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横窦-乙状窦憩室引起搏动性耳鸣的CT诊断

刘善凤;肖武;牟晓飞;刘琳;巩若箴

关键词:搏动性耳鸣, 横窦-乙状窦, 憩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摘要:目的 探讨横窦-乙状窦憩室引起的搏动性耳鸣的CT表现.方法 搜集18例横窦-乙状窦憩室引起的搏动性耳鸣患者资料,分析其脑CT动静脉血管造影(CT Arteriography and Venography,CTA/CTV)检查的影像表现.结果 18例横窦-乙状窦憩室均发生在静脉窦优势引流侧;静脉窦双能量减影图像直观地显示横窦-乙状窦憩室,表现为静脉窦管腔局部呈囊袋样、指状及棘样突起;CTV图像能清楚地显示局部膨隆的静脉窦经邻近骨壁缺损处疝入邻近的乳突.结论 脑CTA/CTV检查对诊断横窦-乙状窦憩室引起的搏动性耳鸣具有重要的价值.
医学影像学杂志相关文献
  • CT与MRI在诊断眼眶神经鞘瘤的临床分析

    磁共振成像(MRI)对眼眶神经鞘瘤诊断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使用对比增强剂后优势更加明显.因此,它已被广泛应用于全身各部位神经鞘瘤的诊断和评估[1~3].本文总结了2009年5月~2012年5月经病理检查证实为眼眶神经鞘瘤的19例患者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特点,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符合率,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朱卫平;任宏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经直肠超声检查男性不育症射精管梗阻的临床价值

    近年来,直肠超声在检查男性不育症射精管梗阻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1~4].本文收集2009年6月~2012年6月因男性不育症来我院检查的检查者28例临床资料,探讨经直肠超声在男性不育症射精管梗阻中的应用价值.1材料与方法本组28例患者,年龄23~45岁,平均年龄(35.4±2.3)岁,婚龄2~12年,平均婚龄(4.3±1.7)年,均有正常的性生活,未采取避孕措施.

    作者:来永飞;来连法;诸纪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256层CTA诊断头颈部动脉开窗畸形

    目的 探讨头颈部动脉开窗畸形的影像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1年12月360例头颈部CTA影像资料和临床表现,主要观察动脉开窗畸形的存在及表现.结果 360例中发现动脉开窗畸形18例,其中9例位于椎动脉,5例位于基底动脉,2例位于大脑中动脉;2例位于前交通动脉.根据血管窗大小及形态分型:10例为裂隙型,9例为凸透镜型.所有病例均表现为变异动脉的局限性重复,18例中1例伴有颅内动脉瘤.结论 MSCTA可以准确显示动脉开窗畸形的位置、形态和毗邻关系,有助于指导头颈部血管病变的诊断与治疗,应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王学廷;冯丽;潘为领;王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肺粘液表皮样癌的CT影像表现

    目的 探讨肺粘液表皮样癌的CT影像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肺粘液表皮样癌患者的影像资料,5例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5例CT均表现为支气管内边缘光滑、边界清楚的类圆形或分叶状肿块,沿支气管生长,1例位于中间干支气管,1例位于叶支气管,3例位于段支气管,直径1~4cm.2例伴阻塞性肺不张,3例伴阻塞性肺炎.1例病变内见小斑片状钙化灶,其余4例病灶密度均匀,增强扫描轻度强化.只有1例有纵隔及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结论 肺粘液表皮样癌是位于支气管内的少见肿瘤,CT上表现为支气管内类圆形或分叶状肿块,伴有阻塞性炎症或肺不张,肿块密度均匀,增强扫描轻度强化.

    作者:李多;周新华;吕平欣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16层螺旋CT成像在原发性肺癌中的应用诊断价值分析

    随着CT设备及扫描技术和相关计算机软件的不断更新发展,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应用于原发性肺癌的定量研究是目前的热点之一[1~5].本文探讨了多层螺旋CT成像在原发性肺癌中的应用诊断价值,提供诊断水平.

