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洁红;吴清华
目的 探讨术前三维导丝定位技术对临床不可触及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87例经乳腺X线检查发现的临床不可触及的可疑病变,采用术前三维导丝立体定位,留置导丝于病变区,引导外科手术进行切除活检,术后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经三维导丝立体定位术后病变切除率为100%.87例病例中,恶性病例8例,其中浸润性导管癌2例,导管原位癌6例;良性病变79例,其中包括癌前病变14例(不典型增生9例,导管内乳头状瘤4例,放射状瘢痕1例).结论 乳腺三维导丝定位术定位准确,较精确的确定乳腺不可触及病变的部位,利于活检,可有效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
作者:陈雯;于代友;刘秀梅;刘红娟;吴月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肿块具有操作方便、重复性高等优点,并能够动态观察组织血流情况,在乳腺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1].本文者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良恶性肿物诊断与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月霞;元幼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例1男,72岁.间歇性左上腹疼痛10年.查体:左肾区扪及肿块,活动轻压痛.CT平扫示左肾体积增大,中下部见密度不均影,大径约9cm,内见多发囊性低密度区,CT值为27~46HU(图1a).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分隔状一过性强化,囊壁三期CT值约为86HU、113HU、53HU,囊变区内三期未强化(图1b,1c),CT值约为30HU.左肾门区见一个约1.9cm×1.3cm的淋巴结,增强后中等强化.左肾静脉内见充盈缺损影.左肾盂扩张积水,左肾周见模糊条片影.CT诊断:左侧肾癌;左肾门区淋巴结转移可能性大,左肾静脉瘤栓形成.
作者:崔文俊;刘爱连;汪禾青;张丽敏;田士峰;谢德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多种血管性病变可发生于腹部,特别是文献对小肠缺血性病变多有报道.本文笔者收集3例手术及随访证实了的腹部少见血管性病变CT影像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11年6月~2012年8月腹部少见血管性病变3例,包括肝总动脉瘤、肝血管畸形并肝动脉-肝静脉瘘形成1例.例1,男,73岁.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证实.腹主动脉及左髂总动脉瘤并附壁血栓形成.
作者:方卫华;杨振庚;麦威铨;高镇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双能量减影技术和螺旋CT是检查胸部外伤的重要方法[1~4].本文分析两种方法诊断外伤性肋骨骨折的临床价值,提高诊断水平.1材料与方法本组204例患者,其中男125例,女79例;年龄20~72岁,平均39.53岁.致伤原因:交通伤87例,殴打伤34例,坠落伤57例,挤压伤15例,锐器伤11例;其中闭合性损伤118例,开放性损伤86例;主要临床表现胸痛、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尤其在深吸气、咳嗽或转动体位时加剧等.
作者:葛浩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睾丸微石症与男性不育症病因的关系.方法 对1503例睾丸疾病患者进行超声检查,测量双侧睾丸大小,观察内部回声及有无占位,同时观察附睾及精索静脉情况,然后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了解睾丸及精索血流状况,从中确诊睾丸微石症病例,同时根据临床病史及实验室诊断检出不育症患者.结果 睾丸微石症合并不育症病因的比例较高(P <0.001),不育症合并睾丸微石症的患者中,其他不育症病因所占比例也较高(P<0.05).而这些病例的血流参数无明显异常.结论 睾丸微石症与男性不育症的病因相关,且两者同时存在时更容易导致不育症的发生,超声检查可作为长期随访的手段.
作者:柳俊;詹维伟;周伟;刘振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乳腺占位性病变是女性都常见的疾病,临床上通过超声或病理等检查以进一步诊断[1~5],本组收集2006年8月~2011年8月我院收治的132例乳腺占位性病变的女性患者超声检查的临床资料,分析超声检查乳腺占位性病变的临床价值.
