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MSCT多期增强特征

包丽平;徐鹏举;戴亚婕;陆建;骆梦佳;王蓼

关键词:胰腺, 神经内分泌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摘要:目的 与病理相对照,描述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endocrine tumor,pNET的MSCT)多期增强表现,提高对其CT特征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pNET的MSCT资料,分析病灶位置、大小、密度、动态增强强化特征,强化程度及与病理相关性.结果 21例患者发现病灶26个,其中胰头、胰颈、胰体及胰尾部分别为5、4、9、8个;大肿瘤直径为8.0cm,小肿瘤直径为0.8cm,平均直径为3.7cm;26个病灶均表现为等或低密度,6个病灶伴钙化;增强扫描动脉期26个肿瘤与胰腺密度比较,9个病灶表现为不均匀强化,14个病灶表现为均匀强化;肿瘤密度高于胰腺者13个,低于胰腺者8个;1个未检出瘤灶记录为密度等于胰腺.9个病灶与动脉期强化程度等同,13个病灶强化程度有所下降,5个病灶强化程度有所提升.门脉期4个病灶显示强化状态,2个轻度强化状态有所提升,延迟期多数病灶强化程度大幅度下降,仅门脉期轻度不均匀强化病灶依然显轻中度强化状态,但该病例肿瘤各个期间均显低或稍低密度,并伴有斑点状钙化现象.A1、A2、V1、V2等参数随病理级别提升而呈下降趋势.其中A1、A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给予NETP患者MSCT扫描,可全面把握患者肿瘤影像特征,有助于对患者肿瘤的鉴别和后期治疗.同时患者病理级别增高,强化效果减弱.
医学影像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经腹联合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经腹联合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1月~2014年3月间,经我院术前超声诊断的210例子宫肌瘤患者,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结果 经手术病理符合193例,符合率91.9%,误诊17例,误诊率8.09%;其中,误诊为子宫腺肌瘤7例,卵巢肿瘤10例.210例中,我们选取均行经腹与经阴道检查的135例进行对照,结果显示单纯经阴道检查符合率为96.29%(5/135),单纯经腹检查符合率91.11%(12/135).两者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其诊断符合率.结论 超声是子宫肌瘤首选的检查方法,彩色多普勒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可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张华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厄洛替尼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并脑转移1例

    患者 男,40岁.主诉“逐渐消瘦、咳泡沫痰1年余,视力下降1个月”于2012年6月入我院.吸烟指数:1000家族史:父亲死于骨髓瘤,姐姐患肺癌.胸部CT示右肺上叶癌并肺内转移.颅脑CT示颅脑多发转移瘤.骨扫描示第2前肋、右侧第6、9后肋、第6胸椎异常放射性浓聚.支气管镜活检病理示(右肺上叶)腺癌.活检组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检测示19外显子缺失突变.

    作者:张栋;牟晓燕;孙尔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心脏MR评价肥厚型心肌病左心房功能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心脏MR在肥厚型心肌病的左心房功能评估中的价值,分析肥厚型心肌病的左心房功能的变化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心脏MR资料,获取临床常规的二腔心、三腔心以及四腔心电影序列图像,使用心脏分析软件Report-Card 4.0测量左心房的内径、容积,评价左心房的收缩功能.收集30例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比较肥厚型心肌病组与正常组之间的左心房内径、容量以及功能的差异.结果 29例肥厚型心肌病左心房二腔心长径、四腔心长径、三腔心前后径较对照组增大[分别为(62.55±8.19)mm和(44.35±6.34)mm,t=9.565;(70.10±12.05)mm和(53.95±6.96)mm,t=6.332;(41.37±8.99)mm和(28.89±4.36)mm,t=6.819)],左心房二腔心面积、四腔心面积、三腔心面积较对照组增大[(分别为(2698.24±749.16)mm2和(1634.41±294.67)mm2,t=7.298;(3077.50±863.77)mm2和(1909.23±323.86)mm2,t=6.925;(2622.14±720.42)mm2和(1633.63±281.41)mm2,t=7.269)],左心房大容积、小容积、左房收缩前容积较对照组增大[(分别为(116.62±49.34)ml和(60.08±13.18)ml,t =6.058;(70.38±42.22)ml和(22.06±7.90)ml,t=6.161;(96.37±44.42)ml和(38.96±12.09)ml,t=6.825)],左心房射血分数、被动射血分数、主动射血分数较较正常组减小[(分别为(41.53±11.70)%和(63.61±9.56)%,t=-7.952;(17.55±9.48)%和(50.41±15.13)%,t=-9.958;(28.94±12.54)%和(43.20±12.78)%,t=-4.324),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结论 利用心脏MR中临床常规的二、三、四腔心电影序列,对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左心房功能进行定量评估发现,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不仅表现为心房增大,其心房的收缩功能也明显减退.

