察组细菌复发率为2.4%,X线复发率为4.9%,总复发率为7.3%.对照组细菌复发率为2.6%,X线复发率为2.6%,总复发率为5.2%(P>0.05).结论:该研究表明5个月超短程化疗方案疗效满意.

    作者:李文志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氟康唑气雾剂治疗真菌性支气管炎24例观察

    氟康唑气雾剂是以氟康唑为主药的内吸式气雾剂.我科自1996年9月起治疗确诊的真菌性支气管炎24例,发现氟康唑气雾剂疗效确切,副作用少,现报道如下.

    作者:阮亚芬;蔡洪培;王照银;李志刚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肺癌雾化吸入治疗的研究进展

    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肺癌,尤其是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尚不能令人满意,全身化疗效果并不理想,介入治疗虽可提高部分患者的疗效,但由于肿瘤血供的变异及设备与操作的复杂而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

    作者:钟进才 刊期: 1999年第04期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