作者:曹华英;江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横窦-乙状窦憩室引起的搏动性耳鸣的CT表现.方法 搜集18例横窦-乙状窦憩室引起的搏动性耳鸣患者资料,分析其脑CT动静脉血管造影(CT Arteriography and Venography,CTA/CTV)检查的影像表现.结果 18例横窦-乙状窦憩室均发生在静脉窦优势引流侧;静脉窦双能量减影图像直观地显示横窦-乙状窦憩室,表现为静脉窦管腔局部呈囊袋样、指状及棘样突起;CTV图像能清楚地显示局部膨隆的静脉窦经邻近骨壁缺损处疝入邻近的乳突.结论 脑CTA/CTV检查对诊断横窦-乙状窦憩室引起的搏动性耳鸣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刘善凤;肖武;牟晓飞;刘琳;巩若箴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双回波稳态进动(dual echo steady state,DESS)序列与多回波数据图像重合(multi echo data image combination,MEDIC)序列在腰骶部脊神经的显示情况及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2例腰疾患者行腰椎MRI常规序列(矢状位T1WI,T2 WI,横轴位T2 WI),双回波稳态进动(DESS)序列和多回波数据联合(MEDIC)序列扫描,DESS序列和MEDIC序列的所有图像均用3D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后处理,由2位高级职称MRI影像诊断医师通过对MIP重建后图像所显示的腰骶部脊神经的形态、长度以及脊神经与病变的影像表现,评价DESS序列和MEDIC序列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结果 DESS序列扫描时间较短、空间分辨率及信噪比高、神经分支显示多,获得的原始图像及重建图像可以清晰显示病灶与腰骶脊神经的关系.结论 DESS序列在腰骶脊神经磁共振成像的图像优于MEDIC序列.
作者:泮智勇;许茂盛;丁雪委;王世威;喻迎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能谱技术在提高肝硬化患者CT门静脉血管成像质量方面的价值.方法 45例肝硬化患者,采用的能谱扫描模式行动脉期门脉期扫描后,运用能谱分析软件获得门静脉期佳对比信噪比(CNR)单能图像和传统混合能量图像(QC图像),并对门静脉及侧枝血管进行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重建.采用双盲法对重建质量进行评估.对二组图像的评分数据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 佳CNR单能图像的VR、MIP重建图像对门静脉与侧枝血管及肝内分支的显示级别均优于混合能量图像,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佳CNR单能图像能明显提高肝硬化CTPV门静脉与侧枝血管及肝内分支显示的图像质量.
作者:谢继承;陈盈;周亚敏;樊树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脑动脉狭窄是造成脑卒中的主要原因,因此及时正确对脑动脉狭窄类病变做出诊断,就显得格外重要[1].本文选择了25例在我院接受诊断的脑动脉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CTA与DSA的检查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头颈部CTA与DSA在脑动脉狭窄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郑一兵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声像图特点,提高术前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共75个病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PTMC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点.结果 68例PTMC患者中双侧病灶者7例,45例(66.2%)伴淋巴结转移.75个病灶中,70个(93.3%)呈低回声或极低回声,5个(6.7%)为等回声,病灶纵/横≥1的42例(56.0%),伴细小钙化55个(73.3%),血供I型或II型53个,占70.7%.结论 低回声或极低回声、微钙化、纵/横≥1是PTC具有特征性的超声表现,掌握PTMC的超声特征表现,能提高检出率,从而为临床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陈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肾嗜酸细胞腺瘤与嫌色细胞癌均为少见的肾脏肿瘤,分别占肾细胞肿瘤的3%~7%和6%~11%[1].虽然两者生物学行为不同,由于其起源相同、形态学表现有重叠,导致影像学表现亦有所交叉.本文报告肾嗜酸细胞腺瘤、嫌色细胞癌各1例,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讨论,以提高对两种少见肿瘤的影像学认识.