    作者:陈晓荣;胡红杰;钱玉娥;舒锦尔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乳腺X线摄影引导下导丝定位在触诊阴性病灶切除术中的综合评价

    目的 综合评价导丝导向定位术在触诊阴性乳腺病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4例触诊阴性乳腺病灶行导丝导向定位术103处,记录病灶大小、分布特征、标本体积、剂量参数和患者术中反应,评价病灶大小、特征、定位准确度对切除标本大小的影响以及定位术中辐射剂量和患者的耐受程度.结果 定位适中74处,过深14处,过浅9处,完全偏离病灶靶点6处.1次性切除病灶99处,4处病灶2次切除,标本平均体积为11.47cm3.检出良性病变占59.2%(61/103处);不典型增生8.7%(9/103处);乳腺癌32.1%(33/103处).定位术中辐射剂量近似为常规摄影辐射剂量的2倍,11例患者发生迷走反应.结论 立体定位导丝导向定位术可在完整切除病灶的同时缩小手术范围,是目前应用于触诊阴性的乳腺病灶的有效方法.病灶大小、分布特征和定位准确度是影响病灶切除体积大小的重要因素,且术中的高辐射剂量及患者在术中的护理均值得关注.

    作者:王倩;赵心明;宣立学;李二妮;李静;周纯武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部分脾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36例临床分析

    目的 讨论部分脾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治疗脾功能亢进的栓塞程度与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对36例脾功能亢进患者行PSE治疗,观察术后并发症及术后3天、7天、1个月、3个月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变化与栓塞程度的关系.结果 成功实施手术的36例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术后外周血WBC,RBC,PLT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术前与术后1个月数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WBCt =2.751,P<0.05,RBCt=1.960,P<0.05,PLTt =3.435,P<0.05).并发症的程度、血细胞的改善程度与栓塞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PSE是治疗脾功能亢进安全、有效的方法,栓塞程度与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均呈正相关.

    作者:邵成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甲状腺微小癌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彩超弹性成像及应变率值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彩超弹性成像及应变率比值(strain ratio,SR)在甲状腺微小癌(thyroid microcarcinoma,TMC)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我院自2010年8月~2013年10月,28例经手术证实TMC患者的35个甲状腺结节的彩超弹性成像特征及SR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28例患者中35个甲状腺结节弹性评分:1分的0个;2分2个~3分的4个,二者占17.1%,均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结节,呈略低回声,边界较清晰、规则,有声晕,血运不丰富;SR平均2.3;4分22个~5分7个,二者占82.9%;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结节27个,呈略低回声,边界不甚清晰,不规则,后方略衰减;髓样癌结节1个,较低回声,边界欠清晰,不规则;SR均≥3.8.结节性甲状腺肿结节1个,略低回声,边界较清晰;SR>3.9.彩超弹性成像及SR诊断TMC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敏感性96.5%,特异性85.7%,准确率91.5%.结论 彩超弹性成像及SR对TMC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乔凌云;孙少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修复效果T2 star mapping评价研究