    作者:戚伟明;徐金锋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128层CT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评估心肌桥-壁冠状动脉

    目的 探讨128层螺旋CT对心肌桥的诊断效能,评估壁冠动脉狭窄程度.方法 对146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进行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VR、MIP、MPR、CPR对血管进行重建,短轴多平面重组,分析血管在收缩期或舒张期血管狭窄程度.结果 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中,MPR/CPR/MIP重建更有利于心肌桥一壁冠状动脉的显示;共检出30例心肌桥,34段;19例发生在前降支,10例发生在回旋支,1例发生在右冠状动脉;17例伴有不同程度的邻近冠状动脉粥样板块形成;1例合并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结论 128层螺旋CT结合多种图象后处理技术,尤其MPR/CPR/MIP重建可以清晰显示心肌桥一壁冠状动脉,是一种能够无创、准确诊断心肌桥一壁冠状动脉的重要手段.

    作者:武汉忠;陈进;王强荣;王亚军;常燕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超声与CT检查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甲状腺疾病的类型很多,常见的包括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甲亢)、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炎及甲状腺肿瘤等,甲状腺癌作为甲状腺疾病中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发病率有所上升[1~3].本文收集自2011年3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疾病174例患者超声与CT检查临床资料,探讨超声与CT检查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赛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诊断肾癌临床价值分析

    本文收集2008年5月~2012年5月我院经多层螺旋CT诊断并通过病理分析证实的38例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与病理对照分析在小肾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1材料与方法本组38例患者,其中男25例,女13例;年龄33~67岁,平均年龄52.2岁.其中单侧32例,双侧6例.

    作者:汤雷军;蔡忠壮;张焕;罗永荣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MRI分析

    目的 探讨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VNS的MRI表现.结果 所有膝关节内均存在滑膜增生及增生的滑膜结节,33例为弥漫型PVNS,2例为局限型PVNS,早期8例,中晚期27例,早期PVNS以滑膜增生、绒毛结节形成及关节腔积液为主要表现,无明显低信号含铁血黄素沉积;中晚期PVNS典型表现为长T1略长T2增生滑膜及滑膜结节及T2 WI低信号含铁血黄素结节,并可伴有骨性关节炎MRI表现.增生滑膜结节主要分布髌下深囊及交叉韧带旁.结论 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具有较特征性MRI表现,MRI能准确反映关节内外受侵组织结构受侵犯的范围和程度,是诊断PVNS的理想检查方法.

    作者:杨其根;苏凯;马建兵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DR与螺旋CT检查外伤性肋骨骨折临床价值分析

    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双能量减影技术和螺旋CT是检查胸部外伤的重要方法[1~4].本文分析两种方法诊断外伤性肋骨骨折的临床价值,提高诊断水平.1材料与方法本组204例患者,其中男125例,女79例;年龄20~72岁,平均39.53岁.致伤原因:交通伤87例,殴打伤34例,坠落伤57例,挤压伤15例,锐器伤11例;其中闭合性损伤118例,开放性损伤86例;主要临床表现胸痛、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尤其在深吸气、咳嗽或转动体位时加剧等.

    作者:葛浩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胎儿开放性脊柱裂并ChiariⅡ畸形1例

    孕妇25岁,孕1产0,孕22周,否认家族史及孕期服药史,血清检查神经管缺陷风险系数为7.34,神经管筛查结论为高危.唐氏综合征筛查及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查均阴性.超声检查:胎儿小脑呈香蕉型,后颅窝消失,脊柱骶尾部椎管连续性中断.

    作者:梁莎;林剑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超声检查乳腺占位性病变临床分析(附132例报告)

    乳腺占位性病变是女性都常见的疾病,临床上通过超声或病理等检查以进一步诊断[1~5],本组收集2006年8月~2011年8月我院收治的132例乳腺占位性病变的女性患者超声检查的临床资料,分析超声检查乳腺占位性病变的临床价值.