作者:刘禄明;刘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CR与CT对桡骨小头Mason Ⅰ型骨折的诊断价值,为临床医师选择合适的检查提出建设性意见.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经临床确诊为桡骨小头Mason Ⅰ型骨折患者的CR、CT及临床资料,对桡骨小头是否存在骨折、骨折部位、骨折线数量、有无累及关节面、关节面是否塌陷进行重点观察并作简要统计学分析.结果 56例患者外伤8h内均行CR及CT检查,CR诊断桡骨小头骨折38例,怀疑10例,阴性8例,诊断准确率67.86%,阳性率85.71%,漏诊率14.29%;单纯CT轴位明确诊断47例,诊断准确率83.93%,漏诊或不确定骨折9例,漏诊率16.07%;CT薄层重建结合后处理技术诊断53例,怀疑3例,无漏诊病例,诊断准确率94.64%,阳性率为100%.结论 CR对桡骨小头Mason Ⅰ型骨折有较高的检出率,仍可作为首选的检查方式,但伴有肘部脂肪垫翘起及临床有明显的疼痛症状而CR检查阴性或怀疑时,应选择CT检查,薄层重建和CT后处理技术的综合运用是避免漏诊的关键.
作者:赵涌;马锋;李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收集2010年8月~2012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肝脏囊性转移瘤患者CT和MR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1~3],探讨两种检查方法在肝脏囊性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如雪;徐宏庆;王志强;王大川;张念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可能与内源性或外源性长期的雌激素作用、致癌性RNA病毒、乳腺非典型增生、遗传和家族史、营养因素、外界条件和长期接受射线辐射等有联系[1].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作为乳腺癌常用的检查手段受到临床高度重视[2].因此,漏诊误诊的因素分析对如何提高诊断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纾;袁建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巨块型肝细胞癌CT表现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相关性.方法 对50例原发性巨块型肝细胞癌螺旋CT表现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膨胀性生长27例中高分化24例,中分化3例;浸润性生长23例均为低分化.结果 膨胀性生长27例,CT平扫显示界限清楚,呈团块状不均均匀的低密度,CT值18~30HU,肿块均见坏死囊变,其中瘤内出血11例,假包膜18例,瘤块破裂2例.肝内结节状转移2例,肝门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2例,静脉瘤栓2例.增强扫描见实质病灶呈均匀性强化2例;斑片状、条索状强化9例;瘤灶边缘环形强化9例;瘤灶边缘线形强化7例.浸润性生长23例,CT平扫显示斑片状低密度,CT值23~31HU,其中界限清楚7例,界限不清楚16例,囊变坏死7例,瘤内出血5例,瘤块破裂1例.肝内结节状转移8例,肝门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7例,静脉瘤栓9例.增强扫描见实质病灶呈不均匀性强化2例;散在斑片状、斑点状强化12例;瘤灶边缘环形强化4例;瘤灶边缘线形强化5例.结论 CT征像能反映出原发性巨块型肝细胞癌恶性程度,膨胀性生长的肿瘤细胞分化较好,恶性度较低,预后良好;浸润性生长的肿瘤细胞分化差,恶性度高,预后差.
作者:郑汉朋;项剑瑜;邱乾德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是近年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项MR新技术,具有诊断准确性高、无创伤、简便安全、可多方位旋转、多角度观察、不需对比剂等优点,为胰胆管疾病提供了获得类似经皮肝穿胆道造影(PTC)、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的胰胆管图像,在胆系疾病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1,2].本文对2009年10月~2012年2月间85例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分别采用MRCP与多层螺旋CT诊断,探讨两种诊断方法在胆道梗阻性疾病临床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符惠宏;李旻;黄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是指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心电图检查提示有T波降低、ST段压低、倒置或平坦等临床表现的心肌缺血[1~6].动态心电图(dynamic electrocardiography,DCG)是一种可以长时间连续记录并分析心脏在安静和活动时心电图变化的方法,是临床确立诊断、分析病情的重要的辅助检查,可发现ECG不易发现的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
作者:杨小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收集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肝局灶性结节增生与肝血管瘤患者的超声诊断资料,对二维和三维超声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别记录灰阶图像、彩色多普勒特点及PSV、RI、VI,为临床鉴别诊断肝局灶性结节增生和肝血管瘤提供依据.
作者:冷应书;陈剑薇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