    目的 本研究应用MRI对关节镜下微骨折法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修复效果进行大体组织形态学评估及定量分析.方法 本研究纳入14例有膝关节软骨损伤症状并接受关节镜下微骨折法治疗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病例分析.所有病例的关节软骨损伤均为ICRS分级Ⅲ或Ⅳ,术中测量病变面积为2~8cm2.1年随访期内所有病例都接受常规MRI序列及T2 star mapping序列扫描(1.5T).对损伤修复区域采用软骨组织修复磁共振观察评分系统(MOCART)进行评价.采用T2 star mapping序列扫描图像感兴趣区划分的方法对修复区域及自身正常软骨所测量的T2*弛豫值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年随访期软骨修复区MOCART评分为59.50±23.90,相邻本体软骨组织评分为65.21±21.84,与软骨修复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软骨修复区和邻近正常自体软骨组织T2*弛豫时间分别为(31.14±9.26)ms和(32.93±11.69)ms,修复区软骨组织质地与正常软骨组织相近.结论 经关节镜下微骨折法修复膝关节软骨损伤后1年随访观察期内,MRI软骨扫描可见软骨损伤区填充良好.经T2*测量值分析证实软骨修复组织可以达到与邻近正常透明软骨相近的组织结构.

    作者:伍忠根;傅闽兰;李志国;万林;郭珍珍;刘小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溃疡性结肠炎气钡双对比造影与结肠镜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气钡双对比造影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有完整临床资料的4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结肠镜表现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溃疡性结肠炎表现为病变自直肠逆行向上呈连续性发展.早期:结肠边缘见针刺状突出或棘状突起及溃疡轴位像的“靶样征”;急性期:散在多发的斑点状及不规则形龛影,出现“锯齿征”及“纽扣征”;慢性期:局部肠管呈铅管样狭窄及假息肉形成.结论 结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检查是诊断溃疡性结肠炎疾病的一种简便而可靠的方法.其特异的影像学表现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宗欣;杨金永;田军;汝成林;陈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胰胆管合流异常MRCP征象分析

    目的 探讨胰胆管合流异常(APBD) MRCP征象,以提高对APBD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18例APBD患者的MRCP征象.同时随机抽取18例胰胆管正常汇合者为对照组.测量胰胆共同管长度、汇合角度.观察APBD的合流形式,是否合并胆管扩张,胆管、胆囊结石,胰腺炎,肿瘤等相关疾病.结果 18例APBD的合流形式为:胆管汇入胰管型14例,胰管汇入胆管型4例.18例均表现为不同程度胆总管扩张,其中明显扩张15例,稍扩张3例.共同管长度为9.6~17.5mm,均数为(12.49±2.38).对照组共同管长度5.6~9.6mm,均数为(7.56士1.35).两组对照,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汇合角度27°~82°,均数为(53.44±17.06).对照组22°~60°,均数为(41.78±10.58).两组对照,有显著性差异(P<0.05).APBD相关疾病包括胆囊或胆管结石12例,胰腺炎反复发作并胰管扩张4例,壶腹癌1例.胆总管囊肿3例.仅表现为胆红素增高1例.结论 MRCP能够显示APBD病变特征.

    作者:姚毅;胡健;周浙江;罗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灌注成像研究进展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是各种脑血管性疾病引起的认知障碍综合症,而皮层下缺血性痴呆是其主要亚型,灌注成像对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诊断、与AD的鉴别诊断及病情检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近年来灌注成像在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陈雪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肠系膜脂膜炎MSCT影像学表现

    目的 分析肠系膜脂膜炎的MSCT特点,提高CT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肠系膜脂膜炎的临床及MSCT表现.5例CT平扫,7例CT平扫加双期增强检查,12例均按照CT诊断标准诊断为肠系膜脂膜炎(1例手术证实).结果 12例表现为围绕肠系膜根部及走形区域边界清楚的脂肪肿块,呈云雾状密度增高影.7例增强扫描病灶未见强化,病变与腹腔内脂肪和腹膜后脂肪分界清晰.9例可见“假包膜”征,6例见“脂肪环”征.6例病变对邻近肠袢有推移征象,其中1例导致小肠梗阻,1例病变伴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部分栓塞.3例病变内及后腹膜见小结节.12例病变肿块内均无囊性变及钙化灶.结论 肠系膜脂膜炎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MSCT是诊断肠系膜脂膜炎非常有效的影像手段.