    作者:曹华英;江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CT和MR检查对肝脏囊性转移瘤的临床价值分析

    收集2010年8月~2012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肝脏囊性转移瘤患者CT和MR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1~3],探讨两种检查方法在肝脏囊性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如雪;徐宏庆;王志强;王大川;张念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B-flow技术联合超声及CTA诊断血管源性间歇性跛行临床分析

    随着近几年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高血压等影响血管的疾病的不断增加,吸烟、高脂血症、肥胖等危险因素的不断年轻化,血管源性间歇性跛行的患者越来越多,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故尽早及时地进行辅助检查,包括彩色多普勒超声及CT血管造影(CTA)检查,从而能快速简便地区分血管源性和其他原因引起的间歇性跛行,并且了解下肢血管病变的部位、严重程度等等,可以为临床的诊疗提供帮助,从而改善和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岳锋;苏缪广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高频超声评价肥胖与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临床分析

    近年来,超重及肥胖与心血管病的关系日益重视,随着肥胖者的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病率日趋增多[1.2].本文通过高频超声检查探讨肥胖与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评价其超声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

    作者:赵平;周如海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超声心动图诊断主动脉缩窄的临床价值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Coarctation of the aorta,CoA)是指主动脉的先天性局限性狭窄畸形,是较常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之一,占先天性心脏病总数的5%~8%[1],本病可单独存在,但更常合并其他心血管畸形或作为复杂畸形的组成部分,临床上较容易漏诊,以往临床诊断主要依靠心导管造影,但由于费用高、属于有创检查且较长时间暴露于放射线下.随着超声心动图检查的不断发展,可直观、适时、较全面地显示心血管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为临床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现报告如下.

    作者:付淑萍;姚凤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16层螺旋CT重建对胫骨后侧平台骨折诊断的临床价值

    胫骨骨折是常见的管状骨折,并且多见于胫骨平台.传统的X线检查在对关节腔内的结构显示欠佳,因此对于粉碎性骨折的诊断存在一定的误差[1~3].16层螺旋CT具有扫描速度快、可以进行大范围扫描、高分辨率和强大的图像后处理能力[4].对其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邱国和;杨风云;吴小光;熊俊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CR与CT对MasonⅠ型桡骨小头骨折的诊断价值

    目的 评价CR与CT对桡骨小头Mason Ⅰ型骨折的诊断价值,为临床医师选择合适的检查提出建设性意见.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经临床确诊为桡骨小头Mason Ⅰ型骨折患者的CR、CT及临床资料,对桡骨小头是否存在骨折、骨折部位、骨折线数量、有无累及关节面、关节面是否塌陷进行重点观察并作简要统计学分析.结果 56例患者外伤8h内均行CR及CT检查,CR诊断桡骨小头骨折38例,怀疑10例,阴性8例,诊断准确率67.86%,阳性率85.71%,漏诊率14.29%;单纯CT轴位明确诊断47例,诊断准确率83.93%,漏诊或不确定骨折9例,漏诊率16.07%;CT薄层重建结合后处理技术诊断53例,怀疑3例,无漏诊病例,诊断准确率94.64%,阳性率为100%.结论 CR对桡骨小头Mason Ⅰ型骨折有较高的检出率,仍可作为首选的检查方式,但伴有肘部脂肪垫翘起及临床有明显的疼痛症状而CR检查阴性或怀疑时,应选择CT检查,薄层重建和CT后处理技术的综合运用是避免漏诊的关键.

    作者:赵涌;马锋;李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16层CT诊断肺隐球菌病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肺隐球菌病(pulmonary cryptococcosis,PC)是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的慢性或亚急性内脏真菌病.是目前比较少见的肺部感染性疾病,患者发病后临床表现没有明显特异性,与肺部结核、炎症及肿瘤等疾病比较容易混淆,肺隐球菌病患者可有广泛性或局限性肉芽肿,少见空洞和坏死[1~3].本文分析了2007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治疗肺隐球菌病19例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其诊断价值.

    作者:周诗军;夏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高频超声检查与病理对照分析

    本文对24例经病理证实为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患者[1~8]行高频超声检查,比较了超声及病理结果,现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收集2007年5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24例经病理证实为浆细胞性乳腺炎女性患者,年龄22~68岁,平均年龄49.22岁.采用飞利浦IU22及HDII彩色多普勒诊断仪进行超声检测,超声扫查乳腺前,需要询问与乳腺相关的病史,然后进行两侧乳房常规视诊,触诊,检查乳房外形有无形态失常.

    作者:宋鲁梅;姚瑾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医学影像学杂志

医学影像学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厅

主办:山东医学影像学研究会;山东医学影像学研究所