    作者:冯雪亮;王俊;张臻;徐松;沈纪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探讨SPECT/CT图像融合对骨转移瘤的增益价值

    目的 探讨SPECT/CT图像融合技术在诊断骨转移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核医学科进行肺癌术前查体的患者资料,其中376例为全身骨显像(whole-body bone scintigraphy,WBBS),172例为局部SPECT/CT(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融合图像检查,对两种检查能够提供有效诊断的比例进行统计学比较.以临床诊断或随访结果为终判定标准,对两组显像方式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进行比较.结果 SPECT/CT的诊断效能明显高于WBBS(Z=2.769,P =0.006).SPECT/CT显像的灵敏度为94.4%、特异度为89.0%、阳性预测值为86.1%、阴性预测值为95.7%、准确度为91.5%,明显高于SPECT的82.4%(x2 =4.281,P=0.039)、80.1%(x2=4.085,P=0.043)、54.7%(x2=21.658,P =0.000)、94.0%(x2 =0.392,P=0.531)、80.6%(x2=10.012,P=0.002).结论 SPECT/CT图像融合较WBBS能够提高骨转移瘤患者的诊断符合率,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有价值的诊断信息.

    作者:申超;吕宽;郭慧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原发性肺透明细胞癌的CT诊断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透明细胞癌的CT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的7例患者的CT表现和临床病理的特点,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原发性肺透明细胞癌的CT主要表现为肺周围性肿块(5/7),肿块常较大、形态不规则、密度均匀、有分叶、可见毛刺;1例为空洞性肿块,增强扫描呈中等度强化,无纵隔淋巴结肿大.2例左肺上叶中央型肿块合并肺不张,与其它类型中央型肺癌相似.结论 原发性肺透明细胞癌临床表现无特异性,CT上仅有相对的影像学特征,确诊仍需依赖病理学检查.

    作者:杨军;李勤勍;杨光军;郑蕊;廖承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MSCT图像软阅读在腕关节骨折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CT图像软阅读在腕关节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灯箱阅读和工作站软阅读回顾性分析45例腕关节损伤患者,比较灯箱阅读和工作站软阅读诊断腕关节骨折的差异.结果 采用灯箱阅读和工作站软阅读两种方法诊断腕关节骨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站软阅读可以明确诊断有无腕关节骨折,可以准确区分舟、月、三角、豌豆、大、小、头状骨、钩骨不伴错位的线性骨折及复合骨折、粉碎性骨折伴撕脱的情况.结论 工作站软阅读在腕关节骨折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相爱华;囤荣耀;杨瑞山;杨蕾;邓昆;张光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PET/CT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

    目的 评价PET/CT在鉴别诊断孤立性肺结节(SPNs)的价值.方法 经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143例SPNs均行PET/CT扫描,根据结节PET的代谢特点进行PET诊断,根据CT的形态学特点进行CT诊断,PET/CT则结合PET的代谢特点及CT的形态学特点进行综合判定SPNs的性质.结果 恶性SPNs的大标准摄取值(SUV-max)(mean 6.08±4.57,n=120)明显高于良性结节(mean 2.73±2.16,n=23),并且有统计学意义(t'=5.45,P<0.001).低分化、中分化恶性肿瘤的SUVmax(mean 8.46±4.29,5.67士4.57)均明显高于高分化恶性肿瘤(mean 3.22±4.58),并且有统计学意义(t'=6.16,P<0.001;t'=2.86,P<0.01);低分化恶性肿瘤的SUVmax(mean 8.46±4.29)明显高于中分化恶性肿瘤(mean 5.67±4.57),并且有统计学意义(t'=3.01,P<0.01).PET/CT诊断恶性SPNs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96.7%、73.9%、93%、95.1%、81%)均较单独利用CT(86%、72.7%、83.9%、94.5%、48.5%)和单独利用PET(80.8%、52.2%、76.2%、89.8%、34.3%)高.结论 PET/CT可以提高诊断孤立肺结节的准确度及把握度.

    作者:关建中;刘翠玉;谢立旗;倪诚凯;叶勇;陈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MRI及MRCP在胆管癌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MRI及MRCP在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0年6月~2012年8月33例来医院就诊并经病理诊断证实了的胆管癌患者,其中男15例,女18例,年龄45-85岁,平均年龄62.3岁,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I扫描、MRCP扫描、全部33例均行强化扫描.扫描采用GE SIGNA HDe 1.5T超导全身磁共振扫描仪.结果 浸润型13例,肿块型17例,乳头状型3例,MRI及MRCP均清楚显示,MRI表现为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 WI呈等或稍高信号,增强MR扫描病灶呈延迟强化;MRCP显示扩张胆管的形态及走形的中断或狭窄.结论 MRI及MRCP均能明显的检测出肝门区胆管癌,并且在显示肿瘤的边界、胆管扩张的程度及对门静脉的侵犯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较其它影像学检查有一定的优势.它不仅提高肝门区胆管癌的诊断率,而且又为临床治疗提供证据.

    作者:徐玉新;潘春霞;陈浩林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产褥期巨大宫腔积脓1例

    患者女 25岁.因“剖宫产术后30天,自觉阴道异物2h”入院.患者于30天前行剖宫产术,术后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经静脉滴注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片口服、腹部加压、输血等处理后,阴道流血仍多,征求患者及家属同意后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后阴道流血停止.术后20天出血阴道分泌物增多,褐色,有异味,未就诊.1天前感下腹隐痛,2h前自觉阴道异物脱出,遂来院诊治.产科情况:外阴已产式,阴道内见多量淡褐色分泌物,恶臭,阴道内扪及约6cm×5cm×3cm大小块物,灰白色,质软,触痛,块物上方约3cm×2cm大小面积呈黑褐色,盆腔压痛,未扪及明显子宫轮廓.

    作者:先世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单源双能量CT在显示痛风结石沉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单源双能量CT在显示痛风结石沉积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临床确诊痛风患者的单源双能量CT图像,观察关节、周围滑膜、肌腱韧带走行区有无绿色痛风石沉积,记录痛风石沉积部位、大小、范围及周边骨质情况,与常规CT检查对比观察结果.结果 22例患者的单源双能量CT检查共发现283处痛风结石沉积,常规CT发现128处,其中大小在0.1~0.3cm范围内痛风结石,单源双能量CT能清晰显示、标记,常规CT不能发现,单源双能量CT显示痛风结石沉积能力和敏感性均高于常规CT.结论 单源双能量CT在显示痛风结石沉积中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为痛风患者早期诊断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无创性的检查技术.

    作者:罗敏;高源统;岑秀雅;颜森森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双下肢全长负重位与非负重位摄影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前评估的研究

    目的 分析负重位与非负重位下肢力线的差异,探讨双下肢全长摄影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41例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资料,术前所有患者均行双下肢全长负重位与非负重位X线片,测量负重和非负重位下肢力线(膝内翻角)、股骨力线、关节间隙夹角及胫骨平台内侧夹角.结果 负重位膝内翻角、股骨力线、关节间隙夹角均大于非负重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负重、非负重位膝内翻角及其差值均呈正相关(r=0.569~0.992,P<0.01);负重、非负重位膝内翻角及其差值与关节间隙夹角呈正相关(r =0.567~0.632,P<0.01);负重、非负重位膝内翻角和关节间隙夹角及其各自差值分别与胫骨平台内侧夹角均呈负相关(r =-0.751~-0.491,P<0.01);负重与非负重位股骨力线呈正相关(r=0.989,P<0.01),但与其差值不相关(r=0.199,P>0.01);负重、非负重位股骨力线及其差值与胫骨平台内侧夹角不相关(r =-0.123~0.104,P> 0.01).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前评估,负重位比非负重位片更准确,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非负重位对了解韧带松弛程度,平衡周围软组织有意义,建议作为参考.

    作者:王军帅;姜娥先;魏本和;刘征;陈国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在不明原因腹痛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MSCTE)在不明原因腹痛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8例不明原因腹痛患者同时行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MSCTE)和双气囊小肠内镜(DBE)检查,结合内镜和(或)手术病理、临床随访,分析MSCTE和DBE对不明原因腹痛患者病变的检出率、诊断准确率.结果 MSCTE和DBE病变检出率分别为64.29%(18/28)和75.00%(21/28),诊断准确率为82.14%(23/28)和89.28%(25/28).结论 MSCTE在不明原因腹痛患者的病变检出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以作为不明原因腹痛患者的筛选检查.

    作者:周理余;饶海英;姜敏霞;林黎明;兰俊;赵森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医学影像学杂志

医学影像学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厅

主办:山东医学影像学研究会;山东医学影像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